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衣食住行(資料)

古代衣食住行(資料)

中國古代的衣食住行對中國古代的衣、食、住、行的情形有個粗略的了解,對提高閱讀古書的能力是很有幫助的,對於我們深入此認識現代語言中的一些詞的含義和了解其來源也是很有幫助的。

一、衣着和佩飾衣有廣義和狹義兩個含義。狹義的衣專指上衣。廣義的衣包括了一切用以蔽體的東西。

1。頭衣頭衣又稱元服。元本義既是頭。加元服就是行冠禮。古代貴族與平民的頭衣有很大的區別。貴族戴冠、弁、冕,平民戴幘。

冠:貴族男子所戴的普通帽子。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是成人的標誌,是貴族男子的常服。該戴冠而不戴的,是不合禮的。有人為了合乎禮,甚至獻出生命。《左傳;哀公十五年》記載衛國內亂,子路用以系冠的纓被人砍斷,他放下武器結纓,並說:“君子死,冠不免。”結果被人砍死。古人又有免冠謝罪之說,摘去冠,表示自己有過錯,情同罪犯,自降身份。冠是貴族成年所必戴,所以也就成了達官貴人的代稱。李白《古風》:“路逢鬥雞,冠蓋何輝赫。”與童子對舉,則冠強調的是成年人。《論語·先進》:“冠五、六人,童子六、七人。”而弱冠一詞,則指剛剛進入成年。冠的作用主要是被頭束住,同時也是一種裝飾。冠圈的兩旁有絲繩,用來在下巴上打結,將冠固定在頭頂上,這兩根絲繩就是纓。戴冠前要將頭盤在頭頂上打成髻,用纚(xǐ,或寫作縰,是一塊黑色的帛)把髻包住,然後再戴冠。戴上冠后,還要用笄(jī,先秦叫笄,漢代以後叫簪)左右橫穿過冠圈和髻再加以固定。女子不戴冠,只用笄或簪固定髻。後來固定冠冕的叫衡笄,只固定頭的叫髻。杜甫《春望》:“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笄尖的一端分作兩股,形狀像叉子,叫做釵。古代不戴冠的有四種人:小孩、平民、罪犯、異族。

冕:天子、諸侯、大夫的祭服。《說文》:“冕,大夫以上冠也。”漢代以後只有皇帝才能戴冕有旒,冕旒一詞是皇帝的代稱。王維《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弁:有皮弁、爵弁之分,是貴族戴的比較尊貴的帽子。皮弁有白鹿皮製作,由幾塊拼接而成,樣子類似現在的瓜皮帽。爵弁是紅中帶黑的弁,因其顏色與雀頭相似而得名,其樣子大致與皮弁差不多。

胄:打仗時用的帽子,加在冠上,秦漢以後叫做兜鍪,再後來叫做盔。杜甫《垂老別》:“男兒既介胄,長揖別上官。”辛棄疾《南鄉子》:“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指孫權年紀很輕就統率大軍。古時戴着兜鍪見尊長跟戴着冠一樣,是不恭敬的表現,因此見尊長要免胄。

幘:平民所戴,在上復以巾,一直蓋到前額。《漢書;東方朔傳》中說,有一公主的情夫名叫董偃,由公主引薦給漢武帝,董偃頭戴綠幘。顏師古注道:綠幘,賤人之服也。董偃的打扮表明自己是奴僕的身份。後來李白在《古風》中用“綠幘誰家子,賣珠輕薄兒”來借指靠不正當手段致富並且驕橫的人。

陌頭:俗人的帽子,又稱帞頭、絡頭、繰頭、綃頭等。其形制類似現在陝北農民用羊肚手巾包頭的方法,從后而前,在頭前額上打結。《陌上桑》:“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qiao)頭。”陌頭後代音轉稱為襆(fú)頭。後來襆頭又在腦後紮成兩腳,自然下垂,再往後取消了前邊的結,將後面的腳用金屬絲紮起,襯以木片,稱為展腳襆頭,為文官所戴;後面的腳向上在腦後相交,稱為交腳襆頭,為武官所戴。襆頭通常用青黑色的紗製成,所以也叫烏紗,後代俗稱烏紗帽。

留全、戴冠、巾,是中原地區的正常裝束,非中原地區則以披為常。《論語;憲問》:“微管仲,吾其被左衽矣。”《穀梁傳;哀公十三年》:“吳,夷狄之國也,祝文身。”吳越地區的祝文身觀念和中原地區“肌膚毛受之父母”的觀念不同。

2。體衣衣的狹義是上衣,裳是下衣。《詩經;東方未明》:“東方未明,顛倒衣裳。”

襦:短上衣。《孔雀東南飛》:“妾有綉腰襦,葳蕤(盛貌,形容刺繡之美)自生光。”

襌:單衣。

袷、複:夾衣。夾衣里可以加絮。《孤兒行》:“冬無復襦,夏無單衣。”復襦指有絮的襦。

褻衣、澤、衷衣:貼身穿的衣服。司馬相如《美人賦》:“女乃弛其上服,表(露)其褻衣。”《詩經;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澤。”鄭玄註:“澤,褻衣,近污垢。”澤相當於現在的汗衫。《說文》:“衷,里褻衣。”後來也寫作中衣。

裘:皮衣,毛向外。

袍:絮了亂麻或舊絲棉的長衣。《詩經;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襺:絮新絲棉的長衣。

古代上衣的領子有兩種:一種是交領,衣領直接連着左右襟,衣襟在胸前相交,左襟壓右襟,在右腋下挽結。另一種是直領,領子從頸后沿左右繞到胸前,平行地下垂。

衽(ren):衣襟。襟要右掩,所以“左衽”就是異服了。

裾(ju):衣服身後的下擺。裾在身後,可以長垂至地。曹植《神女賦》:“踐遠遊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

褎(xiù):同袖。又稱袂(mei)。如連衽成帷,舉袂成幕。

袪:袖口、袖子。

紳:古人長衣外要系帶,帶子在腹前打結,餘下的下垂部分就是紳。《論語;衛靈公》:“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子張書諸紳。”紳下垂,可以臨時提起來當作記錄本。古時有“縉紳”一詞。縉又可寫作搢,義為插,指插笏(hu;,手板)於帶,在君臣相見時作為記事或指畫時用,所以縉紳成為高官的代稱。

帛:絲織品的統稱。

褐(he):麻、毛織品。布和褐是同類的東西,區別是布細褐粗。讀書人未做官時穿的常服用布製成,所以布衣就成了未做官的讀書人的代稱。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轉拙。”布衣指杜甫自己未出仕時。

裳:裙。古代男子也穿裙。

絝:也寫作袴,褲子。古代的褲子只有兩個褲筒,沒有前後襠。紈絝是有錢人穿的,紈是織造得較為細緻的生絹,由來紈絝專指富貴而又不務正業。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紈絝不餓死,儒冠多誤身。”與現在相似的褲子古代叫做窮絝。窮絝的通行名為褌(kūn)。《世說新語;任誕》:“劉伶曰: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宇為褌衣。諸君何為入我褌中?”還有一種名叫犢鼻褌的,就是後代的短褲、褲衩。《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乃令文君當爐,相如身自著犢鼻褌,滌器於市中。”相如在市場上穿犢鼻褌,是為了出其丈人卓王孫的丑。

蔽膝:遮住大腿到膝部的服飾,又稱褘(yī)、韍(fa;,芾)。類似今之圍裙。

邪幅:綁腿。

3.足衣屨(ji)、履:古曰屨,漢以後曰履,今曰鞋。用草編製的稱草屨,草鞋又稱躧(xǐ),又寫作蹝、屣。草鞋為賤物,所以古人常以脫屣、棄屣比喻事情之容易或對人事看得很輕。菅屣也是草鞋。葛屣是用葛藤纖維編製的,介乎草麻之間,所以比一般的草鞋要貴重一些。《詩經;大東》:“糾糾葛屨,可以履霜。”

舄:在鞋底子下加的以層木底,如現在之鞋掌。有時舄也用以指一般的鞋。如《史記;滑稽列傳》:“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

屐:木鞋。如謝公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

鞮(dī):獸皮做的鞋。

韈、韎(wa),用熟皮、布帛做的襪子。

4。佩飾環:重要的佩玉。其形為環,當中的空心直徑與四周玉的寬度相等。環佩多指婦女的佩飾。杜甫《詠懷古迹》:“畫圖省識春風面,佩環空歸月夜魂。”

玦:重要的佩玉。即環缺了一塊。玦的名稱來源於決,而其形狀又是環形斷開,所以古人常用來寓義決、斷之義。如《史記;項羽本紀》:“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三。”與此相似,佩韋佩弦也有用意。《韓非子·觀行》:“西門豹之性急,常佩韋以自緩;董安於之心緩,常佩弦以自急。”韋是加工后柔軟的皮,其行緩;弦在弓上繃緊,其性急。

容刀:原為裝飾刀子的意思,後來以容刀為佩刀之稱。從漢代起,大臣帶劍上殿成為一種難得的榮耀。

佩巾:稱為帨(shui),也寫作帥。用途為試手、去垢。

觹(xī):一種骨角制的錐形物,是解結的工具。

容臭(xiu):即香袋,後來多稱香囊。

主食五穀:黍、稷、麥、菽、麻。麻算作穀類,是因為麻子也是充饑之物。

六穀:黍、稷、麥、菽、麻,再加上稻。

黍:即黍子,又叫黃米。

稷:小米。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里,稷是最重要的糧食。稷是五穀之長,所以穀神也叫稷。

麥:古代寫作來。大麥叫麰,也寫作牟。《詩經;思文》:“貽我來牟,帝命率育。”

菽:原指大豆,后即豆的總名。

麻:麻子,也叫苴(jū)、枲(xī)。《詩經;七月》:“九月叔苴。”可見麻子為窮人所食。

粟:黍的籽粒。後為糧食的通稱。

粱:稷的良種。《詩經;黃鳥》:“交交黃鳥,無集於谷,無啄我粟。”黃粱又是粱中的上品。

稻:原指黏的稻。不黏的叫粳、稉、秔(jīng)、稴(lian)等,後來成為稻的總稱。粱和稻都是細糧。

禾:本專指稷,後來成為糧食作物的通稱。《詩經;七月》:“十月納禾稼。”後來再成為稻的專稱。

糗(qiǔ):炒熟的米麥等穀物,類似現在的炒米、炒豆等。炒熟后碾成粉的也叫糗。糗又叫餱(hou)糧。

糧:乾糧。《莊子;逍遙遊》:“適千里,三月聚糧。”後代又將餱糧泛指一般餬口的糧食。如白居易《采地黃》:“采之將何用?持之易餱糧。”

餅:麥粉做的叫餅,米粉做的叫粢(zī)。古代的餅不是烙的,是將麥、米之粉搗成粉狀然後加水團成餅狀。

餌:與餅、粢同類。

饡:以羹澆飯,與今天蓋澆飯相似。

2。肉食三牲:牛羊豕。三牲齊備叫太牢,只用牛羊叫少牢。

豕:又稱彘(zhī),豚是小豬,又寫作豘。豚肉勝於大豬,所以,陽貨饋孔子豚,不能算是很輕的禮物。

古人喜歡吃狗肉。吠狗是看門狗,走狗是獵狗。

炙:烤肉。燔也是烤。鄭玄說:“柔炙之,干燔之。”

膾:細切的魚和肉。《論語·鄉黨》:“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酉陽雜俎·物草》:“進士段碩常識南孝廉,善斫膾,縠(hu;,絲織品)薄絲縷,輕可吹起。”日本的生魚片也是源於我國的。

醢:肉醬。

五味:酰(xī,醋)、醢、鹽、梅、菜(如韭、葵、蔥等)。

脯(fǔ):肉加料煮、然後晒乾。現在的腌鹹肉等近似。脯又叫脩。古時十根脩為一束,叫束脩。古時也用束脩作為教師的酬金。

3.酒和調料《尚書》有“酒誥”篇,為周成王告誡殷的遺民以紂為鑒,不要沉湎於酒。殷商酒器種類也極多,當時的飲酒風氣非常盛。古代的酒不是烈性的,一般都是黍子或高粱(秫)煮爛后加上酒母釀成的。陶潛《和郭主薄》:“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杜甫《羌村三》:“莫辭酒味薄,黍地無人耕。”烈性酒出現得很晚。李白斗酒、武松飲酒,都是薄酒。

醴:釀造一宿即成的酒。其味甜。

酎:經多次釀造的酒。度數比醴高。

醲、醇:最烈的酒。《說文》:“醇,不澆酒也。”不兌水的酒,其味道純。

醅(pēi):過濾酒。杜甫《客至》:“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又稱漉(lu;),陸遊《野飯》:“時能喚鄰里,小瓮酒新漉。”過濾的酒稱清酒,未過濾的酒就是濁酒。杜甫《登高》:“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唐朝時,酒的品種比較多了。王翰《涼州曲》:“葡萄美酒夜光杯。”《老學庵筆記》:“唐人喜赤酒、甜酒、灰酒,皆不可解。”李賀詩:“琉璃熏,琥珀濃,小槽酒滴珍珠紅。”白居易詩:“荔枝新熟雞冠色,燒酒初開琥珀香。”杜甫詩:“不放香醪如蜜甜。”在宋代時,這些酒就已經失傳了。

古代調味不用糖,甘甜之味用梅。易溶的蔗糖大約唐代才有,我國原來的糖其實是今之麥芽糖,難以入菜,唐人以前稱飴。飴是膠狀的,摻以米粉之類的東西使它略硬一些,就叫餳。到宋代時糖才是蔗糖。

4。食器和飲食習慣鼎:用來煮肉或盛肉的青銅容器,常用來煮全牲,所以比較大,有圓腹三足和方腹四足兩種,腹下燒火,鼎口有耳,便於抬舉。

鬲:用來煮粥,其形近鼎,三足空,與腹相通,為的是最大限度受火,加快米熟的速度。

鑊:圓形大腑,無足。因為鼎受火過烈容易使足部損害,所以鑊作為煮肉器更為常用。古有湯鑊酷刑,將人扔入鑊內就湯煮而死,謂之烹。

甑:蒸飯的工具,像今天的籠屜。甑放在鬲上,鬲中置水,上下部合為一套就叫甑,也有的甑是做成一個整體的。甑常與釜配套使用,所以古書上常甑釜連用。如《孟子;滕文公上》:“許子以釜甑爨,以鐵耕乎?”

簋(gūi):形狀如大碗。古人吃飯,是先從甑里盛出放到簋里再食用。

盙(fǔ):盛糧食,後來也用來盛醢或羹等食品。

豆:作用同上。盙和豆很像現在的高腳盤,有蓋或無蓋,區別是豆在盤下有柄,而盙沒有柄。

盂:敞口深腹,有耳,下有圓形足,用來盛飯。

尊:酒器的總名。也可作專名,其形狀是敞口、高頸、圈足,上常飾有動物的形象,有犧尊、象尊、虎尊、龍尊等名稱。

壺:作用為盛水,故有壺漿之說。《孟子;梁惠王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後世簞食壺漿成為成語,表示對軍隊的歡迎。

卣(yǒu):橢圓形的大扁壺,有蓋和提梁。

彝:方形或長方形,有蓋,有的有耳。

罍:大型盛酒器,有圓有方,短頸,大腹,有大口或小口。《詩經;卷耳》:“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

缶:秦地的酒器,由土燒制而成。

爵:古代飲酒器的通名。作為專名,深腹,前有流酒的槽(稱為流),槽與口相接處有柱,底部有三足,可以放置火上溫酒。

觶:圓足,像大口瓶。

觚(gū):最常見的飲酒器,多和爵配套使用。其口像喇叭,長頸,細腰,圈足。

斝(jiǎ):其形像爵,但圓口,也有圓底的。

觥:用來盛酒,像一隻瓢橫放,有蓋,銳端注酒,多作獸形。《詩經;七月》:“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飲食習慣:古人一日兩餐,第一頓飯叫朝食,也叫饔(yōng)。太陽行至東南方,其時間稱為隅中,隅中之前為朝食。《鞌之戰》:“余姑翦滅此而朝食。”《項羽本紀》:“旦日享士卒,為擊破沛公軍。”旦日指一大早,本不是吃飯的時間。項羽提前開飯,表現了他的心情。

第二頓飯叫餔(bǔ)食,又叫飧。時間在申時。饔飧連言是一天的飯食,所以也代表自己做飯吃。如《孟子》:“賢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饔是熟食,意思是現做好的飯,而飧是食之餘,只是將朝食吃剩下的飯熱一下吃掉。

古人每天兩餐,又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所以古人沒有睡午覺的習慣。《論語;公冶長》:“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晝寢在兩餐飯之中,如果睡覺,那麼這一天就什麼也幹不成了。

俎:砧板。

箸:筷子。

案:長方形或圓形的托盤,有三足或四足。食器放在案上,然後再擺在席上。《後漢書;梁鴻傳》:“每歸,妻為具食,不敢於鴻前仰視,舉案齊眉。”

宮室和起居

宮室住宅最外面是大門,門外有屏,叫蕭牆,今稱照壁。《論語;季氏》:“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後代據此稱內訌為蕭牆之禍。

周代大門一般是三開間,中間是明間,為門,左右各一間為塾。門內為庭,即院子。主體建築由堂、室、房組成,都建在高台之上。

最前面的是堂,堂東西兩面牆叫序。堂靠庭的一邊有兩根柱子,稱東楹和西楹。堂的作用是活動和待客行禮的地方。堂的正面沒有牆,堂前有兩個階梯,稱東階和西階。古人在室外尊左,因此西階是賓客走的。堂的一面無牆,其邊、角都暴露在外。堂邊叫廉,廉必直,所以後來說廉正、廉潔。

室在堂后,有戶相通。要入室必須先到堂,要到堂必須歷階而上。孔子說子路“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指學問未到家。室堂之間有窗,叫牖。客人一般不進入主人之室。室的北面牆上還有一個窗子,叫向。《詩經;七月》:“塞向墐戶。”

閨在大門之內,堂之前,為第二重門,其門較小。閨內為主人起居之處,由此後來稱內宅為閨。後來用以專指女子住處,如閨閣,小女子則曰閨女。閨又稱為寢門。

《左傳;庄公八年》:“費請先入。伏(齊襄)公而出,斗,死於門中;石之紛如(齊臣)死於階下;遂入,殺孟陽於床,曰:‘非君也,不類(像)’。見公之足於戶下,遂弒之。”了解了古代堂、室、門、閨的位置,我們就可以想像出當時的情景。

庭:也寫作廷。《史記;伍子胥列傳》:“包胥立於秦廷,晝夜哭,七日七夜不絕其聲。”庭是群臣朝見君王的地方,所以又叫朝,後代說朝廷。《左傳;宣公二年》說晉靈公殺了宰夫,“置諸畚,使婦人載以過朝。”過朝就是過廷。庭的地方較大,估計可能有三百平米左右。庭中要植樹,棘和槐是王公大臣列位的標誌,後來就用這些植物名指朝廷的高位,如任昉《桓宣城碑銘》:“將登槐棘,宏振綱網。”君王的庭中還設火炬,叫做庭燎,據說天子百燎,公五十燎,侯伯子男三十燎。尊在堂則卑在庭,賓客是受尊重的,所以上堂;賓客的隨從就必須站在庭中。《左傳;宣公二年》:“晉侯飲趙盾酒,伏甲將攻之。其右提彌明知之,趨登,曰:‘臣侍君宴,過三爵,非禮也。’遂扶以下。”分析如下:“右”是車右,有武力承擔之,責任是保護主人。“趨登”,趨是合禮的動作,登是從庭下上階入堂,不合禮。臣飲君酒,三杯為限,所以以此為借口攙走趙盾是合禮的。由此可以看出提彌明大節不拘細行的靈活應變的能力。

室:室內四角稱為隅。《論語;述而》:“子曰: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給他講解室內的一個角而他不能聯想推知其他三個角,這樣的學生就不必再重複教了。室內的四個角都有專名:《爾雅·釋宮》:西南隅謂之奧,西北隅謂之屋漏,東北隅謂之宦,東南隅謂之窔。奧和窔都有幽深、黑暗義,因為陽光從南面戶牖入室,室內背光處為西南和東南。室內四個角中以奧的位置最為尊貴,所以《禮記·曲禮上》:“夫為人子(父母健在)居不主奧。”奧可以是室內的祭祀之所。由於奧最尊,在室內坐西向東的位置也就最尊。如《史記;項羽本紀》:“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鄉坐,亞父南鄉坐。亞父,范增也。沛公北鄉坐,張良西鄉侍。”分析如下:項羽東鄉坐,表現了他自尊自大的態度,自以為王。范增南鄉坐,南鄉是第二尊位,項羽讓謀士坐,說明範增的地位。劉邦北向坐,其地位在項羽看來,不如自己的謀士。張良西鄉侍,地位更低。樊噲闖入軍帳后,只能在張良的東面,而且站着。項伯是項羽的叔叔,只好讓他跟着項羽坐在最尊處。

古人坐時要在地上鋪上席子。席子也是睡覺的地方,所以有成語“寢不安席”的說法。對於貴族來說,居必有席,否則就是違禮。已經坐在席上,對尊自表謙卑就要避席,而且要伏地。《論語·鄉黨》中還說“席不正,不坐。”《晏子春秋;內篇雜上》:“客退,晏子直席而坐。”直席也就是正席。正席是指席子的四邊與牆壁平行。這是禮的要求。

古人的坐姿為兩膝着地,兩腳腳背朝下,臀部落在腳後跟。如果將臀部抬起上身挺直,叫做長跪,也叫跽,這是準備站起來的姿勢,也是對人表示尊敬。

箕:即箕踞,是一種很隨便的坐法。兩腿可以平伸,身與腿形成近似直角,其形像簸箕。如果有外人在場,這種坐法是對客人的不尊敬。如果有意傲人,箕踞就是不拘小節的表現。

幾:長方形的炕桌。幾的作用是在坐時可以依憑小憩。《詩經;公劉》:“俾筵俾幾,既登乃依。”為賓客鋪好了席和幾,客人們登上了筵席,可以靠在几上。帝王賜人几杖則表示養尊敬老。

床:古人的床較小較矮,主要是供人坐的。《史記;酈生列傳》:“酈生至,入謁,沛公方倨床使兩女子洗足而見酈生。”有時床也可以作為卧具。胡床可以摺疊,比較輕便,類似後代的木質交椅。

2。宮闕園林闕:古代宮廷大門外兩個高大的建築物,一左一右夾住宮廷的出口,像缺了一塊,故名。闕又名觀、魏、象魏。其功用為構成宮廷的氣勢,便於了解守衛和公佈告示。

觀:宮廷內獨立的宮殿。殿堂稱觀,是因為它們高大便於觀覽。

殿:堂也。從漢代起叫殿,並逐漸成為宮廷和廟宇的高大房屋的專名。

台:為土石堆積而成,為歷代帝王所喜歡。台可以建在宮內,也可以建在苑囿中。有的台可以建至九層之高,如《老子》:“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吳越春秋》:“(吳王)起姑蘇之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高見二百里。”姑蘇台的後果是“行路之人道死巷哭,不絕嗟嘻之聲。”

榭:在台上蓋的木結構建築物,它只有柱和頂,沒有牆壁,像後代的亭子。其功用是為瞭望氛祥,觀練武和檢閱,遊樂。《左傳;宣公二年》:“(晉靈公)從台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

左祖右社:在宮廷的東面要建造祖廟,西面設立社稷壇。金、元、明、清既按此要求進行建築的。

車馬和交通

車馬車馬在古代文獻中是經常連在一起說的,說到馬就包括有車,說到車就包括有馬。古代駕車以四馬為常。《大雅;烝民》:“四牡彭彭,八鸞(鈴)鏘鏘。”也有駕兩匹馬的,叫做駢。駕三匹馬的叫做驂。也有駕六匹馬的。古代的車只有一根轅,駕轅的馬叫服馬,兩旁的馬叫驂。《左傳;成公二年》:“將及華泉,驂絓於木而止。”因為驂在外,所以被掛住。古人尚左,如果需要解下馬來另作他用就解左驂,這是對別人的尊重。古代駕車人在車廂正中或左邊,釋左驂也比較方便,不妨礙繼續駕馭。

古人以四馬為常,所以常以駟為單位計數車輛。《論語;季氏》:“齊景公有馬千駟。”這不僅說他有四千匹馬,也指他有一千輛車。一車為一乘,說有多少乘也就意味着他有多少組與之相應的馬。乘既然常與四相連,所以也就可以作為計量的詞。

輿:車廂。

輢(yǐ):輿左右兩邊的木板和欄杆,可以作為依憑。

軾:輿前邊的橫木,用作扶手。行車途中對人表示敬意時即扶軾低頭,這個動作本身也叫軾。

綏:古人上車的地方在輿的後邊橫板或欄杆的缺口處,車身上拴有一根繩子,供上車時作為拉手。此拉手即是綏。

轅:又叫輈(zhōu),為一根直木或稍曲的木杠。

軛:又叫衡,轅的前端拴着一根橫木。曹植《贈白馬王彪》:“鴟(chī)梟(xiāo)鳴衡軛,豺狼當路衢。”軛要卡在馬頸上,因此分成彎曲的兩杈,彎曲的部分叫做軥。

輗:軛和轅相連靠的銷子。在小車上的叫做軏。

輻:車輪的輻條,共有三十根。《老子》:“三十輻,共一轂。”

轂:車輪中心有孔的圓木,用來貫軸。

轊:車軸露在轂外的部分。

轄:車輪貫在軸端上后,為防其脫落,要用轄插在轊里,而轄是可以拔下來的,而沒有轄是可以拔下來的,沒有轄車就不能行駛。

輹:又叫伏兔。車軸橫在輿下,固定的方法是在輿的底部安上兩塊木頭,把軸用繩索綁在上面,其形象像伏着的兔子,故稱。

蓋:輿上可以立蓋,用一根木頭支撐,形似大傘,為車所專用。古人用“冠蓋”指官宦,即源於此。班固《西都賦》:“冠蓋如雲,七相五公。”

茵:輿中可以鋪席,車席就叫茵。

帷:車輿的四周可以施帷,為婦人所用。

幔:帷加頂就叫幔,也叫幰(xiǎn)。

策:趕馬用的竹條鞭。

鞭:皮條鞭。鞭策一詞來自御馬。古人從馭馬的方法悟出了對人民的統治術。《韓詩外傳》:“昔先王使民以禮,譬之如御也。刑,鞭策也。今猶無轡銜而鞭策以御也。”“故御馬有法矣,御民有道矣。法得則馬和而歡,道得則民安而集。”

車右:又叫驂乘,其任務是執戈禦敵,車遇險時下推車。古代乘車一般是一車三人,尊在左,御在中,車右在右。如果是國君或主帥在車,則居於中,御與之對調。

棧車:又寫作轏。以木條編輿的輕便車。《詩經;何草不黃》:“有棧之車,行彼周道。”

輜車:有帷幔,多用於載物,也可以寢卧。《史記;孫子列傳》:“於是乃以田忌為將,而孫子為師,居輜車中,坐為計謀。”

溫車:又名輼輬車,一種卧車,有帷幔,有窗,根據氣溫可以開閉使之溫涼。《史記;李斯列傳》:“李斯以為上(秦始皇)在外崩,無真太子,故秘之,置始皇居輼輬車中。”後來輼輬車即被用作喪車。

安車:一匹馬拉的小車,可以在輿內安坐。

柴車:一種粗劣的車。

傳車:用於傳遞消息法令的車,為驛站所專用,較為輕快,在先秦也叫做馹。

2.步行古代士大夫外出是不步行的。孔子在他不做官以後還說:“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但是人總得走路,而士大夫們的走路就有跟多的規矩,成為禮的一個部分。

兩腳進曰行,徐行曰步,疾行曰趨,疾趨曰走。(見《釋名》)

室中謂之時,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門外謂之趨,中庭謂之走,大路謂之奔。(見《爾雅》)

行:走路的共名,可以用於抽象義。

走:跑。

步:徐行。

奔:逃跑。《左傳;隱公元年》:“京叛太叔段,段入於鄢。公伐諸鄢。五月辛丑,太叔出奔共。”

時:歭的假借,同踟,為徘徊、躊躇義。

趨:小步快跑。趨是恭敬的動作。《曲禮上》:“帷薄之外不趨,堂上不趨,執玉不趨。”帷薄之外的人看不到裏面的人不必趨,堂上地方狹小不必趨,執玉耽心將玉摔壞不必趨。三不趨告訴人們,除此之外的地方都必須趨。總的原則是在尊、長面前要趨,特別是在君王面前。《戰國策·趙策》:“左師觸龍言願見太后,太后盛氣而胥之。入而徐趨,至而自謝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久矣,竊自恕。’”趨而徐,是不合禮的要求的,但他聲言病足,這便成了他趨而不疾的理由,作出趨的樣子但動作又緩慢,這樣就解決了禮與病之間的矛盾。入朝不趨,是一種特殊的恩遇。蕭何是被第一個賜以履劍上殿、入朝不趨的人。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仙家小媳婦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仙家小媳婦
上一章下一章

古代衣食住行(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