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應允
第443章應允
“說的在理,不過此事重大,朕還需與朝臣商議。”
寧淳琢磨了一陣,只覺三國會武的確是個百利一害的事。
況且,三國會武是先帝當年與兩國定下的規矩。
當年大寧為了要人,發起三國會武,不能輪到金國,他就不認。
畢竟,一旦壞了規矩,或有一日,又有重要之人遭金國俘虜,金國和西戎必也不再理會什麼三國會武了。
再往深了說,要是他這個帝王被俘了,大寧至少還有個西戎和金國不容拒絕的理由,嘗試救他回去。
一念及此,他心思基本也就定下了。
又過了兩日,果然西戎使節抵達潼關,又自潼關抵達洛城。
這日,寧淳召集大臣承慶殿上商議此事。
結果令他意外,但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無論是楊為先,蕭統還是上官雲以及其他大臣,沒有一人反對三國會武。
“金國押注當年贏取的錢糧外加六萬匹戰馬,西戎押注的則是他們在長安府劫掠的金銀珠寶,糧食牛馬。”
“相比第一次會武,二國的籌碼不可謂不豐盛,就是不知道這些財富最終會花落誰家?”
說到這裏,他把目光將眾臣一掃。
樹上的桃子很誘人,但也得有勇士去摘。
他這麼說,便是希望有人主動請纓,而不是他去挑。
牛不喝水強按頭,去了也只是應付。
“陛下,末將願意從軍中挑選一千精銳,領兵前往。”
寧淳話音落下,趙憲從武將隊列中出來,抱拳躬身。
楊為先微微點頭。
趙憲此番回來,已將自己晉城之行,如實回稟了他。
這一局,顯然是東海王贏了,也是皇家贏了。
為了獲得從東海王手中獲得優質的盔甲刀劍,他們只能像曾經一樣繼續侍奉皇家,直到他們有更好的辦法。
不過好在大陳的崛起,讓他們門閥終究得以建立自己的私兵,本錢越發雄厚。
這點小小的挫折相比收穫,不足以讓他們灰心。
暫且就收斂一些,維持朝堂上的和氣,反正他們也需要時間繼續訓練私兵。
而既然三國會武獎賞如此豐厚,他們門閥沒有拒絕的理由。
那位金國公主留與不留,與他們門閥的利益無關。
而且搶佔了這個名額,便等於搶佔了先機。
會武之際,是輸是贏,俱都由他們自己掌握。
藉此,他們即便不贏,說不定也能從西戎和金國那裏獲得好處。
“陛下,末將也願領一千精銳前往。”蕭玉成緊隨其後。
其他武將也個個躍躍欲試。
蕭統咳嗽了兩聲,這是他的授意。
大家都是老狐狸,楊為先能想到的,他自然也能想到。
寧淳倒是訝異了,自他登基以來,無論面對西戎還是金國,武將們還是第一次表現地如此積極。
上官雲冷哼一聲,道,“皇上,既然答應三國會武,便要想着贏,一雪前恥。”
“而且當下大寧屢屢受挫,人心浮動,三國會武若是再一敗塗地,消息傳出,只會讓百姓對朝廷更為失望。”
寧淳點點頭。
他自然清楚,所以從一開始就很重視的隊伍的選擇。
加之韋山帶回來的好消息提振了他的信心。
這次即便楊為先和蕭統胡攪蠻纏,他也不會忍讓。
只是這隊伍的挑選還是要公平公正。
楊為先和蕭統他們的人不能想去就去,他這位帝王也不能憑自己的意願就定下隊伍。
最終還是要各憑本事。
於是,他道:“諸位愛卿如此踴躍,朕甚是欣慰,不過如此一來,隊伍便過多過繁。”
“不如在三國會武之前,各軍中先自行比武,最終勝出的三隻隊伍再前往晉州,與東海王,齊王等藩王的隊伍比試。”
大臣將領們聞言,沒有反對。
這個法子可謂是無可挑剔。
見大臣沒有異議,寧淳道,“既然如此,朕便應了西戎與金國的比武邀約,五十天後,於兩國在晉城會武,彰我大寧武德。”
“那日,朕將親臨晉城,望諸位共勉。”
大臣將領們齊聲應道:“是,陛下。”
議定此事,寧淳下令散朝,大臣們各自散去。
隔日,關於三國會武的消息從洛城傳往四面八方。
幾天後,寧安也收到了消息。
“哼哼,現在你們得償所願了。”
得知皇帝寧淳應允了三國會武這件事,寧安對眼巴巴望着他的將領們說道。
此時,他正在北大營教將領們製作沙盤。
“哈哈哈……”柳青,冷鐵等將領毫不掩飾自己心裏的喜悅,一個個笑的見牙不見眼。
寧安翻了個白眼,“你們不要得意的太早,這三國會武不辦也就罷了,但既然辦了,你們一個個的又吵着鬧着要參加,那到時候就不要給本王丟臉。”
對於三國會武這件事,他當然希望能在會武中收拾金國和西戎,打壓他們的囂張氣焰。
但是,三國會武的地點選擇晉城卻讓他心裏有一絲不安。
這幾天,紫華衛發現不斷有虎豹堂人員潛入晉城,更加深了他的憂慮。
只是如今皇帝寧淳既然敲定了這件事,又要親自來晉城觀戰,他也只能認了。
“殿下請放心,我們就是折了胳膊折了腿,也不會折了殿下的臉面。”顧遠忠拍打着胸口。
冷鐵道,“若是以前,末將等真不敢誇這個口,但藩軍依照殿下的新式練兵法練兵,無論耐力,體力還是氣力俱都比以往強橫了不少。”
“沒錯,再加上藩軍吃得也好,現在一個個的把肌肉也練出來了。”高陽擠了擠胳膊,肱二頭肌凸起。
寧安輕輕笑了笑。
五公里越野,單杠,舉重杠鈴這些可不是白練的。
柳青目露羨慕,初入北大營,他見到藩軍將士奇特的練兵之法,驚訝莫名。
為此還同冷鐵爭論了不少次,斥責他不懂練兵,胡七八搞。
但見識了藩軍士兵的勇猛之後,他想法遭到了巨大的衝擊。
這時,他才仔細研究東海王的練兵之法。
漸漸地,他開始意識到這種練兵之法的獨特之處。
那些看似無用又奇怪地動作和規矩,實則是強悍了士兵的體魄,加強了士兵個人的紀律性。
最終使得藩軍士兵在訓練軍陣的時候事半功倍。
他也明白了一件事,北塞三關那一戰能打贏,固然有盔甲和刀劍的功勞,但那絕不是全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