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皇位傳於何人為好

第九十九章 皇位傳於何人為好

(感謝鄧爽本人書友的打賞!)

-------------

天寶二十載三月初,楊晞的守孝期盡了。

魏國公府及楊晞、楊暄、楊昢、楊曉四兄弟的府中都除去了孝幛,幾府中主人及下人身上的孝衣也都剝去了,府中的沉悶氣氛也很快就消除,各府上下,也都恢復了正常的生活。

朝廷也在楊國忠的孝期盡了后,下發了褒揚楊國忠忠烈的詔令,詔令的內容不外乎盛讚了一番楊國忠在朝多年為大唐做出的貢獻,然後再讚揚了一番楊國忠幾個兒子如何為父親盡孝道,也稱讚了他們的才學不同一般,是大唐的股肱之臣等等一類讓人看着汗顏的話。

死了快三年的楊國忠從此以後也將被人慢慢遺忘,但他的死卻惠澤了他的幾個兒子。

長子楊暄自然繼續了楊國忠的魏國公爵位,並在守孝期滿后被晉了職,任檢校戶部尚書。楊昢和楊曉也得了功萌:楊昢任太常卿、工部侍郎,楊曉任鴻臚卿。而楊晞的所有職務也都恢復,朝廷的詔令中以楊晞為武部尚書、龍武衛大將軍,並被晉爵了寧國公。

可以說,在表面上,楊國忠的四個兒子都在朝常上任要職,風光無限。

不過明眼人也都看出來,楊國忠的四個兒子當中,最有“前途”的只有楊晞。

復任的詔令中將楊晞原本“守武部尚書”中的守字也除去了,變成了實任的武部尚書。前幾任武部尚書都是同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許多人在猜測,復職的楊晞很可能會被授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銜,成為大唐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宰相。

不過因為楊晞太年輕了,許多大臣不希望才二十幾歲的楊晞就位列政事堂。朝堂上比他立下功勞大的人不多,但比他資歷老的人比比皆是。任何時代,功勞與資歷同等重要。沒有功勞只有資歷的人。不一定能混到很高的職位,但功勞大,資歷不夠的人,也很難擠身於朝堂上最高層官員的行列,這在任何朝代都是一樣的。唐朝時候這種情況還好一點,要是後來的明清時代,這些更講究。

但楊晞非常希望自己的官職後面能掛一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銜,位於政事堂,成為大唐宰相的話,那他在朝中的威望日益漸長。任何人也不敢小視他了。

守孝期滿,復楊晞所有的職務后,李隆基第一時間召楊晞進宮長談了。

長安的春天已經到來,天氣雖然轉暖了,但李隆基的病情卻並沒太多好轉,大多時候依然卧在榻上,起不了身,更不要說處理國事了。太子李玢在年後再次被委以監國務,代皇帝處理朝事。楊晞在走進李隆基的寢宮時候。看到躺在榻上,鬚髮皆白,沒有一點生氣的李隆基,心中不禁湧上一陣憐憫。

這個曾叱吒風雲的人物。創造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盛世----開元盛世的君主,年邁之際也是這副樣子。此時的李隆基,再也沒會有絲毫當年的英氣,與尋常一個老暮的普通百姓又有什麼區別?

在對病榻上的李隆基作禮時候。楊晞湧上一陣心酸的同時,也有些內疚。這可是他的親祖父,與他有血緣關係的人。但李隆基在病榻上黯然神傷之際,他還幾次與楊玉環偷情。挺是對不起李隆基的,這是楊晞剎那間心中起的內疚。

不過他也很快就把這份內疚之意排遣出去,恭敬地站在李隆基邊上,聽候吩咐。

“四郎,你坐下說話吧!”李隆基依着宦官們所墊的靠枕半躺着,示意楊晞在一邊坐下。

楊晞道了聲謝后,也聽話地在李隆基身邊坐了下來。

“四郎,你父親病逝已經快三年了,你守孝也結束了,時間過的真是快!”李隆基說著,幽幽感慨一句,像似在回憶往事一樣,出神地看着前面,“唉,你父親去逝,朕身邊已經沒有可以傾心交談的人了,這兩年,朕過的很孤單,除了玉環,連個能好好說話的人都沒有!”

聽李隆基如此說,楊晞心中一動,趕緊回了一句:“陛下,臣建議,將高力士召回來服侍陛下吧!高公公跟隨陛下多年,熟知陛下的習性,陛下對其也挺信任。雖然當年他犯下了錯,但幾年過去,他的錯也已經受到了懲罰,可以將其赦免了。臣覺得,不若讓高公公回來陪伴陛下,天天陪陛下說說話!”

李亨起叛后,在處理高力士的問題上,楊晞強烈建議將此人殺掉,甚至不惜讓楊玉環去勸,但最終李隆基還是赦免了高力士的死罪,將高力士流放到海南島上的崖州。

李隆基做出這決定的時候,還曾讓楊晞黯然了一下,不過今日看到李隆基這副樣子,他馬上慶幸當日沒有將高力士殺掉還是件挺幸運的事。李隆基現在非常老了,可能過段時間就要一命歸西,這種時候,都是一個人最懷念以往時光,以往熟悉人的時候。要是有個與他非常親近的人相陪伴,能讓他勾起更多對以往時光的回憶,那對他來說是個極大的安慰。

楊晞的建議讓李隆基眼中一亮,眼睛直直地瞪着楊晞,他想不到楊晞心思竟然這般細膩,能馬上想到這一點。這幾天李隆基確實在想念對他忠心耿耿,陪伴他多年的高力士,很想召其回到身邊來陪伴,但卻沒有與任何人說。今日召楊晞進宮聊事,原本就打算與楊晞說說高力士的事,問詢楊晞他想將高力士的罪行赦免,讓他從流放地回來,再陪伴他一段時間。卻沒想到他還沒將話說出來,楊晞主動提起此事了。李隆基心裏竟然一下子有點感動,也欣喜於楊晞的善解人意。

“如此也好,讓朕也有個熟悉的人陪伴!”李隆基也馬上聽從了楊晞的勸,嘴角露出一點苦澀的笑容,“高力士去后的這些年,朕身邊再沒有如他那樣貼心的人陪伴了,每每想起來真是有點遺憾。要是當年高力士沒有參與這事,那該多好?”

“陛下,相信高公公回朝後,再不會過問朝事,而是一心一意服侍陛下的!”

“四郎,那此事就你去操持吧,最好讓高力士早些回長安來!”

“是,陛下,臣遵陛下旨意,一定會儘早讓高公公回長安來,服侍陛下!”

這件事楊晞主動提及,並願意承擔,李隆基心情好了很多,也馬上說起其他事來。

“四郎,你守孝結束,終於可以出來做事了,不過朕已經老了,再沒精力去管朝事了,許多事朕也沒辦法要求你去做了,原本要做的那些事,只有待新君即位后,才有可能去處斷了!”李隆基一臉的遺憾,說話間微微地閉上了眼睛,嘆了口氣后再道:“朕也知道自己的陽壽將近,該把皇位傳給後人了,許多事就讓後人去做吧!四郎,相信你在守孝時候已經將要做的事都想的很清楚了,待新君即位,許多事你就可以放手去做,只是朕再也看不到大唐的盛況再現了!”

“陛下,你只是身體暫恙,很快就會好的,千萬別說這些喪氣的話,如今天氣還冷,待天氣暖和一點,你身體肯定會馬上好起來的,到時可以繼續處理朝事!”安慰人的活楊晞並不在行,他也只能幹巴巴地說這幾句自己聽着都有點彆扭的話。

他是相信李隆基的生命快走到盡頭了。李隆基今年已經七十七歲了,在古代可以算是長壽了。如果沒有去冬的這場病,李隆基可能還可以再活幾年,但這場風寒卻一下子將他的身體擊垮了。宮中的太醫差不多束手無策了,據某一個太醫私下講,他們已經沒辦法再施藥了。

安祿山的叛亂起來之前,李隆基的身體還算不錯,但安祿山叛亂的巨大打擊及隨後李亨的叛亂讓他心力憔悴,非常受打擊。睡眠時間不足,整天擔慮,身體慢慢就差下來了。

李隆基苦笑着擺擺手,示意楊晞不要說這些安慰人的話,然後再道:“四郎,你父為國做出了許多的貢獻,你也不差,不但率軍平定了叛亂,而且還與你的岳父一道,聯手驅逐了犯我邊關的吐蕃人,讓吐蕃人再也沒能力染指我大唐的河山。你父子兩代人,都為大唐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朕甚是欣慰。朕也沒理會一些人的進言,給予了你以重用。也希望你以後能更好地為大唐做事,不辜負朕的期望!”

“陛下,請你放心,臣一定不會辜負你的期望,為大唐的繁榮兢兢業業做事,一定會讓大唐更加繁盛,國力更強大,百姓更加富足!”這些話楊晞說的非常理直氣壯,這當然也是他的目標。

當然李隆基理解不了楊晞這番保證話真實的含義,要是他知道,說不定會當場斬了楊晞也不一定。

楊晞此番保證讓李隆基挺是滿意,他面帶笑容地點點頭,以示自己的認可。然後再收住笑容,一臉嚴肅地問楊晞道:“四郎,朕今日想問你,朕是將皇位傳給太子好,還是永王好?”

“啊?!”(未完待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傲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傲唐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十九章 皇位傳於何人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