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大封功臣
番外大封功臣
天熹元年,八月初三,呂皇秦帝登基后,第一次大朝會。
上朝的大臣除了原來平州的班底之外,還有少數大黎王朝的舊臣。
沈碗、周承中這些舊臣,都是經過篩選了的能臣,並且沒有違法亂紀之事。其中林染和王元赫然在列。
他看到林染和王元兩人,心裏不滋味,這兩人在呂皇一入駐長安的時候就投靠過去了,然後就被她重用了。
這兩人協助章仲賢審核大黎有問題的官員,他們還能站在這,是過了他們那一關的。
接着,平州的班底大臣和大黎王朝的舊臣在大殿相遇了。
雙方面面相覷,頗為尷尬。
這時,張獻、章仲賢、劉冠霖還有姚松聞等人就過來打招呼了,秦家三兄弟以及孫明、常智嵐還有衛曠等武將也過來了。
“沈大人、林統領、王大人、周大人,別來無恙啊。”
“托福托福。”
沈碗、周承中看着這些人滿面春風的樣子,兩人心中真的是五味雜陳。皇上啊皇上,這些人都曾是大黎的臣子和武將啊,被大黎朝廷罷用之後,都跑到對家去了。現在好了,宋氏子孫成功地將自家的江山給作沒了。
張獻他們還做了中間人,為沈碗和薛詡等人做介紹。因為他們都屬於知道對方,卻沒打過交道的存在。
他們剛寒暄了一會兒,上朝的鐘聲就敲響了。
只聽一道嘹亮的聲音唱道,“呂皇駕到,眾卿跪迎!”
“呂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卿平身。”
文武官員下身之後,呂頌梨便道,“朕與秦帝受皇天眷顧,榮登大寶。今我呂頌梨初踐國祚,誠惶誠恐,惟懼思慮不周,以至傷及國本,累及臣民。”
“如此,朕心如何能安?然,以朕一人之力,終有窮盡之時,故朕望諸位臣工多多輔佐,振興昌盛我大明新朝。”
“朕知道,殿下爾等,有追隨朕舉事的平州功臣,亦有前朝臣屬。”
“但如今,朕將不計前嫌,惟才是用。朕許諾,但凡爾等盡忠於國,雖仇必賞。不必擔憂朕再清算舊賬。”
“自今日起,爾等都是大明新朝的臣工,別無二致。”
殿下眾臣高呼跪拜,“呂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沈碗和旁邊的周承中對視了一眼,然後很快就低下頭。
兩人心裏想,不說呂皇剛才的話是真是假,但她既然說了,那他們就姑且這麼信着。再說了,大黎舊臣,有問題的都已經清算完畢了,她當然不會再清算舊賬啦。
呂頌梨接著說道,“新朝自當有新氣象。接下來,朕要宣佈三件大事!來人,宣第一道聖旨!”
這時,她身邊的太監總管打開聖旨,開始大聲誦讀。
誦讀聖旨的太監總管不是別人,正是李傑英。
對於郭春生這些平州班底臣屬來說,李傑英很陌生。此時一個個就盯着他看,心裏在想,這人是從哪裏冒出來的?
張獻等從大黎跳槽到平州的臣子們則若有所思。
沈碗等人則是覺得牙齒有點酸,李傑英一介太監在新朝混得那麼好?
林染倒是不意外,他之前掌管宮禁,自然發現過一點蛛絲馬跡的。但對方尾巴收得漂亮,查起來麻煩,他手上事情多,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李傑英才不管他們怎麼想呢,這是他為呂皇服務的第一天,不得努力地表現?
眾大臣一聽才發現,呂皇所說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更改官職制度。
大明將之前朝代的三公九卿制,改為三省六部制。
朝堂上,文武百官分站兩列。
他們都心知肚明,呂皇實行三省六部制,是為分封功臣做準備。
李傑英正在大聲宣讀新朝擬定的三省六部制制度:“三省即中書省、門下省還有尚書省!”
“六部即尚書省下轄的吏部、禮部、戶部、兵部以及刑部。”
“另,各部各轄四司,共為二十四司。其餘不變,如御史台、大理寺等。”
呂頌梨靜靜地聽着,同時,也在透過冕旒觀察着殿下文武百官的反應。
三公九卿制,是綜合性中央行政體制,將行政、軍事、監察權力融為一體。
三省六部制將國家政務分為決策、審議、執行三個主要環節,分別由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負責,六部則具體執行各項政令,這種分工使得行政過程更加明確和高效。
三省六部制較之三公九卿制優越的地方在於,其分工明確、相互監督、相互牽制、分散相權、集中皇權、提高行政效率,加強中央統治力量。
之前追隨呂頌梨的班底臣屬們聽得最認真,他們覺得,三省六部制能被呂皇當作首件大事來宣佈,肯定是有其道理的。
而大黎的一些老臣則不以為意,以為呂皇是嘩眾取寵。
但是,朝堂上的大臣們不管心裏怎麼想,都裝作一副認真地聆聽的模樣。
但是他們越聽,越覺得,這樣的架構,感覺還可以啊?
呂頌梨淡掃一眼后,收回了目光。
李傑英繼續念道,“其中,中書省負責草擬和頒佈皇帝的詔書,門下省則負責審核政令,尚書省負責執行政令。”
“吏部掌官吏任免、考課、升降以及調動等。”
“禮部掌禮儀、書院、外交等。戶部則掌田地、戶籍、賦稅等財政事宜。”
“兵部掌選用武官及兵籍、軍械、軍令等。”
“刑部掌法律刑獄,與大理寺並列。”
“工部掌工程營建等。”
“六部長官稱尚書,侍郎則主要協助尚書管理好本部。”
“詳細的三省六部制的信息稍後會下發各部。欽此!”
“呂皇英明!”
殿下的大臣們,如今能站在這裏的,都是國家棟樑,也是這個時代或驚才絕艷或聰明絕頂之輩。
整個聽下來,他們發現了,新朝的權力架構,非常耐人尋味。
特別是大黎的舊臣們,心中更是震撼,娘耶,他們這位女皇有點東西啊,這個新的權力架構非常地完整且有前瞻性優越性。
整個新朝實施三省六部制的話,如此明確的職責分工,不僅提高了辦事效率,責任還到了部門到了個人。
而且中書省、門下省還有尚書省三者之間形成了相互監督、相互牽制的關係,有利於減少決策失誤。
最最重要的是,三省六部將原來丞相的權力分散到三個省份和六部中,分散了丞相的權力,加強了皇權。
只是他們身為人臣的終極目標得改一改啰,以後啊什麼封侯拜相,都不如之前有吸引力啦。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他們這位呂皇了不得啊,就是不知道這套官員制度的擬定是出自誰人之手?
就在這些大黎老臣們震撼於呂皇的才華之時,原平州的官員們則早就習慣了州長,不,呂皇的足智多謀。他們紛紛對大黎舊臣的一驚一詫投以鄙視的眼光。
至於他們擔心的問題,他們是一點也不擔心,相權削弱了有什麼關係?反正他們捫心自問,誰能在呂皇主政的朝廷里做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相位?別做夢了好嗎?現在相權分散到六部也挺好,雖然沒有人能吃到肉,但有六個人喝到了肉湯,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嘛。
有精明的,已經在猜測,接下來的論功行賞中,自己大概能得個什麼樣的官職。
兵部尚書別想了,必是秦家秦珩的囊中之物。
吏部尚書權力好大,必是呂皇的心腹才能勝任。
戶部尚書也不錯,有人的眼神在伍仁、嵇無銀還有顧懷笙等人身上掃了一下。
刑部尚書,恐怕非章仲賢莫屬了。
工部尚書,必須懂一點工程建設,還要有統籌能力……
這六部中,唯獨禮部不太行?權力太小了。
就在群臣紛紛猜測中,呂頌梨拿出第二道聖旨,這道聖旨是分封功臣的。
在李傑英嘹亮的聲音中,大臣們聽到了自己的名字,一個個都無比的激動。
“……尊吾父呂德勝為太上皇,吾母蔣秀竹為太后;追封吾公爹秦鉞為安遠帝,吾婆母顧玥為太后。封兄長呂致遠為誠親王,弟弟呂明志為碩親王,姐姐呂頌芸懷寧長公主。大伯哥秦珩為庄親王,二哥秦晏為肅親王,三哥秦昭為寧親王!追封四哥秦明為忠親王,五哥秦昀為果親王。”
這是封賞秦呂兩家上下的聖旨啊,群臣並不意外,只是,這封賞真夠厚的。什麼叫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就是啊啊啊。
封賞完秦呂兩家,接着便是大封功臣了。
“……自舉事以來,諸位臣工竭誠盡智,輔助呂皇秦帝安邦定國,功不可沒。今封賞大臣,以彰其德,以勵百官。”
“薛詡,才智卓越,盡忠職守……封安南侯兼吏部尚書,食邑萬戶,以示嘉獎。”
“伍仁,忠誠耿直,機敏非常……任命為戶部尚書。”
“章仲賢,公正嚴明,仁愛明智……任命為刑部尚書,賞金千兩……”
“董濟川……任命為兵部尚書。”
“顧淮笙……任命為工部尚書。”
“王東……封為御史大夫。”
“呂德勝被封為禮部尚書。”
“姚松聞封大理寺卿。”
“張獻、郭翀、劉冠霖、沈碗封為門下省侍中。”
“嵇無銀封為戶部侍郎。”
“裴崢封吏部侍郎。”
“鄔弛封禮部侍郎。”
“曹華庭封兵部寺郎。”
“王元封為刑部侍郎。”
“冼風為禁軍統領,負責長安內城安全,林染為御林軍統領,負責長安外城安全。”
……
還有立功的武將,都按功勞大小封為各等級將軍。
長長的名單,李傑英足足念了有兩三刻鐘,不停歇的。
聖旨最後,“昔年民生多艱,朕心甚痛惜,幸大黎已終,大明新始,朕決定大赦天下,免賦稅三年徭役一年,與民休養生息。”
“呂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臣們這聲呼喊,飽含着濃烈的感情,情真意切。
呂頌梨坐在龍椅上,看着這一幕,微微頷首,這是大封賞,後面還會有聖旨專門到家,單獨封賞。
第三道聖旨,是推行科舉制。
“……科舉者,通過考試,分科舉士也。無論出身世族還是出身寒門,只要有真才實學,就可以得到任用。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大明新朝需要人才,務必做到世無遺賢,才不埋沒。”
呂頌梨一點都不掩飾自己‘廣聚人才,招賢納士’之心。
大臣們這會都感受到了呂皇的雷厲風行,她在第一次大朝就拋出了三件大事要事,真的一點也不怕他們承受不住哇。
世家們對視一眼,他們都知道自己阻止不了呂皇了。
經過這兩年的爭鬥,其實世家的實力被削弱了很多。就拿河東的三晉世家來說,即便後來轉投平州,他們現在的實力也比不上當初鼎盛的時候。
他們現在算是徹底明白了,呂頌梨要乾的事,沒人能阻止。
加上這科舉制,之前謝湛就想搞,算是給他們打了一個預防針,他們只能在心裏長嘆一聲,接受了。
這時,呂頌梨又拋出一個重磅炸彈,“另外,女子也可以參加科舉。”
什麼?!沈碗等大黎老臣以及裴崢等世家臣子瞠目結舌。
倒是薛詡張獻等平州班底的臣屬反應平常,他們只是動作頓了頓,然後該幹嘛就幹嘛。呂皇的做法不就是沿襲平州嘛,正常正常。
呂頌梨:“科舉之事交由禮部來負責。”
這時,大臣們才反應過來,原來禮部不是重要,禮部很重要好嗎?
這時呂德勝不在,現任禮部侍郎鄔弛摩拳擦掌的,他掃了一眼在場的大臣,大有一副‘誰敢反對,他就要對上’的模樣。
大臣們這才發現,呂皇讓鄔弛參與負責科舉一事,是抬舉扶持那些家中下一代沒有男丁的家族哇。娘耶,這帝王心術,是無師自通的嗎?
呂頌梨才不管大臣們的想法。
科舉,本就是示恩於天下。讀書人嘛,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她要的就是天子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