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少年不識粥滋味
在到達杭州城的第二個晚上,亥時,那位為減少流洲國宮廷內部開銷貢獻了一份力量的同志,正一邊剔牙一邊欣賞杭州城的夜景。
“嗯,不錯,還是葷香餡兒的。”李若芒是個很容易滿足現狀的人,而且他也一直試圖讓自己變的隨遇而安,可是即使如此,他還是對目前事態的發展狀況有些不滿,與其說是不滿,倒不如說是不解更為貼切。他不理解為什麼他三哥口中的天朝上國在他自己眼裏完全是另一回事,他不理解為什麼他三哥口中的那些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天朝國民一個個都對他橫眉冷對起來,然而,最讓他不理解的還是:為什麼那些在流洲國被吹捧成上天恩賜的流洲紙幣,在這裏居然連廢紙都不如(到杭州的第一天李若芒就已經找過收廢紙的人,但被對方以紙底質量太差為由拒絕)。
“都是那個該死的老烏龜,雨石彌三害我!”李若芒惡狠狠地咒罵著:“搞什麼新政,什麼鬼變法,變到最後我都變成要飯的了,可偏偏皇爺爺還對他言聽計從,父王也拿他沒有辦法。此番可真是出師未捷身先死啊。”
罵了一陣子雨石彌三,李若芒又不禁感嘆起經濟學的高深莫測,難以捉摸,隨即決定,等到了京城的月陽書院,便放棄建築學,轉讀經濟。
夜幕已降臨,可杭州城北門武林門外依然是篝火燭照,亮如白晝,來趕集的百姓也是熙來攘去,絡繹不絕。由於此處自隋朝以來一直是連接南北的京杭大運河的起始點,所以即便是到了晚上也依然是檣帆卸泊,百貨登市。
與這一副燈火齊明的景象相比,李若芒的內心世界可要黯然許多了,這裏川流不息的走過、跑過很多路人,可自己總顯得那麼格格不入,彷彿全世界就偏偏多出他這麼一個人來。放眼望去全是人,可他心裏卻越發的感到一絲孤獨。有些東西在白日裏是覺察不到的,可一到晚上就會鬼使神差的跑出來,想家就是這麼一種東西。李若芒現在很想家,這種感覺好像不需要通過什麼特別的渲染,一旦浮現出來就能在瞬間達到**,微微有點發酸的眼角,提醒他還是快點遠離這喧囂的人群,找個安靜的地方讓自己好好平靜一下。
穿過武林門,李若芒信步向南走了下去。市集的喧囂、叫賣聲漸漸遠離了自己的耳朵,取而代之的只是街頭巷尾幾隻蛐蟲的低聲鳴叫,而李若芒的心情也漸漸平靜下來,坐在一家業已打烊的店面門口的石階上,他開始考慮自己以後的計劃。
“首先,不能回家,原因有二:其一,不夠盤纏;其二,就這麼灰溜溜的回去,又何面目見江東父老。”
李若芒是帶着四分憧憬,三分新鮮,兩分刺激和一分悲壯的感覺離開流洲島,踏上留學之路的,他所期待的結局,雖然不至於非得在一種萬眾期待的狀態下,花團錦簇般的歸國,並在沿途接受國民的頂禮膜拜。但至少要有點榮歸故里的意思。可如果現在回去,說不定會給人當成是離家出走未遂,失足少年被好心人送回。所以,現在是萬萬回不得的。
“其次,要去京城求學,着實有些難度,原因有一:還是不夠盤纏。”
“最後明確一點,只要能熬到京城的月陽書院,一切困難馬上迎刃而解,原因有二:其一,據傳說,流洲國作為附屬國將享受特別優待,進京留學者一律免收學雜費。其二:據三哥李若鋒說,他在離開京城時,曾留了幾樣好東西給自己,就寄存在一個叫做霍氏錢莊的地方。”
一經分析,事態的主要矛盾便浮出水面:只要能湊夠去京城的盤纏,一切苦難都會煙消雲散,生活也會重新走上正確軌道。
“好,從明天開始就去找工作,只要能湊夠盤纏,不消十八年,老子就又是條好漢了!”想到這裏,李若芒又重新神采飛揚起來,眼前彷彿已經看到自己手持長劍,青衫磊落,乘長風,破萬里浪,一幅逍遙自在的畫面。
把他從自我陶醉的狀態拉回現實是一個突然從街角里閃出來的少年乞丐,“喂,大哥,是我們丐幫中人嗎?”
李若芒感到很受侮辱,特地的整了整衣領,抖了抖長衫,昂首問到:“你覺得我像丐幫的嗎?”
“喔,失禮失禮,看走眼了,可這光景還在這城裏瞎逛的基本上都是我們丐幫弟子呀。”少年乞丐用手撓了撓雜草般的頭髮,接着問道:“那勞駕大哥你一下,請問這杭州城有什麼地方可以歇腳過夜呀,要免費的。”
“這個好辦,昨晚我是在城東的山神廟裏過的,那兒環境還不錯,清靜,寬敞,就是有點臟。”
“能過夜就行啊,那怎麼著兒,咱們一路。”
“大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