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市”和“屠人庄”的出處
在清朝著名文史學家紀昀的筆記體著作《閱微草堂筆記》中,真實地摘錄了這麼一段野史:
明崇禎末年,山東大旱,又逢蝗災,遍野顆粒無收,百姓爭相易子而食,有許多地方都出現了賣人肉的市場,也就是小說里描寫的“人市”。
有一個廣東的客商,路過一處人肉市場,看到一個女人渾身赤裸着躺在案板上,屠夫將她身體清洗了乾淨,眼看着就要下刀。客商就上前打聽,原來那女子是個寡婦,為了養活家中的婆婆,竟將自己賣給了屠戶,也只換了兩袋子糙面……
(過去,在儒家的思想里,寡婦用自己的一身人肉換來糧食來供養家中的婆婆,這幾乎就是將貞潔和孝敬的儒家精神推向了極致,這種事在封建時代往往也能得到鄉里的一致稱頌,但這種推崇恰恰忽略了以人為本的關懷和對生命的尊重,在生命面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憑什麼寡婦就得優先去死?還非得以死來表明她的貞潔?愚以為,人固有一死,實在到了非死不可的地步,不如大家就一起死吧,用親人的死換取你的苟活,這其實更是一種殘忍……所以,任何思想若推到極致,便有可能成為糟粕……)
客商於心不忍,一番討價還價之後,最終以四兩銀子的代價買下了女子。案板上的女人站起身向客商行禮致謝,客商見她沒穿衣服,情不自禁,上前摸了一下她的胸部。孰料那女子卻正色道:“老爺要將我買去作奴為仆,再苦的勞役我一輩子也心甘,但若要納我為妾,讓我侍奉在您的床頭,我無論如何不能答應,還是請讓我回到砧板上去吧……”說罷,那女子又回去躺在了案板上面。
客商感覺受到了侮辱,面子上掛不住,於是伸手向屠戶要回了銀兩,這一樁買賣就以客商的“秒退貨”而告終。屠戶眼看着白花花的銀子在手裏還沒有焐熱就飛走了,心裏面又氣又恨,於是當著客商的面,一刀子就從女子的大腿根部切了下去,鮮血噴濺而出,那個可憐的寡婦,痛得如殺豬般慘叫……
客商看不下去,扭頭走開了,但直到他走了很遠,卻還能聽到,後面的女人嚎叫,撕心裂肺般傳來……
……
這是一個觸目驚心的故事,但恰恰不僅僅是一個故事,而極有可能是真實的歷史,在明末那段亂世中,如這位寡婦般被當眾活生生肢解的,恐怕還不在少數……
過去,生產力不發達,交通也不方便,一旦遇上災荒,那麼多人口怎麼辦?飢餓是一種極其可怕的力量,連草根樹皮都啃光了之後,餓瘋了的人類,有什麼是他們不敢吃的呢?
紀曉嵐曾經主持編撰了《四庫全書》,於各類野史尤為關注,這正是他作為史學家的獨到之處,歷來的正史都是修給當朝者看的,主要是為皇帝服務,只有野史傳記所無心記錄的,恰恰極有可能是那個時代的真實……他寥寥數筆所勾勒的這個故事,在他的草堂筆記中,記述得那般雲淡風輕,但讀來卻是如此悚然驚心,以致於許多年後,我仍然清楚記得裏面的內容……
而另一個所謂“屠人庄”的來歷,卻是見於日本的《今昔物語》,說是有一個叫圓仁的大師,來大唐學習佛法,不料遭遇了“會昌滅佛”,當時的唐武宗李炎脾氣不好,自己的哥哥被宦官憋的鬱悶而死,他的一肚子怒火卻發泄在了和尚的頭上。圓仁沒辦法,為避災禍只好東躲西藏,於是誤打誤撞逃進了一座巨大的莊子裏。
孰料,那座莊子卻是以絞擠人血、印染紅布為生,但凡誤入的人基本都是有進無出,實實在在是一處“吃人不吐骨頭”的惡庄。圓仁陷入絕境,只得憑空禱告,後來,靠菩薩化身的“大黑”指引,他終於幸運地逃脫到庄外……
不管是“人市”也好,“屠人庄”也罷,這些在過去那個戰亂頻仍的時代,或許都曾經真實地存在過。那時候的人們,若不幸身處底層,也沒有一個菩薩來特意關照你的話,你就極有可能,淪為別人刀俎之肉,任人宰割,痛不欲生……
所以,在小說中,出現了徐恪這樣一位年少英雄,每每於危難之際能拔劍而出,救人於水火……其實,與其說他是一個英雄,不如說他更代表了那個時代,身處底層的平民,內心的一種極度的渴望……
渴望吃得飽、穿的暖、睡得着,渴望老天爺,能在他們最困難的時候,稍稍幫一把,渴望能夠活下去……如此而已。
但就是這麼一點小小的渴望,依然無法得到滿足,這就是人生,這就是過去,這就是真實的歷史……
再回到我們所生存的現代社會,物質生活已然是高度發達,想吃什麼已經是應有盡有……幾乎每個人都不是在發愁有沒有吃的,而是在發愁好吃的太多,怎麼才能做到少吃一點?忍不住吃多了又該如何減肥?
從醫學上講,食物轉化為葡萄糖,若不能盡數化為熱量利用,就會轉為甘油三酯,也就是說變成脂肪儲存。這其實是我們的遠祖對抗險惡的自然條件,所賴以生存的一項重要的保護機能。不過,這項機能到了現代人手中,無一不是變成了負累,越來越多的人懶於運動,卻難於抵擋美食的誘惑,於是人類從祖先傳承下來的生存機能高速運轉,就有了越來越多的脂肪儲存到了全身……於是,減肥也就變成了一項龐大的產業。
讓一百個女人來選擇,還要不要祖先的這一項生存機能?要不要這種由肝臟提供的食物三方轉化的生化機制?也就是說,食物若不能充分利用,多餘的營養和熱量,是不是乾脆盡皆排泄?一百個女人都會勾選“YES”……
這樣一來,她就可以天天頓頓狂吃,不用擔心一點脂肪多餘……
祖先們泉下有知,亦必哭笑不得……
……
不知不覺,繞的遠了,其實,說來說去,回到本文的中心思想:
那就是,珍惜當下,珍惜擁有,好好活着,好好享受!
畢竟,古人,要比我們不幸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