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天則4
第98章天則4
貞觀二十三年,太宗駕崩於太極宮。
舉城縞素,鳴鐘三萬。
所有無出的妃嬪一律充入長安城外感業寺中出家為尼,一生長伴青燈古佛。
武則天時年二十又六,正值妙姿年華,頗為不舍自己這一頭烏黑秀髮。
但是這長得回來的青絲和長不回來的頭顱相較,孰輕孰重,立見分曉。
翌年開春,二月二,春光明媚,長安城中一群紈絝相約來感業寺踏青。
武則天正在門前洒掃,同他一行碰了個面,這群紈絝瞧她貌美,便按捺不住地出言調戲。
“嘖嘖,你這模樣,做個尼姑着實可惜了。”
“不如跟着我回家做個夫人。”
“噯,還是跟着我吧。”
“秦公子,你別笑,你父母雙亡,尚未娶妻。我聽說你養在別院的面首,唇紅齒白少年郎,年方十一。”
忽而走出來一個尼姑,粗粗一瞧那眉眼竟同這武則天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可那通身的氣度風華卻不似俗世凡人。她說著,將武則天護在了身後,絲毫不懼地面對他們十數人。
她稍稍一頓,抬起了頭,發上的玉簪波光粼粼:“說起這佛,姐姐兒時曾聽說一個故事,凈光天女受佛度化,佛對她說,你將舍天身為人,以女身作為君王,最後在輪還中得大自在。這中原九州天下君主,皆為男子,妹妹以為,這女子可否睥睨天下?”
“明空,你信上所寫,心中深情,孤已知曉,定不負你。”
武則天微微怔了怔,斂了斂眸極好地掩飾住了眼中的詫異,順勢靠在了高宗肩上。
其後,高宗摒去了眾人,同那武則天關起門來絮絮低語、互訴衷腸。
武則天臉漲得通紅,用力握着掃帚,卻是氣得說不出話來。
“李公子,聽說貴夫人殺伐果決,你同她感情甚篤。不如請她一道來看看。”
武則天摸了摸下巴:“倒也不是什麼貴重東西。就是丟了些我親手抄寫的佛經。”
這尼姑稍稍一頓,挑了挑眉:“各位公子,此乃皇家寺廟,不是你等可以造次的地方。你們若還不走,我便順從天意,殺雞儆猴。”
近來,高宗總在那成堆的奏摺之中翻找,時而一喜,時而一沉。情緒一閃而過,便掩去了,隔三差五就揮揮手摒去了左右侍奉太監宮女,太監首領偷偷看了一眼,見高宗迫不及待地從奏摺中抽出了什麼,興高采烈地讀了起來。
武則天愣了半晌,笑了笑:“妹妹自當遵從。”
武則天靜靜看着她:“那不知姐姐認為,是否不擇手段、欺君罔世也在所不惜?”
這日,例行坐禪完畢,慧覺便拉着武則天下棋。
那是一本用一張素凈白布包好的信箋,還帶着淡淡的檀香,前些時日,高宗在長篇大論枯燥無趣的奏摺之中發現了這封信箋,覺得新奇就打開看看,這信言辭懇切地寫到她的情不自禁,為保萬全暫時先不告訴姓名,他若有一絲歡喜,便請給她回封信,寫好了用這塊白布包之放回原處即可。
眾人門口迎帝,慧覺卻吃壞了東西生了病躺在榻上。
武則天斂了斂眸:“不知師姑名諱?”
不久,太宗忌日,高宗尋了個由頭,便來了感業寺進香。
這尼姑擺了擺手:“貧尼貪戀紅塵,遂帶髮修行,法號慧覺。一貫最不愛俗禮,妹妹同我生得相似,我心歡喜。私底下,你我便姐妹相稱,如何?”
她倒面色不改,微微一笑,不衿不盈。
“或者,你輪流伺候我們幾個也行。”
她寬袖之中隱隱寒光一閃,一把長劍倏地便架在了那王公子頸上,立時現出了一道血痕。這群紈絝經不得嚇,屁滾尿流,連忙撒腿就跑。
“妾怕亂了綱常,壞了陛下名聲。能再見到陛下,妾已十分欣喜了。”
高宗尚為太子時,便有一良娣,蕭氏,她模樣嬌媚可人,又生下一子兩女,頗為得寵。高宗即位后,便封了蕭淑妃,冠絕後宮,王皇后無子,總是被她壓了一頭,兩人心照不宣地兩看生厭、互不對付。
“明空,和孤回宮吧。”
慧覺執起了黑子,眼中泛起零星笑意:“那是個人自己的選擇,只求,無愧於心,無悔於心。妹妹,你輸了。”
武則天緩緩又落下了一子:“前無古人,後有來者。只是妹妹此生,只能長伴青燈了。”
如此這般書信往來多時,他傾倒於她斐然的文采,語氣不恭中又有一絲深意,他回回問其姓名,終於有一日,她在左下角署了名,明空。高宗忽而想起,從前同父皇的武才人閑聊時,她曾說,日後要改其名,曰曌。
武則天思忖片刻,落子后嘆了一聲:“前些時日寺中遭了賊,妹妹丟了些東西。”
他們看着她皆是一愣,大笑:“你這小娘子,相較更美,還更有脾性嘛。”
“不然,我伺候伺候你們如何?”
慧覺沒有抬起眼睛:“哦?妹妹丟了什麼?”
進香之時,高宗已是按捺不住地常常看着一旁的武則天,她而今那剃了發光禿禿的頭上已重新長出了青絲,柔順光滑地披在頸后,她如畫的眉眼在古佛熏陶之下更顯沉靜,一顰一笑間都帶着些淡然,從前她隨侍太宗身邊時他就對她頗有好感,不過見色起意,來了感業寺后,高宗也就慢慢淡忘了。
慧覺淡淡一笑:“妹妹,往事不可及,來者猶可追。”
“王公子,你爹乃御史大人,家教甚嚴。你前日才受了家法,莫不是皮又癢了?”
眾人等在外頭,不知他們說了什麼,只是他們出來的時候,武則天那掛在衣襟之中的玉佩掉在了外頭。臨走時,高宗撥了五個護衛給武則天,暗中保護她。
慧覺眼波一轉:“大約,這賊子還是個禮佛之人,哈哈。”
武則天這才將視線移到了棋盤上,嘆道:“姐姐棋藝高超,妹妹自愧不如。”
高宗感業寺與武則天之事,立刻就傳到了王皇后耳中。她想起先前高宗頗為怪異的行為,憑着玲瓏的心腸,心下頓悟,轉念一想,若是扶持另一女子與那蕭淑妃相抗衡,她坐收漁翁之利,未嘗不可。
王皇后遂主動向高宗提議,將武則天納入後宮,正合高宗心意,帝后商量多時,礙於尚且還是太宗孝期,決定等到次年孝期服滿,再行正式封納。
這事秘而不宣,可人多口雜,還是被蕭淑妃知道了。
蕭淑妃陰狠善妒,當下便欲殺之永絕後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