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章 震驚四座
第1100章震驚四座
高昌,
漢代時曾被稱為車師國、高昌壁等,屬於中原王朝統治。
十六國時,當今李唐的祖先所建西涼國被北涼所滅,西涼王室後裔李寶與娘舅西渡流沙,在吐魯番盆地佔據伊吾,羈縻高昌,建立伊吾西涼。為對抗北涼,向柔然納貢。
後來北魏滅北涼,北涼效仿西涼西遷,一番數方亂戰後,北魏殘餘沮渠無諱趕跑原來的高昌太守闞爽,次年建立后北涼。
而李寶後來入朝覲見北魏皇帝,留在京師,他這支也就東遷山東,便是後來五姓七家裏的隴西李氏。
五姓七家隴西李氏,其實就專指李寶這支。
而沮渠氏的后北涼並沒能維持多久,柔然處羅可汗幫闞氏復國,派遣大軍南下攻克后北涼,殺死沮渠無諱的繼承人沮渠安周,幫闞氏重返高昌。闞爽已死,柔然立闞氏族人闞伯周為高昌王,以高昌為國號,京稱闞氏高昌。
闞氏建立高昌國后,對外徹底斷絕與中原王朝的官方關係,而以柔然為其保護國,
二十多年後,闞氏高昌被高車王阿伏至所所殺,闞氏高昌滅亡。
高昌人又先後擁立了張氏高昌、馬氏高昌,不過這兩朝也僅維持了十年,
馬氏高昌向北魏朝貢,請求舉國遷往內地,北魏孝文帝同意了馬儒的請示,但高昌人眷屬本土不願東過,相勾結殺死國王馬儒而立右長史麹嘉為新王,
大約也就維持了那麼六七年的時間,
這一切的變化,說到底還是欲谷設從漠北兵敗撤到高昌附近開始,這個外來過江龍雖是兵敗而來,可卻在西域的混亂中很快崛起,
那件事情,就是焉耆國重開絲路南線。
高昌國離大唐七千里,哪有捨近求遠的道理,
高昌就應當依附咄陸可汗,這才有生存的可能,再加上先前發生了一件事情,更是讓高昌國上下都對大唐不滿,
可以說,
在大唐滅DTZ的那個背景下,
王子麹智盛相比起父麹文泰的八面玲瓏,就顯得更年輕激進些,他覺得咄陸可汗強大,必能一統西突厥,
宇文玉波一到高昌,麹伯雅的王后便退避讓位。
貞觀四年,也就是大唐滅DTZ后,麹文泰攜宇文玉波到長安朝天子,進貢玄狐裘和玉盤,還請求讓王后宇文玉波改姓李,列入宗室屬籍,李世民也是賜宇文玉波國姓,並冊封為大唐長樂公主。
中原大唐雖強大無匹,可畢竟與高昌相距七千里。
可是這好景並不長。
古絲路在西域原本有兩條路線,一是經過高昌、伊吾,到達玉門關的北路。而第二條則是穿過白龍堆,經過樓蘭國抵達玉門關的南路。
在此後幾年,
麹文泰也一如既往的恭順,西域的風吹草動都如實報告大唐,甚至是積極維護絲綢之路,加強貿易等,年年朝貢不絕。
隋初,突厥曾破高昌城,大業年間,隋軍滅伊吾國,進駐伊吾,開始經營西域事務,還在高昌設置西戎校尉府統管西域事務。
麹氏高昌立國至今已一百餘年,
高昌以漢人為主,也基本沒用了中原王朝的制度,設立四郡十八縣。
可畢竟是個小國,說是四郡十八縣二十五城,其實也就不滿萬戶,幾萬人口而已,只不過是個盆地綠洲小國,只是因處於絲綢之路上,
工商貿易興盛,所以才比較特別,真正的實力並不強。
當時的高昌國對中原大唐是非常恭敬的,為此還為王后請改李姓,加入皇族,而大唐也很給面子,賜國姓,冊封公主。
而麹氏也對強勢西進的中原大隋表現的很恭順臣服,高昌王前往朝見隋天子楊廣,還跟隨征高句麗,返回后,楊廣把宇文玉波冊封為華容公主,嫁給麹伯雅。
於是在高昌王子麹智盛的帶領下,高昌國集體西轉,全面依附欲谷設。
麹氏高昌雖立國一百多年了,
武德初,麹伯雅去世,其子麹文泰繼位,按傳統收繼宇文玉波為王后。
麹位篡位建朝開始,對中原王朝向來是臣服進貢的,同時也對柔然、突厥這些霸主稱臣納貢,反正誰也不得罪。
欲谷設可卻就在高昌卧榻旁游牧馳射呢,
而隨着麹文泰老病,高昌國中事務也漸由其子麹智盛主持,高昌王這幾年更是幾乎淪為欲谷設掌握的傀儡。
隨着樓蘭古國的消失,南路無人維護也就漸被廢棄,北路就成了唯一通道,自然成為黃金商路,繁華熱鬧無比,高昌國也因此十分興盛。
焉耆國歸附大唐后,十分羨慕高昌的興盛,於是向大唐提議重新修復南路,大唐同意了。
沒理由拒絕啊,對大唐來說,商路越多,越能促進貿易往來,尤其是焉耆還主動的表示願意承擔所有修路費用。
焉耆國也想恢復以前南絲路上重鎮的興盛,可這卻有損高昌利益,
於是乎,高昌上下都反對修南路,但長安沒理會。
這就有了後來高昌國與欲谷設聯兵攻打焉耆,既然你惹我,那我就搞你,
駐伊吾的安西都護郭孝恪出面調停,可他們都沒理會。
在絲路南路這件事上,高昌跟大唐算是徹底鬧掰了,他們完全倒向欲谷設,先是攻打焉耆,又謀划著攻打伊吾,還開始攔截絲路,明着加收關稅,暗裏還扮馬賊搶掠漢商,
麹智盛年輕,膽子也大,根本不懼得罪大唐,他甚至對大唐派去的使者放出狠話,高昌要做什麼,唐國管不着。
年輕人不氣盛,還叫什麼年輕人?
何況對世子麹智盛來說,欲谷設不僅給了他許多承諾,同樣也給了許多威脅,當然咄陸可汗也明言,只要他和高昌國依附追隨他,那欲谷設願意將親女兒嫁給麹智盛為世子妃。
欲谷設還把突厥手裏的那些漢人,都交給高昌國,增加他們的人口和實力。
早朝。
李世民在金殿上道,
“高昌這幾年,不向我大唐進獻貢品,也不行藩臣的禮節,連所設立官職稱號,也與我大唐一樣,
還挖城掘溝擴軍備戰,這是想造反嗎?”
皇帝欽點虞部郎中李道裕的名,“你就把朕剛才的話,一字不落的轉告麹文泰,朕還是希望文泰能夠悔過,讓他攜王后常樂公主一起來長安面聖,朕跟他當面聊聊,”
“朕猶翼文泰悔過,勿謂言之不預也。”
派使者去高昌問罪,讓麹文泰來長安請問,
這已經是最嚴厲的警告了,
表面看這是皇帝還在給他一次機會,
實則,這已經不過是皇帝的一個煙霧彈了。
早朝結束后,
虞部郎中李道裕便準備趕赴高昌傳旨,
而在武德殿,
皇帝召集了宰相和軍方將帥們,
老帥李靖和大將秦瓊也請出來了,
“懷玉,你跟大家說說你的計劃。”
眾大臣們分別落座后,皇帝緩緩開口。
大家好奇的望向武懷玉,朝堂上兩年多沒見了,
這傢伙又回來了。
眾多目光中,侯君集的那道目光最為複雜,
他一直視武懷玉為對手,可卻一直未能壓的過對方,這次出兵高昌,他已經基本拿到了帥印,
可是在這殿上看到武懷玉,尤其是聽到皇帝剛才的話,
侯君集心裏卻生出一股極不好的感覺,
或許西征帥印,會旁生枝節。
武懷玉起身,
“給臣八千精騎,願為陛下踏平高昌,生擒欲谷設。”
一番豪言壯語,滿殿皆驚。
滿殿紫袍金魚的宰相將帥們皆沉默,
侯君集先是震驚,目中滿是不可置信,這也太能吹噓了,八千騎就能踏平高昌生擒欲谷設?
高昌雖僅數萬人口,可大城就有五座,其餘城也有二十餘座。
高昌也是能拉起萬餘兵馬守城的。
更何況,欲谷設現在號稱麾下二十萬控弦。
侯君集想站出來嘲諷武懷玉,可轉念一想,不對啊,武懷玉以往也不是這種說話不打草稿愛吹噓的人啊。
這裏面肯定有問題。
難道武懷玉為了爭奪帥位,所以什麼大話都敢說?
侯君集極力剋制自己,不讓自己站出來,他打算再看看。
而武懷玉在一句給他八千騎,便可踏平高昌生擒欲谷設的話開場后,卻實震驚所有人。
接下來武懷玉簡單的把他出兵計劃說了一遍,
表面上大唐皇帝現在派郎中李道裕前往高昌問罪,甚至給麹文泰一個機會,讓他夫婦來長安解釋。
實則武懷玉將暗渡陳倉,他將從長安秘密帶上三千騎趕往西域,在河西、靈武、青海一帶再召五千騎前往,
這八千騎攜帶神機火器,一騎三馬,
另在伊吾、焉耆再徵兵,同時還向突厥、契苾、吐谷渾等再徵召一兩萬騎,做為第二批部隊。
武懷玉這邊秘密行軍,那邊朝廷放風,表示對高昌極為不滿,放出風要徵召二十萬步騎遠征高句麗,把聲勢弄起來,迷惑欲谷設和高昌。
而實際上武懷玉八千精騎直搗欲谷設的北庭牙帳,
這仗打的就是一個出其不意,虛虛實實,
先取欲谷設,斬首戰術,然後再讓後續蕃屬部隊協從對欲谷設各部人馬逐路擊破,
最終再來收拾高昌。
武懷玉講完作戰計劃,
殿中更加安靜,
落針可聞,
侯君集覺得武懷玉瘋了,這樣瘋狂大膽的計劃,他想都不敢想,武懷玉怎麼敢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