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快樂的單身漢
拆老屋的日子,何貴發只當看着一場熱鬧!因為有些材料是當用的,必須拆掉拿走,然後用在新屋修建上。離開這個地方每個人都沒有任何留戀和不舍,他們是有理由去憧憬在新家的歡樂時光,至少比在這兒會好上好多。
泥瓦片是用來蓋在房頂上遮雨的,何貴發目睹了整個做瓦燒瓦的過程,這個過程也是父親母親自己完成的。這個做瓦看起來很簡單,其實沒有那麼簡單,一不留神就會前功盡棄。
先要和泥巴,泥巴太軟了無法刮片上滾筒,太幹了也無法上滾筒,必須恰到好處。泥巴在裝到一個長方形盒子裏面,再用一個弓一樣的工具刮成一片片的,然後雙手托起泥片包在一個木製的滾筒上面。這個滾筒由突出的幾個豎條分隔成平均幾份,當泥片包上去以後也被分隔成了幾份,再後來用泥刀將連接處刮平,這樣一個瓦筒子就做好了。
那個滾筒型的工具是可以捲縮的,當瓦桶做好了,就拿去空地上放好,再把滾筒捲縮小拿出來,就只剩下瓦筒子在地上了。就這樣一個接着一個的做出來,放在空地上等着太陽晒乾,晒乾后就從那個條分隔凹下去的位置,將瓦筒掰成一片片的就成了半成品弧形瓦片。偶爾遇上大雨遮蓋不及,全部的瓦桶都會被大雨淋趴在地上,讓人慾哭無淚。
燒瓦的窯就在地基的側面,那個窯和當時家裏的燒飯的灶形狀是基本相同的,不同的地方是大很多,而且是朝地裏面挖出來的。窯是一個直徑大約兩三米的圓形的坑,深度也在兩三米左右,共分為兩層,下面一層是燒火的,中間是鋼條交叉形成的網。
晒乾的瓦片就按照一定的形佈局,一層一層擺放在網上面,這個擺放非常講究的。擺好以後會鋪上一些其他東西和泥巴,窯的一方是火門,瓦裝填完畢就開始生火燒瓦,具體燒多久,何貴發沒有記憶了。
白天做瓦晚上燒瓦,這些都是父母自己在做,何青明記得那個時候外公晚上來陪了他們好晚上。外公喜歡給他們講鬼故事,也許外公不會講別的故事,也許外公的故事講的過於逼真了,經常嚇得他們不敢睡覺。
父親請了幾個石匠,負責打好所需的石板和石柱,在那時候石匠就叫打石匠,乾的工作就叫打石頭。弄好以後就再請人抬回來,石板一般由兩個人抬,石柱那就得好幾個人一起抬了。
在抬石頭這些老鄉裏面,何貴發印象比較深刻只有兩個人,兩個都是單身漢,其中一個是和他家隔了好幾代人的和母親同姓的所謂舅舅。這個舅舅因為父母雙亡,就一直打着光棍。這兩個人應該是同病相憐的緣故,做啥事都裹在一起的,很多時候就幫人家抬抬石頭,般搬家啥的,混得一些酒食招待。
何貴發記得,那個舅舅一直叫母親叫大姐,看起來是蠻親熱的,每天晚上收工后這兩人並不會吃太多飯,但酒是要“管飽”的。那時候酒還勉強應付,大肉那是沒法滿足的,因此基本就是一碗花生米或者黃豆下酒。
那時候是沒有像楊的酒杯的,基本就是用兩隻印有“***語錄”的瓷盅裝酒。二人並不會因為下酒菜太簡陋而不能盡興,他們一邊擺着那時候何貴發不太能聽懂的龍門陣,一邊“五魁首啊!八匹馬呀!六六啊!四季財”扯聲賣氣地划拳懟酒,偶爾滿臉通紅的尬吹一通毫無根據的牛皮。每天晚上都喝得醉醺醺的,但看起來很快樂的樣子勾肩搭背着一起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