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重回高中課堂(2)
“林星,你上課時是不是,那個”,孫宇航離開后,白雨涵低着頭小聲說。“看了我?”林星看着紅了臉的白雨涵,雖然畢業后聚會時落落大方的白雨涵很招人喜歡,但現在這樣也挺可愛。不行不行,怎麼能對中學生下手,這是犯罪行為。但是,自己現在到底算什麼?如果自己是中學生的話,和中學生談戀愛,也不是不行?“中學生嗎?”林星開始思考時光機帶來的倫理問題。“你喜歡,我們的初中同學?”“不是不是,怎麼聽成那樣的。”“我覺得,你記筆記很認真。”“物理天才就不要吹別人了。”不不,這也不是誇獎吧,物理課有什麼好記筆記的,林星心想。“嗯,白雨涵,你學習怎麼樣?”林星拋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啊?”白雨涵抬起了頭。“我們來七中一個月不到,中考到相同學校,學習水平差不多的呀。”謙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林星時代的中學生們普遍具有這種品質。白雨涵這麼說,可以簡單地推理出,她中考分在七中算高的。嘛,可惜後來高考就一般了。簡單的推理。
“林星,你中考完上的什麼培訓班啊?還學微積分?”白雨涵問。“啊,在家自學的。”“哇,自學的,好厲害。不愧是物理天才。”林星隨口敷衍過去,白雨涵不太相信。“我也只會簡單的微積分,都是背的。像什麼,餘弦積分是正弦,x積分是二分之一x的平方,難的我也不會。”“誒,是嗎?”孫宇航不知道從哪插了進來。“那你去考物理競賽的選拔嗎?”“去啊,為什麼不去?”“聽說題目很難。”“凡事總要嘗試的,大不了交白卷。”
上課鈴響了,大家回到座位上。物理算是林星老本行,雖然研究生期間都只是看機器,到時間了就按下按鈕,沒什麼技術含量,但本科專業課的積累還沒忘完。數學還湊合,但真要現在就高考,林星也沒太大把握。至於其他科目,林星更是沒有信心。還是好好聽課,及早適應高中生的生活。語文課,講戴望舒的《雨巷》。林星也記不起來,學這首詩是什麼體驗了,好像唯一留下印象的,就是彳亍不是行,還有什麼丁香姑娘。後來重讀,確實很美,但中學時沒什麼鑒賞能力。“這首詩,不覺得啰嗦嗎?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下課後白雨涵又找林星聊天。“不過我喜歡愛情詩。”“戴望舒的年代,還是現代新詩的探索期。葉聖陶評價雨巷說,它替新詩的音節開了新紀元。《雨巷》融合了晚唐溫李詩風和法國浪漫派、象徵派,兼有古典美和西方象徵主義特點。比如有人認為,丁香一樣的姑娘,是化用詩句丁香空結雨中愁。當作愛情詩看的話,是一種苦悶的愛情呢。結合創作年代的話,一般也認為它反映了當時知識分子苦悶、幻滅、彷徨卻又期盼未來的心態。”“你說什麼?”白雨涵呆住了,握住林星的手。看來學詩比學微積分更能獲得女孩的芳心。林星紅了臉,趕忙把手抽出來。“只是,別人的一些評論。我是那個,名詞黨,評價作品時會把這個主義那個主義掛在嘴邊。”林星只是想稍微賣弄一下,三年在實驗室摸魚時看的閑言碎語,但白雨涵的反應超出預期。“大詩人啊!”“不不不,寫詩的才叫詩人,評價詩的叫文藝批評家。復讀其他人評價的叫,復讀機?”
“嘿,物理天才。”放學回家時,林星被孫宇航叫住了。“嗨”,林星隨便地應答。“你以前學過物理競賽?”林星在腦海里搜尋着記憶,
應該是沒有。但之前和白雨涵說,自己暑假時看了點微積分。要不索性設定成,為了學物理競賽,學了簡單的微積分好了。“嗯,看了一些。但現在只會簡單的微積分。”“潘神他今年是省一,你多少?”“什麼潘神?省一?”“我的初中同學,潘問天。今年物理競賽拿了省一等獎,已經能保送京華大學了,但他自己願意去科大。”“初中物理競賽?”“你不知道嗎?高中的啊,但初中也能報。初三下學期報名參加初賽,初賽過了進複賽。”“哦,是嗎?”嗯,大概很厲害吧,林星想。但他厲害,跟孫宇航有什麼關係?“我們十四中就是出人才啊,他中考走鋼琴特長生去了一中的重點班。我們起步就落後太多了,才開始校內預選,他已經省一在手了。”“省一,是省一等獎的意思嗎?”“是啊,搞競賽的都這麼說。虧你還搞競賽呢,這都不知道。”林星也沒想搞什麼競賽,只是給他學過微積分找個借口,但被陰陽怪氣了果然很不爽。不行不行,一個研四老廢物和高中生較什麼勁,比高中生厲害是理所當然,沒比過還讓自己很難受。“我也不算很認真地在學競賽……”“沒事沒事,下周一的選拔可以來考考看嘛,校內預選。就算正式競賽考不過一中的大佬,我們重點班,預選肯定比普通班的強。”“是,是。我也沒說不參加選拔,-物理課時也答應老師參加了。”“物理天才,再見。”
林星在路口和孫宇航道別。七八年沒來這一塊了,但林星還隱約記得路。林星的高中是走讀的,但離家裏很遠,於是在附近租房住。自己家在城市的西邊,七中在城市的東邊。林星大學在外地上的,寒暑假回家也只在城市西邊活動。這麼多年過去還能記得路,人類的記憶還真是奇妙。和記憶中一樣,前面一段在修路。鐵皮把路中間隔了起來,一塊塊鋼板墊在爛泥上供行人通過,路邊商鋪門口都泥濘不堪。上高中時,市民們罵新來的書記天天挖個不停。後來該有的地鐵、該有的高架一個沒少,大家又都說這個書記幹得不錯。但對林星來說,這真是個災難。書記在東邊挖路的三年,就是林星上高中的三年。路拓寬了、高架修起來后,林星也已畢業,享受不到城市建設的成果了。等到林星寒暑假回到城市西邊的家裏時,書記又跑西邊挖路了。林星記憶里的廬河市,就是一片大工地。而在這所有的陣痛都過去,終於可以在坐擁五六條地鐵的廬河市開啟都市生活時,林星又被他該死的導師鍾朝遠的時光機送了回來,繼續陪老書記挖路。
在鋼板上穿過一片爛泥地,再在非機動車道上走兩三百米,拐進小巷子裏,從沒有門牌的大鐵門裏走入,就到了林星家租住的小區了。小區的居民喜歡和保安聊天,暫住於此的林星就沒有這閑情了。做一個深呼吸,對門牌號沒有太大把握的林星鼓起勇氣,按響了門鈴。“哪位?”父親的聲音,很好,猜對了。“我,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