135雜亂無章

135雜亂無章

三叔在京里來信了,春闈的時候,三叔沒有能考上,卻是被一個主考官大人給相中了。

得知他即沒有娶親也沒有訂親,就相中了他。想說與自己的小女兒。但是,這位主考大人的意思卻沒有明白地直接與王文斌說,而是借同事的嘴,和王文斌說開了,想要留在京城也不是不可以的,可以再等兩年,參加後年的春闈,這兩年經過老師的教導,後年參加春闈一定得能中進士。

進士之後,就可以迎娶原主考家的小女兒,並且,女方已經說明,可以把京城裏的一座宅第當成女兒的陪嫁之物。

不過,言外之意,就是,小女兒是嬌生慣養的,受不得長輩的差遣,但是,為人子女者,又不能不盡考道。既然王文斌有兩個哥哥,反全可以出錢。

王文斌沒有表明自己的意思,他對自己和名聲倒是很看中。不過,官兒也是很看中的,他回信家裏,請老爺子為他拿主意。

雖然今年一年都留在京里,但他也沒有用別人的銀子,他是一邊學習,一邊幫忙抄書,或者到京郊學官里任教。倒也過了一年日子,沒有向家裏伸手。

老爺子把一家子老少都叫到了老宅,想問問大家的意思。

不過大家還沒有說自己的意見的時候,高氏就已經表明,她絕對不會去京城住的。

老爺子也是這樣的意思,只是,老爺子和高氏已經快六十的人了。就算是自己住的話,也不過是幾年的時間就得要人在跟前看護。所以,老爺子也想趁着自己沒病沒災的先把自己和老婆子的事給順清了。

王興文是沒有先出聲,先頭分家的時候,他們就已經說好了。他們只管出錢,而不管養老。

當時就是老三說要養活老爺子和高氏的,現在老三已經決定要留在京里,而高氏偏偏不肯出村子。

王興武想了想,還是他開口了。向著老爺子道:“爹,既然三弟在京里不回來,不如就由我來養活二老吧。”

老爺子對此也不置可否的,他跟着老二,也是現成的。不用搬不用挪的。只是,跟了老二,這財產分割就要再分一次才成。

原本分給老三的財產就要歸老二所有,而老二分得的田地就由老三所得。

老爺子把自己的想法說了,王興文一家沒有意見。老爺子便讓子濱寫信給京城的老三,把意思一說。

半月後,王文斌親自回到大王莊,和老爺子說起。即使是他後年春闈考中進士,他也不會不養老人。

只是,他若是考中了進士,便會當了官兒。到時候,不知道分到哪裏,或者就做個京官兒。

所以,老三的意思是,無論他到哪裏做官,他都想老爺子和高氏跟着他。

孝道在這個時代是最重要的,就算是你政績不怎麼的,只要你是個公認的孝子,你也不會被罷官的。

仲秋不知道王文斌和高氏怎麼說,反正在經過老三的說服之後。高氏答應了,不用二哥來養他們老兩口,只是托二哥在他在京城的這兩年幫忙看顧一下老爺子和高氏。等到他春闈結束,不管是做官還是回來,都是由他來養老兩口。

對此,仲秋不於意見。反正老爺子和高氏的養老對於她們這第三代人來說,並不重要。

她現在就操心探春的事,轉眼三月就是探春及笄的日子。她早就在鎮上的首飾店裏,親自畫了花樣,打了一套銀鑲玉的首飾。從頭飾到手鐲,到耳環,整整一套。

算算從王秋月嫁出去到現在,已經快兩年的時間了,即沒有聽到關於王秋月懷孕生子的消息,也沒有王秋月被休離的消息。

加上,王秋月自打成親之後,就再也沒有回過娘家,弄得高氏是一天到晚的擔心。偏偏老爺子像是鐵了心似的,就是不肯讓高氏去看望。

高氏倒是曾經讓子泊叫過王興文去,讓他去縣城裏打聽一下王秋月的消息。王興文也去辦了,可是,到了縣城,王興文也不好去縣丞家裏,只是在旁邊打聽了一打聽。

多半都聽說是縣丞公子改好了,竟然不再休妻娶妻來回折騰了,這個新娶的妻子倒是個嫻惠的之類的話。

最後王興文實在是架不住高氏的催逼,不得已,提了禮物到了縣丞家去串門兒。倒是見到了一身珠翠的王秋月。可上王秋月對王興文倒像是很陌生般的,只是平常的說了兩句話,就讓人送了出來。從頭到尾,都沒有問起過高氏和老爺子一聲平安與否。

王興文回去自然把這些事都瞞了下來。只說王秋月現在過得很好,穿戴都是大戶有人家的樣子,有人侍候着。

高氏聽了,這心也算是放下了些,只是罵王秋月嫁了人就是別人的人了,不再回來看她這個娘了。

三月初三這天,正是探春及笄的日子。村子裏一般人都過來仲秋家跟着觀禮,熱鬧之極。

當人們看到仲秋給探春打造的那套銀鑲玉的首飾的時候,大姑娘小媳婦都羨慕得差一點紅了眼。

從探春一及笄,這說親的就幾乎踏破了仲秋家的門檻。而仲秋把看要的任務交給了方氏之後,她就忙着給探春備嫁。

地要有,莊子還是要有的。這兩年她們家倒是買了不少的地,期中四十畝良田已經寫在了探春的名下。另外,仲秋還私下裏給探春準備了五百銀子壓箱底,另外五百兩銀子做私房。

因為還要準備布料衣首飾什麼的,仲秋便讓子汐給京里的武子仲寫信,向他問問,京里有什麼好樣子好料子。不行的話,她準備上京一趟,給大姐準備嫁妝。

子汐的信一寫到武子仲的手裏,武子仲馬上就忙着向府里的採辦管事的求教各種布料和首飾的價格和材質,然後詳細地寫了滿滿的幾大頁派人快馬送了過來。

仲秋看着武子仲信上寫的東西,又跑到縣城裏轉了一圈兒回來,比較了一下,最後還是覺得,真的要到京城裏走一趟才成。

結婚不分古代現代,可都是人生的頭等大事,她不想委屈自己的大姐。

有了計劃,自然就要有行動。

家裏現在田裏的事已經不大用仲秋管了。至於棉花種子的事,已經決定明年開始種,玉米連種三年,今年已經把高產種子賣到了周圍邊的村鎮去,希望今年的情況很好。

去掉光大王莊一個村子就產出一百多萬斤的糧食被武子聰帶回到了京里。

正好,明年想種棉花,她也想去京里的書局找找尖於西域方面的書帶回來。

去京城,自然是要人陪着才成,仲秋今年不過是才剛剛十歲,子濱今年也十四歲了,正好可以陪着仲秋出去走走。

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仲秋準備豐上京的東西。去京城,自然是要去看看武子仲的,不說他和子汐這兩年開的那個玩偶鋪子賺了多少銀子,就是這兩年兩家子來往也是要去看一眼的。

子滄今年已經十六歲了,因為分了家后,老二王興武第一年就把火窖的銀子賺了回來,第二年一開春就又建了一個,都歸着子滄在管理。

王興武家也慢慢地興旺了起來,這子滄就已經有說親的了。只是於氏卻沒有隨便就答應下來,她看得出來,如果她們家跟着仲秋家後面乾的話,會更有發展,而仲秋今年對她說過。等到子灃十五歲的時候,就放他離開,讓他自己看一家鋪子,這樣的話,她們家的兒子就更有出息了。而且,隨着子滄能賺錢了,於氏的眼光也遠了些,把已經十歲的子泊送去了鎮上的學堂。

子泊雖然貪嘴,但是學習倒是非常的用心。時常和子汐兩個說到一起,讀書寫字。倒也讓於氏看到了希望。

就這樣,十六歲的子滄並沒有急着訂親,一時間,大王莊老王家的男孩子和女孩子都成了搶手貨。

這次仲秋去京城,她也想着帶上十五歲的子灃去京城裏見識見識。

想要有更大更好的發展,就要見見大世面。

仲秋先和於氏說了,徵得了於氏的同意,這才信給縣城裏的子灃,讓他安排好縣城裏的鋪子的事,過幾天一同上京。

現在的子灃,已經從去年年底就被仲秋委任成掌柜的,帳房又另外雇了人。而子灃也應仲秋的意思,在尋摸了另外合適的鋪子再弄一間來,準備做成布莊。

終於,在四月里的一個陽春的天氣里,仲秋坐着自家的大青騾車,由子濱和子灃陪着,駕車的是仲秋家的一個長工,叫林大壯。

四個人帶着一車的山貨和農家的小吃特產慢悠悠的去了京城。

子汐因為年紀太小,又因為學業的關係,被留在了家裏。不得已,只得連夜給武子仲寫了一封長長的信,托仲秋送達。

信里,子汐說了自家的一些瑣事,另外就是對武子仲說。要想真的娶他三姐,就得趁這個機會,好好地和他三姐培養一下感情。

最最重要的一點是:她三姐曾經說過,只作人妻,不為人妾。還說什麼,一生一世一雙人,這個要求達不到,她是不會嫁人的。所以,叫他十三哥知道,你要想納小妾,就趁早對他三姐死了心吧。

最後,還叮囑了一句,他的情敵出現了。就是他們鄰村的,小有家世,是個小財主。肯定是只娶一個妻子的。還經常往他家裏跑,幾乎是十天半個月的就會來一次長談。讓他多加小心,抓緊這個有利的時機,讓他三姐對他青眼有加。

仲秋自然不知道個娘了的寶貝弟弟在她手裏拿着的這封信里,把她的底線都賣給了京城裏的小夥伴。還在想着到了京城裏,到哪裏去住,如何跟武子聰商討關於棉花種植的事情。

另外值得一說的是,今年的武子聰已經滿十八歲了,可是,即沒有說親,也沒有成親。雖然說在本朝男子二十娶親都是常有的事,但是,一般皇族和貴族的少年男子,都會早早的在十八歲之前就娶親的。

原因就是,用現代語講,這些人都是官二代,富二代,早就有人巴着。

走了五天,終於到了京城。看着繁華的京都,連仲秋這個在現代都市生活過的人都不得不感嘆一把,這裏不但繁華,而空氣質素太好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農女當家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農女當家
上一章下一章

135雜亂無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