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統萬城高風沙緊
524年,九月,高平鎮。
莫折念生在向東西兩個方向大肆擴張之際,西北方向的另一隻起義部隊,高平王胡琛也在趁機活動。
胡琛是高平鎮的敕勒族酋長,他的起事時間其實比莫折念生父子還要早兩個月。早在524年四月,高平鎮的鎮民為了響應破六韓拔陵,在鎮外聚眾造反,胡琛被推舉為高平王。胡琛起事之後,隨即帶人攻打高平鎮城。但他的攻城能力不太行,好多天都沒打下來。駐紮在高平鎮城內的西道行台高元榮趕緊向涇州別將盧祖遷求救,盧祖遷趁胡琛攻城之際,率軍從后掩殺,高平鎮將赫連略也領兵出城迎戰。兩軍夾擊,胡琛支撐不住,不得已率殘部沿高平川向北撤退,暫時駐紮在黃河邊上,同時向破六韓拔陵上表稱臣,請求北鎮叛軍的援助。
沒多久,高平鎮就被莫折念生打下來了。胡琛很沒有面子。
之後,北魏政府光顧着看莫折念生父子的表演,忽視了胡琛的存在。
胡琛在黃河邊休整了半年多,招兵買馬,又得到破六韓拔陵的支持,軍力逐漸強盛起來。他復出的主要動作,是派遣大將宿勤明達侵擾豳州、夏州和北華州。
而胡琛本人的目標,依然是他念念不忘的高平鎮。
目前高平鎮還在莫折念生手裏。按說大家都是造反的兄弟隊伍,不應該手足相殘。但胡琛不這麼想。他七個月前被趕出高平,在黃河岸邊四處流浪無處容身,頭上那個高平王的稱號更像是一個諷刺。只有不惜一切代價拿回高平鎮,才可以給部下和自己一個交代。
胡琛經過研究,發現現在高平鎮有機可乘。莫折念生派駐高平的是秦軍大將卜胡,但卜胡是羌人,而高平鎮的鎮民跟北方六鎮類似,多是匈奴、鮮卑和敕勒人,對卜胡這個異族領導不是很認可,雙方矛盾不斷。卜胡有段時間一直在忙於攻打涇州,胡琛很敏銳地利用了這個機會,秘密派人到高平鎮煽動鎮民作亂。這一招很有效,在卜胡回到高平鎮休整的時候,鎮民們突然發難,把卜胡幹掉,迎接胡琛回到高平。
524年十一月,胡琛終於如願以償回到了高平鎮。
西道行台蕭寶寅忙於對付莫折念生,沒精力再對付胡琛了,於是政府派遣北海王元顥作為都督,帥諸將討伐胡琛。
這時候,胡琛的叛軍還在夏州和豳州附近遊盪,沒想好先去打哪個。看起來好像夏州更容易一些。
夏州是在原來統萬鎮的基礎上改置而成的,州城就是大名鼎鼎的統萬城。統萬城最早由北夏國大單于赫連勃勃所建,共修有四個城門,分別命名為招魏、朝宋、服涼和平朔,赫連勃勃打算以此為根據地統一天下,君臨萬邦。但諷刺的是,統萬城建成之後還不到十年,就被年僅十九歲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直接用騎兵給打下來了,連攻城工具都沒用。
所謂堅甲利兵,不足為勝;高城深池,不足為固。興廢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統萬城雖然堅固,但地處長城之外,位置偏遠孤立無援,糧草補給都要依靠外部運輸。目前統萬城已經被周邊的叛軍包圍了很長時間,城中糧草肯定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就算是銅牆鐵壁也架不住守軍沒飯吃。
所以,趁機摘果子拿下統萬城,進而佔領夏州全境,看起來是個比較容易搞定的方案。
但胡琛這次恐怕要失望了,因為在統萬城裏有另一個跟魏子建一樣厲害的對手在等着他們,夏州刺史源子雍。
六鎮的破六韓拔陵叛亂之後,夏州的胡人也群起響應,圍攻官軍。源子雍見叛軍勢大,短時間內難以平定,便領兵退到統萬城裏,嬰城自守。統萬城城牆非常堅固,源子雍又善於撫慰士兵,深得大家的擁護。所以城內守軍非常團結,即使被包圍也沒有一個人叛變逃跑的,統萬城堅持了將近一年的時間依然屹立不倒。
但有些問題不是靠精神鼓舞可以解決的,最典型的就是吃飯問題。現在統萬城中已經斷糧很多天了,守城將士只能靠煮馬皮來充饑,不過即使這樣也沒有人有投降的打算,大家已經做好跟統萬城共存亡的思想準備,決心為國守城到最後一刻。
視死如歸的士兵當然是好士兵,可是源子雍是主帥,必須更長遠更實際地考慮問題。現在的目標是守住統萬城,進而保住夏州,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死的再壯烈也沒有意義。
但如果再沒有糧草支援,統萬城是肯定守不住的。
更要命的是,現在遍地都是叛軍賊寇,四方音信不通,統萬城已經跟外界完全失去聯繫,等待朝廷的救兵基本沒啥希望。也許朝廷認為統萬城早就陷於賊手,不會再派援兵過來了。
坐在家裏是不會有糧食主動送上門來的。源子雍思來想去,只能鋌而走險了。
於是他把守城的將士,包括兒子源延伯召集起來,跟大家說:各位,現在城中缺糧,已經很難再堅持下去了,我打算領着一部分羸弱之兵,到東夏州運糧草回來。城中守衛事宜暫時交給源延伯代為處置吧,希望大家能配合他的工作。
自己冒險出去運糧,留著兒子守城,這明顯是安撫眾心的舉動,讓大家相信我源子雍絕沒有放棄大家獨自逃跑的打算,肯定會回來的。
守城將士已經跟隨源子雍很久了,對他都非常了解和敬重,即使不這麼做大家也不會有疑心。
但是,統萬城到東夏州差不多有四百里的距離,中間還要跨過長城和沙漠,現在外面遍地都是叛軍,這種情況下帶着一群沒有戰鬥力的士兵出去運糧,怎麼看都像是自殺行動。
將士們於心不忍,便跟源子雍說:現在天下分崩離析,到處都是賊寇,以後態勢會發展成什麼樣已經不太好說了,大人何必冒險父子分離?要不你們父子倆一起棄城出去吧,等待時機再展宏圖,統萬城就交給屬下們好了。
源子雍動容,他知道大家錯會了自己的意思,也很感激大家的好意。他跟大家說:我源子雍世荷國恩,受命守藩,我在州在,州亡我亡,別的宏圖大業跟我沒關係。但我們已經守城這麼長時間,就是因為缺糧才沒有辦法取勝。我考慮了很長時間了,覺得有必要冒險去東夏州運糧。如果解決了糧食問題,統萬城就肯定能夠守住,夏州也一定能平定,請諸位安心守城,等我的消息。
就這樣,源子雍毅然帶着幾十個老弱之兵離開統萬城。源延伯親自送出城外,哭着跟老爹告別,將士們也都暗自流淚。
夏州雖然反叛的胡人很多,但沒有統一的領導,基本上各部落各自為戰。統萬城也一直沒有被圍得很嚴密,所以源子雍一行出城的前幾天還算順利。
但好景不長,幾天之後,源子雍遭到了胡帥曹阿各拔的襲擊。源子雍帶出來運糧的都是羸弱之兵,基本沒啥戰鬥力,隊伍很快被打散,源子雍也力盡被俘。
運糧本身就是成功概率不足萬分之一的事情,所以源子雍對此早有心理準備。被俘之後,他想辦法讓人把事先準備好的書信送回統萬城,讓兒子和諸將繼續努力固守,不要動搖,自己則抱定決心以身許國。
統萬城諸將收到書信,知道刺史被俘,闔城憂懼。這時候,源延伯抹乾眼淚站出來,對諸將說:各位,我老爹落入賊手,生死未卜,我比各位更加焦慮,現在我能做的,就是繼續執行刺史的命令,儘力守城。希望大家能理解我的心情,跟我一起守衛統萬城到最後一刻。
將門虎子名不虛傳,源延伯的表態在關鍵時刻穩定住了軍心,大家一看源公子都不敢因公廢私,深受觸動,守城的決心更加堅定。
而源子雍那邊,情況並沒有向糟糕的方向發展。這主要由於源子雍當刺史期間關心民生疾苦,聲望非常好,現在胡人雖反,依然對他敬重有加。所以曹阿各拔抓到源子雍之後也沒有為難他,還經常以禮相待。源子雍抓住這個機會,苦口婆心地向曹阿各拔陳說國家安危禍福的道理,跟他說國家太平人民才能安定,你現在造反導致國家大亂,受到傷害更多的是跟你部落族民一樣的平民百姓。
幾番思想政治課講下來,曹阿各拔被說服了,同意歸順朝廷。但不巧的是,沒多久曹阿各拔因故去世了,他的弟弟桑生替代他接管部落。桑生遵循哥哥的遺志,決定帶着部族跟着源子雍向朝廷投降。
可是,朝廷在哪裏呢?
夏州好歹還有統萬城治所尚存,東夏州現在則是全境俱反,刺史也不知跑道哪裏去了。以前的納糧大戶都在囤糧自守,想運糧也不知道去哪裏運。
好在源子雍經過多方打探,知道朝廷已經派了北海王元顥作為都督過來討伐胡琛。
問題是元顥畏懼叛軍勢大,不敢硬碰,一路走走停停進軍極其緩慢。
源子雍於是帶着投降的隊伍找到元顥的大營,跟元顥彙報了當前夏州和東夏州的情況,表示叛軍雖多,都是烏合之眾,只要都督大人借我點兒兵,兩夏州我就可以替您平定。
有人主動擔活兒,元顥大喜,馬上給源子雍調配了一些人馬,讓他作為先鋒平定兩夏的叛亂。
有生力軍的支持就好辦了,源子雍戰鬥力爆棚,人擋殺人佛擋殺佛,前後數十戰,平定了東夏州全境,原先屯糧的大戶一見源子雍這個架勢,不用催促都主動把糧食交了上來。
源子雍隨即彙集糧草送到統萬城,統萬城駐軍看到領導不僅回來了,而且人馬糧草充沛,再了解一下領導的傳奇經歷,大受鼓舞,士氣暴漲。
有兵有糧,源子雍不需要再堅守統萬城了,開始主動出擊。他的部隊勢不可擋,沒多久夏州全境的叛軍就被剿滅殆盡。
胡琛的部隊本來氣勢洶洶直奔夏州,在路上聽聞源子雍如此生猛,鐵血無情,自知打不過,於是在夏州外圍拐了個彎,直接繞道南下。
夏州惹不起,胡琛決定去打豳州。
奈何胡琛的部隊攻城水平實在是欠佳,圍了豳州好多天也沒打下來。豳州守軍向朝廷告急,胡太后一聽,心說不對啊,我不是兩個月前就派元顥過去平叛了么?豳州也沒多遠,爬也爬到了啊。趕緊派人了解了一下,結果發現元顥還在路上磨蹭。
胡太后大怒,馬上任命黃門侍郎楊昱為監軍,去督促元顥別磨蹭了趕緊到豳州打仗去。元顥見朝廷震怒,心中也有些害怕,只好硬着頭皮提高速度行軍,直奔豳州。
胡琛長期攻城不下,又聽聞官軍大部隊正在趕過來,擔心腹背受敵,於是跟部下商量了一下,決定暫時放棄豳州退回高平,等待下一次出兵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