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

權利

“報!安祿山被殺了,現在他麾下的人開始內訌了!”

“好!乘勝追擊,平定反賊!”

……

“報!反賊收縮勢力,龜縮入齊魯一帶!”

“無須着急,且命將士們就地紮營,稍作修養。”李光弼思索一番,下達他的軍令。

“是。”

“李兄何不借勢追擊,反軍內亂已生,敗局早就註定了,你在忌憚什麼?”郭子儀自屏風後走出,傷勢依舊。

“兩個月前,程家的公子成道,王隨後平京城亂,天竺來犯的持斧羅摩大敗而去,北突厥可汗陳兵未動,高麗和倭寇那邊卻無消息。”李光弼垂下髮絲微動,“吳越之地也無異常上報,但程家子卻在成道后匆匆離去……”

“而程家子的天資儘管絕代,又經歷生死一戰,突破王侯的可能依然小的很,”郭子儀接過他的話,兩人是久經沙場的戰友,也是修行路上的知己,

“應該是某位老前輩需要程家子做些什麼,故而相助於他,魯國公尚且不能助他突破,那麼這人實力肯定強於魯國公,而且強的很多!”

“魯國公年老,如果按照他巔峰時期來看比他強太多的人也是有數的,無非是天師府的老天師,東嶽主人,白馬寺玄奘,媽祖,尉遲恭,秦瓊,天竺三王,還有倭寇的那位先祖。”李光弼點頭,開始分析情況,

“也只有這幾位有理由去跟程家接觸,至於大秦等地的王侯,與我們無關。”

“我也覺得幕後人就在這其中,只是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也不是我們能查的,哪怕是王上也要禮敬他們幾分。”郭子儀嘆了口氣,他認為若是要想查明白其中緣由恐怕是難如登天。

至於查魯國公本人,郭子儀想都不願意去想。

凌煙閣二十四臣,只有他活得最好,哪怕強如秦瓊尉遲恭,也只是在死後化身金身神靈對於王權再無威脅后才得唐王深信。

“又是一趟渾水啊……”郭子儀嘆氣,一臉無奈。

“哈哈哈,兩位在談論我?”大大咧咧魯國公出現,沒有驚動外面的看守和隨軍的一位侯爺。

“只是感慨坤公子的年少有為,無不佩服國公的教導有方罷了。”李光弼不動聲色,郭子儀卻哈哈大笑,誇起來魯國公。

“不必折煞老夫,兩位可以放心坤兒這個點,至於是誰幫的他,我心裏也有數了,”魯國公顯然清楚兩人的憂慮,先給他們吃了定心丸,

“那位沒什麼野心,無非是時局所迫不得不問世事罷了,我這麼說兩位可明白了?”

“善。”兩人對視一眼,行了一禮。

“不過這魯地水還是太深了,我建議先派遣斥候探一探。”魯國公笑呵呵的提出自己意見,不等兩人有所反應,接着自顧自的說,“東嶽一地有我和坤兒,幾位最好派人去沿海探查。”

“哦,國公也懷疑倭寇來犯?”李光弼先反應過來,他蹙眉思索,越想越覺得有道理。

“那麼就依國公。”

…………………………

“何必呢,幾位都是朝堂重臣,是我大唐的柱石,為何要選擇這麼一條道路呢?”身着黑衣的唐王看着牢中的眾人,手裏把玩着長劍,冷聲發問。

“您登臨王座十數載,成就巔峰之位,應該能理解前路被人堵住的心情吧?”丞相左右攙扶着顫巍巍的威遠伯,“陳公子天資聰穎,自幼名動長安,拜入龍虎山修習后更是一日千里,如非不改姓名,不入道門,肯定是板上釘釘的天師繼承人之一!”

威遠伯激動起來,礙於口齒,只有嗚哇之聲。

左右接著說,“我孤身一人,妻子早逝,反的是那獨夫民賊!”

旁邊的侍郎想要制止,被左右擋下,他盯着唐王,嗓音嘶啞:“萬里十侯所傳承的威權直接被你搶奪去,他們能不反么?”

接着他手指旁邊的牢房,裏面關押的造反的三位侍郎,“你長期無心國政,安祿山安插進來的人都坐到了侍郎的位置,要不是幾位老尚書眼光毒辣,我們聯合踢出去幾人,你覺得六部能剩下幾部?”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啊…”跟隨唐王的少女心中嘆息,姣好的面容微微觸動。

“集權必然迎來反抗,孤早就預到有這麼一天,無非諸卿之作為大了些。”

左右哼了一聲,對着唐王微微躬身,躺下閉了眼,不再說話。

唐王也不再廢話,吩咐手下人儘快問出詳情,隨後丟下長劍離去。

持天子劍可代天子行權。自周王鑄劍三柄,名禮、度、伐,分行以禮治國、度土分封、伐討不臣之用始,欲僭越大統,稱皇帝的秦王則鑄劍名罰,以刑治民,卻最終招致天罰,一世而亡,至於大漢武王以遵儒而立法度,後世漢王鑄劍名法以求安順。

至於今日,五柄天子劍流傳下來,雖其國亡,但是寄托在上面的運已經同這一片土地相融,這便是東夏威權的具現。

故而朝代更迭,天子劍不改,諸王聚劍而稱正統,自漢之後,曾有五朝同存的事情,直到先王征戰平叛,一統大唐,五劍齊聚。

今唐王再鑄劍四柄,其中兩柄取自漢光武隋文配劍“天工”“民本”之名,各名“工”“本”以賜予工部戶部。

另外兩柄名“察”與“鏡”。御史大夫領諸御史共持察,王自留鏡。

自此,兵部持伐,刑部持罰,吏部持度,禮部持法,國子監持禮,九為極數,不宜有十。

鑄劍之時,唐王禮拜天地,不逾周武,復漢光武隋文之功,以行九數,雖缺而美,定九劍。

今丞相、兵部反,六部官員交由御史中丞率人審查,大理寺因超然的地位不屑於加入造反行列,負責審已經確立罪行的官員。

先王曰正四品京官須三司會審,六部則五品起。

照理論而言哪怕大理寺得到唐王詔書,獨自審問也是不合規矩,容易落下話柄,今日唐王賜下天子劍罰,同御史大夫共同調查,並且負責其中拷問部分。

刑不上大夫,自古如此,大理寺即便有了唐王特許,一旦動刑,依舊會得罪天下士子。

大理寺卿是個和藹人,接觸他的人都這麼說。

京城官員數量眾多,天上飛的鳥,池子中的魚,都是有主人的,各黨派的鬥爭傾軋讓很多人喪命。

大理寺與御史一方是超然於各方勢力的存在,他們忠心於王所制定的律法,有着自己的行事規矩,不必為人鉗制。

此次拷問后,大理寺和御史勢必會迎來變動。

想到這裏,大理寺卿,趙挽臉色陰沉起來。思索片刻,他修書一封,呼喚書房外的僕人。

“把這封信交給和中丞,不必刻意隱藏,光明正大就好。”

接過書信的僕人點了點頭,快步離開,留下趙挽一人獨面掛在北牆的“罰”,他緩緩地取下這柄寶劍,凝視半刻后動身前往大理寺。

已經明確是叛徒的三位侍郎此時滿身傷痕,殘缺髒亂的頭髮粘連在皮膚上,嵌入到傷口中。

審問他們的是前朝遺留的獄卒,這群人在那位暴君當位時,憑藉嚴酷狠辣的拷問手段得到了垂青,在眾多官員人人自危的時候保住了一家人的姓名。

新朝建立,王們留下了他們的性命,准許他們定期與家人相見,但是要終身不得離開大理寺,為了那些他們促成的錯案,他們要十倍償還。

當時最年輕的獄卒在現在也是花甲之年,更多的獄卒是上一代的後人——父輩未能償還的債務落到了他們的身上。

面對難得的大案,為了後代不必再限制於此,獄卒中的幾位使出了渾身解數,將三位犯人打得體無完膚,更是無所不用其極,嚴加逼問。

倘若被分開的三人答案不一致,三人都要受刑。

基於此,審訊結果很快便由大理寺少卿和安平交給趙挽。

趙挽不敢多看,稍稍確定合乎規範后便交給了唐王以及御史中丞。

“你看過了?”趙挽深深看着和安平,語氣帶些嚴肅。

“看過了,根據家父所知,核實了一些事情,大致確定得到的情報準確性很高。”和安平躬了一禮,答到。

“不要把裏面的事情傳出去,也跟下面人說一聲,嘴嚴一些,誰也不要說。”趙挽異常的強硬,“多嘴的後果他們在前朝就見識過了。”

“我明白,事情不是我們能夠摻和的,下面人我會妥善處理。”和安平點頭,得到趙挽應允后離開。

“怎麼,天下之大,還有大理寺不能參與的案子?”牆角的陰影發出聲音,帶着滿滿的疑惑。

“別說大理寺,沒造反前的左右都摻和不了,你也別打聽了,和大人有回信了?”趙挽被諸事弄得心煩,不再想說這個話題。

那陰影沉默良久,慢吞吞回復:“趙大人所言我也考慮到,只是大王所旨,我們如若不全力以赴,豈不是欺君之罪?”

房間陷入沉默,直到歸來的僕人將和中丞的信交給趙挽。

隨着趙挽的離開,燭火被黑暗吞噬,連同它所照亮的地方,獨獨留下靜謐。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欲求歸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欲求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