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9章 致富之路
,大唐黑臉神
馮家幾代積累的財富沒地花兒,弄出來為家族買個前程也是應當的。
在與敬玄立下對賭協議之後,據說馮盎當天就連夜進宮求見李世民。
二人具體說了什麼誰都不得而知,反正馮盎是第二天才從皇宮出來。
出宮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坐上馬車離開了長安。
而爭取到這項國家工程的敬玄,則開始按照手機離線衛星地圖,制訂從長安到嶺南的路線。
其實也不用怎麼費心思,最方便或者說最快捷的路線在千年後的那個年代早已經規劃好,需要取捨的,只是高速公路與普通國道的區別。
毫無疑問,國道的路線才是最符合當下國情的,沒有那麼多先進技術,也不可能在崇山峻岭之中打洞,唯有土地硬化與火藥開路這兩門法寶。
是時候成立一個爆破小組了。
敬玄打算從大學裏找一批學生來干這件事,到時候他們會南下到各處去為即將形成的工程隊排憂解難,就當是歷練了。
所以敬玄十分難得的寫了一封長長的奏章送到了李世民的手上。
太極殿今日的小朝會就是為了這封奏章而臨時加開的。
參與會議者除了李世民,還有三省六部的大佬們。
李世民吩咐宦官當著眾人的面念了起來,好讓所有人如有疑問,能在第一時間提出來。
“我皇在上…臣敬玄頓首…”
“臣與馮公商定,修建一條從長安至廣州的馳道…”
“臣計劃徵發沿途各州縣百姓,按照臣既定的路線同時開工…”
“且慢。”長孫無忌聽到這裏出言打斷道:
“陛下,諸位,徵發徭役一事恐有不妥,長安至嶺南何等遙遠,沿途崇山峻岭,水道複雜不說,光氣候就極其難以適應,若是貿然發動幾十萬百姓參與其中,恐釀大禍…”
魏徵也警示道:
“陛下殊不知前隋舊聞乎?”
李世民微微一笑,知道他二人在擔心什麼,無非就是怕工期延長,導致農事跟不上,會給沿途州縣帶來負擔,讓百姓對官府產生不滿。
“先聽下去,此事敬玄下文自有解釋。”
果然,當宦官說道馮家會出資,並付薪酬給沿途各州縣百姓的時候,眾人紛紛沉默了。
這樣一條路,光取材少說也要花費十萬貫,若是再給百姓工錢,那所靡費之資就大了去了,馮家竟豪闊至廝?
他們倒是不擔心馮家的錢袋子會不會掏空。
在場的,有一個算一個,都盼望着把馮家消耗一空,因此聽見馮盎主動出錢修路,哪有反駁之理?
不過問題又來了,敬玄這樣搞,豈不是又在把那些州縣變成第二個戶縣?
那將來工程一旦結束,如何能滿足那些百姓日益增長的慾望?
見沒人糾結於當地百姓會不會因為工時而耽誤農時,反倒是擔心官府滿足不了百姓,李世民欣慰的笑了起來。
這說明在大臣眼中,大唐已經不具備缺少糧食這一條千古難題了。
這都是紫薯的功勞,當然,也是他敬玄的功勞。
李世民笑着解釋道:
“諸位可知敬玄是如何說的嗎?”
眾臣聞言,紛紛豎起耳朵等待下文,論到以工代農發家致富,這裏的人沒有一個人是敬玄的對手。
畢竟戶縣成功的案例就擺在那兒,讓人實在挑不出毛病來。
“敬玄說,百姓的胃口變大,說明他們不再滿足於只是趨向於解決溫飽這一條最基本的生存條件。”
“換而言之,他們想追求更高質量的生活,可如何追求呢?找官府?官府巴不得他們富裕,可官府也沒有什麼好法子,這又怎麼辦呢?”
李世民賣起了關子。
可大臣們卻一個個抓耳撓腮,是啊,官府滿足不了百姓的需求,那豈不是顯得為官者無能?
連房玄齡,杜如晦這樣的名臣也你看我看你,可想而知其他人?
因為從古至今,百姓只有在走投無路,活不下去的時候才會造反,史書上還沒有哪一朝哪一代是因為百姓想過上更好日子而造反的先例,這讓他們感受到了一種無力感…
“其實辦法已經解決了。”
李世民笑了笑,拿出一張地圖鋪展在眾人眼前:
“長安修的路雖然是到嶺南,可沿途經過的州縣不一樣也會享受到這樣的便利?”
“嶺南有其獨有的資源,難道這些州縣就沒有?”
“那裏的百姓眼見來自嶺南的貨物一趟趟從他們家門口經過運往長安,難道他們就沒有一點想法?”
李世民說著,還特意提筆在一張白紙上寫下幾個大字。
“發展當地特色經濟。”
眾臣一聽,頓時面露恍然,可李世民接下來的問題又把他們給難住了:
“諸位愛卿可知道這些州縣的特色?”
眾人聞言頓時面露難色,一個個轉頭把目光看向民部尚書長孫無忌,按理說,身為民部尚書,總得知道些什麼,畢竟都歸他管。
長孫無忌也不負眾望,從南陽一路侃侃而談,說到荊州,又說到岳陽,可再往南,連他也不知道了…
“陛下恕罪,臣這就去調取檔案…”
被眾人盯着看的長孫無忌已經滿頭大汗。
李世民卻不以為意的擺擺手:
“無妨,輔機不知,其實朕也不知,所以這就需要當地的官員實地調查,並且研判,與百姓一同商議如何利用這條致富之路。”
“稍後爾等可派人去沿途各地知會一聲,讓他們趁着路還沒修起來,早些掌握清楚,免得到時候百姓問起,卻束手無策…”
“待到那時…”李世民冷冷一笑:“朕絕不輕饒!!”
眾臣心神一凜,連忙拱手稱是。
李世民見狀,又微笑道:
“給予這些百姓致富的本金,敬玄已經準備好,能不能抓住機會就看他們自己了。”
“我大唐若是想要萬年不衰,光有一個關中還遠遠不夠,就讓這條馳道成為關中控制嶺南的一道血管吧…”
這時,又有人提出疑問:
“陛下,自秦以來修建的馳道,大多都已荒廢,南邊雨水充沛,只怕用不了幾年便又回成為一片泥濘啊?”
眾人一看,問這話的是高士廉,均十分不厚道的笑了起來。
高士廉一頭霧水,他來長安還沒多久…
“舅父肯定不知道何為水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