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戰後的問題
黎明時分,開封戰鬥結束。
朱連壁在錦衣衛力士的護衛下,進入開封城。
“立即打掃戰場,恢復秩序,整頓治安,救濟百姓。”
進入城池,朱連壁策馬緩行,眼看着沿街巷子,到處都是屍體,以及戰鬥留下的痕迹。
朱連壁側頭對身後跟隨的陳子龍,吩咐了一聲。
“現在由你暫代開封知府一職,負責開封政務,讓馬儒齊、陳萬鼎接手城防。”
“其餘各軍,撤出城區,在城外營寨休整,不得入城擾民。”
“遵旨。”馬背上的陳子龍拱手一拜,應聲回道。
進入開封布政使司衙門,朱連壁接到李之芳送來的戰報。
“啟稟陛下,開封守軍被我軍全殲,建奴主將杜蘭,偽巡撫高士俊不知所蹤。”
“其餘將領人馬,盡數被殺,俘虜一萬九千餘人,其中有八千餘重傷員,這批傷員都安置在營房。”
“但是有個問題,那批傷員都沒有得到應有的救治,很多傷員怕是都有性命之危。”
聽完李之芳的彙報,朱連壁微微皺眉。
“兩軍交戰,各為其主,如今這批傷員,既然成為我軍俘虜,就該救治。”
“立即傳令各軍輜重營的醫療隊,全力救治傷員。”
“末將領旨。”李之芳放下軍報,立即轉身而去。
重新整編過的龍驤各軍,輜重工兵營編製內,就有醫療隊,隊一級的人員配備為一千人,
也就是說現在龍驤各軍之中,有一千名醫療人員,其中有六十名大夫,學徒、擔架救護人員。
在救治傷員這塊,朱連壁向來都很重視,早在兩年前,太醫令沈佺期便奉命在金陵,開辦了太醫署院。
目的就是培養學徒,學習救治傷員的醫術。
為了培養大夫,朱連壁特意下令,各州府縣成立醫學院,明確規定縣一級的醫院院長,為正八品官階。
州一級為正八品,府一級為正七品,布政司行省一級為正五品。
而太醫署的太醫令沈佺期,更是提升為正三品品階,左右醫丞為從三品,另有供奉,皆明確有品階。
朱連壁之所以抬高大夫的地位,一是軍隊需要,二是解決百姓看病問題,三是擴大中醫影響和傳承。
要知道中醫因為傳承問題,一代不如一代,到後來都成為歪門邪道了,不得不讓人唏噓感嘆。
李之芳奉旨離開后,朱連壁翻閱了一些山東送來的奏摺。
現在山東的軍政事務,都是龍驤第三軍提督張天祿在負責。
他一個武將出身的將軍,政務就不是他擅長的事情,最近忙得那叫個昏天黑地,已經幾次上書,請求派遣官吏赴任。
放下張天祿傷的奏摺,朱連壁思慮片刻,看了眼堂下候命的署官黃淵耀、候玄演、左國材等一批隨駕官吏。
現在朱連壁手中事務繁重,也離不開黃淵耀這些署官。
“黃淵耀擬旨,着吏部下公文,任命陳子壯為河南巡撫,熊開元為河南都司總兵,張家玉為山東巡撫,金光辰為山東都司總兵,陳邦彥為兩省巡按御史。”
“着吏部,考核任用一批官吏,赴任山東、河南各州府。”
“下旨內閣,配合太醫署,下發文書,收購一批治理傷口的藥材,儘快送到開封來。”
“遵旨。”黃淵耀、左國材、候玄演這些人,隨駕左右,就是處理具體事務,接收朝廷送來的文書,奏摺、統計戰功,撫恤、軍需物資等等事務。
他們這些人,每天圍着朱連壁這個皇帝轉,忙得也是不可開交。
朱連壁也樂於放權,除了軍務大事,一些政務事情,他都任由他們直接處理,省得各級官吏互相推諉。
浪費時間不說,還延誤了事情處理結果。
開封的結束的第二天一早,朱連壁便接到張煌言派人送來的軍報。
“張煌言果然不負朕望,辦的不錯。”
朱連壁拆開密封的軍報,這才得知湖廣督師張煌言,率領禁衛步兵第一軍,羽林第三軍、第四軍,已經攻陷南陽。
現在張煌言率軍駐紮南陽,詢問下一步戰略部署。
堂下的陳子龍聞言,拱手建議道:“陛下,南陽緊靠商於之地,武關更是入關門戶,現在開封既下,可以先搶佔武關。”
“待我軍攻下洛陽,就可以向關中進發,拿下武關,可以直插長安,潼關的威脅,就會大大降低。”
“嗯,那就這麼辦。”
朱連壁思慮之下,遂揚聲道:“候玄演擬旨,免去張煌言湖廣督師一職,任命姚啟聖出任湖廣、貴州總督。”
“改任張煌言為陝甘寧三邊總督,統率所部禁衛步兵第一軍,李過、高一功所部羽林第三軍,馬進忠、王允才所部羽林第四軍,向商於之地推進。”
“奪取武關要塞,為我軍進入關中做好備戰準備。”
旨意密封之後,由趙彪安排錦衣衛力士,送往南陽府。
“陛下,內閣鄭閣老、戶部路尚書,已經連續上了三道摺子,詢問陛下何時回京。”
聽到朱連壁這是要乘勝追擊,準備進軍關中,黃淵耀這個隨駕中書舍人,連忙開口提醒道。
“子龍啊,你看看,鄭閣老、路尚書這是又哭窮了,朝廷沒錢了。”
朱連壁苦笑一聲,對陳子龍訴苦了起來。
“陛下,鄭閣老、路尚書也是為朝廷大計,我們在前線打的是痛快,後方確實不容易。”
陳子龍在應天府知府幹了兩年知府,對於朝廷的情況,也是知根知底。
“這次攻下開封,我軍繳獲甚微不說,還要倒貼糧草,藥材救濟百姓和傷員,短期看起來,這叫虧本買賣。”
陳子龍接手開封府後才知道,府庫糧草匱乏,錢財更是只有數萬兩白銀,還不夠這次戰爭的損耗。
“罷了,黃舍人你給內閣回信,攻下洛陽,朕就罷兵,拿下開封,不取神都,豈不是半途而廢?”
朱連壁身為皇帝,哪裏會不知道朝廷困難。
每一次戰爭,就是幾十萬大軍動員,一打就是幾個月甚至大半年。
如今糧食問題都還好,江南各省因為種植了新式的紅薯、土豆、玉米等農作物,大明軍民的糧食問題,暫時算是解決了。
但龐大的軍費開支,依舊壓得朱連壁這個新朝廷難以喘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