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杜牧 《長恨歌》洗腦太洗腦了
漢武帝劉徹很生氣,感覺自己被內涵了,這些唐朝詩人怎麼回事,怎麼從來沒有尊重過漢朝?
李賀如此,白居易亦是如此。
最近升任中書令的司馬遷向來直言不諱:“陛下,天幕又沒說漢朝皇帝指的是您,莫急。”
“之前那李商隱寫了一首《賈生》,以漢朝指代唐朝。這漢皇應該是唐皇才對。”
漢武帝劉徹:“……”
他意識到自己反應有點過激,輕咳兩聲:“可是那女人不是說漢朝之後是魏朝嗎?說明漢朝和唐朝之間最起碼還隔着一個魏朝。
再說了,之前還有秦朝。他們不用其他的朝代,老是用漢朝來指代唐朝,未免也太不尊重漢朝了。”
司馬遷若有所思:“可能是因為漢朝延續的時間比較久,既有西漢又有東漢,皇帝比較多,在民間的知名度比較高,所以詩人往往用漢朝的典故,讓別人更容易理解。”
漢武帝劉徹覺得頗有道理,勉強接受,心中的火氣消散:“看來漢朝太過受歡迎啊。”
唉,當頂流就是這麼煩惱!
“來來來,繼續看這首詩人的大作吧。”
他想把這個話題儘快略過去,便抬頭看着天幕,模樣非常認真。
他一開始裝模作樣,後來目光卻凝滯下來,漸漸投入進去:“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這世上還有這樣的美女!那唐玄宗真是好福氣!
他看着這些畫面感極強的文字,越看越入迷,彷彿正在看電影。
“這白居易怪不得能登上天幕,這駕馭文字的能力未免太強了。光是看這些文字,朕就彷彿看到了那個絕世美女。”
周圍的百官,都在觀賞這首《長恨歌》。畢竟這年代娛樂太稀有,這首詩既通俗易懂又有內涵,可想而知,接下來即將火爆大漢。
司馬相如捋着鬍子,也驚嘆於白居易的才華。
寫得美,太美了。
美到他一個字接着一個字慢慢品讀,根本不捨得讀完。
身為文人,他比普通人更能體會到創作的不易。
白居易寫作過程看上去顯得輕輕鬆鬆,實際上他是嘔心瀝血,才能寫出如此錦繡文章。
要想詩文的讀者動一分情,那作者就得動十分情。
沒有經歷過痛徹心扉的愛情,如何能寫出纏綿悱惻的詩文?
司馬相如心中感慨:“這寫得看似是唐玄宗的悲劇,實際上……白居易對那湘靈用情至深啊。”
,
作為話題主角的唐玄宗心裏有些莫名的擔憂,總覺得這首歌頌愛情的詩沒這麼簡單,心中疑雲重重。
不過很快,疑雲便被喜悅所衝散。
他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品鑒能力很高,滿意地笑起來:“這麼多御用文人寫朕和愛妃的愛情,沒有白居易一個人寫得好。”
楊貴妃笑意盈盈:“臣妾也不知道,自己原來這麼美。”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說得她都臉紅了。
文人誇起人來是真的浪漫,楊貴妃表示招架不住。
唐玄宗和楊貴妃對視,溫情脈脈,說起了土味情話:“愛妃在我心中,就是最美的。”
白居易的一位超級大粉絲乾隆望着天幕,心中非常滿意:“這人還是有點眼光的,挑選的詩作也很合朕的口味。這首詩比《洛神賦》還要多情。”
“把這首詩好好講一講!讓那些不識字的百姓,都會讀會背長恨歌,這樣就省得朕去教授他們了!”
白居易曾經到過的地方,乾隆都想去看看。
比如白居易在蘇州修了河堤,乾隆就去寫詩,誇讚白居易造福蘇州百姓。
又比如,白居易晚年在洛陽龍門香山寺隱居,乾隆去洛陽玩,特意去拜訪,又給白居易寫了許多詩。
乾隆興到濃時,高興地說:“來人啊,把《九老圖》拿來。”
白居易晚年經常搞老人聚會。這種文人退休后怡然自得的精神為後人稱頌。很多知名畫家繪製白居易的香山九老圖。
身為蓋章狂魔的乾隆有一千多枚印章,拿起了最心愛的小紅印章:“啪啪啪!”
乾淨利落地蓋在了《香山九老圖》上
杜牧的妻子笑着念誦:“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每一次聽到,都會忍不住從頭到尾背一遍,彷彿有千般情緒縈繞在心頭,又不知道該怎麼說。”
大唐詩人杜牧冷哼了一聲。
杜牧的妻子愣了愣,趕緊捂住嘴:“哦對了,差點忘了,夫君你不喜歡他。”
杜牧不喜歡李商隱,只是覺得他不成熟,像個憨憨。比起李商隱,杜牧更討厭白居易和元稹。
他曾經直接痛批他們倆的詩太俗了,難登大雅之堂。
真的是因為他們倆太俗了嗎?
杜牧的妻子心知肚明,並不是這樣的。
白居易曾經寫了一首《不致仕》——
“國家規定了官員到了七十歲就應該退休,為什麼那些貪圖富貴的人好像聽不到這個規定?明明八九十歲,老眼昏花,還要人攙着上朝,為子孫謀取利益,占公家的便宜,要不要臉啊?”
當時朝堂里,杜牧的爺爺杜佑位高權重,年過七十還不辭官。
關於這首詩是罵誰的,答案呼之欲出。
杜牧冷笑:“我不喜歡他?我都不稀罕看他的文章。無論多少人喜歡,他的詩就是很俗氣很輕浮!”
女眷們啞口無言。
這時,年幼的女兒見父親好像不開心,啃着手指冥思苦想,想要安慰父親,索性顫顫巍巍走過來:“阿耶,要抱!”
杜牧聞言不再垮着個臉,一把抱起女兒,任由女兒摸自己的鬍子,心情頓時好轉,笑着說道。
“我家女兒,真是天生麗質,玉雪可愛,長大定是個美人。”
女眷們:“……”
杜牧話音剛落,突然意識到不對。
這“天生麗質”就是出自白居易的《長恨歌》啊。
不知不覺中,他居然被這可恨的詩洗腦了!
迄今為止,天幕播放過不少視頻了,大家都爭相傳頌天幕所說的文章。只要被天幕提一嘴,基本上都能在諸天萬界爆紅。
比如古青青隨口提了一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句詩已經成為不少朝代文藝青年的心頭好。
可論起傳播速度,沒有任何一個人能比得上白居易。那一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隨手拉個小孩,都能背得出來。
白居易的長恨歌雖然有點難讀難背,不過講了一個愛情故事,有人物有環境有情節,故事性極強。
這一下子擊中了普通老百姓的心。
誰不愛八卦呢?尤其是皇室的八卦!
這未免太有趣了!
這首詩非常長,天幕一行接着一行一行地放出來,至今才放了一半,已經有很多人為之折服。
文人學士驚嘆自己不可及,婦人女子喜而傳誦。這首詩不脛而走,紅遍諸天萬朝。
百姓津津樂道:“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我懂了,以後誇村頭小紅漂亮就這麼說。”
“從此君王不早朝,嘖嘖,果然是文化人,有水平。學到了,再也不用擔心詞窮了。”
“楊貴妃這麼美,跟唐玄宗真是神仙眷侶!”
無數人磕起了楊貴妃和唐玄宗的CP,心神都被楊貴妃的命運牽扯,恨不得楊貴妃那個傾國傾城的美女立馬陞官當皇后。
大唐詩人裴迪本來還有些不滿王維的名次,現在已經完全接受了這個排名:“王兄,這白居易能上榜,確實有點東西。”
“他這都不像是在寫詩,像是在寫小說了。我隨意看了一點,都記下了幾個點睛之筆。”
“怪不得他能排第四,我服了。”
裴迪說了半天,也沒有人理他,非常納悶:“王兄,你怎麼不說話,你怎麼不理我?”
王維一直在認真地看着天幕,幾乎目不轉睛,眉頭微蹙:“你忘了嗎?這首詩名字裏面有恨,我覺得這首詩沒這麼簡單。”
裴迪笑着說道:“肯定是班婕妤那種深閨之恨嘍,班婕妤比不過趙飛燕趙合德姐妹,最終只能含恨去陪太后,憤而寫下深閨怨詩。
這楊貴妃靠着美色上位,猶如飛燕合德一樣引得君王不早朝。將來年老色衰,不就失寵於帝王了嗎?”
王維心中憂慮,總覺得哪裏不對。
這長恨歌說的真是深閨之恨嗎?
長恨歌前半段在說唐玄宗和楊貴妃的美妙生活。
可是緊接着,天幕緩緩放出下一段:“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里。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王維和裴迪:“!!!”
等等,漁陽鼙鼓動地來,有人造反,天子逃亡?
正在磕CP的人們手上的動作停滯,突然感覺這糖裏面摻了玻璃渣。
啊?怎麼轉向悲劇了?
等到這首詩全部放完,天幕終於說話:【這首詩非常長啊,簡單給大家講一下,主要分為三段。
第一段
,唐玄宗這個老色批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絕世美女,連早朝都不願意上了。沒事和貴妃聽聽小曲,看看舞蹈,大寫的快樂。
楊貴妃的兄弟姐妹都因此封侯拜相。民間百姓羨慕死貴妃了,不重生男重生女。
第二段,漁陽叛亂了,皇帝逃亡了。車隊來到馬嵬坡之後,保護皇上的軍隊覺得楊貴妃是叛亂的源頭,是紅顏禍水,所以讓皇帝殺了楊貴妃。
唐玄宗一聽,他當然不想殺貴妃,可不殺貴妃,車隊就不前行,死的人就可能是他呀!
唐玄宗於是賜死了自己心愛的楊貴妃,簡直老淚縱橫,貴妃慘死的場景歷歷在目,幾乎都流下血淚。
第三段,叛亂被平息,唐玄宗回到皇宮,路過貴妃死的地方,可貴妃的墳頭草都三米高了。
唐玄宗哭着回到皇宮,無比思念楊貴妃,想夢到對方卻根本夢不到。
這時候,來了個道士,說他能去找楊貴妃的魂魄,唐玄宗欣然答應。
這個道士來到仙宮之中,果然找到了楊貴妃。
楊貴妃托使者把信物交給陛下:“我和陛下海誓山盟,今生絕不分散。天長地久也有個盡頭,但我的遺憾沒有盡頭啊!”
唐玄宗相思成疾,在人間尋尋覓覓。楊貴妃已經成仙,在仙宮苦苦等待。
在這篇文章里,他們的感情多麼的真摯啊,簡直是絕美cp呀!】
愛情是恆久不衰的主題,浪漫的愛情更是無數人的追求。每一句拎出來都可稱得上是千古絕唱。而且劇情跌宕起伏,和坐過山車一樣。
無論是主題,劇情,還是語言都吊打無數愛情詩。
更不用說,《長恨歌》三方面都很精,合在一起簡直是王炸。
秦朝漢朝明朝等等朝代的百姓像看完了一場虐戀電影,為這絕美愛情動容。
他們磕的cp沒有圓滿,但回味悠長,這就是虐戀情深的魅力。
“白居易太會寫了吧,全篇沒有一句廢話。把我的心抓的死死的。”
“嗚嗚嗚,這唐玄宗和楊貴妃真是神仙眷侶,希望他們死後還能相會。”
別的朝代為能看到這一首絕美詩歌而興奮。
可與這首詩息息相關的大唐人卻沒那麼高興。
“陛下!陛下!”高力士尖細的聲音響徹雲霄。
唐玄宗只覺一股熱血往腦門上涌,腦子暈暈的,一個不留神,直接摔到地上。
他完全無暇顧及什麼情情愛愛,現在哪裏有東西比身家性命重要?
他滿腦子只剩下那一句——“漁陽叛亂了,皇帝逃亡了”。
他在高力士的攙扶下勉強站起身來,過了好久才稍稍平復心情、恢復理智,大罵道:“混賬!混賬!漁陽鼙鼓動地來,是誰掀起的叛亂?”
高力士戰戰兢兢:“陛下,漁陽……好像是節度使安祿山管轄的區域。”
安祿山如今任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
唐玄宗驚疑不定:“安祿山會造反?這不可能!”
“安祿山雖然原先是胡人,可是對朝廷忠心耿耿,他還是朕和貴妃的義子,對我們非常孝順。朕待他如親兒,讓他任三鎮節度使,沒有人比他更風光了。他怎麼可能造反?”
“朕記得他剛剛回長安?把他給朕叫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