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從VCD到SVCD

第432章 從VCD到SVCD

第432章從VCD到SVCD

798那邊的研究基本上都是持續性的,無論是OLED的生產線還是精密加工精密檢測都是如此,所以王旭也會時不時地跑過來和工程人員進行討論。

這邊現在負責的是一個丑國MIT畢業的博士,王旭的師兄,這個年代,到了九十年代後期,開始逐步有一些在海外進修過的人員陸陸續續地回來了。

這一批人大多是改開初期出去的,在海外連上學帶工作的折騰了十來年,有些人就在海外紮根,有些人則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選擇了回國。

這一時期回國創業的人不少,很多人都是帶着海外的投資回來的,比如著名的百度李,搜狐張都是如此,但最多的,其實還是很多海外企業派回華夏的。

他們拿着國際標準的工資,九十年代初期就能拿到幾萬一個月的月薪,後來他們有些成了創業者,有些則一直活躍在華夏的各大外企之中,算是高教階層中比較早的一批富裕的人。

後來很多的什麼紅酒啊,咖啡啊,騎行啊之類的流行趨勢,大多是由這些人帶起來的,他們和八十年代的個體戶暴發戶形成了華夏早期的一批富裕人群,形成了異常複雜和特別的九十年代文化。

《繁花》是個很有意思的電影,它描繪了九十年代的一批富裕階層的生活,讓很多後世的人得以看到那個有些夢幻的九十年代。

但說到底,那就是個片子,描繪的世界還是比較窄,真實的九十年代,只會更加紛亂迷離。這是一個流行與保守共存,善良與邪惡同在的時代,或許每一個變革期都是如此,但身在其中的人,卻很難在日常的生活中感受到什麼。

富裕與貧窮的巨大鴻溝,在這個年代又一次廣泛地出現在了華夏的土地上。王旭也不知道這樣是否真的就好,但這就是時代的力量。

無論在哪個時代,都會有自身的問題,作為一個普通的個體而言,時代的一粒沙,個人的一座山,那可不是說說而已。

王旭能做的,就是儘可能地幫身邊的人過得好一點,但事實上,他亂入造成的變化早就影響到了全國了,遠遠不是幾個企業,幾個員工能夠解釋的了。

東四日漸繁華的街道訴說著王潮帶來的商業成就,水木帝大日益頻繁的國際學術交流,同樣講述着王旭帶來的學術影響。

沒錯,王旭現在的論文數量已經泯然眾人,甚至已經日益局限在人工智能和凝聚態物理這兩個範疇之內。

但今日,魔都高亮度光源項目的正式立項,宣告着,王旭又一次把手伸進了高能物理領域。這東西本來只是凝聚態研究所需要的一種基礎設施,但架不住這玩意未來的發展方向可是非常非常有用的。

就比如說,可調製的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在未來的凝聚態物理,生物醫藥,化學研究等等都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這玩意就是一種可以看清微觀世界的高亮度光源,可以讓很多的微觀研究更加具體和準確。

但這還不算晚,如果這東西發展完善,按照王旭的設想攻克下包括穩定性差,輻射時間短,能耗高等一系列難題的話,幾乎可以說從根本上一次性解決了光刻機的光源問題。

廉價而穩定的可調製光源,可不是未來替代EUV,建立光刻工廠那麼簡單,這玩意是一種可以從現在一直用到三十年後的光源技術,完全可以從現在開始,就開始建立光刻工廠的雛形,按需提供不同波長的穩定光源。

然後根據這個光源,進行各種半導體光刻設備、工藝和技術的研發,可就是非常有針對性的技術改進了,相當於在一條可以看到三十年後的道路上前進,研究不要太有方向性了好吧。

今天是立項大會,規模很小,就在水木的主樓后廳舉行的,全國十幾所高校和華科院都有參與,水木由於王旭的一篇內部論文獲得成功地獲得了主導權。

這篇論文就是大約二十年後水木發表的那篇,只是沒有實驗驗證部分,但是有詳細驗證實驗的設計方案,作為立項和開題已經足夠了。

這其實和前世王旭知道的魔都同步光源的技術已經有所偏離了,但這種技術更先進,未來應用前景更好,更關鍵的是,這東西是王旭提出來的。

然後,就連魔都方面都認可了王旭提出的往往可行性更高這一帶着些玄學的結論,於是,水木的理學院,順理成章地成了這次項目的主要參與者,主要是理論和實驗驗證階段。

什麼?水木還沒有理學院,沒關係的,什麼材料系,化學系,核物理專業,以及新成立的數學系,物理系,生物系,一併打包成立理學院已經獲得批准了,以後那就是一家人了。

而工學院,則有機械系,精儀系,自動化系,汽車系,熱能系,為主體進行了整合,再加上計算機系擴張形成的計算機學院,預計中恢復的文學院,還在預期中的醫學院,嗯,很明顯,水木已經向著後世那種綜合性大學前進了。

王旭倒是沒啥意見,只要沒有美院就好,不是他歧視美院,也不是他看不上華工美院,那個美院也是有着優良傳統的院校。

而是搞藝術的人吧,真的天然就很容易惹事,這就是一群天生的自由主義分子,你讓他們沒了個性,還玩個屁的藝術啊。

而且美院的風格,無論哪一所,其實都和水木這種工科務實的風格非常不搭,要想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真還就挺困難的。

工科大學妹子太少,綜合性大學就好很多了,只不過會不會出現一群男光棍和一群女光棍無法兼容的情況,咳咳,這就不是大學的問題了。

其實水木的男光棍們並沒有多可憐,大部分的水木畢業生都會很快結婚,倒是女生很容易掛單,無論前世今生,王旭都見過不少高學歷的女孩,挺大歲數找不着對象的,當然這些姑娘自己過的日子並不差,只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難免孤獨罷了。

坐在高高的主席台上,王旭的思路居然有些飄,兩年多來,他不是第一次這樣作為項目的主導者坐在主席台上,作為項目的重要參與者的情況就更多了。

對於這樣一次一般人看起來絕對是引領性的大科研工程,他都有點習以為常的感覺了,這感覺,王旭都不知道該怎麼形容,可能就和王霏拿格萊美最佳女歌手獎的那種感覺差不多吧。

那天,王霏接受採訪時說:“我不是才唱得好,X也不是才寫出來這麼好的歌,只是你們才看到我罷了。”

然後王霏就在丑國的各大新聞媒體上霸了好幾天的屏,讓無數她的粉絲對她的崇拜瞬間拔高了一個檔次。

而就在王霏巡迴演出順便領獎的那段時間,王旭更是秘密進入位於西北的一個地區,主持開展了一款新型實驗型發動機的預研工作,沒錯,就是他那個高空高速航拍機用的爆轟發動機的放大版。

反正他是之前搞出了那個發動機之後就被上面給收走了,連設計圖紙和計算公式一起都上交的那種,王旭不是第一次經歷這種事情,你看四軸就沒有這待遇,一直都還在航院裏進行發展呢。

最近冰都那邊也加入了進來,原因是他們那邊的飛機廠也想搞點副業了,光靠賣麵包車總覺得不靠譜。所以串聯了當地的幾所重點院校,到帝都這邊找王旭出主意。

然後就順理成章地加入了四軸的隊伍,看看能不搞搞什麼農用,警用,森林防火之類的東西。

而那個爆轟,王旭就沒再關注了,既然不能當玩具,那就算了,這東西當玩具好像也確實有點過分。雖然當時王旭還是爭取了一小下,看能不能留個航模啥的,但看上面沒鬆口也就算了,全當做貢獻了,不疼不癢的,咱東四王二有風格。

直到去年,東南那邊鬧危機的時候,才聽姜主任說,有人拿那個東西做了個大模型飛天上去了,然後一路飆到了8倍音速,最後直接空中解體爆炸,在西北的高空中留下一個神秘的傳說。

當然,這個動靜很不巧地就被太平洋那邊的衛星偵測到了,然後,華夏這邊又放了兩個大號的二踢腳,然後丑國的大船就立刻掉頭,戰略轉進八百海里,進入了太平洋的深處。

王旭猜這是故意的,就是知道那個時候衛星要過境才飛的,畢竟姜主任說之前都已經測試過很多次,各種數據拿了不少,那一次,就是為了測試極限速度的。

結果卻是機體結構加工的缺陷導致最終的極速沒有測試出來極限就解體了,這還導致了某數字廠的一次大檢討,不過這些都是傳聞,王旭也沒去真的去打聽,他連他老爹去幹什麼了都不打聽,更何況這個。

反正他自從知道那玩意能飛多快之後,就沒指望能再見到它了,也算徹底息了做航模的打算,這種玩意,用來當普通人的玩具,好像是還早了點哈。

其實,王旭還挺替那個數字號工廠叫屈的,王旭繪製的圖紙那就是個民用的航拍模型機,本來就沒有飛那麼快的能力,一個民用航拍飛機能飛四倍音速已經很誇張了好吧。

王旭的分析是旋轉爆轟發動機雖然設計起來很困難,但一旦成型后,無論是製造成本還是維護成本甚至相對燃油成本都是非常低的,這也是它遠遠超越渦噴渦扇的重要原因。

所以,估計未來的什麼時候,這種發動機就成為普遍使用的一種通用發動機模式,然後就在民用市場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就好像王旭從那些小設備中獲得的遠超必要的高科技產物,其實很可能並不是系統的堆料,而是到了未來,那本來就是隨處可見的玩意。

但那個系統包含的東西好像也沒有什麼特別的黑科技,至少在目前看來,甚至連貫穿始終的生長法都沒有擺脫現代科技的範疇。

王旭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一天能夠解鎖更加科幻的東西,但僅僅是現在的東西,就已經足夠他乃至整個華夏折騰好久了。

而且,王旭現在也不是很擔心這個系統沒了會咋樣了,因為現在的很多的研究已經不再是系統提供的那些玩意了,系統真的已經成了一種錦上添花的玩意。

華夏即便再沒錢沒人,也不是一王旭一個小小的穿越者能夠比擬的,王旭要說現在最成功的案例,絕對不是寫了幾首歌,捧了幾個人,建立了幾家賺錢的公司,甚至都不是研發了幾種高科技,帶動了幾個系的科研啥的。

而是他建立了一種信任,那就是,他提出來的東西是可行的,而且是在可預見的未來就可以實現的。

這種信任,在這兩年已經顯現得更加突出,王旭現在甚至都不敢隨便地開腦洞了,畢竟這種信任會讓他提出的幾乎任何研究課題都可以在很短時間內獲得通過,並且迅速彙集幾乎可以說是海量的資金。

別的不說,僅僅OLED項目,廠家、地方政府加上國家的資金投入,已經超過了十億人民幣,而其中的主體居然是幾大電視機的生產企業,當然這其中已經包含了初代工廠的建設投資。

但即便如此,這樣級別的科研投入,在九十年代的華夏民間,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但在王旭的名頭之下,由科技部、電子工業部,發改委共同出面牽頭協調,召集了天南海北的幾大電視生產廠家共襄盛舉。

其中既有老牌國企,軍轉民企業,甚至也不缺少TCL這樣的剛剛進行股份制改革的新興民企,就是這樣的一支散兵游勇組合,偏偏在王旭的巨大聲望與國家的強力背書之下完成了共同的巨額投資。

當初代六寸小屏幕靚麗的色彩展現在所有人面前的時候,後續的資金也好,建設也罷,也就不再是問題了,反而是如何瓜分份額反而成了各大電視廠家的難題。

最後的結果是,這些企業共同出資成立專門的屏幕生產企業,水木也把這一領域的科研團隊獨立出來,加入那家企業,進行公司化運營。

六寸屏幕說小也小,但是作為手持設備的尺寸卻也已經足夠了,九十年代正是各種手持電視和SVCD播放設備大行其道的時間段,能帶上飛機的SVCD播放機,足夠吸引大批量的新用戶。

而這東西,似乎有能力成為打破當前格式之爭的一件有力武器,這更是讓電視機廠商們不由得信心大增。

所謂格式之爭,在王旭看來,是入市惹的禍,好吧,其實其他人看來,還是王旭的鍋。

由於王旭的過多介入,VCD這小小的一畝三分地,很早就在華夏綻放出了驚人的光彩。解碼算法是GIT上開源的,專用解碼晶片是王旭提議,帝都數字廠研發設計的,晶片流片以及後續生產封裝都是魔都那邊代工的,音頻解碼同樣出自王旭之手。

激光頭來自於水木電子系搞的新型半導體激光頭,機械結構是精儀系的作品,步進電機是電機系弄出來的,而所有這一切,都在專利池裏靜靜地躺着。

然後,隨着水木專利池的大名流傳得越來越廣,數不清的南方企業老闆來這裏淘金,這麼一套完整的影視解決方案放在那裏,自然引起了許多廠商的興趣。

然後就是群龍混戰唄,什麼愛多啊,步步高啊,新科啊,那打得叫一個熱鬧。

一直以來,海外的片商對VCD一直興趣缺缺,甚至由於連晶片都是帝都公司搞的,激光頭是魔都產的,開始的時候還需要進口的電機和機芯等機械部件。

但自從去年,位於深城的一家生產機芯的公司投產後,整個VCD中,那就真沒啥西方零部件了。

小日子,歐洲和丑國在VCD這一領域上那幾乎就沒什麼收益可言,專利費版權費更是少得可憐,於是很自然用版權問題直接就把VCD的海外銷售給堵死了。

然後小日子的企業們則開始努力地推廣他們的DVD概念以及相關產品,甚至比前世王旭經歷過的還要早些。

畢竟DVD可是容量大了不少,可以容納更高清的影像,然後憑藉他們的本土優勢,很快獲得了荷里活以及小日子的大電影廠商,以及電視台的支持,有了廣泛的影像資源。

但這東西吧,對於水木的專利池而言,那還真就沒啥難度可言,畢竟壓縮格式早就被王旭公開了。

在GIT社區里,MPEG的各種格式,再加上立體聲、環繞聲,現場聲,模擬聲場,多音軌混響的各種處理,那是早就成體系的開源在那裏隨便用,伱說一個還是480P的DVD格式還能有多少技術可言。

而DVD盤片本身的技術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壁壘,這種級別的加工精度,還真就不是什麼克服不了的瓶頸。

然後,就在王旭的攛掇下,幾家搞光電的企業和科研院所聯合起來,就弄出來了一種全新的華夏主導的盤片。

如果非要用前世王旭的經歷做一個對比的話,那麼這種新出來的盤片,應該叫做藍光。

誰讓這一世藍光半導體誕生在華夏呢,連帶着,藍色半導體激光器也同樣在華夏誕生,這才是他們敢於弄出全新的格式的底氣。

只不過這個時候的華夏依舊還有不少的短板沒法克服,就比如機械加工和製造的精度與穩定性的問題,電機的轉速和精度問題等,這就最終形成了一種前世都沒出現過的新碟片。

這是一種比DVD的盤片稍微容量小一些的盤片,因為它雖然使用了波長更短的藍光,但卻只採用了單層盤片結構,密度也僅僅比傳統CD稍稍增加。

但即便如此,如果做成和VCD一樣的大小,就可以實現高達10G的單碟容量,這一數字其實是比王旭前世使用的藍光碟片遜色了不少的,但對於現在的華夏而言,這可是了不得的成就與進步。

或者說,這還是第一次,華夏主導一種全新的存儲介質的規則建立,這一光盤格式,就被正式地命名為藍光碟,英文簡稱BRD,簡單粗暴,華夏傳統。

在國家牽頭的行業協會的討論之下,最終確立了兩種不同的新光盤規格,一種是和CD大小一致的五寸光盤,這也是和DVD一樣的大小,被稱為BRD-1,代表單層BRD的意思,以後多一層基本上就能多10G的容量,然後再弄成雙面的,那就又能翻一番,不過那都需要工業能力慢慢提升之後才能做到。

這種五寸光盤並沒有被用作影像的載體,而是單純地作為一種可以存儲10G數據的存儲介質推出,比當西方新推出的DVD盤片格式略大一點。

而用於影像存儲的卻是一種只有三英寸的自帶外封裝的三英寸格式,大小類似於三英寸軟盤,卻可以存儲多達3G的數據信息,被稱為BRD-MINI。

這一容量足夠保存一部120分鐘的480P的MPEG-II格式電影了,這也是行業協會把這個尺寸定義為影像存儲介質的重要原因。

而基於這兩種光盤,那個生產VCD晶片的廠家,很快就推出了一款使用了MPEG-II壓縮格式的新晶片,還帶上了各種聲場的解碼,之後,就是然後SVCD橫空出世。

其實,按照王旭的設想,大家應該都去使用BRD-MINI格式才對,畢竟用五寸碟存電影,實在有些浪費空間。

但後來,有些VCD廠商,為了能夠繼續兼容以前的五寸碟片,設計推出了使用大BRD的機器,命名為SVCD,說到底,就是影像的存儲而已,大碟片無非就是多浪費一點而已。

然後就發現,在盜版市場上,五寸的BRD盤片,因為沒有保護套,而且有些材料和以前的CD共用,價格居然和帶保護套的三寸碟片的價格是一樣的,量大還能便宜點兒。

最後的結果就是,市場最終選擇了5寸碟片的產品,銷量比三寸碟片的機器大了好幾倍,不過盜版商還是很給力的,依舊為三寸碟片弄出了足夠的配套支援,不然那種三寸碟機可能一台都賣不出去。

市場,真的很神奇,他真的並不以最初的設計者的意志為考量,他會自己作出選擇,讓設計者瞠目結舌。

最終競爭下來的結果就是,隨着廠家的各種營銷和廣告,這一代影碟機就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SVCD,為影碟而生的三寸BRD-MINI幾乎沒有了自己的名字,被稱為小SVCD。

好吧,又回到了前世的軌道之上,也行吧,王旭覺得這也許算是一種致敬也不錯。

從存儲介質,到讀取方法甚至於壓縮格式,DVD和SVCD都有所不同,兩邊各自都有自己的擁躉與支持者,這就是所謂的格式之爭。

海外的DVD和華夏的BRD格式在畫質本身上並沒有明顯的區別,DVD畫質稍高,也僅僅是因為壓縮得沒那麼厲害而已。

但DVD是小日子和丑國歐洲幾大廠商共同推出的標準,受到西方的主流支持,正版片源廣泛,國際大廠主流都支持這一格式。

而BRD畢竟出身寒微,算得上是純華夏血統,自己偷摸搞的東西。

雖然技術強悍,容量大,速度快,優點多多,而且由於在華夏生產,反而價格更低。更有着三寸版的產品,尺寸小,自帶保護套都算得上是領先的優勢。

但這一標準卻偏偏沒得到什麼正版支持,進而根本無法進入西方世界,不是不讓賣,而是沒片源,根本不會有人買。

不過,好在在華夏內部,這些不是問題,甚至連東南亞都不是很大的問題。

很快華夏就滿地都是盜版了,誰讓GIT上開源的就有兩種格式的轉換程序呢,可以說是,你那邊新出一款DVD碟片,這邊盜版的SVCD馬上就跟着出來了,那叫一個銜接迅速。

這是前世完全沒有出現的競爭局面,畢竟前世的SVCD技術並沒有那麼強悍。

而且等它出來的時候,DVD都幾乎已經一統江湖了。依靠着龐大的華夏市場,VCD和SVCD這兩種真正意義上的華夏產品,可是好好養活了一大堆的國內電子廠商。

但也就僅僅是國內而已,海外,最多帶上個東南亞和還在混亂中掙扎的大熊罷了,哦,對了,還有後來的非洲,那邊也沒少賣這個東西。

結果就是西方陣營那邊,那幾乎就成了VCD的禁區。而DVD也對華夏幾乎是施行了各種意義上的禁運,技術標準和加工設備都沒有對華夏的廠商進行授權,華夏也基本上沒撈着為他們代工的紅利。

DVD產品雖然因為世貿已經打開了國門,所以成品機型也在華夏有所銷售,但由於沒有華夏的片源,音像製品可不是無條件進入的,那門檻可比進口機器高了不知道多少的數量級。

再加上DVD的盜版更是少得可憐,結果就是在華夏少量銷售出去的DVD,徹底淪為了少數富裕家庭的裝杯工具,完全走不起量。

而且吧,兩者之間的畫質區別,嗯,就現在大部分家庭的電視而言,那是完全看不出區別的好吧。

從VCD到BRD,再到成品SVCD,可以算是華夏第一款能夠說得上創新的產品。在這一世着實產生了不小的影響,讓華夏可是掙了不少的面子,雖然因為盜版問題也沒少找官司就是了。

特別以香江為中轉站,各種水路那是走得一個順溜,幾乎整個東南亞都在出品各種語言的盜版產品。

然後隨着世貿的春風,伴隨着盜版的腳步,VCD以致SVCD的機器本身自然而然地就那麼走出了國門,走向了廣大的第三世界國家。

你可別小看這些第三世界國家,特別是東南亞,他們可是有着比華夏更早的發展經歷的,亞洲四小龍的說法那也是實打實曾經名噪一時的經濟奇迹。

再加上那裏龐大的人口基數,巨大的華人比例,都讓SVCD居然比小日子控制的DVD更快地融入了東南亞人的日常生活,都是過日子,滿地盜版的SVCD還是只有正版的DVD,你會怎麼選,是吧。

——

(還真成了周更了,年紀真心不饒人)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工科生的華娛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工科生的華娛
上一章下一章

第432章 從VCD到SVC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