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6章 萬民傘?朕不喜歡!
“國家之治安,惟繫於律法。”
“律法一失其效力,則所尚專在勢力;勢力大者,雖橫行一世而無礙;勢力少者,則惟有終日匍匐於強者腳下,而不得全其生。”
“國中無論何人及何種勢力,均應納服於法律之下,不應在法律之外稍有活動。”
“人人守法,是吏民之責。人人用法,是吏民之利。”
……
文華殿中,曹化淳的聲音在殿內回蕩。
崇禎端坐於御案之後,閉目聆聽。
內閣大臣以及六部九卿神情不一,有人神色凝重,有人振奮,有的則是憂心忡忡。
等曹化淳將雲逍發表在《大明日報》上的文章宣讀完畢,殿內靜悄悄的,一時無人開口。
崇禎用手指敲了敲御案,開口道:“眾卿家沒有什麼要說的嗎?”
“臣有話要說!”
一名白髮蒼蒼的大臣出列奏道。
崇禎看到這人,不由得有些頭大。
這人名為張延登。
范景文由於母親病逝,回鄉守制丁憂,左都御史一職由張延登擔任。
張延登出身山東豪門,與董其昌交好,又是夏允彝的座師。
此人為官剛正,天啟年間,黨爭異常激烈,他由於出身山東,因為被視作是‘齊黨’黨魁,屢次遭受攻擊。
為了避嫌,張延登辭官回鄉,直到崇禎四年才被起用。
自擔任左都御史以來,張延登不僅彈劾了不少大臣,對朝廷大政多有諫言。
甚至多次頂撞崇禎,屬於如今朝堂上‘頭鐵黨’中頭最鐵的一個。
(關於張延登的民間傳奇故事眾多,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多有收錄。)
崇禎頷首道:“張卿有什麼想法,大膽走來。”
張延登朗聲奏道:“臣以為,整頓刑獄勢在必行,然而國師所說的‘國法之下,人人平等’,有待商榷……不,大為不妥!”
其實跟他一樣想法的重臣不在少數。
能夠躋身內閣、六部九卿,都是有真本事的,每個人除了自身的利益,也都有自己的政治主張。
並非人人都跟某個首輔大人一樣,皇帝和國師說什麼,那就是什麼。
大明的監獄暗無天日,爛到了骨子裏,這次又被天子撞了個正着,自然是要嚴加整肅,挖掉爛瘡。
張延登身為左都御史,負有監察之責,自然是舉雙手贊成。
可整頓監獄是一回事,改變律法根本卻又是另外一回事。
要知道,古往今來都是官本位,遵循的是以官為本、以官為貴、以官為尊的價值觀。
一下子人人平等了,這不是倒反天罡是什麼?
因此張延登反對的不是雲逍,而是他提出的理念。
“臣附議!”
“臣亦附議!”
……
有五六個大臣先後開口。
溫體仁等‘雲黨’都沒有作聲。
這時候要是站出來,容易招來眾怒。
刑部尚書胡應台在心裏嘆了一聲。
國師的想法是好的,可面臨的阻力太大,恐怕連內閣和六部九卿這一關都過不去。
以國師的威望,再加上有皇帝支持,倒是可以強壓下去。
可那就會引發皇權與官員集團的對抗,很多政令根本難以推行下去。
名留青史,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啊!
崇禎攥了攥拳頭,隨即又緩緩鬆開,端起御案上的茶杯,掩飾心中的憤怒。
大臣們的心思,他自然是很清楚,無非是為了維護官員、士紳階層的特權。
可維護了他們的特權,誰又去維護百姓的權利?
叔父說過,自己也親眼見識過,特權階層的貪婪是沒有上限的。
為了滿足他們的貪慾,百姓終久會有被壓到喘不過氣來的時候。
到那時候,就是天崩國亡!
其實這也屬於,叔父所說的王朝三百年周期律的範疇。
“真該讓這些大臣,到刑部監的大獄裏蹲上幾個月,或是嘗嘗一場官司傾家蕩產的苦處!”崇禎放下茶杯,心中怒意不減。
這時,隱隱約約有喧鬧聲從宮外傳來,聽聲音的來源,應該是從午門外傳過來的。
崇禎皺了皺眉頭。
看來是今天《大明日報》的文章,捅了馬蜂窩,有人開始鬧事了。
說不定,又要鬧出什麼抬棺死諫之類的事情。
如今國力日益鼎盛,崇禎的手段也趨於溫和,前幾年動輒罷官抄家的事情,能少則少,避免落得個暴君的名聲。
可不動刀子,顯然是行不通啊!
一名太監匆匆來到文華殿,“大量百姓聚集午門外,禁軍前來請示陛下,是否予以驅離?”
“百姓?”
崇禎和大臣們頗為意外。
還以為是讀書人鬧騰起來了,沒想到居然是百姓。
大明的百姓最是溫順,除非是活不下去了,又或是受人蠱惑,極少有百姓聚眾鬧事的事情。
更何況是在皇宮前,又有幾個百姓敢冒着殺頭的危險,到午門外鬧事?
“走,去看看!”
崇禎站起身,朝殿外走去。
大臣、太監們緊隨其後,來到午門的城門樓上。
放眼看去,就見御道之外,圍聚着數千人,還有很多人朝這邊趕來,看裝束全都是尋常百姓。
為首的一群人,扛着一把巨傘,傘上綴有許多小綢條,五顏六色的,也不知道是幹什麼的。
遠遠地看到皇帝的華蓋出現在城門樓上,眾多百姓紛紛跪在地上,山呼‘萬歲’。
崇禎讓隨行的太監,去打探百姓這是在做什麼。
不等太監前去,值守的禁軍將領來到城門樓奏報。
原來是一個姓段的商賈,家裏吃了官司,幾乎傾家蕩產。
今天都察院的人將他兒子送回到家裏,並且退還了賄賂刑部官員的銀子。
這段姓商賈請人做了一把萬民傘,本來只是想表達一下心中的感激。
結果被好事的街坊鄰居一鼓動,居然送到了午門前。
事情一傳十十傳百,大量的百姓自發前來,只是想朝着皇宮磕個頭,感謝皇恩浩蕩。
“百姓送萬民傘,寓意為父母官像傘一樣,遮蔽着一方百姓。”
“古往今來,只有百姓給官員送萬民傘,給帝王送萬民傘的,卻是絕無僅有!”
“陛下受黎民如此擁戴,堯舜不及也!”
溫體仁大聲稱頌。
其他大臣也都紛紛開口,來了一波花式吹捧。
“朕乃天子,蔭庇天下黎民,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哪裏需要這些虛頭巴腦的?”
崇禎很是淡然。
只是眼眸中的笑意都快要溢出來了,怎麼也難以掩飾心中的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