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回: 馬老暢談翡翠翎管妙語驚人 江一梅抓海底大魚暗下決心
(當代長篇章回小說)
《戴翡翠翎管的男人》
——京城新聞圈風雲錄
顧雪林
第6回:
馬老暢談翡翠翎管妙語驚人
江一梅抓海底大魚暗下決心
馬老喜歡喝茶,幾口雲南普洱茶下肚,馬老打開了話匣子。
“其實,BJ收藏清代翡翠翎管的高手們,最看重的,還是那批800多根‘和珅翡翠翎管’的去向。總希望自己收藏的翡翠翎管中,能有和珅當年的舊藏。但究竟和珅收藏了哪些翡翠翎管,歷史上沒有明確記載,成為千古之謎!”馬老的這一番話,聽得江一梅饒有興趣。
“那麼,你們究竟是如何斷定,哪些翡翠翎管是當年和珅的收藏呢?”江一梅的問題無疑有點專業。
“唉,難就難在這裏!”馬老的回答是一聲嘆息。
馬老說:“和珅是乾隆晚期的宰輔、大學士,又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貪官,在清史中十分惹人注目,有關他的傳說也因此多不勝數。特別是他的兒子豐紳殷德,後來娶了乾隆皇帝的小女兒固倫和孝公主為妻,使和珅的豪宅一時成為了實際上的公主府。
和珅1750年出生,清滿洲正紅旗人,生員出身。因辦事幹練,深得乾隆皇帝信賴,倚為心腹,任軍機大臣20多年,專擅弄權,控制官員升遷,大肆貪污。乾隆四十一年,和珅開始在BJ東依前海,背靠後海的位置,修建他的豪宅,時稱‘和第’,又名‘翠綿園’,位於BJ十剎海柳蔭街,現稱恭王府。
1799年嘉慶四年,和府被查抄,定其20大罪狀,賜死。在府中查沒金銀珍寶無數。依照薛福成《庸庵筆記》中的記載,和珅家的財產全部合計約值銀11億又6百萬兩。相當於清朝15年到20年的財政收入。時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之諺。和珅被賜死時,留下遺書‘五十年來夢幻真,今朝撒手謝紅塵;他時水泛含龍日,認取香煙是後身。’和珅終年50歲。”
馬老接著說:“我在故宮主要是研究翡翠,所以,翡翠翎管也是我研究的內容之一。我最感興趣的,是那批‘和珅翡翠翎管’的最終去向。既然是研究者,當然要研究那些歷史上的千古之謎,如果有現成答案,還要我們這些研究者幹嘛。我們通過研究,也漸漸摸到了一些歷史脈絡。例如,和珅當年收藏的翡翠翎管,有一些是通過乾隆的十公主收藏到的。乾隆最愛十公主,十公主少年時常女扮男裝,隨乾隆微服私訪。當時,和珅總是護駕乾隆左右,和十公主混得非常熟。十公主要什麼,和珅就會獻上什麼,哄得十公主非常開心,竟稱呼和珅為‘老丈人’。十公主長大成人之後,被乾隆皇帝賜配給和珅之子豐紳殷德為妻,和珅與乾隆竟作了兒女親家。一些宮廷造辦處製造的名貴翡翠翎管就通過十公主的牽線搭橋,源源不斷地流入和珅這位清朝乾隆時期的‘京城翎管王’的家。”
“和珅當年為什麼要收藏那麼多翡翠翎管?”江一梅還是有些不解地問。
馬老說:“乾隆中期,緬甸的翡翠礦產一度產量非常低,能制翡翠翎管的翡翠原石材料奇缺。乾隆皇帝特准清宮造辦處造了一批仿翡翠琉璃翎管和仿白玉琉璃翎管,賞授三品以上文官和武官。這批清宮造辦處官造的琉璃翎管當年的造價也不菲,且做工極為精良,如今也都是稀罕之物!有了這批琉璃翎管之後,和珅乘機把清宮造辦處存留的一些翡翠翎管據為己有。在清代,翡翠是非常稀罕的硬玉寶石,比黃金值錢多了。翡翠原石製成的翡翠翎管當然逃不出愛財如命的和珅的手掌!他到底私藏了多少,歷史上眾說不一。
“你認為和珅當年究竟貪污到手了多少根翡翠翎管?”江一梅好奇地問。
“嘉慶帝當時是派十一親王和七駙馬去查抄的和珅宅邸,據他們呈送給嘉慶帝的查抄單子記載,共查抄到滿綠祖母綠翡翠翎管十一個;各色翡翠翎管八百三十五個,總共八百四十六個,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那批‘和珅翡翠翎管’。和珅厲害啊,他真不愧為清代的‘京城翎管王’!俗話說:‘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和珅的那八百四十六根翡翠翎管,肯定是進了嘉慶皇帝的腰包。按說,嘉慶皇帝還可以賞授以後進階的三品以上的官員。我們猜想,可能賞授了一些,但大部分高品質的翡翠翎管,可能成了嘉慶皇帝的私藏。這從以後清朝皇帝守財奴般的所作所為可見一斑。”馬老越說越感慨。
“如今,在故宮城牆外,到底有沒有人手中藏有那批‘和珅翡翠翎管’呢?”江一梅問。
馬老說:“在於木、林白和上官這些翡翠翎管收藏高手手中,應當有那批‘和珅翡翠翎管’中的某幾個,只是他們不肯輕易示人,讓人有雲裏霧裏的感覺。當然,還有一個人,好像是個BJ人,他好像也是一個媒體記者,他從不通過參加拍賣會收藏翡翠翎管,而是通過逛BJ和全國各地的收藏市場收藏翡翠翎管。據說此人的翡翠翎管收藏了不少,精品也不少,但他只收不賣。我們是通過全國各地的古玩商,得知有這麼一個人的存在,但我們幾個人都沒有和他見過面。私下裏,我們都很想會會這位民間高手!也許,他的手中也會有那批‘和珅翡翠翎管’中的某幾個。最厲害的高手,往往藏在民間!據BJ和各地的古玩商介紹,此人最喜歡高價收藏翡翠翎管。而且,這個人的最大特點,是喜歡佩戴翡翠翎管,是一個愛戴翡翠翎管的男人!一根清代翡翠翎管的價格相當於一輛高檔轎車,這個人就佩戴着這樣的天價翡翠翎管招搖在BJ的地鐵和公共汽車上,很牛的一個人啊!”
在江一梅看來,馬老的這番談話,透露出了‘BJ翡翠翎管收藏圈’的一個大秘密!
具有較強新聞敏感性的江一梅,就像一頭在非洲草原捕獵的獅子,終於聞到了獵物的味道,這個神龍見首不見尾的“BJ媒體記者“,引起了江一梅的極大興趣!
BJ的媒體記者有幾萬人,但,他在哪?也許自己曾和他擦肩而過,在同一個新聞發佈廳開過會,但,他是誰?
江一梅這個新入行的新聞媒體記者,內心深處暗下決心,一定要把這個喜歡收藏和佩戴翡翠翎管的新聞記者找出來。老水手們都知道,浮出水面的常常是些小魚,大魚喜歡沉在水底!
江一梅粗通新聞史,她知道,所謂記者,在中國古代叫“訪員”,負責在民間四處採訪,把訪到的新聞發表在宮廷《邸報》上。這些皇帝派出的“訪員”,就是中國最早的記者;負責編輯《邸報》的人,就是中國最早的報紙編輯。
一般讀者可能不知道,記者這個職業在中國,其實早在漢代就存在。
漢代,京城長安皇宮裏的大臣們可以看“邸報”。當時西漢實行郡縣制,全國分成若干個郡,郡下再分若干個縣。各郡在京城長安都設有辦事處,這個住處叫做“邸”,相當於今天的“駐京辦事處”,各郡派有常駐代表,他們的任務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長之間做聯絡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諭旨、詔書、臣僚奏議等官方文書以及宮廷大事等有關政治情報,寫在竹簡上或絹帛上,然後由信使騎着快馬,通過秦朝建立起來的驛道,傳送到各郡長官。
在《紅樓夢》第三回中,有一段關於“邸報”的精彩描述:賈雨村第一次被革職后,四處周遊,遇到同被革職的張如圭,告知朝廷“‘奏准起複舊員之信’”聽后“雨村領其意,作別回至館中,忙尋邸報看真確了。”可見,在清代,官員投宿的各地會館,也有“邸報”可供被革職的官員查詢。
但有史可依的中國最早的報紙,起源於唐朝的邸報。邸報是中國古代報紙的統稱,但這個稱呼正式出現,是從宋朝開始的。
江一梅這個年輕記者,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她不甘心遊走在BJ的各個新聞發佈會現場去撈取現成的新聞,她希望當一個在現實生活中捕捉新聞的記者,要在新聞的第一線抓“活魚”。
江一梅的想法固然不錯,但這位“戴翡翠翎管的男人”真的能找到嗎?那麼多收藏翡翠翎管的高手都不曾窺識其“廬山真面目”,一個剛入行沒多久的實習記者,就想探聽出這個“地雷的秘密”,真是“天有多高,心有多高”!
後生可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