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湟中義從
第1章湟中義從
大漢西北,金城郡,臨羌縣。
天空下,草原上,一處緩坡聚集了三十多個孩子,有男孩,也有女孩,基本都在十一歲、十二歲左右,正是最活潑好動的年紀,然而此刻卻是極為安靜。
只有一個溫和的聲音不斷的傳出:
“……為了解決天上多出來的九個太陽,於是后羿直接帶上弓箭去到東海之濱,想到所有的災難都是這些太陽所帶來的,隨即后羿不再猶豫,抽出箭,拉開弓……”
“……就在極短的時間之內,九支利箭接連向著天空射出,然後所有人都是看見了,原本是高懸在天空上的太陽,現在相繼墜落到了東海之中,直到剩下最後一個!”
“這就是后羿射日!”
說完之後,四周才是吵鬧起來。
“真的有人能將太陽射下來嗎?”
“肯定有的,少君才不會騙我們!”
“那這個后羿,一定是天底下最強的神射手!”
“……”
就在這時,一個孩子激動的站起來,緊握着拳頭,興奮的大叫:
“我也要學箭術,我也要射太陽,我也要成為後羿那樣的勇士!”
隨後,另外一個孩子跟着站了起來:
“二哥,最後一個太陽如果沒了的話,我們以後就什麼都看不到了!”
“這是很久以前發生的事情了,沒人能證明那是真的,也沒人能證明那是假的。”聽到這裏,李耀起身,一左一右拉着兩個孩子重新坐了下來,同時笑着開口說道:
“阿炎有志氣,值得誇獎,阿林擅于思考,也值得誇獎。”
兩個孩子聽到這話,臉上都是露出笑容,沒有反抗就被李耀拉着重新坐了下來。
隨後左邊那個孩子,看向李耀央求說道:
“大哥,把這個故事再講一遍吧!”
四周所有孩子頓時不再吵鬧,齊刷刷轉頭看向了李耀,神情之中滿是希冀。
這個時代娛樂手段本就匱乏,更何況還是在草原上,所以同樣一個故事,即便是反覆聽,也不會膩。
李耀聞言看着他們,輕笑一聲,隨即開口:
“再講一遍,當然可以。不過,在這之前……”
停頓片刻,再次說道:
“我昨天教的字,你們學會了嗎?只要每個人都能寫出來,那就再講一遍!”
此話一出,四周頓時響起哀嚎,這些熊孩子只想聽故事,對於學習根本沒有什麼興趣。
不過李耀極為堅持,完全不留商量餘地,這些孩子沒有辦法,最後只能乖乖照辦。
旋即一個個過去接受檢查,就在地上用樹枝來寫字。
不多,也就只有十來個字,即便如此,依舊有人急得抓耳撓腮。
而且李耀非常認真,稍有不對就會糾正,因為李耀知道,好的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他以後要做大事,這些孩子都將是好幫手。
穿越過來已經許多年了,不過以前不敢輕舉妄動,同時也在努力適應新的身份。
以免露出什麼破綻,被當成妖邪入體,給直接人道毀滅。
直到現在,已經從內到外融入這個時代,終於開始展露鋒芒培養心腹。
這些孩子裏面,阿炎以及阿林是他的親兄弟,同父異母的那種,其他孩子的父輩基本都是族裏的私人部曲,按照這個時代的人身依附關係,這些孩子將來都是他的忠誠手下。
因此怎麼培養就是重中之重!
現在是光和二年,也就是公元179年,大漢王朝即將要走到終點,知道歷史發展的李耀,必須抓緊一切時間為將來做準備,好在他的出身其實還算不錯。
李耀的阿父,名叫李文侯,原本的歷史中非常的不起眼,不過是掀起了一場叛亂,對漢朝造成了致命打擊,但他本人就在幾年後死於內亂之中。
現在一切都還沒有發生,正好李耀可以大展拳腳。
護羌校尉麾下有着一支勁旅,而他阿父以及那位北宮仲父,就是這支勁旅的實際掌控者。
這支部隊只有千人,正是赫赫有名的湟中義從,同樣也是大漢王朝震懾羌人的官軍主力。
別看湟中義從只有一千多人,但是到了戰爭時期,直接以他們為軍官,同時招募羌人勇士就能擴充成為數萬人的軍隊。
招募外族進行征戰,這在漢末成了常態,涼州的羌胡兵,并州的匈奴兵,幽州的烏桓兵……類似情況一直持續到了晉朝,這個時候九品中正制已經徹底成型,底層漢人再也沒有靠軍功翻身的機會,從此漢人軍隊快速喪失戰力,反而外族軍隊依舊保持戰力,最終導致華夏大地沉淪了數百年。
未來之事暫且不提,雖然湟中義從也是外族軍隊,不過將校以及吏員基本都是漢人擔任。
比如李文侯以及北宮伯玉都是出身涼州漢人,不會真的有人認為一支震懾羌人的官軍主力從上到下都是羌人,什麼等級的蠢貨才會做出這種蠢事。
畢竟李耀可是知道,當年段熲討伐西羌,麾下就有一萬兩千湟中義從,歷經一百八十餘戰最終斬殺四萬餘人,如果這支部隊全部都是羌人,那麼他們還會將屠刀伸向自己人。
現在整個河湟地區,近乎所有羌人部落都是段熲的追隨者,因此他們才能以勝利者的姿態在這裏進行生活,同時他們也是湟中義從的預備兵源。
至於湟中義從全部都是羌人,這種偏見形成的原因,大概是因為漢末諸侯連年征戰,只要從河湟地區招的兵都被稱作湟中義從,同時李文侯以及北宮伯玉相繼死於內亂之中,真正的湟中義從就已經消失了,以至於後人認為湟中義從都是羌人。
古代想要起義成功,至少要有一群鄉黨支持以及一支子弟兵的追隨,而在歷史上最出名的莫過於劉邦的豐沛鄉黨以及朱元璋的淮西鄉黨,他們兩人能從平民逆襲成為皇帝,自身能力不用多說,但是鄉黨支持同樣至關重要。
因此對於李耀而言,過於追求收服名將,本來就是捨本逐末。
培養心腹,掌握湟中義從,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等到將來天下大亂,直接拉起一支數萬人的軍隊,那個時候才能從容應對而非隨波逐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