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元卿入宮
太子府。
元卿的身孕已經八個月,挺着大肚子,一看就知道又是多胎。
她現在整個腳都腫了起來,走一會兒都費勁,她就直接躺在床上偷懶。
每日都得胤礽回府後,硬拉着她下地,夜裏再給她泡腳。
元卿的一切,他都要親力親為,關雎院的奴才們也都習慣了。
可今日,胤礽遲遲不曾回來。
溪亭早早便派人出去打聽,得到消息后,也不敢告訴元卿。
兩個月前,小一生下一個女兒,玉林就回到了太子府。
這些日子,玉林千叮嚀萬囑咐,叫他們一定要照顧好太子妃,最好不要出門。
她懷了多胎,很可能最近幾日會生產。
秋明走出來,就見溪亭在院子裏來回踱步,上前問道:“你在這愁眉苦臉地做什麼?”
溪亭揮了揮手:“你過來,我跟你說。”
兩人拉拉扯扯地躲到院子外去,這一幕,被從廚房出來的秋映瞧了個正着。
她放下手裏的活兒,悄摸地跟上去。
讓秋明總是笑話她,今日也得抓住她的把柄,以後看她還敢不敢。
溪亭帶着秋明去了一個角落,又謹慎地打量周圍,確定沒有人跟上來,才放鬆。
“你這是怎麼了?”秋明疑惑地問道。
溪亭憂心道:“太子爺出事了!方才我派人去宮裏打探消息,聽宮門外是侍衛說,早朝後太子爺就沒有出宮。”
“李玉出宮后沒有回府,而是去了誠郡王府和四貝勒府。”
“宮裏的事情,我沒法打聽到,但應該不是好事兒,太子妃現在這個情況,我怕她知道了,會受不住。”
秋明卻比溪亭更加了解元卿,當即搖頭:“不行,若是不告訴太子妃,只怕到時太子爺當真出事,她才會受不住的。”
“那怎麼辦,難道現在就去嗎?”
溪亭想了想,又說道:“要不就等天暗下來再說,再去將瑚蘭嬤嬤和傅嬤嬤請過來。”
“萬一太子爺回來了便最好,若是沒有,咱們也可以攔得住太子妃出府。”
秋明點頭說道:“這樣也好。”
兩人一番合計,卻不知隔牆有耳,秋映已經轉頭跑向院子裏。
她是堅定的唯太子妃論,這麼大的事,必須第一時間告訴太子妃才行。
冒冒失失衝進內室,秋晗正在伺候元卿喝葯。
“你慢點,跑那麼快做什麼,萬一衝撞了太子妃怎麼辦。”
真見到太子妃,秋映也不知如何開口,擔憂地看向她的肚子。
元卿見她衝進來便知有事,秋映看似莽撞,實則是很有分寸的。
“有話就說,直勾勾瞧着我做什麼?”
秋映猶豫了片刻:“我……沒什麼事。”
元卿放下藥碗,往嘴了扔了一顆蜜餞,然後就開始目不轉睛地盯着她,盯得她渾身發毛還不算完。
秋映就是個直腸子,哪受得了這一招。
立馬坦白,求放過。
她走到元卿身旁,低聲說道:“方才我聽見秋明和溪亭在嘀咕,說是……太子爺出事了。”
元卿心中一驚,忙問道:“出事了?什麼事?”
“我也不知道,”秋映搖了搖頭:“只聽他們說,太子爺早朝後便不曾出來。”
聽到胤礽在宮裏,元卿倒沒那麼擔心了。
皇宮裏是康熙的地盤,除了康熙自己,沒人敢對胤礽動手。
康熙對胤礽的偏愛,只會小懲大誡罷了,況且他也……
元卿身形一頓,一拍大腿,真是一孕傻三年,這麼重要的事情,她怎麼忘了。
康熙四十二年五月十八,不就是索額圖下獄的日子。
“去讓溪亭進來。”
秋映飛一般的速度跑了出去,很快就拖着溪亭進來。
元卿問道:“今日,皇上是不是下旨,緝拿索額圖了?”
溪亭知道瞞不過了:“是,聽說今日早朝,八貝勒參了索額圖大人,皇上勃然大怒。”
“散朝後,太子爺隨皇上進入乾清宮,之後的事便打聽不出來。”
元卿頓了頓,康熙應該不會因此重罰胤礽,頂多責罵一番,按理說這時候也該回來了。
難道說……記憶回籠,昨夜胤礽好像說過,胤禩不會放過索額圖,更不想放過他。
他便將計就計一次。
這麼大的事,她竟然給忘了:“快去備馬車,咱們進宮。”
元卿撫過自己的孕肚。
寶啊,今兒家裏有事,不方便接你們出來,你們給個面子,安安穩穩地在額娘肚子裏再待上兩天。
……
紫禁城。
入夜後,所有宮殿都被點亮,坤寧宮也不例外,燈火通明,與月爭輝。
殿外依舊跪得筆直的胤礽身旁,只有一盞宮燈,燭火在夜風的吹動下,跳躍在他的臉龐,卻不動他分毫。
乾清宮內,康熙都時不時看向殿門,盼着有奴才進來回稟胤礽知罪,他也好有個伸腳的台階。
四五個時辰過去,胤祉來了,胤禛來了,胤祺來了,胤禟來了,連太后都來了,胤礽還是不曾求饒。
康熙的臉已經黑成墨色。
太后出言提醒:“皇上真的打算一直與太子這般僵持?”
康熙氣憤不已:“那個混賬東西,竟然讓朕廢了他的太子之位,此時朕若不懲戒他一番,將來更不知,能說出些什麼。”
天後目光幽深,別有深意地道:“說到底,誰不想做皇太子呢?”
“皇額娘這是何意?”
“哀家的意思皇上自然清楚,不過哀家還是要多提醒皇上一句。”
“完顏氏即將臨盆,若此時聽到消息,動了胎氣,可不是一屍兩命那麼簡單。”
當初康熙征戰葛爾丹,為振士氣,大肆宣揚完顏氏誕育多胎,乃上天眷顧大清。
她此次所懷亦是多胎,若不能平安降生。
難免會被有心之人利用,尤其是那些反清復明的叛賊,他們已經編造出朱三太子之妻誕下雙胎之事,與朝廷對立。
一旦元卿出事,便可說成大清命數已盡,無福再得貴子。
真到那時,反叛勢力只會越來越囂張。
對此,康熙確實不得不思索再三。
太后見康熙陷入沉思,知道自己的話起了作用,自己也不再多留,起身離開乾清宮。
旁人多數無益,事情還是要自己想通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