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運河風光
    張斌的這個主意當然不差,當此盛夏時節,正是草木最為繁盛之時。
    在波平如靜的運河中泛舟而去,不僅沒有車馬的顛簸,而且可以一邊吹着河面上的微風,一邊欣賞兩岸的風景,自然是無比愜意。
    “朕原本想走驛道,順便看看鐵路修築的情形。既然這樣,那就走運河,明日早膳後起駕!中途不再作停留,稍晚些也要趕到京師。”
    “你差人連夜去知會沿途地方及駐軍、驛站,只需佈置好兩岸關防即可,無需迎送。”
    次日,眾人都早早的起來。
    吃過早飯,乾隆便命起駕,數千人的儀仗車馬、侍衛兵丁浩浩蕩蕩的趕往天津城外的楊青驛。
    這楊青驛原本在武清縣南一百五十里的楊柳青鎮,那裏也是著名的年畫之鄉,楊青驛也因此得名。
    明嘉靖年間楊青驛遷移到了天津府城外,但名字保留了下來。
    畢明山帶着一眾官員督着幾百名差役整整忙了一夜,兩艘碩大豪華的御船和十幾艘大船都收拾得一塵不染,裝飾一新,依次排列在碼頭上。
    徐守業也是一夜沒睡,在侍衛和海軍兵士的協助下,親自督着手下兵丁將幾艘鐵甲船上的一應物品都卸下來。
    途中所需的都分別裝到了運河碼頭上停泊的船上,其餘的都裝上了馬車。
    運河裏的船再大,畢竟也沒法與鐵甲船相比。
    加上兩艘御舟,攏共也不到二十艘船,用來載人倒是盡夠的,但東西物品就裝不下了。
    班第吩咐將不急用的東西統都裝到馬車上,由天津兵備道派出兵丁走驛道送回京師。
    兵士們在裝馬車時,赫然看見有三口黑漆漆的棺材,不僅十分沉重,而且棺蓋都釘了,顯然不是空的。
    一眾人十分的詫異,卻沒一個人敢多嘴問一句。
    很快到了楊青驛碼頭上,乾隆讓芷蘭帶着太監、宮人與本多忠良的家眷上了一艘御船,自己與班第上了一艘,其他官員和侍衛、兵丁分別上了十幾艘大船。
    一眾人有條不紊的棄車登船,天津當地的幾十名官員整整齊齊的站在碼頭上恭送。
    一切準備停當,班第一聲令下,先是三艘護衛船在前面開道,緊接着兩艘御船離岸起航,十幾艘船漸次的離開了碼頭,向京師方向駛去。
    天津兵備道昨晚傾巢而出,除了搬運行李物品的人手,其餘兵丁連夜對轄區內運河沿岸的各驛站碼頭進行了清理管制。
    所有的漕船及各類船隻一律就近在碼頭上停泊,一應人員上岸迴避,禁止任何船隻在河道中行駛。
    順着運河向西一路清理過去,走到與順天府交界的地段時,天已經放亮了。
    見前面也有幾艘小船,上面站着兵丁,顯然是順天府也接到了指令,立即派出人手來清理河道了。
    兩岸綠樹成蔭,蛙跳蟲鳴,島語花香;波光粼粼的河面倒映着藍天白雲,婆娑的垂柳。
    御舟二層兩側的亮窗全部打開着,不時有習習的微風掠艙而過。
    乾隆坐在几案后的太師椅上,一邊品着上好的明前龍井,一邊透過亮窗欣賞着岸邊的景緻,只覺心曠神怡、悠然自得,滿懷的心事都消失得無影無蹤。
    浩浩蕩蕩的船隊在運河裏一路暢行無阻,沿途所有的碼頭、河汊、水渠等緊要地方,都釘子似的站滿了兵士,一個閑雜人等的影子也看不見。
    經過了楊柳青、河西驛、漷縣碼頭、張家灣等十幾處碼頭,船隊終於在戌初時分抵達了通州潞河驛。
    天色已經黑定,潞河驛碼頭上卻是燈火通明,亮如白晝,黑壓壓的站滿了人。
    因為班第昨晚連夜派快馬向京中傳回了消息,弘晝一大早便命禮部擬出了潞河驛迎駕的一應儀節。
    下令所有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及在京五品以上官員全部於申正之前趕往通州潰河驛迎接聖駕。
    幾百名宗室及官員已經眼巴巴的在碼頭上等候了一個半時辰。
    雖然太陽早已經落山,但悶熱卻沒有減去多少,被烈日炙烤了一天的碼頭還在向上升騰着熱浪。
    很多人已經疲憊不堪,無精打采了。
    有的三五成群湊在一起,有一句沒一句的聊着閑天;有的已經站得腰酸腿疼,來回踱着步子舒緩着;有人遠離了燈光,在暗處找棵大樹倚了,半眯着眼昏昏欲睡。
    這時,一條小船飛快的向碼頭駛過來,還沒靠岸,船上的兵丁已經迫不及待的喊出來:“稟王爺!各位大人!御舟過來了!”
    人聲嘈雜的碼頭上,這一嗓子喊的聲音並不顯得很大,卻彷彿一道驚雷,立時震得所有人身上一凜。
    言語交談聲立即停止,昏昏欲睡的也馬上來了精神,一眾人急速的找到自己的位置站好。
    一陣短暫的“窸窸窣窣”之聲過後,幾百個官員俱都齊齊整整的站定了,偌大的碼頭上頓時鴉雀無聲,一聲痰咳不聞。
    這陣仗可比在天津碼頭下船時大多了,船停靠穩了,搭好了船跳,船上的人還沒下船,禮部的吏員已經快步走了上來。
    依照禮法擬定的儀節是上報和親王爺核准了的,一絲一毫也馬虎不得。
    在船上船下幾十個禮部吏員的引導指揮下,鼓樂齊鳴的同時,御舟及十幾條大船上的太監、侍衛、兵丁依次下了船,編入碼頭上已經排列好的儀仗隊伍中。
    等這一切都安排妥當,乾隆才面帶微笑,氣度雍容的緩步走下船來。
    “跪!”隨着司禮官一聲令下,宗室這邊由履親王允祹率領,官員這邊是張廷玉領班,馬蹄袖打得“啪啪”作響,“呼”的一聲齊整整的跪了下來。
    “臣等恭迎聖駕回京!恭賀皇上馬到功成!恭賀大清開疆拓土!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整齊劃一的聲音響徹夜空。
    乾隆筆直的站定了,右手虛抬了一下,溫聲道:“都起來吧!”
    “謝皇上!”
    “大熱的天兒,大家也都勞乏了。幾位王叔和衡臣老相也都來了,時候不早了,就不一一的與你們寒暄了。”
    “這裏有能經常見面的自不必多說,不常見面的,有什麼事情讓和親王代奏進來,或者遞牌子進來說話。”
    “諸臣工明日還要照常辦差,不要在這裏多耽擱,班第與軍機上的人把隨船回來的一應人員物事都安置好,其餘的人隨朕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