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第 126 章

第126章 第 126 章

在家裏的時候,這群學生就聽夠了父母的嘮叨,說他們能在大學裏學習姜蓁師門的真本事,是他們的福氣。

可現在看來,這哪是他們的福,這是他們的孽啊!!

每月都有考試就算了,考試不合格的,居然還會被退學,這壓力猶如山大,哪怕被秋月呵斥,他們也抽抽噎噎,一臉不憤。

“別做出這副狗樣子,考試題目的難度又不大,只要好好學,都會及格。”秋月貼心的補充道:“而且退學了的也不用太擔心。過段時間,大學又會重新招學生,只要能通過考試,就能重返大學。”

話是這麼說的,但下次想憑真才實學重新考進來,那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但知道退學了也還有機會,不會被一棍子打死,這群學生的心態立馬就好轉了不少,覺得自己不是前途無亮了。

秋月設置的月考制度,並不嚴格,若是實在偏科,只要他還有一門拿手的特長科目,就能算他過關。

會被姜蓁刷下去的學生,全都是文不成武不就,沒一樣拿得出手的。

姜蓁雖然有科舉的想法,但如今的條件,姜蓁就只能弄個簡易的版本。而且就算是簡易版本,也麻煩得很。

“這期的官報上,寫明大學將在各郡縣招生,考試時間定在八月份,屆時都邑會派人下去監考,各縣縣令需要在八月之前,建好一個簡易的考場……考題的範圍,就暫定為大學裏通用的課本……各縣選□□的人,會統一送到都邑參加最終考核,最終選出300人……”

“除了文化考試,武術考試也可以一起舉行,同選300人……”

“選中的人,家中免兩百畝田地的稅收,雜役也一同免除。”

姜國如今就兩百多個縣,會讀書識字的文人也不多,再加上現在姜國的讀書人還沒有泛濫,所以那群學生往返都邑的車馬費,都由朝廷負擔。

暗自琢磨了一下姜蓁現在的選才方法,秋月心裏極其興奮,不需要貴人舉薦,也不需要自己四處奔波自薦,只需要一場全國大型考試,就能把人才納入囊中。

長此以往,姜蓁麾下的能臣,出身各不相同,不會只被士族把持,姜蓁的權利恐怕會超越以前的每一任君王。

這兩天大學裏剛清理出了一批學生,還都是君侯和高官的孩子。大學的名額,在這批退學孩子的襯托下,顯得格外珍貴,不愁沒人參加這場考試。

秋月回去之後,就開始興奮的撰寫官報上面的文章,強烈的暗示大家,在縣學待着並沒有什麼好處,大學可是在姜蓁的眼皮子底下,若是才能出眾,何愁不被姜蓁提拔?

派往各地的醫官,都是考試選拔得來,都邑有不少庶民和奴隸,以通過醫者培訓班的考試為目標

姜國人大致都知道考試這東西,一種新的考試名目出來,大家都見怪不怪。只不過是又多了一個奮鬥目標罷了。

秋月暗中觀察了一下都邑的風向,然後就向姜蓁進諫道:“都邑有許多外國學子,都想參加這場考試。若只在全國選300名學生,這群外國人士,會不會擠占本國學子的名額?不如我們把戶籍的限制加上去?”

不怪秋月會擔憂,因為這群外國學子的實力極其強勁。他們當初都是在鄭國求學的,後來跟着老師遊學來到了姜國。

反正現在大學學堂和致知學堂裏面的學生,是比不過這群外來者的,更別說各縣的學子了。

姜國以前的文人就少,讀書的風氣是這兩年才起來的,哪比得過人家讀了十幾二十幾年書的學生呢。

“他們若是參考,就按正常程序錄取。你只是在官報上暗示,這期學子我以後會有大用。但又沒說一定要用。想要做官,姜國人和另外四國人的標準可不一樣。”姜蓁淡定的說道。

提拔本國人做官,60分及格就可以,因為他們的家人朋友在姜國,賣國會掂量一下。但他國之人,才能如果不是特別亮眼,姜蓁是不打算用的。

她這次要在國內挑選300名學生,但今年年底,空缺出來的官職,可能也就一百多個。

這三百人,本來就需要競爭上崗。

等他們入了大學,姜蓁還需要觀察他們兩三個月,才能決定他們的最終去向。

有姜蓁的吩咐,將作少府的人把研究院建立完畢,就又開始修建都邑的考場。

各縣的考場可以修得簡陋一點,但都邑這邊文人聚集,參考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所以這個考場姜蓁直接往大了修建。

那密密麻麻的小格子單間,看得都邑的百姓議論紛紛。

“醫官的考試都在大學教室里考,這次王上居然特地修了一個這麼大的考場,可見王上的重視。”

“管那麼多做什麼,先去考了再說。只要考中,就能免雜役和稅收。萬一考中了呢?”

“整個姜國,兩三百萬人,最後就只要三百人,哪那麼好考!”

姜國本就是各國關注的重點,各期官報學報,還有姜國都邑的最新消息,另外四國的國君都在重點關注。

看着姜國又開始採取大動作,諸國的國君人都麻了。

衛王拿着最新一期的官報,看了又看,對衛陽說道:“通過公平的考試遴選人才,確實是個好法子。我衛國正缺治國之才,倒是可以跟着姜國學一學。”

“學什麼?咱們跟姜國能比嗎?咱們衛國才多少讀書人?”衛陽這話說得非常有自知之明。

他們衛國文化荒漠的稱號不是白得的,就算衛王大動干戈的選材,也選不出什麼好苗子來。

“這一出接着一出,自姜王出現,姜國就沒消停過。這天縱奇才,怎麼就不是我衛國人呢。”衛王的語氣十分感慨,不甘心的說道:“這個考試着實是好東西,哪怕最後選出來的人少的,衛國也該試一試的。”

“從推行簡化字和竹紙開始,姜王就在為這場考試鋪路。衛國想撿來就用,那是不現實的。”衛陽說道:“不用管姜國如今怎麼做,我們按照自家的情況做事就好。先把馬蹄鐵給軍隊的騎兵安排上,把北邊的胡人摁住……”

姜蓁剛在都邑發力的時候,衛陽就來都邑做質子了,因為在都邑待得夠久,他對姜國新法了解得也夠深刻。

如今衛國太子為質,他回了衛國,就開始輔佐衛王穩住國內的局面。

衛國雖然也學姜國,但學得沒那麼粗暴,只拿對自己有用的學,儒家的一些理念,衛國在慢慢引入,但他們依舊還是以武治國,軍功依舊是晉陞的唯一標準。

郭凡師兄之前在衛國主持的變法,其實算是成功了的,有一個良好的基礎,衛國可以淡定的吸收姜國的精華。

但是宋鄭齊三國,卻沒法那麼穩重,有姜國和衛國在一旁虎視眈眈,他們正是急於求成的時候。

看到姜國的官報,鄭王直接誇道:“姜王這法子好,咱們可以用起來。若不是她提及,我竟想不到,這世間還有這樣廣闊選才的方式。”

各國君王手下的臣子,大多都是曾經做公子時,前來自薦的門客,或者是其他臣子推薦來的。

有熟人做保,能力和人品都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但這樣的臣子很容易聯結成一片,威脅到君王的權利。

曾經有一個大國,就被三位大臣瓜分成了小國,然後又被諸國吞併。

前車之鑒就擺在那裏,所以面對姜蓁這新型的選才方式,各國的君王都會心動。

鄭國以前就是各國的文化中心,鄭王頗為感慨的說道:“姜國這法子,不就是為我鄭國而設的嗎?通知下去,下月我鄭國就開始考試。讓各縣的人提前準備好。”

再不採取措施,鄭國的人才就跑完了。

右相對鄭王勸道:“水泥作坊剛建好了,路還沒有開始修。朝廷內時局不穩,儒家派系的官員本就對王上不滿,如今王上又準備考試,從民間搜羅人才,只怕他們會更加逆反。”

“既然不能為我所用,那就棄之不用。軍隊在我的人手裏,他們攪不起什麼大風浪。”鄭王如今也被激起了血性,心中絲毫沒有怯意。

鄭王將鄭國提前考試的信息,宣揚到了姜國的都邑,企圖吸引更多的人才回去,但儒家那批文人的嘴可不客氣。

明明是同樣的行為,姜蓁受到的是讚揚,鄭王受到的卻是批評。

“鄭王莽撞,一意孤行,何必回去受他磋磨?”

“鄭王原就是個昏庸無能之人,就算有珍珠擺在他眼前,他也只會把珍珠當成瓦礫,指望他?還是算了吧。”

“鄭國落在鄭王手裏,遲早要完。先鄭王原本意屬的就是他的小兒子……”

在鄭王和朝內官員掰腕子的時候,他的口碑就變得一塌糊塗。如今更是爛到國外去了。

哪怕他的口號喊得響亮,也沒人想去鄭國,都留在姜國等待機會。

【我現在都有點憐愛鄭王了,他不過就是想變法強國而已,誰知道居然會被人黑成這樣。】

【文人那張嘴,不得不防啊。史官再公正,也不可能時時刻刻都跟在君王身邊,知道君王發生的所有事情。】

【或許阿蓁可以向鄭王推薦一個叫‘日記’的東西?】

【別啊,萬一鄭王也是個老6呢,大家都瞎編自己的日記,阿蓁日記的真實性就大大降低了。】

對於鄭國比姜國先考試,企圖和自己搶人才的行為,姜蓁一點兒都沒放在心上,她想重用的是姜國人,如今這情況,姜國人才不會跑去鄭國考試。

“四國君王又是修路、修渠,又是改進農具,改進養殖方法,着實是操心。這荔枝罐頭也是滋補佳品,該給他們送幾罐過去的。”

【沒錯沒錯,可不能把他們給累壞了,多好的幾頭牛啊,四國的土地就指望着他們耕耘呢。】

【瞧瞧咱們阿蓁,就是心地善良,單純可愛。】

【鄭王得重點關注一下,被這麼多人罵,我都擔心他精神會出點什麼問題,可千萬別被罵抑鬱了,徹底擺爛。】

長寧郡的荔枝罐頭用的是燒制的粗陶,用木塞和蠟封口之後,外面還有一層泥封,講究一個古樸自然。

瓷器只有藍河縣的作坊有,所以那群貴族們也不挑剔。

但既然是送給各國君王的禮物,姜蓁就不準備用粗糙的陶器了,對衛嬋吩咐道:“讓藍河縣的瓷器作坊,生產一批青瓷罐子,送去長寧郡做罐頭用,這批瓷瓶裝的罐頭,是給各國君王送的禮,讓長寧郡那邊的人仔細一點。”

“明白,臣這就去辦。”

“對了,讓作坊的工匠,在瓷瓶外頭刻畫兩串荔枝的圖案。”

【這主意不錯,畫個荔枝,讓人一看就知道這是什麼。以後的菠蘿罐頭,就畫菠蘿嘿嘿。】

【人家送禮,送的都是金玉珊瑚,咱們送禮,幾瓶荔枝罐頭就能把人給打發了,還真是經濟實惠。】

【不過我敢打包票,除了齊國君王可能吃過荔枝,其他三國的君王可能都沒吃過。】

各國君王的地位雖然高人一等,奴僕成群,吃飯更衣都有人伺候,但受限於生產力,他們過的日子,比不上一個後世的普通人。

【想想還挺同情阿蓁的,她就是生錯了時代,她要是生在星際時代,那日子比現在好過一千倍。】

【可惜,茫茫星海,時空軌跡混雜,沒辦法精準的阿蓁撈出來。要是把阿蓁撈出來,我就可以直接收養她啦~~完全不用雲養崽崽~~】

【對這麼a的阿蓁,你們還能喊出‘崽崽’這兩個字,我也是服氣的。】

【阿蓁可是我們從小看着長大的,怎麼就不能喊崽崽了。】

姜蓁瞄了一眼快要吵起來的彈幕,淡定的轉移話題,“鄭國既然提前展開考試,正好可以幫姜國試試水,你們說,我把考試需要注意的東西寫信告訴鄭王如何?”

【畢竟是第一次考試,肯定有很多注意不到的地方,確實可以摸着鄭國過河。】

【這個考試,最重要的就是公平性,所以預防作弊是重中之重。】

【咱們姜國試卷的內容,阿蓁心中有數,但鄭國該考什麼?儒家著作,還是法家律條,或者直接全套照搬姜國?】

【儒家的人都和鄭王幹起來了,鄭王應該不會考儒家典籍。鄭王想抄作業,心裏應該是有數的吧?】

【這可說不定。我對鄭王不是很有信心。】

姜蓁既然都寫信準備去和鄭王友好交流了,自然不會忘記其他幾位君王。

姜國使者送荔枝罐頭的時候,順帶着就把這幾封信送到了各國君王的手裏。

雖然姜蓁在信中的措辭非常客氣又體貼,但鄭王看到這封信,依舊心裏犯嘀咕,和幾位大臣開小會的時候,忍不住說道:“這姜王不會是想坑我吧,怎麼會這麼好心的告訴我這些東西呢?”

鄭國的臣子怎麼會猜到姜蓁的心思,但鄭王既然問了,他們還是回道:“可能姜王也是第一次舉行全國大型考試,心裏面沒有底,想和王上您商量着來。”

明明這個主意是姜蓁提出來的,但鄭王卻先姜蓁一步施行,確實有一些不地道。

姜蓁非但不記仇,反而還寫信來幫忙解惑。

這麼善良的事情,鄭王就不信是姜蓁能做得出來的,所以他直接把這信扔到一邊,自顧自的和大臣們商量起了這次考試的章程。

右相是法家人士,所以他直接提議道:“就考背誦和理解律法。如果想要官員和百姓都依法行事,鄭國的官員必須熟記律法才行。”

“不可,右相您這是置百家於不顧。姜國考試的內容,雖然是大學發行的那些課本,但姜國的語文課本里包含了儒家、法家,史家……數學課本是陰陽家必學的東西,生物課本更是農家寶典……咱們鄭國光考法家的東西過於偏頗。”

“是啊,連衛國如今都不敢獨尊法家,更何況咱們鄭國呢?”

聽着大臣們的討論,鄭王有些焦慮的在殿內轉了踱步,臉色難看的問道:“難道就只能照着姜國的辦法來?”

殿內的大臣都默契的不說話了。

有些話,說出去不好聽,但直接照搬姜蓁的做法,確實是最簡單最有用的。

看着諸位大臣的反應,鄭王嘆了口氣,無奈的自我安慰道:“姜王天縱奇才,她拿出來的東西自然是好的,既然學她變法,那就學個徹底吧。”

“王上英明。”

諸位大臣都是能屈能伸的好料子,還對鄭王勸道:“姜蓁是個明主,但未來的姜王可不一定,咱們且看她囂張一時,以後總有我鄭國找回面子的時候。”

鄭王和諸位大臣商量好了方向,忍住了自己心裏那種奇怪的憋屈感,把姜蓁的來信又撿起來,仔細的研究了一遍。

姜國有官報和學報的存在,各縣的官員和文士也都養成了看報的習慣,只要看了報紙,他們就能快速的了解姜國當前的政策。

姜蓁既然在官報上說了8月會有一場考試,那麼全國的文人和學子都會知道這件事情。

鄭國可沒有這樣的優勢,面對姜蓁的提醒,鄭王也把宣傳的事情放在了心上,沒有任何猶豫,勒令各縣縣令,召集鄉老通知此事。

至於姜蓁的說的,預防考題泄露、學生作弊,鄭王也跟着照做,從都邑挑選老師和護衛,去各縣監考。

姜蓁還說了,寧缺毋濫,全國幾百萬人,挑選三百個學生,再簡單不過,縣內考試不合格的,就別把人帶到都邑了,參加最後一場考試的學生,一定要是精英中的精英。

所以鄭王也對監考的老師和護衛們吩咐道:“盡量嚴格一些,我寧願只要一塊美玉,也不願意要三百顆石頭。你們明白我的意思嗎?”

“臣等明白。”眾人答應得乾脆利落。

鄭王忙活了許久,才把監考的這批人送走。

這個時候,鄭王才忍不住偷偷和近侍埋怨,“沒想到,不過就是個考試,居然這麼麻煩。”

不單單是考試這一件事情惹人煩,鄭國還在修路,國內還有一大批官員在鬧事……鄭王如今是肉眼可見的消瘦了。

“也就忙這段時間,很快就能見到結果了。”近侍安慰道:“聽說這荔枝罐頭滋補,王上再開一罐補一補?”

“最後一罐晚昨被王后拿去了。”鄭王一臉無奈。

荔枝罐頭不僅在姜國暢銷,在鄭國也是一樣,甚至因為路途遙遠,價格還貴得離譜。

這不是藍河縣出產的東西,鄭王甚至都沒辦法罵姜蓁搶錢。

只是這個荔枝罐頭,也讓鄭王頗為感慨,“姜國以前雖富,但只靠鹽鐵,每年還要從宋國買糧,算不得太大的威脅。可如今姜國不靠鹽鐵就能富起來,實在是令人擔憂。”

“王上莫急,我鄭國很快也會如姜國一樣的。”

“希望如此吧。”

鄭國就算學,也學不了那麼快,諸如醫官、農官之類的,鄭王還沒騰出手來培養,但鄭王卻讓各縣改進了種植方法,使用糞肥和新農具,修建養殖場……

對鄭王的命令,有的縣官執行得很好,有的縣官卻連動都不動一下,有恃無恐。

正是因為鄭國官員的難以管理,鄭王把希望放在了這次的科舉考試上面。

鄭王滿懷期待,在都邑等着那群老師帶着學生來都邑,參加最後一場考試。

在他的期待中,這次來都邑的,怎麼也得有個幾百上千人。

但各縣考完,老師們一共就領了一百多個學子回來。

鄭王忍氣問道:“怎麼才這麼點人?”

“各縣識字的人少……”

“沒錯,王上,讀書識字的人,哪甘心待在鄉下,都會往都邑跑。大批的學子還等着都邑的第一場考試呢。”

都邑也算一城,戶籍在這裏的,自然會選擇在都邑考試。

鄭王一想,這個道理也沒錯,沒有任何拖延,立刻就安排了起來。

但出乎鄭王預料的,連都邑參考的學子也寥寥無幾,還多是法家人士。

“又是他們使壞!氣煞我也!”鄭王在宮裏氣得摔了桌子。

‘鄭王無能,不堪輔佐’這幾個字,對鄭王的殺傷力,超乎想像的大,鄭國的九成文人都不願意來捧場。

遠在姜國的姜蓁,接到鄭國的情報,眼神也變得同情了起來。

【這場面,我真是替鄭王尷尬。】

【大費周章的折騰了那麼久,結果卻被人藉機打臉,好慘。】

【本來我對姜國的科舉信心滿滿的,看了鄭國,我忽然心態就不穩了。】

【你要這麼想,咱們再差還能比鄭國差?】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彈幕教我做女王(基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彈幕教我做女王(基建)
上一章下一章

第126章 第 126 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