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種介紹
[厄瑞所用單位的換算]
一個遠遊者=1米
一個三代探索者(一個無盡深淵之主)=10000米
一個四代探索者=5厘米(0.5米)
一個巢=10米(20米)
一個燈籠=10厘米
[兵種介紹]
【遠遊者】
與燈籠魚相似
【第一代探索者】
與遠遊者相似
【第二代探索者】
半個遠遊者的長度,身體是由細胞構成的球形結構,在體表上長有大量的觸手,主要的作用是用來遊動,次要的作用則是吸收養分,體內儲存了線形器官和大量的養分還有一部分神經系統,前端有一個眼球用來觀察
【第三代探索者——無盡深淵之主】
至於第三代探索者的整體與第二代探索者而言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主要就是主體更大,觸手更長,然後在第三代探索者的底端產生了一個口,觸手上長出了吸盤,體形則是因為厄瑞沒有限制其成長,所以才使第三代探索者長成這麼大(接近一萬個遠遊者)
【第四代探索者——觀察者】
①主體形象僅僅只是一顆用來記錄光芒信息的眼球和後端用來擺動的觸手,攜帶有少量的神經系統
②原本半個燈籠的大小改成了半個遠遊者的大小,整體的形象還是以眼球為主,在眼球的背面則是一些用作噴氣的觸手,體內有着氣囊可以吸收那些較輕的氣體使自身飄浮在空中
【第五代探索者——巢】
①巢的主體為十個遠遊者的圓盤外形,頂部和底部都被甲殼質覆蓋,在巢底部的四個方位有着兩個遠遊者寬,十個遠遊者長,外貌類似蠕蟲的觸手,主要由肌肉細胞構成,觸手底端長有口,裏面有着大量強度等同於外部甲殼質的物質所構成的倒鉤狀鋸齒,主要的作用是狩獵進食,但也可以用作出兵口或加速移動時的噴水口,在圓盤形身體的上還有着長滿一圈的三十六個噴水口,在頂端還有一個大型的吸水口,主要的移動方式便是通過吸水口將水吸入,然後通過內部的肌肉管道將水擠壓至噴水口使巢快速移動,體內則有着腦、血臟、血管、氣囊、消化系統和儲存養分的器官還有一個用作兵種生產的空間
②為了更快的出兵,巢的頂端開放出了幾個出兵口
③被紫外線毀滅了所有觸手后,重新構造出巨噬觸手,並且以遠遊者那類型的皮與鱗片替代硬化細胞
④在第一次物種滅絕(冰期)時為了破冰,巢增加了四個直石觸手,外形與巨噬觸手相似,在頂部覆蓋有類似於直石的甲殼
⑤海洋時代生物發展的高峰時期,巢擴大了一倍,巨噬觸手和直石觸手各加了兩隻
【護衛者】
三葉蟲
【燈籠】
①主要的形象與作用就是遠遊者身上的那個發光器官,身上又長有觸手可以進行移動,燈籠的體形非常的小,十個燈籠才有一個遠遊者大
②在記錄水母數據后加入了與水母的閃光細胞相似的細胞,使其變得更亮
③在陸地上的基地內製造了一隻兩個遠遊者的大小,可以飄浮在空中的燈籠
【溶球】
外形如同燈籠,體內有着大量的溶解液,並且以肌肉壓縮着氣體,在被巢發射到其它生物身旁后就會釋放氣體,然後……‘嘭’的炸開
【驅逐者】
它嘴部帶有一對巨大的特化捕食附肢,長有一雙大眼,還有適合游泳的槳狀肢體,其捕食肢還長有密密麻麻的刺,用於穿透甲殼,這個生物的口器還帶有三十二顆鋒利的尖牙
【刺球】
與溶球相似,但內部沒有溶解液,外層則是大量與水母的刺細胞類似的刺細胞
【生產者】
①由細胞組成的細線形結構
②在了解綠細胞后增加了類似的結構
【儲存者】
球形,大小不限,以特殊的方式儲存着養分
【破碎者】
破碎者的體形並沒有多大,僅僅只有兩個燈籠的大小,橢圓的外形,破碎者並沒有眼,破碎者是以一隻寬大扁平的尾進行移動,在破碎者的前端中心處有一個末端為球形並且覆蓋了熔岩物質的節肢
【登陸者】
這個兵種有兩個遠遊者大小,扁平的身體上覆蓋了大量的甲殼只剩下一個氣孔用來換氣,在身體前端還有着五隻突出的眼球,眼球外是一層透明的甲殼,這樣可以保證這個兵種的視野,在身下還有着四對覆蓋著甲殼的節肢,體內的結構則是較為簡單點的心臟和血管以及氣囊
【汲取者】
與海星相似,兩個遠遊者的大小,長有十隻帶着吸盤的觸手,並且吸盤的邊緣還有鋸齒狀的結構,十隻觸手的中間有一張口,口中是一些彎刺狀的尖牙
【厄瑞波斯】(末世歌者)
腦形兵種
【挖掘者】
它有着一隻遠遊者大小的扁平身體,頭部有着五隻突出的眼球,身體的兩側是用作移動的三對節肢腿,在頭部的兩側還有着一對爪狀的肢體
【第六代探索者——蜻蜓艇】
蜻蜓艇的整體外形與蜻蜓細長的身體相似,體形則是有半個巢的長度,身體下端兩側的十隻節肢腿非常的尖銳並且有着鉤刺內部中空,頭部有着同樣很大的眼球,在身體的前端兩側還有着三對管狀的前肢,這可以用來發射一些甲殼質構造而成的尖刺,口部則是九個可以發射溶球那類型的發射口,身體的後端還有一些噴氣口可以用作加速,身體上端是四對翅翼,展開後有着蜻蜓艇身長的大小,身體中端的兩側還有着一些可以打開的出兵口,不過最多只能出一些兩個遠遊者大小的兵種,內部還有着氣囊以及其它所需要的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