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寧作農夫,不做鄉愿
第228章寧作農夫,不做鄉愿
李青又走了一陣兒,直到過年前夕,才停下步伐。
不過,這也給他的生活帶來了一定困擾。
家家戶戶都在過年,連客棧都關門了,李青連個落腳地兒都沒有。
大過年的,也不好去人家家裏混飯吃,所幸,李青不用吃飯也不打緊,這才不至於狼狽不堪。
最終,李青落腳在一處有些荒敗的土地廟裏。
唉,這個年過得……還真是別開生面呢,就當是磨礪道心吧……李青苦中作樂。
過年期間,百姓生活當然很好,這什麼可說的,李青便也沒再去品味百姓生活,常走在田間地頭,看看莊稼長勢。
這裏相比江南,氣候更為溫暖,只比交趾、滿剌加等一帶的小國差一些,不過,不如蘇湖那般土地肥沃。
全靠溫暖氣候撐着,長勢倒也挺好。
李青對農作物的了解並不深刻,也不知李家研製的新型肥料有沒有傳到這裏……
嘉靖十二年了。
李青掰着手指頭算了算,假期還有四年整,體察民情+交趾之行+武當武裝……時間還算充裕,卻不算富裕。
趁着暫時無所事事,李青便整個復盤了下這一路的收穫,汲取重點牢記於心,以便日後針對性的做出改變。
眨眼,年節過去。
李青又開始了窮游……
又過上了吃‘百家飯’的日子。
滋味兒很足。
該說不說,這大明版圖的極南之地,真可謂是窮鄉僻壤,倒不是說這裏的百姓生活更為艱難,而是經濟過於落後,幾乎沒有什麼基礎設施可言,到處充斥着原生態。
像樣的酒樓幾乎沒有,做生意的都不多,城鎮上就一些糧油鋪子,布行,小飯館,雙手都數得清……
唯一讓李青有些詫異的是,鎮上的私塾還算不錯,至少……還有個模樣。
懷着品味民間百態的心思,李青走進私塾,在窗外觀察。
大白天的,人家又不是瞎子,自然有人瞧見了李青這‘不雅’的行為,給講學的老先生打了小報告。
不過,老先生瞅李青一身粗布麻衫,滿身灰氣,只當是他沒錢交學費,便裝聾作啞了,繼續他的講學……
李青見人家這般大度,便想着待會兒資助一下。
念及於此,旁聽也更加心安理得。
學塾里的學生,年齡大小不一,有的只有十來歲,有的則都快三十了,個個挺直腰背,聚精會神。
眼睛裏好像都有光。
李青能想像到,他們對科舉,對功名的嚮往之心。
“子曰:鄉愿,德之賊也。”老先生富有感情的說道,“這種人最是奸惡,以大奸似忠來形容這種人,最是恰當不過。遇上權貴,他們會曲意逢迎,遇上平頭百姓,他們也能平易近人,可就是不做實事,喜歡和稀泥,更怕得罪人……,今後啊,你們若有幸科舉中第,做了官,萬不能做這種人。”
“說得好!”李青輕聲贊了句。
大明這種官不少,尤以京官為甚。
這百餘年下來,李青見過太多和稀泥、不做事的大明官員了。
“寧作農夫,不做鄉愿!”一道鏗鏘有力的聲音響起。
李青瞧了那人一眼,黑黑瘦瘦的,看樣子不過二十歲,卻給人一種很老氣,很……執拗的感覺。
隨着他的話聲響起,附和之聲很快連成一片。
李青欣慰,可欣慰之餘,又不免有些唏噓。
多少讀書人,尤其是寒門子弟,在讀書期間,甚至在做官前期,無不懷揣一個美好的理想,一顆為國為民的赤子之心。
可隨着時間推移,見識過官場渾濁,屢屢碰壁之後,又有幾人能堅持初心。
當然了,這種態度總歸是好的,很值得肯定。
李青又聽了一陣兒,卻是有些失望。
倒不是這老先生教的不對,也不能說他教的不好,而是受限於眼界問題,他教的這些,並不適用於科考。
可這種學習氛圍,以及這股子的正氣,很讓李青觸動。
文章寫的再好,也不如一顆報國為民之心,可文章寫不好,則很難出人頭地,榜上題名。
小地方走出的讀書人,更知民間疾苦,相較之下,初心更為堅定,看來今後當注重一下小地方的教育水平了……李青心裏想着。
講學結束,學生們陸續回家。
李青本想趁機去與那老先生談一談,加深一下了解,不想,方才喊出那句“寧作農夫,不做鄉愿”的年輕人,還在向老師請教問題。
看樣子,一時半會結束不了。
聽其言,觀其行,李青對這對師生的品德還算信任,便邁步走了進去。
“冒昧叨擾,還請勿怪。”李青一揖。
年輕人還了一禮,退後兩步,老先生因對方不是自己學生,也還了一禮,詫異道:
“聽你口音,不是我們這的人啊。”
“我來自金陵。”李青說。
“金陵?”老先生詫異更濃,“那可是個好地方啊……”
說著,又打量了李青一眼,雖一身粗布麻衫,甚至有些狼狽,可眉宇間難掩貴氣。
“閣下不是流浪過來的吧?”
李青微笑頷首:“只因有閑,便想四處走走,見識一番人生百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小可以為後者不亞於前者。”
“閣下能說出這番話,當也是個讀書人。”老先生不由多了幾分耐心,道,“你還年輕,行萬里路的同時,也不能落下讀萬卷書啊,能否科舉做官,還是要讀書才行。”
李青虛心點頭,“老先生說的是。”
“不知閣下……”
“我想資助一下本地的教育資源。”李青開門見山,笑道,“老先生莫看我這身行頭寒酸,其實……還算頗有家資。”
“啊?”老先生愕然。
那年輕人也是有些不可思議,不過,他不覺得李青能有什麼家資。
他問:“萍水相逢,兄台何以如此?”
“同在大明,互相幫助,不應該嗎?”李青反問。
年輕人吸了口氣,不禁肅然起敬,長長一揖,“海瑞受教。”
“呵呵……少禮,這沒什麼。”李青微笑擺手,道,“子曰:達則兼濟天下。我觀此地教育貧瘠,起了幾分惻隱之心,恰好有這個能力,算不得什麼。”
李青看向老先生,問:“冒昧,請問老先生可中過舉?”
老者面上一熱,悻悻搖頭,“慚愧,老朽只是個落地秀才。”
海瑞則是說:“先生之學問,猶在舉人之上,閣下莫以成敗論英雄。”
“你誤會了。”
李青解釋,“光有一顆為國為民的心是不夠的,科舉更多考的是文章,有個參加過鄉試並中舉的人來輔助教學,對你們好處多多。”
“這話說的在理。”老先生心胸豁達,絲毫不惱,只是有些頹然,“有是有,可人家還忙着會試,哪有時間教學啊?”
李青沉吟了下,問:“一個月十兩銀子,一日只佔用人兩個時辰,可請得動?”
“多少?”老先生聲調拔高。
“不夠?”
“足夠了,太夠了。”海瑞還算鎮靜,“可錢,也太多了。”
“我有!”李青說著,從懷裏掏出一張面額千兩的銀票,隨即,又想到了什麼,訕訕問,“附近可有錢壯?”
“縣城……有一家李氏錢莊。”老先生訥訥說。
海瑞也是兩眼發直,若非親眼瞧見,他實難相信這樣一個不修邊幅的人,能一口氣拿出這麼多錢。
或許,這都是對方的全部身家了。
若非對方眸正神清,談吐不凡,他甚至都懷疑對方是土匪強盜,轉念一想,都土匪強盜了,又怎會這般好心?
海瑞瞧了眼先生,見其沒有接的意思,沉聲問:“無功不受祿,閣下何以如此?”
李青:“理由我剛不是說了嗎?”
“不夠!”海瑞搖頭,“這個錢太大,太多了,已遠遠超出‘善舉’的性質,我們怎好心安理得的接受?”
“不錯。”老先生頷首,同時,愈發滿意自己這位學生。
李青還是頭一次遇到有錢花不出去的困境,不過,這也更堅定了他的資助之心。
單是這對先生、學生,就足夠了。
李青說道:“我大明不全是為富不仁之人,我真的頗有家資,這點錢對我來說,不算什麼。”
“可這不是我們心安理得接受的理由。”海瑞說。
“可是因為……君子不食蹉來之食?我這可不是施捨,只是出於好心的善舉,以及對我大明人才的愛惜。”
“錢太多了。”海瑞輕輕搖頭。
老先生也道:“這自然不算嗟來之食,可無功不受祿啊。”
李青微笑着說:“等他們中了舉,做了官,做好官,不就有功了?”
不待老先生再說,李青又道,“難道你不想學生將來做官,為國為民?難道你想誤了他們前程?”
“啊?這……”老先生一時無言,陷入糾結。
李青又瞧了眼海瑞,道:“你可以拒絕,可你沒資格代表一眾同窗拒絕,可是這個理兒?”
海瑞張了張嘴,沉默下來。
良久,他說道:“你從金陵一路走至海.南,路途何其遙遠,想來遇上了許多的民間疾苦,如若都這般資助,便是行囊塞滿銀票也不夠使,這可不是一句‘頗有家資,互相幫助’能解釋的。”
“老朽也想知道緣由。”
花個錢可真累……李青嘆了口氣,道:“好吧,既然你們非要個理由,我就給你們。”
“因為我大明有太多老先生口中的‘鄉愿’了。”李青又看向海瑞,富有感情的說,“因為你,因為你們,你們的‘寧做農夫,不做鄉愿’。”
聞言,先生、學生,大為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