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虎牢關首戰
會盟后,楊軒作為盟主,分別安排了諸侯的部署,他親領錘鍊一月有餘的三萬荊州軍北上,駐紮於滎陽,直逼虎牢關外。
李會在朝中聞之,卻不作怒色,只是看了眼皇座之上的“夏獻帝”,嚇得後者磕磕巴巴說道:“朕……朕的江山,竟出現如此反賊……哪位……哪位將軍敢出戰應敵?”
這位獻帝比質帝更為年少,也就十三四歲,稚嫩的聲音充滿了恐懼,時不時看向李會的眼神中也帶着討好的意味。
“陛下,臣願出戰!”
李會應聲走出,隨意拱手道。
獻帝背台詞般道:“好……朕拜愛卿為大將軍,加三錫,統領三軍兵馬,假節鉞……”
李會深深作了一揖,高聲道:“臣,謝恩。”
隨後他也不等獻帝再說什麼,當即轉頭開始調兵遣將。
司州內目前有三支軍隊,一是北封軍,李會於漠北親自打造的部隊,嫡系中的嫡系,於半個月前才調入洛陽,共十二萬人,頗為精銳。
二是御林軍,也就是宮中禁軍,原本受楊軒掣肘無法盡數調動,但如今也徹底歸於李會執掌。
三則是洛陽中軍,常用於拱衛京師,或者馳援各地,這支軍隊成份複雜,內部關係網層層疊疊,就連李會在宣武門事變后也無法第一時間掌控。
在楊軒離京后,他與世族們進行了深度的利益綁定和排除異己,這才勉強能調動洛陽中軍,共十萬人。
也就是說,排除掉守護性質的禁軍,屬於他李會的部隊高達二十二萬人,比之盟軍都不相上下了。
分別佈置好四關守軍后,李會示意獻帝退朝,自己帶着諸將到大將軍府討論兵事去了。
至於四關,即伊闕關,虎牢關,大谷關和軒轅關,此四關,分別扼守洛陽之南,乃是司州命脈所在。
而這,亦是楊軒的主攻所在。
楊軒軍三萬人,后將軍吳嘉軍三萬人,彭城太守劉旭兩萬人負責虎牢關方面。
除卻涼州軍因多騎承擔起在長安附近騷擾敵軍的任務,剩餘諸侯平分至剩下三關。
此時,正當五月十五。
虎牢關前五十裡外,三支深紅旌旗卷舒,上面分別印着“楊”“吳”“劉”三字,赫然就是大夏虎牢關方面集團軍。
楊軒和吳嘉兩人商討后,決定在此伐木紮營,作為糧草輜重的前哨基地,而身後不遠的滎陽,也就成了資源倉庫。
和其他諸侯約定好日子后,最終決定在五月十五日這天統一進攻,試探敵軍強弱。
楊軒並沒有用首戰即決戰的陳友諒式戰法,而是決定緩攻,徐徐圖之。
因為他深知,在沒有形成絕對的統一指揮前,諸侯們永遠都是各打各的,甚至還會留有餘力提防友軍背刺。
而作為主攻方向的虎牢關,楊軒是做了精心準備的,不說和他交好的吳嘉定會儘力,就連那彭城太守劉旭,都和他有同窗之誼。
這就是從小生活在京師的好處,不用你故意去發展人脈,光是自然成長所接觸的人脈便足以一生受用。
吳嘉是個很勇武的漢子,生於幽州,具有北地一貫的粗獷豪邁,這性子讓他在朝堂碰了不少壁,但就是如此性子都生生走到了后將軍的位置,可見其含金量。
晨會上,楊軒欲以郭奉為先鋒佯攻一波,卻遭到了吳嘉的反對,後者認為首戰需打出威勢,不應草草撤退。
楊軒令其細言,吳嘉道:“愚兄別無長處,
唯有一身武功,願做先鋒為我軍壯威。”
楊軒劉旭聞之大驚,連聲勸阻,但兩個人加一起都拽不住吳嘉出門的步伐,只好無奈妥協,各令其精銳保護好后將軍。
晌午,吳嘉領先鋒五千兵馬至虎牢叩關,虎牢守將名王雙,李會親信,河北上將也。
二者皆為熊虎之將,見面心切,王雙下關與之決鬥,不利,被挑下馬來狼狽歸關,盟軍見此士氣大振,遂開始攻城。
吳嘉策馬執旗繞陣兩圈,見先頭部隊已扛過箭矢齊射直達虎牢腳下,乃下馬高呼:“先登城頭者,得首功!”
后領部曲親上城頭而戰,驍勇異常,令虎牢關甫一交戰便呈搖搖欲墜之態。
王雙於箭塔觀之,大驚,匆忙通知另三關來援,隨後亦親臨戰場以穩軍心。
虎牢關由北封軍別部四萬人鎮守,裝備精良,待盟軍先鋒攻勢稍頹,逐漸穩定住陣地,將盟軍擋在一段城牆上,再不得進。
吳嘉抬眼四望,鎖定王雙所在,和盟軍高手合謀,同時跳入敵陣圍住王雙,落地瞬間城牆都跟着震動,周遭士兵踉蹌退散。
其他人擋住士兵,吳嘉持闊劍力斬,刀鋒透着滲人的寒光向著王雙而去。-
王雙瞳孔猛縮,幾乎是千鈞一髮之際以傷換傷打退後方高手,身負劍痕重傷而去。
吳嘉見未能斬將,心生懊惱之餘向著盟軍陣地撤退,百餘甲士竟不能擋!
下午五時,鳴金收兵,吳嘉親自斷後,於最後跳下城牆,全身僅有四五道淺痕,輕傷而已。
牆上敵軍慶幸之餘,望向吳嘉的眼神已蒙上恐懼的神色,士氣再不如初來時的高昂。
夜會,五十裡外楊軍帥帳內,吳嘉呲牙咧嘴的受着藥師醫治,深覺打仗還不如療傷疼。
楊軒手背托臉倚在座位上,聽了屬下對此戰的描述,頓時頗感敬佩的對吳嘉說道:“大兄好勇武啊。”
吳嘉想揮揮手,卻因為牽扯到傷口而顫抖了一下,又悻然放下,搖頭失笑道:“賊軍不過土雞瓦狗而已。”
楊軒卻沒有因此輕視李會的北封軍,這支軍隊的長處可並不是守城。
而是……
奇襲!
北封軍內有一支建號“白馬”的北幽鐵騎,具體人數不知,但在漠北的赫赫威名都傳到了遠在洛陽的他耳朵里。
而在盟軍,只有魏囂的涼州軍才有一支稱為“良家子騎”的騎軍,並且無法長途跋涉到中原地區,只好在關中遊盪牽扯洛陽中軍。
也就是說,在中原地區,盟軍竟然沒有一支成建制的騎軍!
這讓楊軒感到相當無力,南方缺馬是地緣限制,不是他想搞就能有的。
至於以步克騎……
“也不是不可能。”
楊軒無聲自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