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矛盾源頭
雖然李東背景深厚,但這件事要是處理不當,不僅市裡不會答應,就是省里也要問責。就算有岳父幫忙說話,但事情發生在豐瀾縣,自己這個縣委書記就有責任,市委書記姜長林也不會替他頂這個黑鍋。李東當然不希望自己仕途就此止步。接到市委姜書記的電話,剛剛準備召開的縣委常委會也不開了,立刻驅車趕往事發地點。
秋村距豐瀾縣城只有三公里,不到十分鐘,李東就已經趕到了秋村。同時其他縣裏主要領導也接到通知趕到事發地點。
此時距秋村村民堵路已經過去二十分鐘時間,202國道上已經停滿了滯留的車輛,綿延幾公里。而在路中間堆着半米多高的枯樹、石頭。縣公安局也早得到消息,幾十名民jǐng正在現場維持秩序。可現場幾百名村民拖家帶口,堵在路上,手裏還拿着鐵鍬、鋤頭,情緒激動,就算民jǐng也不敢採取強硬措施,只能這村民圍在中間,以免發生衝突。
公安局長史國雄看到李東和其他縣裏主要領導趕到,忙擦了把頭上的汗水,顧不得零亂的頭髮和身上的褶皺,跑到李東面前,大聲道:“報告……”
李東一擺手,道:“老史,我現在只問你,你現在有沒有把握將這些村民驅散!市委姜書記給我下了死命令,一個小時內不能解決堵路問題,就要撤我的職。如果半小時內你無法驅散村民,我就先讓你回家!”
“保證完成任務!”史國雄此時有百般理由,卻一句也不敢說。
“好!有這個決心就好!說說有什麼困難,縣裏的同志們都來了,各相關部門的同志也正在往這兒趕,咱們現場辦公,一定要儘快解決問題!”李東從省里到縣裏,從普通辦事員到縣委書記,十幾年走過來,當然也明白光下令還不夠,就算史國雄調集足夠jǐng力,強行驅散村民,但若是造chéngrén員傷亡,事情就更嚴重了。而且秋村本就臨近202國道,若是進一步激發矛盾,他們隨時可能再次封堵國道,只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才能化解這次的危機。
“報告李書記,現場村民超過三百人,整個秋村上至已經生活無法自理的老人,下至未滿月的孩子,都來了!對這些人我們現在只是先將他們控制在那裏,以免他們情緒激動,與過往司機行人發生衝突。我也去勸過他們,可這些人根本不跟我談,將我打了出來。”史國雄身上的塵土證實他並沒有說謊。
“那他們要跟誰談?有什麼要求?”站在一邊的縣長祁輝剛剛趕到現場,插言道。
“祁輝縣長!”史國雄向祁輝打了聲招呼,也沒有客氣,繼續道:“他們要求李書記親自與他們談!”
“要跟我談?”李東一愣,沒想到這些村民竟然還認得自己。不過此時也容不得他退縮,一揮手,道:“好,要跟我談,那我就跟他們談!”說完已經大步走向聚集在國道上的村民。
“李書記,您要注意安全!”史國雄一見李東要親自上陣,忙招呼過來十幾名干jǐng將李東保護在中間,向村民走去。
這些村民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卻並非不講理。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地被徵用他們可以理解。可一畝地的補償卻只有幾千。秋村因地處城郊,這裏的村民近十年一直靠扣大棚種蔬菜為生,一年土地的的收入就不止這些錢。而且土地被占,對村民們沒有任何後續安置辦法,這簡直就是斷了他們的活路。而且他們聽說在外地,徵佔大棚那是要按平方米進行補償的,怎麼到了他們這裏不只有這點兒錢?他們想不通,去鎮上、縣裏都找過,可工作人員給他們的回答卻只有一句:“這是按政策辦事!”隨後甩給他們一份縣zhèngfǔ下發的豐瀾縣土地徵用補償標準實施辦法,就再也不理他們。
看到縣委書記真的來了,這些村民也有些怕了。在這些普通村民眼裏,李東就是縣太爺。俗話說得好:破家的縣令,滅門的府尹!若不是這次真的活不下去了,這些村民決不敢封堵國道。
村民們派出三名代表,將他們的要求與李東講了。
李東聽后勃然大怒,這是什麼時侯下發的補償政策?自己怎麼不知道?李東yīn沉着臉回頭望向縣長祁輝。
祁輝面sè一緊。雖然祁輝今年已經五十有八,頂多還能再干兩年就要退居二線,縣裏甚至傳出風,說他今年年底就要提前去縣人大養老,不然也不會傳出羅通成要接任的消息。
祁輝雖然也知道自己有可能幹不到明年,但這不等於他就真的不管事。只要自己還在這個位置上一天,做為豐瀾縣人,他就要為全縣四十萬群眾負責!
“李書記,這個文件我知道,但這是針對普通大田的補償標準,我們對大棚菜地拆遷的補償標準還是參照省市有關文件執行!”
“把田榮成給我叫來!”李東一聽,馬上知道問題出在那裏。這次建設全縣工業集中區工作是由副縣長田榮成牽頭,拆遷補償也是由他一手負責,出了問題田榮成一定跑不了!
“李書記,田縣長剛才給我打電話,說他病了,正在省一院住院……”
“病了?前天我還看他到縣zhèngfǔ上班,這就病了?怎麼這麼巧!馬上給他打電話,就是爬也要給我爬回來!”沒等李東開口,祁輝已經發話。
這話也就是祁輝這個老豐瀾能說,就算李東也不敢當著這麼多人說出這種話。
事情已經搞清楚了,解決也就簡單了。李東馬上讓相關部門拿來有關大棚菜地拆遷的補償文件,看着文件上的補償標準,村民們高興了,一平方米就有幾百元,算下來秋村各家各戶都能得到幾十萬,甚至是上百萬的補償。足夠大家在縣裏買樓買車,做些小買賣,一輩子衣食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