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博山經

第1章 博山經

“秦玄羽同志,我代表749局再問你一遍,以上陳述是否屬實?”

燈光搖曳,伴隨着裊裊煙絲,審訊室里那忽閃忽閃的燈光拍在我的臉上,帶給我的那種恍惚感,彷彿置身於夢境之中,久久不能醒來。

我抬頭望着天花板,用石灰所粉刷的白色吊頂,彷彿一針清醒劑,將我從自己的思緒中拽回了現實,我抬起右手,清抿香煙,片刻后吐出一個煙圈,看着它緩緩飄升,然後逐漸消失,心中充滿了惆悵,停頓幾秒后,淡淡回應到:“是的,以上陳述均為事實,我為我所說的話負責!”

“除了以上內容,你還有什麼要說的嗎?”,坐在我面前的年輕軍官聲音明顯提高了幾分,眼神變的更加銳利,好像能夠看透一個人的靈魂。

我看着眼前身着綠色軍裝的年輕人,不由的想起了自己年輕時候的各種經歷,不免心中一緊,鼻子一酸,眼睛止不住的濕潤起來。是的,能做到這些我這一輩子也算是問心無愧了,我看着桌上放着的大蓋帽,上面的國徽在燈光的照耀下,反射出的光芒彷彿能刺穿人的心靈一般。

“同志,我能看看剛才的詢問記錄嗎?”,我小心翼翼地說著,並不斷用試探的眼光看着眼前的軍官。

年輕的軍官沒有再說什麼,將手中厚厚的一摞資料推到了我的面前,我接過來看着上面那一張張的照片,那些熟悉的笑臉,那些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名字,心中五味雜陳,不知不覺間竟開始潸然淚下······

我叫秦玄羽,用以前的話講我的職業是淘沙官,用現在的話講就是盜墓賊。我的一生可以說是跌宕起伏,而我的故事還要從我祖上說起。

······

清朝末年,位於陝西咸陽城內的街道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在靠近城門約百步處,一面紅底黑字旗顯得極為特殊,只見黑色的旗底上寫着三個燙金大字“半仙秦”,這就是在當時赫赫有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風水大家秦玄禮的攤位。

說是風水大家,可能並不是很貼切。因為這秦半仙,既沒有雄厚的家底,也沒有太多的江湖人脈。之所以這麼叫,得益於此人真有兩把刷子,據說曾幫助當時的陝西巡撫曹鴻勛處理過棘手的軍費問題而出名,所以當時道上的人都給他起名“秦半仙”。

要說起這軍費問題,可以說是歷朝歷代都永遠都繞不開的話題。清末那會,國庫吃緊,錢基本被當時的老慈禧給挪用修了公園了。面對西方列強的洋槍洋炮,大清的軍隊基本只有挨打的份,沒有還手的力。再加上國內起義不斷,新思潮的傳遞,朝廷迫切需要銀子來改革強軍、鎮壓逆黨。

當時各個省份的這些個欽差大人,所有人都意識到如果能給朝廷解決銀子問題,那必然會受到老佛爺的賞識,自己的仕途必然會順利很多,所以當時各省的官員都想盡一切辦法搜刮民脂民膏,給自己謀求升遷的資本。

可是江南地區,歷來是經商不斷,千百年的積累,財富可以說是堆積如山。但是,西北地區像是陝西、甘肅等地沒有好的經商條件,多年來依舊是積貧積弱,想要給朝廷解決銀子問題說到底是難於上青天。

可是這陝西巡撫曹鴻勛是個腦子靈光的人,他明白這西安從古至今就是帝王之都,無數權貴富商們真正的家就在自己的腳下,可以說自己是守着一座金山等着自己來挖掘。但是,正所謂富貴險中求,求時十之九,這陵墓中充滿了機關毒蟲,

想要得到裏面的寶貝,那也絕非易事。

這曹鴻勛自己不敢帶人下去取,那應該怎麼辦呢?於是他想到召集能人異士,讓他們代替自己去完成這份特殊的工作,遂面向社會發榜求賢,讓那些個在盜墓探穴這方面有一技之長的人到自己這報道,並給這些準備下地幹活的人起了個響亮的名號“大清淘沙官”,並賜予一枚特殊的官印,而在這群人之中,便有這個秦半仙。

要說這秦半仙到底能有多神,這麼跟您說吧,此人早年間據說被一高人挑中,傳授尋龍點穴之術,后因悟性極佳,根據前人的經驗結合自己的經歷,寫出了震驚藍道的《博山圖》。

有道是看地認龍,龍起于山。但凡想要看清龍脈,先要認清其祖山起於哪裏,祖山至結結穴之處,有的綿延數里,數十里,數百里。不論龍脈的長與短,起始的祖宗山一定要巍峨挺拔,俊秀而高於群山之中。如鶴立雞群,蜿蜒起伏,穿帳過峽有山脈護衛迎送,其過田,過水,過平原等氣象,均要看看是否活躍有生氣,最怕臃腫蠢直。

這秦半仙靠着這本博山圖,能夠精準的定位墓穴所在位置,加之高人傳授的其他下地技術,每次下墓必定滿載而歸。這秦半仙因本事過硬,很快便受到曹鴻勛的賞識,由原先一個打下手的小嘍啰迅速提拔為淘沙官隊伍的頭領,帶領手下近百名兄弟整日盜墓破局,加官進爵,好不威風。

正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這秦半仙知道自己所做之事有損福蔭,欠的債早晚要還。但是沒有想到報應來得如此之快,在一次下墓行動中被一股無名妖風所傷,染上惡疾,被抬回家中靜養。

這秦半仙生前有一子,命日秦玄武,孩童時甚是頑皮,無論自己如何教授觀山尋龍之法,均是兩耳不聞、雙目不看。在自己病入膏肓之際,看玄武依舊沒有慧根初開的樣子,無法繼承自己的衣缽,不覺鎚頭頓足,後悔不已,一時間氣血攻心,滿口胡言亂語,進入癲狂之狀,不到兩天時間便一命嗚呼。

家裏人在埋葬了秦半仙之後,將其生前所撰《博山圖》交到秦玄武手中並反覆叮囑其勤學善思,早日頓悟其中要領,重新擔任大清淘沙官。

然而,這秦玄武人如其名,對於念書一事沒有絲毫興趣,整日只會打架鬥狠、飲酒作樂,二十多歲了依然沒有任何責任心。但所謂傻人有傻福,這秦玄武因沒有掌握觀山尋龍的秘術,被當時淘沙隊伍除名后,反而沒有受到日後國民政府的清算,也算是歪打正着撿回一條命。

雖然在清算期間躲過一劫,但是後來日本人入侵中國,國民政府需要大量青壯年加入軍隊,秦玄武沒有躲過這一次,被政府當做壯丁充軍。

當時的國民黨軍隊大多都是由舊軍閥和地痞流氓所組成的雜牌軍,很多人都有各種各樣的惡習,嫖娼的、賭博的、抽福壽膏的、倒賣軍火的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做不到的。

這秦玄武從小沒有念過多少書,對很多東西不懂,看到自己所在的部隊很多人都有抽福壽膏的習慣,以為是在吸什麼了不得的好東西,沒有經得住誘惑,也染上了這一惡習,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為了獲得更多的資金來維持每天的福壽膏花銷,秦玄武一開始先是變賣家中值錢的行當,大到梨花木的床榻,小到精緻絕倫的鼻煙壺,沒有一個能逃過他的魔掌。這秦半仙辛苦一輩子倒騰到的好東西,被他不出兩年時間就給嚯嚯的差不多了。

到了最後,家裏值錢的東西都沒了,秦玄武又毒癮發作,全身猶如萬蟻啃食疼痛難忍,便開始打起了自己媳婦文娟和兒子玄羽的主意,準備將文娟賣到青樓,換點錢繼續去快活。

所幸他的計劃被其叔叔給發現,及時救下了文娟母子,並將家中還有點價值的東西盤點后,交於文娟並給了點盤纏讓遠走高飛,離開這是非之地。而在這些有價值的東西中,恰好就包括了那本價值連城的博山經,只是這秦玄武沒有見識和文化,在變賣資產時認為這是破書一本,沒有當一回事這才有了後續之事。

後來,這秦玄武據說在一次戰爭中被炸斷了雙腿,抬下戰場后,因傷口感染最終交代在了山東。而文娟母子幾經周轉后,還是回到了陝西定居,此時新中國已經成立,當時還乳臭未乾的秦玄羽,此刻也已二十有三,正值年輕氣盛又恰逢碰上國家上山下鄉的號召,便義無反顧地加入到這場轟轟烈烈的運動之中。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淘沙異聞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淘沙異聞錄
上一章下一章

第1章 博山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