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科學瘋子,國之棟樑
趙署長關了麥克風,和馬校長等人辦公室去了。
台下的同學們可老不鎮定了,紛紛議論起來。
“你們剛才聽到什麼了?我聽到不太清楚,好像是清華和北大的教授要爭奪陳遠。”
“別開玩笑了,就陳遠那水平,能去清華和北大,我能去中科院當院士了。”
“我也覺得,陳遠連個一等獎學金都沒拿過啊。”
“我看,可能是清華和北大,要拿他去做研究對象!”
“啥,清華和北大又不是非正常人類研究所,研究他幹嘛。”
“這你不知道了吧,現在最時髦的就是基因研究,某些特殊的人群,是具有特殊基因的。”
“你是說陳遠是個天才,所以清華北大爭奪他,要拿他基因做研究。”
“不一定是天才啊,也可能是變態殺人狂,所以清華和北大要爭奪他的基因……”
“我的天啊,沒想到老陳是這種人,太可怕了。”
“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陳遠跟着馬校長他們走了,不知道同學們在議論他啥。
要是知道話題跑偏成這樣,陳遠絕對要把這些人全都捉起來,一人一個大耳刮子。
很快,大家都到了馬校長的辦公室,小小的辦公室,瞬間擠滿了人。
大家都在緊盯着陳遠,看的陳遠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陳遠同學。”最後還是張道然先開了口,“請問你研究出來的這項核聚變技術,團隊成員都有哪些人啊。”
陳遠猶豫了一下,自信地開口道:“沒有團隊,是我一個人研究出來的。”
這句話一出,專家教授團隊裏立刻炸開了鍋。仟仟尛哾
就算有團隊參與,陳遠能夠配合搞出核聚變技術,已經算是天才中的天才了。
陳遠竟然說沒有任何團隊,是憑一己之力搞出來的,反而讓這些專家教授不敢相信了。
甚至有人懷疑,陳遠是不是想要獨佔團隊的研究成果。
“呵呵。”最後還是張道然提出疑問道,“不知道關於這項技術,陳同學是否有做過實驗,還是只停留在理論階段。”
“有的。”陳遠坦然道,“我在學校實驗室里,造了一台裝置。”
得到有關核聚變的知識后,陳遠並沒有躺着睡大覺,而是跑到嘉陵科技大的實驗室,自己搗鼓了起來。
也是陳遠運氣不錯,馬校長是個志存高遠的人。
馬校長是真想把學校建成雙一流院校,問題是,無論是師資力量,還是生源質量,都不是倉促間能夠解決的。
唯一能夠立刻解決的,是學校的硬件問題。
所以,馬校長斥巨資引進了大量實驗設備,實驗室的水平當然不能和頂級院校相提並論,但完成可控核聚變實驗的基本設備還是有的。
“不……不可能吧。”專家教授們紛紛激動的站起來了。
他們也顧不上身份,立刻要求陳遠帶他們去嘉陵科技大的實驗室。
在已經換上便裝的武裝隊員保護下,這群專家教授,幾乎是一路小跑地簇擁着陳遠,來到了嘉陵大的實驗室。
剛進入實驗室,專家們就倒吸一口涼氣。
這裏的設備,和他們的精英實驗室相比,簡直是廢銅爛鐵。
陳遠能在這裏,完成可控核聚變實驗?
不過,他們還是看到在其中一張桌子上,擺着一個小型裝置。
正是受控核聚變必須托斯馬克環流器!
這群專家圍着托斯馬克裝置整整轉了兩圈,才確認,這是如假包換的真貨。
“陳同學。”張道然捂着心臟,深吸兩口氣道,“你用這個托斯馬克裝置,成功點火過嗎。”
“成功過一次!”陳遠淡然回答道。
張道然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你能在我們面前,再示範一次嗎?”
“等等!”一位專家立刻出來阻止:“太危險了!”
可控核聚變實驗的核心內容,是在托斯馬克裝置內部,通過激光點火方式,產生上億度的高溫,讓海水中的氘原子融合。
就算在中科院級別的實驗室內,這也是極危險的操作。
一個搞不好就會發生範圍幾公里的大爆炸,人畜無存。
在一本邊緣大學的實驗內做可控核聚變實驗,危險性等同不穿防護服去拆核彈。
“不同擔心,絕對安全。”陳遠淡定答道,“如果你們同意,我立刻可以開始試驗。”
“開始吧。”張道然咬牙作出了決定,這個險值得冒。
陳遠點頭,開始操作,同時介紹道:“可控核聚變實驗的難點,其實只有兩個。”
“一個是托斯卡克裝置材料的耐高溫問題,我發現的新型材料,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
“陳同學。”一名分子材料領域的專家忍不住問道,“你是如何想到這種原子排列方式的。”
“原理不難。”陳遠將腦海中的知識向對方解釋了一遍,“其實還可以製造出更多的強力材料,只是我暫時沒有時間去研究。”
專家聽的入了神,突然反應過來,冷汗橫流。
他猛然發現,根據陳遠提供的信息,稍微加以延伸,就能製造出更為新型的耐熱材料。
自己這幾十年的研究,等於是活在狗身上了……
“第二個問題,就是加熱問題。”陳遠繼續介紹道,“其實,這主要取決於激光加熱器的聚焦點,適當的聚焦點,能讓氘原子完美融合,發生核聚變反應。”
說著,陳遠隨手調整好了激光加熱器的角度。
這個操作就讓專家們驚出一身汗,要知道,這操作在日常實驗中,都是由高精度機械人來完成的。
陳遠淡定無比,系統給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比機械人都精準的操作技術,完成校正簡直小菜一碟。
“陳遠同學。”另一名對核聚變實驗也頗有研究的專家忍不住問道,“這個角度你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如此如此……”陳遠熟練地報出了一堆數據,“你可以把它們想像成一個行星系……”
這些數據陳遠早就背的滾瓜爛熟,對方卻是越聽越心驚。
陳遠短短几十秒種的解釋,讓這位專家茅塞頓開,瞬間解開了一個心中幾十年來琢磨不透的難題。
要不是太多人在場,他恐怕要立刻跪下來拜陳遠為師。
一所邊緣一本大學的實驗室內,數十位知名專家教授聚精會神,聽着一名普通畢業生侃侃而談,形成一幕奇景。
“我們這些人精研科學多年,想法居然還比不上一個一本畢業生。”專家越聽,越覺得自慚形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