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堂語文課
記憶中,我的小學應該是這幾門課程: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美術、音樂、體育和思想品德。
不是每一種記憶都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抽離,有些化為生命里的筋骨軟肋,略微掙扎,血肉模糊,我們懷念過去的人,記憶中弄堂里的風,和那些不知疼痛的漫漫時光,時間已倒退無門,等我把風景都看透,再去陪你細水長流。
“起立!”班主任走進教室,同樣也是我們的語文老師,伴隨着老師的步伐,班長站了起來。
同學們也紛紛站立,有模有樣的學着,在我們第一堂課時,老師就教導了我們師生之間基本的禮儀。
“老師好!”
同學們聲音十分響亮。
“同學們好!”
老師習慣性的講道,在她幾十年的教書生涯中,每一節課都是這樣的開始。
“坐下!”
這時,班長的聲音想起,同學們紛紛落座,噼里啪啦的聲音,好不整齊。
“同學們,打開書本第16頁,今天我們學習一首古詩《詠鵝》”
同學們翻開課本,翻頁的聲音,好像摩挲過的這一頁發出了嘆息。
“來,同學們,跟老師一起讀一遍。”
“詠鵝”
“詠鵝”
“唐·駱賓王”
“唐·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一句一句的重複着,彷彿後面的學習生涯都是這麼重複着。或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記住它,然後慢慢慢慢理解它。
“這首詩描寫了白鵝在綠水中浮遊蕩漾、快樂呼喚的情景,色彩明麗,形象生動。不僅寫出了鵝的一般特徵,而且給我們呈現了一幅清新悅人的“鵝戲清波”圖。同時表現了作者歡快的心情。”
老師試圖想讓我們去理解這首古詩的內涵,可是當時的我們又怎能明白,有些懵懵懂懂。後來長大一些,慢慢就能體會其中的含義。
後面,在老師的引導中,我們將這首古詩,唱了出來,這樣慢慢讓我們體會作者當時作詩的情緒。
依稀記得,語文老師在下課前講的最後一句話。
“在快樂的音樂聲中我們的課程就要結束了,希望大家回去能將今天學習的歌曲《詠鵝》唱給爸爸媽媽聽。”
她依然是那麼的慈祥。
鮮花感恩雨露,因為雨露滋潤它成長;蒼鷹感恩長空,因為長空讓它飛翔;高山感恩大地,因為大地讓它高聳;我要感恩的是我的啟蒙老師--李老師,因為她把我領進智慧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