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我不要面子的嗎

第28章 我不要面子的嗎

無論是李弘還是上官儀都明白,所謂為敵之後如何如何根本不需要說,只需一陣確認與否便足矣。若李弘真說出要如何對付,反而顯得色厲內荏。

其實上官儀在前頭聽李弘講完紀王與越王同裴氏的聯繫之後,就已經隱隱被說服了。這種一旦爆出來就會驚天動地的事也是太子能沾染的?

說的嚴重點就是皇族涉嫌謀反,一旦有一點點實錘的證據,即便本朝律法上沒有誅九族的說法也一定會牽連甚廣。

上官儀頓時明白了上回太子為何在他面前語焉不詳,換成是他知道這種事也不敢亂說。

只是他身位一個宰相,不要面子的嗎?

正當上官儀想着如何告訴太子自己改變了心意,卻猛然聽見小太子一本正經地威脅。

你們老李家,都這麼勇的嗎?

上官儀暗自腹誹。

他不是沒經歷過禍事,正因為經歷過年少時的兵亂,他才清楚災禍不由人的無奈。隨後就是后怕,他突然意識到,自己極有可能給家族招致比他年少時所經歷的更可怕的禍患。

只是上官儀到底是個傳統的文人,還是頗為恃才傲物的那種,哪怕心底已經有些慫了,明面上還是要為自己挽尊一下——

“而今中書省的起居舍人裴炎也同樣出身聞喜裴氏,日日在聖人面前奔走,難不成他也與在外的親王有聯繫不成?”

雖是反問,但李弘聽出了他語氣的弱化,猜度着這回上官儀該改變主意了吧,只不過有了上次的教訓,李弘覺得還是從上官儀口中得一個準信比較好。

“裴炎我確實不太清楚,倒是我突然想起一樁舊事,不知上官相公清不清楚?”李弘擺出一副請教的架勢。

“昔日王氏在時,聖人打算立我阿娘為皇后,但褚遂良固執己見,以為不可。當時褚遂良是先帝留下的顧命大臣,聖人詢問英國公該如何去做,英國公直言,‘此是陛下的家事,無須去問外人!’聖人以此言為善,遂英國公榮寵至今,不知此事是真是假?請相公教我。”

“英國公老成謀國之言,自然是大善!”上官儀立馬接住了李弘拋出的台階,“殿下不必憂心,臣定不會妄加進言,全憑聖人心意。”

皇后的廢立只是皇帝的家事嗎?當然不是!只是這樣更符合皇帝的心意罷了。

而皇帝李治真的想廢掉武后嗎?倘若他真能下定決心,歷史上武后也成不了一代女皇,後來也不會出於補償心理讓武后在他上朝時垂簾聽政。

李弘早前思來想去,大概明白皇帝李治的心態——李治厭惡武后嗎?絕對談不上,但他心中對武后一定是有怒氣的。

原因有很多,但李弘覺得最大的原因還是皇后在政治上的聲音越來越大,昔日李義府身位皇帝的寵臣敢在皇帝面前那般放肆,難道就沒有皇后寵信的原因嗎?

另外次子李孝的離世,李弘幾位同父異母的哥哥姐姐如今的處境,恐怕都能成為原因。

但這怒氣還不足以到讓李治廢后的地步,只能說李治沒想好怎麼對待武后。

過去,皇帝碰到此類為難的問題通常會找武后商議,現在找不了了,那就只能找一個他很欣賞的大臣。奈何上官儀雖身位宰相,但在政治上卻太過單純,諫言道:“皇后專恣,海內所不與,請廢之。”

意思就是皇后專權,海內所有百姓都討厭她,請皇帝廢了她吧!

這話其實是有問題的,武后當然不至於混到天下所有人都討厭的地步,除了出身和參政行為本身會讓傳統文人詬病之外,皇后在後位上的所作所為皆稱得上賢德。

李治本就沒拿定主意,所以歷史上,李治才會在上官儀勸告下腦袋一熱命上官儀起草廢后詔書。

但同樣也正因為他根本沒有做好決定,所以當武后及時出現在李治面前,皇帝在面對武后的哭訴自辯時,才會立馬後悔,並果斷把亂出主意的上官儀給賣了——“我從來沒有過這個心思,都是上官儀教我的。”

當然,從某種意義上,皇帝說的確實是實話。

……

李弘目送上官儀離開,他不能百分百確認上官儀有沒有和他虛與委蛇,如今也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另一邊,武后靠着耳目同樣知道了消息,她當機立斷,立刻決定面見皇帝。

武后尚在路上,上官儀就已經出現在皇帝的面前了。

“卿作何想法?”在上官儀再度了解事情經過之後,李治問道。

上官儀答道:“此事涉及皇后,陛下心中想必已有定論,又何必問臣?”

按照以往上官儀的文人性格,對於皇帝的諮詢那一定是有問必答的,這也是皇帝找他的原因之一。

奈何這回耍了小聰明。

李治:我能說我還沒想好嗎?我不要面子的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唐:我不是孝敬皇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唐:我不是孝敬皇帝
上一章下一章

第28章 我不要面子的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