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有消息了(求追讀)
從馬昌河的辦公室里出來后,萬洪浩回到自己的工位上,看着伍光輝剛才給他放下的那封信。
這封信的末尾寫着名字、電話和地址,也寫了他信中的那位本家大爺的信息,看來對方真不是鬧着玩的。
“等會兒我去一趟何大爺那裏,讓他看看是不是自己的戰友?”萬洪浩放下信紙,心裏想着他們報社的發行渠道還是挺強的,這麼快就有消息了。
“浩子,你小子可以啊,這回不聲不響的就搞了個大新聞。”付曉華走到萬洪浩工位旁邊,看着萬洪浩工位上的信封,他心裏特別羨慕。
讀者的反饋是對他們最大的認可!
像平時那些千篇一律的新聞,幾乎不會收到讀者的回應。
付曉華開始獨立採訪以後,也想像着他什麼時候能收到讀者的回信,他給自己制定的目標是三個月內寫出有深度的報道,卻沒想到同期開始獨立採訪的同事浩子還不到兩周就收到讀者反饋了。
萬洪浩沒有驕傲:“華哥,我就是歪打正着了,你功底比我紮實,又是新聞對口專業畢業的,我相信你很快也能做到這一步的。”
“嘿嘿,浩子,會說話。”付曉華臉上又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他說:“不說廢話了,我得出去採訪一位老手藝人。”
“再不報道一下,這些老手藝人的看家本領就要失傳了。”
“去吧,路上注意安全。”萬洪浩叮囑了一聲。
瞧着付曉華背上他的裝備就下樓了,沒多久,其他幾個人也都陸續下樓了,萬洪浩也沒有多待,他拿着自己的裝備和那封信,準備先去一趟何平那裏。
還有馬主編的那個鄰居也得過去採訪一下。
……
迎春園,16號樓何平家裏。
萬洪浩給何平送來了那封信:“何大爺,這是一位看到報紙的讀者給我的來信,他說他本家大爺很有可能認識您。”
何平仔細看着信紙上的內容,再看到這位老戰友的名字后,他模糊的記憶慢慢變得清晰起來。
“王大柱,沒錯,我有一位戰友確實叫這個名字。”何平手捏着報紙的力度更重了幾分,把報紙都捏變形了:“他長的人高馬大,直性子,做事不思考,在部隊的時候,大家都喊他傻柱。”
“人看起來憨憨的,可是手上有一把子力氣,曾經和鬼子對拼的時候,一個人砍死過兩個小鬼子。”
說完后,何平追問道:“小萬,是這個地址嗎?”
“應該是,這個人給我寫信留的是這個地址,另外我看了他寄信的地點,也是河縣的,應該錯不了事。”
聽到萬洪浩這麼講,何平很感激的看着萬洪浩:“小萬,謝謝你了!”
“何大爺,您這是說的什麼話,我只是寫篇新聞稿而已。”萬洪浩被誇的有點不好意思了。
何平搖頭,他不這麼認為,要是沒有萬洪浩的幫忙,剩下那幾個老戰友,他可能一個都找不到了。
“對了,姚福慶那邊還是沒有消息嗎?”何平問了一聲。
人有親疏遠近,要說剩下的那些戰友裏邊,他最牽挂的就是替他擋了子彈的姚福慶的家人了。
那是他的救命恩人。
萬洪浩笑着說:“何大爺,就算第一期報紙也才發行了三天,第二期報紙昨天剛發行的,再快也得有個反應時間。”
“至於這位叫王大柱的,應該是巧了。”
萬洪浩想不出來他怎麼這麼快就看到了報紙,然後認出了何平。
但這並不妨礙他確認一下:“何大爺,要不我現在給他打個電話,問一聲?”
說完后,萬洪浩已經掏出了他的諾基亞1100。
何平‘嗯嗯’點頭,說道:“你問問他是不是叫傻柱。”
電話很快就打通了,對面的人還操着一口方言,好在都是一個省內的,方言辨識度很高,萬洪浩在電話里做了個自我介紹:“你好,我是《華林晚報》的萬洪浩,我看到你的來信了。”
對面那個叫王正山的人也沒想到萬洪浩這麼快就給他打電話了,他顯得特別高興。
“萬記者你好,我叫王正山。”
“王大哥,我現在就在何平老人的身邊,有件事找你確認一下。”
“你說。”
萬洪浩說道:“我想找你確認一下,你說的那位叫‘王大柱’的老兵是不是還有個稱呼叫‘傻柱’?
王正山聽到萬洪浩說的話以後,並不確定,他說:“萬記者,你說的這個我還真不知道,我得給老家打個電話問一聲,等會兒我再給你回個電話吧。”
“行,那我等你回信。”萬洪浩答應了。
“嗯,萬記者,我大爺家沒按電話,我得給我爹打個電話,讓他過去問一聲,需要點時間。”王正山是這麼說的。
萬洪浩說道:“沒事,我多等一會兒。”
這年頭,座機電話在農村已經很普及了,但還是有些人家因為收入問題,沒安裝。
何平也聽到了電話里的對話,他既有期待,也有疑惑:“我們退伍后,到了年齡都有錢的,也不算少,傻柱怎麼就捨不得安裝一部電話?”
萬洪浩還真沒想這一茬,聽到何平這麼說,他笑着說道:“何大爺,可能是有別的原因吧?”
“嗯,也是!”何平點頭。
大約15分鐘后,王正山就打過電話來了,萬洪浩接通后,他立馬就大嗓門的喊道:“萬記者嗎?我是王正山啊!”
“我是萬洪浩,王大哥,問的怎麼樣了?”
“我爹剛才去問了,他說我大爺確實有個小名叫‘傻柱’,是在部隊裏打仗的時候,戰友給他取得。”王正山說道。
何平一聽,連連點頭:“那應該就是了,我讓單傑帶我去一趟,見見他。”
萬洪浩也沒說別的,他還有其他的事情要做,肯定沒法陪何平一塊去。
不知道為什麼,萬洪浩總覺得這個事兒還沒完,他剛才腦袋裏靈光一閃,想到了一個問題,但是沒有佐證,他作為一名嚴謹的記者,也不能信口開河。
……
萬洪浩走了,他要去他主編馬昌河所在的小區採訪另外一位退伍老兵。
萬洪浩現在有一種想法,他想着把退伍老兵這個新聞報道做成一個系列,然後讓更多的人關注到這個特殊的群體。
對萬洪浩來說,這又是忙碌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