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章 4股油條
我們這一代人對老家的四股油條都情有獨鍾,彷彿是血肉里不可或缺的。
小時候,每每早上聽到那聲聲“油條,賣油條來”,都盼望着爺娘能夠駐足去買上點,用白色尼龍匹子綁起來的油條,一嘟嚕一嘟嚕的。
每一個清晨的六點左右,村子裏總會響起油條的叫賣聲,沿着村子最北面一路向南,路過馬家、王家,先到大哥家旁邊的場院裏停一下,然後到五大爺和三爺爺家附近,也就是我家上面再駐足一陣。
腳一踢,打開大梁自行車的支撐。再一踢,彈簧回位,緊固支撐。賣油條的就把自行車臨時停靠在大爺爺家那棵柿子樹下,一聲聲清脆的喊着“油條,賣油條來”。在家的或者幹了一早上農活回來吃早飯的聽到吆喝聲會買一點,稱上幾兩或者一斤給孩子們打牙祭。
剛炸出來的油條口感很好,賣油條的用自行車馱着兩個竹簍子,一邊一個,簍子裏裝着早上剛炸出來的油條,四股的,交錯在一起,遠遠的就能聞到香味。
酥脆的油條被炸成了金黃色或者金紅色,有的地方還有氣鼓,我最喜歡吃有氣鼓的地方,那裏最酥脆。
老家的油條不壓稱,因為炸的酥,不像城市裏的故意炸的軟軟的,保留了大量的水分。炸的酥更受歡迎,既不壓稱還更美味,有時候從地里回來七點多賣油條的已經賣完了。
老家農村油條有多種吃法,現在很多城裏人還詬病我們的吃法。
油條拌黃瓜可能是外面人不曾想到的吃法,墨綠的黃瓜切成片,配上切的很細的油條,伴着醬油和蒜泥,彷彿所有食材都活了起來,只要拌在一起就會散發出濃郁的、讓人難以言表的、有種莫名喜歡和懷念的香味。做這道菜還得是老家的四股油條,青島的油條我用過幾次,同樣的手法、同樣的配方,材料不同味道相差千里。
豆漿油條、稀飯油條,油條在稀飯里蘸一下,咬在嘴裏稀飯的汁液伴着油條一起入口,滑入腹中,黃金搭檔后給人帶來不一樣的味感。小時候家裏買不起大米,只有自己種的小米,熬出的小米粥湯汁粘稠,表層附着着一層有着淡淡雞蛋香味的隔膜,如果這個時候有油條蘸一下,會幸福一整天。
油條掛在牆上或者屋子裏,或者晾在耙籃里自然風乾,風乾后的油條沒有了原先的酥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種類的口感。嚼在嘴裏嘎嘣嘎嘣的,越嚼越香。
印象比較深的是種黃煙的季節,早上劈完煙回到家裏,爺怕賣油條的賣完走了,顧不上雙手還沾着煙油黑黢黢就直奔賣油條的地方,買上半斤油條給我和弟弟打牙祭。
炸油條是個手藝活,村子裏沒人會,附近幾個村子,方圓幾公里以內只有一個賣油條的,長大后才知道他是我同學白興亮的父親,白家莊的。
自從我上高中后就沒再見他到村子裏賣油條,或許是由於年齡,或許是由於子女不願意,後來再也沒有吃到過他炸的油條。同樣是四股油條,還是他炸的更好吃。
長大後來到了青島,每次回老家都有老鄉委託給帶個幾十塊錢的,最多的時候我帶了200塊錢的油條回來,一斤七塊錢。
四股油條好吃,有家鄉味道,更有小時候的情懷,過幾天再回家的時候還去買四股油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