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極盡恩寵第三人
第637章極盡恩寵第三人
以工代賑需要選定項目,揚州除了吳郡幾處富饒地,其餘大多地方皆蠻荒未開化。
在沒有機械化的時代,靠人力做事要考慮的方面很多,交通、取材、建設難度,以及建成之後獲得的收益多少。
疏浚河流、修築堤壩,可以有效防範下次洪澇,但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治水需要地方官持續去做。
在大自然的強大力量面前,機械化和科技都顯得蒼白無力。
廣陵郡、吳郡之內都有大沼澤,若能填土改良治理或能成為良田,然而其工程量浩瀚且收效慢。
經過兩個月調研視察,龍驤最終決定效仿歷史上的孫權,在秣陵旁邊新建一座城池,像合肥新城那樣以大城為中心輻射周邊。
揚州雖然土地廣袤,但因遠離中原而發展落後,長江以南更被視作荒蠻之地,江東百姓也被中原人稱作江表、江外之人。
從漢武帝分十三部州開始,截至到漢末諸侯割據孫氏崛起之前,揚州治所一直在江內的淮南變動。
江東(江表)各郡以吳郡最繁華,作為出產精兵代名詞的丹陽郡,其治所設在南部宛陵(宣城),北部秣陵周邊開發不夠。
秣陵毗鄰長江、地理位置優越,但這優勢在諸侯混戰時成了劣勢,很容易受到水寇、豪強的襲擊,所以周邊雖有平原沃土,卻因沒人耕種而荒蕪草密。
現在孫匡率部投降,北部廣陵軍事威脅解除,龍驤認為可以大力發展此地,歷史上濃墨重彩的金陵,也是時候出現在輿圖之上。
修秣陵新城安頓災民,龍驤人為將江東蛋糕做大,除了有經濟上的考量,也有政治上的考量。
現在江東各郡的官員,大部分都出於自吳、會兩郡的士族。
龍驤想建成後設為治所,這樣離來往合肥、吳縣距離相當,方便他對揚州南北進行制衡,也有削弱吳會士族影響的用意。
選定城址,完成規劃。
橋伷被任命為副總指揮,帶領廣陵十萬軍民開始建城。
修建一座新城,並非三兩個月能成,石頭、木材、水泥消耗巨大,前者可從本地採集,而水泥目前只有合肥有作坊。
考慮到運輸產生的資源浪費,龍驤除了在工地周邊建設磚窯,水泥作坊也同時上馬十幾個。
歲末江東,寒氣凜凜。
由於是為自己新建家園,災民們勞動積極性都很高,每天又有熱乎飯填飽肚皮,所以幹得熱火朝天。
簡雍與魯肅趕到秣陵時,龍驤正與橋伷糾正項目管理的不足。
上次營造合肥新城,橋伷雖然長時間待在現場,但項目一直由龍驤把控着,橋伷充其量能算個項目總工。
此次建秣陵新城,龍驤有意培養橋伷獨立管項目,自己則充當起了顧問角色。
兩人用建築術語交流,許褚、雷緒等同行人聽不懂,都站在屋外等候閑談。
“子敬先生?您怎麼來了?”
“呵呵,雲起何在?”
“在房內談事”
雷緒和魯肅對話聲很大,屋內龍驤聞言臉色一變,心說子敬不留在荊州幫忙,此刻跑回來莫非有要事?
龍驤快步匆匆,剛探出身就看見那熟悉的臉,而魯肅身旁的簡雍他也見過。
簡雍此時也在荊州?他不是隨皇叔去了關中?
龍驤心中起疑,是不知劉協活着,更不知他去了長安。
“龍將軍,陛下讓我來宣旨”
簡雍一邊說一邊拿出詔書,可龍驤就像沒聽見一樣呆在原地。
魯肅見狀連忙提醒:“雲起還不聽宣?有好事。”
“陛下?何人也.”
龍驤誤以為劉備已稱帝,心說您不會這麼魯莽吧?便疑惑地望向魯肅求解。
歷史上劉備聽聞劉協遇害,被群臣簇擁在成都登基稱帝,實際上只是被曹丕強迫禪讓。
現在劉協雖在火中‘喪生’,但曹操並沒行篡漢之舉,只是擁立傀儡劉熙登基,不管劉備認不認新君,龍驤至少是不會認的。
魯肅見到龍驤神色,馬上明白他的疑慮,於是小聲解釋:“雲起之前封閉許都,致使城內秩序混亂,陛下被洛義成等掩護,從許都輾轉逃到了弘農,劉皇叔便帶陛下回長安,重新組建了朝廷,雲起為救陛下厥功甚偉,陛下此時是論功行賞.”
“原來竟是.臣龍驤接旨。”
既然是劉協的旨意,龍驤自然可以欣然領受,所以當即行跪拜大禮。
簡雍宣讀完旨意,笑呵呵對龍驤恭賀曰:“府君封侯拜將,陛下可謂極盡恩寵,現在朝中除了主公與關將軍,龍將軍算得上第三人。”
“不敢當。”
龍驤起身行輯,正色道:“憲和請回告大將軍,龍某忠於漢室之心不會變,唯大將軍馬首是瞻之心亦不變。”
“府君之心意,簡雍已明白。”
簡雍微微頷首,跟着又出言詢問:“出長安之前,主公和軍師皆托我相問,不知將軍將如何北伐?到時候幾路兵馬方便協作。”
“揚州底子薄弱,最近又遭了大水災,合肥這幾年存下的糧食,只怕都要消耗在災民中,短時間可能無法北進,唉.”
龍驤嘆息略作停頓,然後繼續補充:“好在孫匡舉廣陵而降,我只需防範西邊的孫權,大將軍他日如果進軍中原,可讓太史子義出兵徐州、青州,從旁對曹操進行牽制。”
“府君不親自領兵?”簡雍聽得一臉疑惑。
龍驤輕輕搖頭,指着西北方向解釋:“憲和應該有所聽聞,為了安頓這幾萬災民,我正在秣陵西北修建新城,必須坐鎮後方保證穩定。”
“府君所慮周詳.”
簡雍頷首附和時,又提到從揚州選拔人才,要隨他回長安朝廷做官。
龍驤便讓人通知淮南、江東兩地官員,即刻趕到秣陵城供簡雍挑選。
見龍驤如此鄭重其事,簡雍急忙擺手說道:“府君不必如此興師動眾,朝廷初建需要人才不假,但揚州也正是用人之際,您酌情選派些入朝便是,咱們不能因噎廢食”
“憲和所言是也,我會仔細斟酌.”
龍驤見簡雍如此回答,馬上就明白對方用意,敢情選人不能太隨意,若反客為主與劉備的人作對,其後果必然弄巧成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