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蝴蝶效應
韓林對此事情並不感興趣。
不過還是很欣慰,因為韓林發現自己的蝴蝶效應還是挺有奇效。
比如林賢竟然被朱元璋重用之。
要知道胡惟庸最後準備造反的時候,林賢就是其馬前卒。
長子朱標出生時,朱元璋正在攻打集慶。
他得知了處於後方的妻子馬女士生下了朱標后,興奮萬分,在戰場上刻石題字:“到此山者,不患無嗣。”
朱元璋將大儒宋濂納入麾下后,專門指定他為朱標的第一導師,組建起以宋濂為首的強大教師團隊,以教授朱標思想文化。
在朱元璋建國前夕,他讓年僅13歲的朱標回老家祭祖。
朱標臨行前,朱元璋語重心長地對他說,“若你能在這次回老家后,知曉我創業的不易,那我就心滿意足了。”
朱標不愧是朱元璋的兒子,他在從南京回老家安徽的路上,看到民生凋敝的景象,是一路看一路哭,哭得肝腸寸斷,跟隨他的人都異口同聲地稱讚:“真是個宅心仁厚的人啊!”
回到南京后,朱標跪在朱元璋面前,仍是眼淚直流,險些把朱元璋那顆蛇蠍心腸哭成菩薩心腸。
朱元璋為了鞏固朱標的太子地位可謂是煞費苦心。在朱元璋之前的歷代皇帝,都允許太子在所居之東宮設立自己的官員,朱元璋對朱標的東宮更是有着最細緻的安排。
政府中的所有高級官員,理論上都是東宮的官員,比如左丞相李善長,是東宮的太子少師。
右丞相徐達,是東宮的太子少傅。
軍界大佬常遇春,是東宮的太子少保。
御史中丞劉伯溫,則是東宮的兼善大夫。
這個安排傳達了這樣一個信息:朱元璋的臣就是太子的臣,只不過現在暫由朱元璋管理而已,父子一體,父死子繼。
文武群臣從中看到了朱元璋對朱標地位的高度認可,那些覬覦朱標皇太子位置的人不得不知難而退。
同時,這種安排還有個好處:當朱元璋離開首都時,太子朱標監國,其所用的東宮大臣都是政府官員,雙方合作,不會產生矛盾。
朱元璋雖然嗜殺成性,卻常對朱標說:“你必須記住以下原則:第一是仁,能做到仁慈,才不會失於疏暴。第二是明,能做到精明,才不會惑於奸佞。三是勤,能做到勤奮,才不會溺於安逸。第四是斷,有決斷,且能決斷,才不致牽於文法。”
這就造成了兩人之間人生觀有了差距。
不過朱標還是認真聽着。
朱元璋又接著說:“我自成為皇帝以來,從未偷過懶,一切事務,唯恐處理得有不當之處,有負上天的託付。我日出而作,日落也不息,你有眼睛,每天也都能看到。你若能以我為榜樣,那就能保得住天下。”
朱元璋說完,仍覺得意猶未盡。朱標已經聽得入了迷,他為自己有這樣的父親而感到無比自豪。
可惜的是,朱元璋對朱標說的話和他做出來的事經常嚴重不一致。
作為父親,如果言行不一,那肯定會讓兒子手足無措。更嚴重的是,一旦兒子看到老爹如此虛偽,可能反而會助長內心的惡,從而走上極端。
朱標險些走上這條路,但幸運的是,除了老爹虛偽的言傳教育外,他還有老娘馬皇后的身教。
馬皇后據說名叫馬秀英,民間認為她是個“大腳片子”。
朱元璋前半生過得凄苦,老天爺也許是終於看不過去了,於是把馬秀英派到了他身邊。
自有了馬秀英這個賢內助后,朱元璋可謂如虎添翼。
馬秀英從來不像朱元璋那樣唾沫橫飛地高談闊論,她的教育只靠身教,而且將朱元璋作為她教學的“道具”。
朱元璋和陳友諒對戰時,曾被陳友諒的將軍們打傷,陷入重圍。
當時朱元璋的戰友們自顧不暇,根本沒有時間理會他的生死。
就在危難關頭,馬秀英踏着大腳片子沖了出來,背起朱元璋逃出生天。
朱標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裏,還繪了一幅畫,時常放在自己懷中。馬秀英救丈夫這件事,對朱標的啟發是:親人在危難時刻必須互相扶助。
朱元璋可能也從心底里感受到了馬秀英對自己的好,所以對馬皇后又愛又敬。朱元璋曾把她比作唐太宗李世民的長孫皇后,對她說:“家有良妻,猶國之良相。”
馬秀英立即回答說:“陛下沒有忘記與我共同度過的那些貧賤日子,但希望陛下也不要忘記與群臣共度的艱難歲月。況且我怎敢與長孫皇后相比呢!”
在生活上,馬秀英對朱元璋極寬容,對自己卻極嚴苛。
母儀天下后,她仍保持着從前那種儉樸的生活作風。
朱元璋看不過去,命人叮囑她不要把自己搞得那麼寒磣。
馬秀英卻回答道:“這是因為人容易萌生奢侈之心,卻難以勝任崇高的地位,所以,人不可以忘掉勤儉,更不可以太依靠富貴。一旦沒有了勤儉之心,那麼禍福報應馬上就會來到。每每想到這裏,我就不敢有非分之想。”
所以朱標和朱元璋的第一次衝突產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