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纏綿悱惻

第401章 纏綿悱惻

隨着女主持人揮了揮手。

舞台,瞬間變得黯淡下來!

還沒等眾人猜測這昏暗背後隱藏着什麼,就在這時,舞台上出現了一片花花草草。

只不過,這些花花草草卻是以另外一種形式呈現!

海外友人們一時半會可能還有些稀里糊塗,但國內絕大多數網友,都會瞬間想起一個詞

——皮影戲!

這時,半空中出現了一道身影。

是一個身穿旗袍的女人。

此刻,她正懸在半空,輕輕敲擊面前的琴弦。

“揚琴!”

“怎麼感覺手軟綿綿的,你倒是敲大點聲呀!”

“我認識它,是揚琴!”

彈幕橫飛。

經過這麼久的驚了又驚,眾人瞬間就知道,這女人之所以能出現在半空,完全是因為全息技術。

而這時,皮影戲的場景內,似乎颳起了陣陣輕風。

原本紋絲未動的花花草草,也因為這輕風拂過而開始隨風搖曳。

與此同時,一個男人的身影也出現在了半空,眼下的他,正舉着竹笛。

伴隨着一陣悠揚的笛聲傳來,觀眾們瞬間感到身心彷彿得到洗滌一般輕鬆。

而這時,皮影戲上出現了一行文字註解

——鳥語花香。

“這笛子吹得太厲害了。”

“婉轉動聽,太棒了!”

“吹出來就是一幅山水美景。”

“浪漫空靈,很有感覺!”

“好厲害,這段的笛子斷音好聽極了!”

不僅是各路網友。

包括一眾老牌藝術家們,此刻也大感驚訝。

不出意外的話,這還僅僅只是引子部分呀!

他們也算看出來了,結合皮影戲,他們猜到這很可能是想通過音樂跟皮影戲,來描述一個如女主持人所說的愛情故事。

但就這開頭,那輕微且濃密的揚琴,還有悠揚婉轉的竹笛,都彷彿是在跟他們娓娓道來,這將會是一個很長的故事。

拋開皮影戲不說,光是音樂,就已經給他們營造出一片春光明媚,鳥語花香的風景!仟韆仦哾

但更讓他們高興的,是這首曲子,採用的竟然是國內的古樂器!

事實上,林睿起初也曾有過猶豫。

要知道《梁祝》公認的最佳版本可是小提琴,為此他一開始都打算親自上場了。

不過他隨後又研究了其他幾個版本,之後就得出了更多的心得。

對。

小提琴版本確實悅耳,但後來他發現古箏版有着古典雅緻的特點,然後他又嘗試了鋼琴版,發現音感上又變得寬闊清新。

大感興趣的他兌換了好幾種終極樂器技能,隨後就嘗試了笛子版,發現那種澄澈悠揚的風格,也同樣出類拔萃!

只是試了半天,最後才發現二胡版其實更契合《梁祝》的主題。

畢竟那種哀而不傷的凄美雋永,就像是穿越過了漫長歲月的斑駁青苔,將這二胡拉動的旋律重新給賦予了生命。

說它是樂曲,何嘗又不是故事?

在經過一番梳理后,林睿發現唯有神洲的古樂器,方能演繹出屬於它真正的美麗。

所以,林睿最後選擇將這首構思精妙,旋律動聽的曲子編成一首交響樂!

一首完全屬於神洲古樂器的合奏!

並且它的魅力不僅絲毫不減,反而體現出新的光彩!

感受着引子部分的顫音輕輕舒展開來,以及後面輕柔而連貫的旋律,林睿對此極為滿意。

“好綿長!好好聽!”

“這是月琴!”

“我認識那個,是柳琴!”

“這個笙真好聽呀!”

“高音笙,我酥了!”

“感覺二胡的音色太悲涼了。”

有人在看着半空中不斷出現的樂器跟樂師。

但大多數人,則是在關注皮影戲。

儘管沒有語言,但隨着一段段的文字註解,很多人也大致看懂了這個故事。

這一段,是草橋結拜。

講述的是一位叫祝英台的女子女扮男裝,前往某地求學。

途中,她邂逅了一個叫梁山伯的書生。

“卧槽!這二胡誰拉的啊,太有感情了!”

“我知道他,是陳繼敏大師!”

“我不太明白,這梁山伯跟祝英台才認識,為什麼要拉得這麼悲愴?”

“如泣如訴,我想哭了,好像已經看到這二人的悲劇了。”

“感覺這剛開始的演奏太悲了,我覺得不管故事結局如何,這一段的情緒應該是緩和的。”

此刻,別說吃瓜群眾,就是不少懂音樂的,也紛紛開始發表各自的想法。

坦白講,這部分的主題確實該體現優美、活潑且富有詩意的愛情主題。

畢竟這一段表述的,就該是梁山伯與祝英台一見如故,相談甚歡后,於草橋亭上撮土為香,義結金蘭,也為二人真摯純潔的友誼不斷遞進加深,直到相互傾慕做鋪墊。

乍聽之下,確實會顯得唐突,且有那麼點詞不達意。

雖說感官上確實偏離了一開始既定的主題,但林睿卻不這麼想。

甚至在林睿認為,這個狀態下的陳繼敏老先生,才是二胡界當之無愧的天花板!

因為,陳繼敏老先生在數次翻看梁祝的故事後,拉出了那個平行世界才能理解的詠嘆調!

對此,林睿只能說,二胡這玩意的共情能力實在太強大了!

這既是陳繼敏對這個故事的理解,也是平行時空世人對梁祝的詠嘆!

接下來,是同窗三載。

隨着悠揚的竹笛聲響起,旋律也變得明快活潑起來。

通過皮影戲,以及上面的旁白文字,眾人都知道,這是梁山伯跟祝英台無憂無慮的同窗三載,音樂氣氛的愉悅背後,也將年輕人嬉笑玩鬧錶達得淋漓盡致。

“跟小提琴比起來,二胡的高音確實有點困難。”

“對,二胡把位越向下越窄,音準也越難,但也要看人吧?在陳老先生手裏,這能算個事?!”

“小提琴的音色確實要比二胡純凈,但是陳老師拉出來的情感極其強烈,我是覺得他發揚了二胡在揉弦上的優勢,完全克服了節奏上的困難。”

“反正我就覺得用小提琴演奏的話,這段會更富有感染力。”

“對,小提琴比二胡音域廣多了!”

“你懂個鎚子!樂器又不能只比音域,像一些古典名曲,你用小提琴拉出來可就不是那個味了。”

“同意樓上的說法,真要比音域廣,鋼琴不比小提琴更廣?那是不是所有音樂都用鋼琴就得了?”

也不知道國內這些網友是怎麼想的。

一群海外友人還沒發表想法,他們反倒自己人吵起來了。

爭論的話題,也讓人哭笑不得。

坦白講,在林睿看來,無論是什麼樂器,只要演奏的音樂能打動人就行。

他不僅升級了終極小提琴技能,也嘗試過小提琴版的演奏。

但他必須承認,經他改編后的版本,因為有陳繼敏老先生的加入,使得這個版本下的二胡,完全碾壓小提琴版本!

無它。

感染力的升華!

所以直播間這些人,拿着二胡跟小提琴在那抬杠,完全就沒必要!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會被帶節奏。

畢竟九成的吃瓜群眾,是不懂什麼二胡跟小提琴差異性的。

他們只喜歡看着皮影戲,以及感受着耳邊不斷傳來的輕快旋律。

“這一段太甜了。”

“哈哈,他們不好好讀書,成績要下降了。”

“無論什麼時候,學堂的時光永遠是最歡樂最無憂無慮的。”

“剛剛還覺得二胡拉得太傷感,現在一聽,哈哈,也是歡樂的一逼。”

“我竟然聽出了過年的感覺,不對,現在就是過年呀!”

“吹笛子的小哥好歡快呀,來,繼續給姐姐笑一個。”

正當吃瓜群眾們一個個喜笑顏開之際。

皮影戲出現了祝英台歸家而去的一幕。

本該快樂的時光,也跟着戛然而止。

與此同時,文字標註也變成了

——十八相送。

在糾纏綿綿的旋律中,同時夾雜着斷斷續續的音調,透過皮影戲,觀眾們看到的是女扮男裝的祝英台,面對梁山伯的欲言又止。

長亭下,因為陳繼敏二胡拉動的糾結綿長,觀眾們能清晰的感受到,此刻梁山伯與祝英台的難捨難分。

那種矛盾害羞的心態,還有一步三回頭的不斷促足!

彈幕,出現了一個個催淚字眼。

“之前說二胡拉得太悲傷了,現在忽然覺得,這段更傷。”

“這段太有味道了,想哭。”

“雖然我不是什麼音樂家,也不太懂音樂,但我就覺得好聽,直擊心靈。”

“這個團隊的合作太棒了,尤其是陳繼敏老師,彷彿給曲子注入了靈魂。”

“我很好奇是誰在指揮,這才是最牛逼的,可惜沒有全息影像出現。”

“有沒有一種可能,指揮是浮神?畢竟這首曲子,可是他弄的,試問還有誰比他更懂這曲子?”

“兄弟,你這個想法很大膽,我很喜歡!”

直播間的觀眾們,幾乎都是清一色的誇讚。

不僅是國內,也包括海外直播間。

對。

海外友人們不一定看得懂神洲的文字,可皮影戲總歸是能看懂的。

更何況,這些神洲樂器演奏出來的音樂,彷彿就是共通的語言,僅透過旋律,他們就看明白了皮影戲想要表達的故事劇情。

更是藉著皮影戲,讀懂了這個愛情故事!

天啊!

太唯美了!

也太煽情了!

當然,那些所謂懂音樂,也懂樂器的大神們,依舊還在樂此不疲的辯論。

其實很多知名音樂人也時不時看看彈幕,坦白講,他們一時半會的,還真不知道該怎麼說才好。

樂器這玩意,甭管二胡還是小提琴,又或者其他什麼的,總之演奏樂器,其實是在陶冶一個人的情操。

可眼下這些人都在幹嘛?

秀存在感?

民樂本就注重意境,而不是單純的比拼音色!

忽然,旋律的風格開始急轉直下!

與此同時,皮影戲上的文字標註,變成了英台抗婚!

抗婚?!

啥情況?!

觀眾們疑惑的同時,也在一波又一波的鑼鼓聲中,感受到了主旋律變得急切,變得陰森,透着恐怖!

“卧槽!這低音嗩吶!竟然吹出了號的感覺!”

“三十六簧中音排笙!”

“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完全民族樂器的團隊演奏,我太感動了!”

“這民族打擊樂一上來,味道更濃了!”

“要看着皮影戲,才能真正感受到這段音樂帶來的壓迫感,面對一群長輩們狂風暴雨般的指責跟威逼,祝英台是一邊哭着一邊反抗!”

“確實,配合著皮影戲,不僅很有感染力,更是聽得直冒冷汗。”

吃瓜群眾們紛紛炸開鍋了。

他們看到了祝英台回到家中,就被父母強行許配給了馬文才!

老一輩人瞬間就沉下臉,這便是典型的封建勢力,放在一百年前,人人喊打!

很多感性的女性吃瓜群眾紛紛發彈幕,她們知道祝英台已經愛上了梁山伯。

所以,她們想通過彈幕,給正處於輿論旋渦中的祝英台打氣!

既然不願嫁給一個不愛的人,就要奮力抗爭!

一定要大膽的說出來!

不可以!

我不願意!

陳繼敏拉動的旋律,能清晰無比的感受到此刻祝英台的悲痛與惶恐,還有那陷入輿論漩渦中的無助!

配合著皮影戲的親人指責,很多感性的女生,眼眶紛紛紅了。

這時,一陣毫無徵兆的嗩吶聲響起。

這沉重的聲音,就像是代表着以祝英台父母為首的封建勢力。

而這嗩吶聲,透着極強的壓迫感,彷彿要給皮影戲中的祝英台更多的壓力!

“我能通過音樂感受到祝英台憤怒而又悲哀的情緒。”

“嗩吶這幾下吹得我心裏慌慌的,有種說不出來的壓抑跟恐怖。”

“感覺聽到嗩吶,就覺得這女的要涼。”

“從欲哭無淚,到奮力抗爭,再到心力交瘁,我似乎走完了祝英台的人生。”

“唯有陳繼敏老師能拉出祝英台的心路歷程呀,太厲害了,同時也讓我感動。”

這時,皮影戲場景變了。

換成了一個眾人熟悉的身影。

梁山伯。

與此同時,文字標註也有了變化

——樓台相會

祝英台被關進秀樓。

梁山伯從書院趕來,拜會祝英台。

直到這一刻,梁山伯才知道,祝英台竟是女兒身!

他們只能趁着夜色,在樓台下輕聲密會。

“這纏綿凄苦、如泣如訴的音調,將梁山伯與祝英台重逢后百感交集的情緒演繹到了極致!”

“二胡拉得太柔情似水了。”

“看着這互訴衷腸的一幕,我哭了。”

“又是歡喜又是傷悲,歡喜的是他們的重逢,悲的是他們的姻緣被祝英台父母活活拆散了。”

感受着旋律的哀婉,彷彿活生生的小女子跟情郎訴說著幽怨,觀眾們都大為觸動。

這段旋律柔和且緩慢,可以說,在這纏綿凄苦如泣如訴的音調下,完全詮釋了梁山伯與祝英台相愛,卻不能相守的渺小無力!

他們,無法抗爭這個封建時代!

正當海內外網友們還在感慨這可歌可泣的愛情時,音樂風格,又變得急轉直下!

不,應該說恢宏大氣!

“媽呀,嚇我一跳。”

“絕對的震撼人心呀!”

“什麼,梁山伯死了!?”

“我忽然明白這段嚇人的音樂了,這消息對祝英台來說,豈不就是晴天霹靂?”

“對,就是這種感覺,卧槽,這曲子簡直神了!完全不用看旁白,就能感受到皮影戲下的人物心情!”

陳繼敏的二胡開始了獨奏。

與此同時,皮影戲的文字標註,變成了哭靈控訴。

在這孤獨寂寞的二胡聲中,讓觀眾們生出了一種難以言喻的剝離感。

“祝英台要被強迫上花轎了,唉,果然抗爭失敗了。”

“梁山伯都死了,抗婚還有意義嗎?唉…算了……心煩……”

“咦?這花轎怎麼停下了?那是梁山伯的墳?”

“祝英台這是要去哭墳了?”

“原來這就是哭靈控訴呀。”

在一陣又一陣碎奏、斷奏的旋律聲下。

有人感受到了音樂背後的哭聲,又或者祝英台跪行到梁山伯墳前。

這緩慢且悠揚的旋律,像是在敘說著自己的不甘,以及對情郎的緬懷。

旋律越來越輕,就彷彿祝英台的淚水哭幹了,喉嚨也哭啞了。

正當觀眾們以為是不是要結束之際,忽然,二胡聲的拉動速度驟然加快!

皮影戲下,祝英台站起來了!

這一刻,很多人透過這速度驟增的旋律,彷彿感受到了祝英台的決絕心意!

“這是要鬧哪樣?!”

“祝英台想幹嘛?”

“不會是準備殉情吧?!”

一時間,彈幕亂七八糟的。

此刻,大量網友們憂心忡忡,他們擔心祝英台想不開!

這時,一道長音響起。

緊接着!

彷彿充滿着悲憤的低音鑼聲傳出!

與此同時,皮影戲下,梁山伯的墳墓忽然炸開!

帶着近乎決絕的心態,祝英台縱身一躍,跳入爆開的墳墓!

“這震撼的音樂!透過皮影戲,我能感受到迎親隊伍的驚慌,還有他們的尖叫跟哭喊!”

“這是一個偉大的女子,她執着的追隨着自己的愛人。”

“恢宏大氣的音樂,像是在歌頌梁山伯與祝英台至死不渝的愛情。”

“這些該死的封建勢力!”

彈幕快罵翻天了!

他們既感慨於祝英台永不屈服的倔強,同時也怨恨封建思想!

感受着耳邊不斷傳來的升華旋律,如此可歌可泣,純粹無暇的愛情,豈能不讓人為之動容?!

嗩吶聲響起!

充斥着讓人潸然淚下的悲壯!

梁山伯跟祝英台有錯嗎?!

他們因為志趣相投而相識,因為情投意合而相戀,他們只希望得到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相守!

他們沒錯!

錯的,是他們生長的時代。

以及這個時代下,骯髒可恨的封建社會!

可惜。

他們終究還是敵不過來自這個時代的壓迫。

可悲!

可嘆!

結束了嗎?

是的,該結束了。

可是,為什麼皮影戲卻依舊在放着?

並且,揚琴的泛音,還在細微的響着。

看似旋律漸漸重歸平靜,這旋律純粹到似乎之前所有的一切,都未曾發生過一般。

但很多人,卻變得更專註了。

因為皮影戲下,又出現了一座墳包。

只是這個墳,卻更大了些,沒有名字。

這時,皮影戲的標註,出現了化蝶的字樣。

“什麼情況?儘管這會我不想說些破壞氣氛的話,但這要是繼續往下放,確定不會從苦情劇,變成恐怖劇?”

“神他媽恐怖劇,你是指着這對苦命鴛鴦化作厲鬼報復社會嗎?還別說,這個劇情可以有!”

“姐姐剛哭紅了眼,就因為你們兩個傢伙,又笑抽了肚子。”

這時,近乎唯美的竹笛吹奏,這空靈感瞬息間,就讓那些原本還沉浸在祝英台殉情中的觀眾抬起頭來。

只見皮影戲下的那座墳包。

四周出現了星星點點的螢光。

螢光最終匯聚成一塊,變成了兩隻煽動翅膀的蝴蝶。

兩隻蝴蝶從墳頭飛起,在花間歡娛,自在翩舞。

隨着一陣細膩溫婉的古箏聲,它們時而升空,時而下墜,經過溪流,穿過花叢。

即便不看皮影戲,閉着眼也能感受到古箏旋律下的畫面。

這是古箏大師嗎?

可惜,因為鏡頭隔得太遠,看不清這人是誰。

“生前不能成雙對,死後化蝶長相守。”

“二胡的纏綿悱惻,但我更喜歡古箏的仙氣飄渺。”

“群花叢中,蝴蝶紛飛,他們終於在一起了。”

“哀感頑艷,感人肺腑,音樂的魅力可見一斑。”

“我承認,我一直是浮生的黑粉,尤其是他每次彈鋼琴時,我不是想着打假,就是想笑。可從現在起,我黑轉粉了,因為他比我更懂咱們國家的民族樂器。當然,我現在也哭得稀里嘩啦的。”

“感覺旋律又回到了一開始,只是同樣的旋律下,卻是一種物是人非的感覺。”

“或許,這便是輪迴吧。”

“我忽然想起浮生的那句詩,感覺跟這段很配。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同感。”

“花前舞翩翩,月下對纏綿。從此而今後,何必戀人間。”

“化蝶確實給了故事一個美好的慰藉,但這種偽喜劇根本掩蓋不了封建社會對人的摧殘,所以,它依舊是悲劇。”

略帶感慨跟哀嘆的美麗曲調,彷彿在講述着故事的結局,又或者想告訴世人一個道理。

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當最後一段高音漸漸消失,以及皮影戲下兩隻蝴蝶的漸漸遠去。

這一刻,所有人都知道。

故事,結束了。

有人還沉浸在最後化蝶部分中,二胡柔美的音色,還有皮影戲下那悲傷、凄美的場景。

有人因為這絕美的旋律而感動。

也有人交流着對這首曲子的理解,但顯然,他們早已因為這凄美絕倫的愛情故事,而深陷其中難以自拔。

更有一批擁有絕對音感的藝術家,此刻開始閉上眼,一邊回憶剛剛的音樂,一邊在腦海補充着這段凄美的愛情故事。

此時此刻,他們都生出一種感覺。

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不僅是國內觀眾,就連國外觀眾,也被這首《梁祝》所打動。

以至於無暇後面的節目,因為他們或多或少的,都出現了些許魂不守舍的狀況。

時間悄然逝去,隨着十二點的鐘聲響起。

春晚,也漸漸迎來尾聲。

這時,有的觀眾已然睡下,但更多的,卻依舊待在熒幕前,守候着接下來的節目。

依舊是龍鳳呈祥。

“接下來,歌曲:《難忘今宵》”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讓你寫歌,你把文壇掀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讓你寫歌,你把文壇掀了?
上一章下一章

第401章 纏綿悱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