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大世將起,人皇之位再現
“道友大恩,帝鳳銘記在心。”
李清道笑了笑,並沒有過多在意,對於帝鳳來說,這門寶術或許是非常的珍貴,但是對於李清道而言,不過爾爾。
“無需多謝,功法是用來傳承的,若是人人敝帚自珍,牢牢地把所謂的功法寧願埋沒也不願傳承開來,那修行界只會倒退。
於我而言,我欣賞你對於死亡的坦然態度,所以我就幫助了你,並不是為了讓你心懷感激才去做。
何況在我看來,世界難有無敵的法,只有無敵的人。”
帝鳳真靈聞言,心中震撼,喃喃自語。
“沒有無敵的法,只有無敵的人?道友果然看得通透,讓人欽佩。”
帝鳳跟着李清道邊走邊說,二人身後跟着公孫離和妃靈等人。
妃靈心中激動萬分,因為她看到了從公孫離身體內被剝離出來的帝鳳真靈,見到了帝鳳,鳳族就像是見到了主心骨。
眾人來到鳳族主殿,帝鳳看向妃靈,心有感觸。
“你是......如今鳳族的大祭司?我在你身上感覺到了屬於祭司的獨特氣息。”
“回帝鳳大人,妃靈正是如今鳳族的大祭司,上一任大祭司臨終前,和大長老一起推舉我成為了大祭司。”
“大長老鳳元子?他還好嗎?”
一聽到妃靈提及鳳族大長老,帝鳳顯得有些激動,因為鳳元子不但是鳳族的大長老,地位在鳳族之內舉足輕重;更因為他是帝鳳的親弟弟。
自從龍漢初劫之後,帝鳳就再也沒有聽到過有關於鳳元子的消息了,現在猛然聽到妃靈提起,帝鳳心下激動,有些激動。
“大長老壽元枯竭,很少出世,一直都在鳳族之內封印着自己。”
帝鳳點點頭,隨即看向一旁的西鳳。
“這位是?”
“我叫西鳳,是負責掌管鳳族護族大陣的陣靈官。”
說完,西鳳將手中的大纛一揮,整個鳳族的護族大陣,與之遙相呼應,變得熠熠生輝。
李清道靜坐一旁,等到帝鳳和其他在場之人一一敘話之後,站起身來,欲要告辭。
“帝鳳道友,如今此間事了,也到了我告辭的時候了,便不再打擾了。”
帝鳳也沒想到李清道這麼急着離去,她剛從公孫離體內蘇醒不久,對外界了解很少,許多的事情還都是從公孫離的識海中了解到的。
“既然如此,我也不便強留,不過公孫姑娘,我建議道友還是將她留在鳳族內修行比較好,最起碼等她完全領悟了鳳族神通再離開也不遲。”
李清道聞言,看向公孫離。
“徒兒,你意下如何?”
“師尊,那我就留在鳳族吧,這裏給我的感覺,很是熟悉與親切,等我修行有成,再去尋你。”
畢竟是帝鳳的真靈轉世之身,對於鳳族有着本源上的親切感,所以公孫離才會答應留在鳳族。
安排好公孫離的事情,李清道離開鳳族,臨別之際,帝鳳帶領妃靈和西鳳一行三人,將李清道送出了鳳族大陣。
“李清道此番贈法之恩,鳳族銘記在心,在此於李先生締結盟約,既然道友身為唐朝國師,那鳳族世代為道友鎮壓南疆,永不毀約!”
李清道沒想到鳳族竟然會主動應允這麼一件事,倒是在他意料之外。
回到長安之後,李清道坐鎮國師府,從李世民和欽天監的消息中,發現大唐境內,甚至整個南瞻部洲,都湧現出不少天賦出眾的苗子。
看來傳法天下,終究有人能脫穎而出,成為時代的主角。
只不過這樣的事從未有人開先河罷了,世上永遠不缺少天賦才情卓絕之輩,只是可能那些人缺少了一個機會。
如今,李清道將修行的機會平等的賜予了每一個人,甚至是每一個開啟了靈智的生靈。
欽天監內。
“如今天下修行之人,如雨後春筍一般紛紛顯現,人間氣運匯聚猛增;再加上陛下施行教化有功,我想藉此機會,為世間再立人皇之位!”
李清道把自己接下來想要做的事情,說給了李世民袁天罡等人。
這些日子以來,不僅僅是袁天罡有所發覺,唐皇李世民也發現了,這方人間界在世人開始參加修行之後,變得活躍了起來。
只是他們還不清楚這種變化的原因是什麼,但李清道知道,這是凡間界在慢慢蛻化成為仙武世界的徵兆。
也正是因為這種變化,李清道才提出藉助教化之無量功德,使得人皇之位再現的計劃。
“國師需要如何進行?今日來,我也頗有感觸,發現這天地間的一些東西,好像變得更為活躍了。”
“陛下有所不知,這是天道顯化所致,人間氣運得以增長,帝王教化有功,所以才會出現這些變化!”
聽了袁天罡的解釋,李世民這才明白。
“陛下可擬一旨意,昭告天下,七日後我在長安城外,設一道場,為所來之人傳道解惑;其二便是為了溝通天地意志,讓人皇之位再現!”
李世民聞言,欣然應允,他聽從李清道的安排,謀劃了這麼久,為的不就是這一天嗎?現在機會就擺在眼前,李世民心下激動無比。
七日後,長安城外的青松山腳下,坐滿了無數前來聆聽國師傳道的人和其他開啟了靈智的生靈。
他們整齊有序的坐落在道場之中,等待着那個為他們傳道的人出現。
道場之上,李清道緩緩出現在了台上,面朝眾人,坦然坐在了蒲團之上。
看了一眼場下眾人,可謂是浮生百態,盡在其中。
抓耳撓腮者有之,撫膺長嘆者有之,皺眉苦思者亦有之;場中有老猿坐定,場邊有靈蛇纏樹,場外有青鳥環繞。
他們此刻不分族群,不論地位,全都靜靜地等待李清道開口傳道。
李清道微微一笑,雖然在追尋彼岸的路上,他要比這些人走的遠了無數倍,但是給如此多的生靈傳道,卻還是第一次。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誰能極之?”
並未直接傳道授業,李清道面對眾生,而是直接先提出了三個問題。
遠古伊始之初,是誰將大道傳開?
天地尚未成形,那麼該如何考究?
明暗混沌不分,又該怎麼去探尋?
三問提出,場下所有生靈,全都面露思索的神色,認真的探尋問題的答案,只是過了很久,終究是沒有一個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