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戰爭,快要來了

第一百二十二章 戰爭,快要來了

1883年6月9日,中國駐暹羅公使唐景菘,正坐在曼谷大皇宮的正殿節基皇殿中,一邊看着宮殿的建築,一邊等待暹羅的回復。

三日前,他代表中方向暹羅發出了最後通牒,如果三天後,中國沒有得到暹羅在老撾領土問題的滿意答覆,那麼中國就將訴諸武力。而今天,就是通牒的最後一天。

節基皇殿是一座很奇特的建築,它反應了暹羅既想學習西方,又想保持自己民族傳統的矛盾心理,整個建築風格兼具暹羅與西方的建築理念,頗有點中國"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意思。

節基皇殿始建於1876年5月7日,1882年完工。由來自新加坡的英國建築師約翰和他的團隊亨利?羅斯利集團建造,完全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風格,但建成后又放上了暹羅佛教寺廟特有的金色方形尖頂,結合了東西方的元素。

但在唐景菘看來,這種結合非常的勉強粗糙,就像一個人西裝革履,頭頂上卻戴了一個瓜皮小帽,看上去有些不倫不類。

他正在心裏品評,這時朱拉隆功的第二子尖竹汶親王出來,鐵青着臉宣佈,拉瑪五世國王已經答應了中方的一切要求,隨後便不肯再多說一個字。

雖然,朱拉隆功一度也產生了與中國一戰的念頭,但最後經過痛苦的思考,還是決定忍辱負重,委屈求全。

他不是一個軟弱的人,但堅信勇敢必須表現在正確的時刻。以前的亞洲局勢,任何政治家都能看出來,中日之戰已經勢不可免,因此忍耐和等待是唯一正確的策略。

即便如此,朱拉隆功仍然感到了極大的羞辱,在宣佈同意中國要求后,焦慮憤恨,鬱積於胸,竟生起了大病,卧床不起了。

消息報告到了北京,丁雲桐感到頗為驚異。這朱拉隆功果然非同小可,忍常人所不能忍,審時度勢,英明決斷,這樣數萬平方公里土地,說放棄就放棄了,實在是大手筆。

因為暹羅陸軍主力扼守湄公河南岸,依靠中國目前在老撾地區的武裝力量,是沒有必勝把握的。但如果再增兵南下,又會影響對日的戰略重點,這樣,中國就無法再繼續逼迫下去了。

朱拉隆功這一退讓,看着窩囊,卻是最好的應對,說明他已經鐵了心,要在中日戰爭時背後捅刀,但丁雲桐一時也拿他沒辦法,丁雲桐第一次在外交上感到無奈。

彷彿要在越炒越熱的琉球問題上,再加一把火。1883年的6月17日,在中國的支持下,琉球國流亡政府在北京成立。這個政府仍然尊奉被軟禁在東京的尚泰為琉球王,由尚德宏擔任國相,蔡大鼎和毛精長擔任左右長史,正式向日本駐北京公使館遞交外交照會,強烈抗議日本侵佔琉球國土,要求立刻釋放國王尚泰。

同時,流亡政府還向各國使館送交說明信件,控訴日本暴行。

日本駐華公使榎本武揚聲稱,這一切都是陰謀,目的就是為了羞辱日本,因此拒絕接受外交照會。

同時日本使館也派人向各國使館聲明,琉球是日本的固有領土,所謂的流亡政府,根本不具備任何合法性。

榎本武揚甚至還要求中國,將尚德宏等人交給日本政府,他的邏輯是琉球是日本的,琉球人等於也是日本人,所以這些人都犯了叛國罪。

丁雲桐回應很簡單,在中南海紫光閣宴請尚德宏,正式承認流亡政府,並要求日本交還尚泰,退出琉球。

同時,中國巡航艦隊的總司令程璧光,正在旗艦“登瀛洲”號上,指揮編隊不間斷的巡航琉球海域。這艘1258噸的炮艦,當初之所以取名“登瀛洲”,就是為了威懾日本。

面對中國的外交攻勢和不斷巡航,日本不甘示弱,一邊聲稱“在領土問題上不會做半步退讓”,同時採取措施,將海軍分成了三個艦隊,

第一常備艦隊,也就是主力艦隊包括有:扶桑、畝傍、金剛、比睿、筑紫、大和、武藏、海門、天龍、八重山、日進、高雄等,一共十二艘戰艦,都是從國外購買或國內建造的新銳戰艦,是日本海軍的精華,艦隊司令由畝傍號裝甲巡洋艦艦長,海軍少將伊東佑亨兼任。

第二後備艦隊,包括磐城、愛宕、摩耶、鳥海、大島、赤城、筑波、天城、葛城等,一共九艘戰艦,都是噸位較小,但有一定戰力,是主力艦隊的有力補充,司令是葛城號艦長,海軍少將井上良馨。

第三是警備艦隊,包括有孟春、千代田形、富士山、迅鯨、清輝、礱城、鳳翔、館山、甲鐵、龍驤、滿珠、千珠等,一共十二艘,都是老舊軍艦,司令是清輝號艦長山本權兵衛。

這三支艦隊中,警備艦隊專門佈置在琉球海域,負責盯防中國巡航船隻;常備艦隊則游弋在九州海域以及對馬海峽,隨時準備策應警備艦隊;而後備艦隊則停泊於瀨戶內海,又準備策應常備艦隊。三支艦隊形成有機的整體。

到了6月中旬,日本軍方自認為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無論是海軍或陸軍,都對中國佔有明顯的優勢,與中國開戰的時機到了。

同時經濟部門,尤其是負責財政收支的大藏省,已經一再發出警告,由於連年的巨額軍費支出,整個國民經濟嚴重畸形,如果不早日動武,這些軍事預算也就浪費了。

而且,由於中國的巡航艦隊,幾乎每天都在琉球海域,和日本的警備艦隊對峙,此事經過日本各大報紙不斷的渲染,也使日本民間的好戰情緒高昂。

但主管內政外交,又深得天皇信任的伊藤博文,卻成為主戰派的最大障礙,他堅持認為日本要與中國開戰,必須獲得西方的支持。

但現實是,日本訪歐的岩倉具視使團,訪遍歐洲,竟然沒有取得任何外交成果。無論英國、法國或者西班牙,都對日本所謂的"自由與繁榮之弧"毫不感冒。這也難怪,在過去的這一年,西方對中國的出口增長了數倍,尤其是工業機械、車床電機、化工鋼鐵等,更是訂單不斷。而中國的農產品,質優價廉,也深受青睞。

在這種巨大的經濟誘惑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願意選邊站,對日本提出的"中國威脅論"只是含混回應,一笑置之。只有俄國對日本表示出了些許善意,但俄國此時在東方的力量極為有限,很難對中國產生威懾。

尤其糟糕的是,中國許諾幫助猶太人復國,並且豐沙里猶太人建國計劃,也開始了實際運作,這將歐洲金融市場上的猶太資本,幾乎一邊倒的支持中國,日本很難獲得外國貸款支持,唯一對日本表示同情的俄羅斯,又是窮得叮噹響,根本借不出錢來。

面對這種外交困境,伊藤博文更加堅決的阻撓主戰派妄動,因此許多人都將伊藤博文稱為"國賊",宣稱要刺殺他。

此時,伊藤的學生西園寺公望,提出了一個方案,就是中國確保日本在朝鮮的經濟利益,同時承認琉球群島是日本領土,在這樣的政治前提下,作為回報,日本可以承認中國對朝鮮的宗主權,這個方案又被稱為"琉韓交換論"。

這個妥協方案得到了伊藤博文的熱烈支持,但卻遭到了大多數人的反對,陸軍卿山縣有朋提出了對應方案,那就是至少要從中國手裏,得到半個朝鮮,也就是以北緯三十八度線為分界,朝鮮半島南端必須屬於日本,這是日本所能接受的底線,被稱為"三八線論"。

兩個方案最終擺到了天皇的御前,明治決定以這兩個方案作為基礎,與中國談判,為此派出了外交使團,以井上馨和伊藤博文為代表,前往中國。

日本朝野的種種喧囂,包括談判使團即將來訪的消息,很快都通過間諜網,被報送到丁雲桐的面前。

此時,遠在歐洲的的劉步蟾發來密電,"朱雀"和"玄武"兩艘鐵甲艦抵達了葡萄牙里斯本港,已經和四艘精銳的巡洋艦會合了。

丁雲桐立刻給劉步蟾回電,命令艦隊馬上返航,向亞洲前進,向中國前進,向戰爭前進!

根據時間推算,再過兩個多月,也就是到八月底,艦隊將會抵達中國,也就是說開戰的時間就在八月底!

丁雲桐覺得,此時不但要自己做好準備,同時也要適當的穩住日本,因此要在來訪的日本使團面前,表現出些許的誠意,給對方以希望,讓戰爭按自己的時間表爆發。

因此,他一反常態,並沒有派遣以強硬著稱的曾紀澤與日方談判,反而選擇了李鴻章作為首席代表。

李鴻章在外交上,一向有一副"痞子腔",且讓他跟日本人慢慢閑扯,就等那最後時刻的到來。

此時,近衛軍所有九個師的組建和訓練,已經接近完成,丁雲桐要求全軍利用這兩個月時間,認真訓練,好好動員,為迎接一場波瀾壯闊,也許會影響中國未來幾百年的偉大戰爭,做最後的準備。

未來,一定會很精彩。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雄霸天下之光緒大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雄霸天下之光緒大帝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戰爭,快要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