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凡心
“晚了,”從虛空中踱步而出的古修根本沒有正眼去瞧那陷入獃滯的紫裘皇帝,
“凡心難止,修行易輟啊。”
……………………
“凡心幾乎是不可避免的,我比較關心的是隨之而引發的問題……”
列憶缺摘下皇冠,撫摸着澤依尼丁十四世汗如雨下的頭顱笑道。回從千萬里之外的雲峰宗至故國沿線,隨着與魔道交戰事態惡化,傳送陣大多荒廢,自籍借口下山避禍伊始,又經歷了路途中多少國度的故事呢?第一次參加拍賣會;第一次與眾小修合力越級勝過培元修士;第一次干涉小國皇室;第一次接觸異域文化和宗教;設計奪取培元丹晉陞培元……
當然,這都是成功的事迹,若計劃順利,原本拍賣會上便有一顆培元丹存在,這也是最初的目標,然而差錯和執行能力都會在實際行動中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也的確難以避免就是了……
“當曾經的凡人能夠用仙術肆意完成各種慾望之時,換言,當種群中的個體能夠輕易毀滅其餘個體甚至種群本身時……滅絕?奴役?圈養?……一般來說有幾個決定性的最終因素,取決於這種特性究竟是可遺傳還是不可遺傳,不,與遺傳無關了,不遵循死亡的形式遺傳就沒有意義。上限在於壽元是否可以無限延長?質能是否守恆?還有時間性的問題……模型是有,循環也看起來沒問題,但人腦算力做不到定量……”列憶缺收回神思,朝國王微微一笑,
“抱歉,和你說這些無用,你繼續殺便是,直到把人殺光為止。量我區區培元小修也無法阻止一個發狂的元丹修士罷~”
於是列憶缺走後,澤依尼丁十四世的雙目很快重新染上赤紅。
還能夠慌亂的人,一般不算失去理智。
奇怪,自己思維中使用的語言不覺越來越接近無缺的慣用句式,想必源於知識編撰成語言的模式本就來自於無缺的思維體系吧……雖然還未學到記憶容量能掌握的極限,但算力瓶頸早已到達,他知道想要再進一步,必須藉助外力計算或者改造自身。目前最接近驗證的手段還是只能通過觀察。宗門是如同象牙塔般的地方,雖說高層有千絲萬縷的聯繫,然而以目前的層級想要了解到所謂“仙府”的上層組織,這是一個機會。
但不管列憶缺關心何種問題,如今迫在眉睫的依舊是壽元極限論。沒想到擺脫了平庸凡人資質的他目前依舊會面對相同的問題。因為自己目前的身體還是無缺遭受天地器劫后的殘破狀態。表面上仍能被測試為先天滿靈根,實際修行時,全身則有如漏氣一般,只能積攢微不足道的靈氣。
列憶缺能通過高濃縮物質培元丹勉強進入培元,然而元丹卻尚未聽聞外力突破的方法。若無法解決無缺身體的壽元問題,彼時自己和無缺將雙雙葬身在獲得答案之前,那將是何等悲哀之事?諷刺的是,依照計算,恐怕以培元為基礎,就算以自己原先平庸資質的凡人肉身拿來修行的速度,在百年內或許也能到達培元中期,然而中期到後期再到大圓滿,又是近乎一倍的空缺……理論上他即使一刻不停地修行百年,也無法越過壽元極限突破到下一階段。
從雲峰宗到故國的一路,其實也是自救求索的一路。開啟列缺逐神錄計算這件時空跨度大,又較為抽象的答案,所需的能量很可能是無法想像的,元丹修士,不,很可能在那之上的淬神修士都無法提供。抽取能量的機械他不是沒有嘗試,可是能量種類的轉化方法他同樣不知。無缺蘇醒時憑藉殘餘能量所做的計算,只怕也沒有觸及靈力的基本構成……
閉上雙眼,列憶缺對着冰封鎖鏈棺中的紅衣身影凝視許久,如今她的面容更似無缺。雖然她可以利用各種能量形式,但列憶缺沒有權限,或者說無缺留下的對話Ai不能給予列憶缺權限。如今捲軸的名字不再是“萬物書簡”,而是“列缺逐神錄”。所謂的“天地器劫”,就是那域外來客的第一次打擊,不能再暴露精確位置了,為此無缺甚至直接消除了自己的人格特質……列憶缺反覆握緊拳頭,又鬆開拳頭,最後悻悻離開了虛擬空間,留下一個落寞的背影。
方法一直都有,只要壽元將盡之時神消,讓列缺逐神錄認主任意一個修為元丹以上的修士;抑或者放棄,漫長的旅途中,他未嘗沒有動過這樣的心思,在餘下的壽元里,尋個培元修為便能管轄的小國安穩度過餘生,享盡凡人之樂,就像每個屬國里作威作福的思凡修士那般。
……………………
“你們修士為何總甚有凡心?容我這凡人卻做個凡人的皇帝,倒也適得其所。”
對於列御缺好似玩笑般的隨口發言,邢鑒台不敢多語,看着眼前能夠輕易調度大神通修士,而自身卻好似凡人的深不可測之人,他已無半點抵抗之心。如果對方只想做個凡人皇帝,甚至仙府那邊都無需特意交待。只是眼前之人的氣息總讓他有種熟悉之感,似多年前曾偶然擦肩而過,又未曾真正謀面……
禪讓,登基,無叛。
誠然,普通百姓對於無戰事的王朝更迭,實在提不起什麼大的記憶,都化作史書的一筆罷了。
老父欣慰地合上雙眼,又是天下守孝。
……
“皇后說想去看北國的雪。”
“朕知。”
吳雀香汗淋漓地站在毫無蔭蔽的天壇中心,在熾熱的夏陽內以肌膚接觸罕見的極端溫度。方才她便以皇后命令強行支開所有舉蓋扇風的侍女們。
果然,他來了,如同洞悉自己全部任性想法一般,只是不知這次,他將如何實現?
“雀兒……去年朕送你的曜石腰墜形狀,可似曾相識?”
吳雀捧起腰間吊墜,其石塊之形與列御缺所指天壇中心自己腳下的凹槽形狀,竟完全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