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第333章 工部出招

345.第333章 工部出招

“何至於此啊!”

“是啊!是不是受了委屈,或者有什麼難處?說出來,咱們給你出謀畫策都行,何至於請辭呢!”

你一眼,我一語,工部尚書李敏像極了受了委屈的小媳婦,在這一刻沒有繃住,眼淚都滴了兩滴。

“陛下,臣失態,還請恕罪。”

老朱雙眼掃過李敏,目光帶有一絲審視。

“咱恕你無罪。”

“謝陛下,臣實是有苦難言,與殿前失態。”

“自從臣執掌工部以來,每每捉襟見肘,臣絲毫不敢懈怠,也不敢有絲毫怨言,只求把諸事辦好,以報皇恩。”

“此次臣實在是撐不住了,再這樣下去,工部諸事,徵發徭役都是個問題。”

“更別提工部的大小工程,按期完成都已經不可能了,臣請罪,亦請辭,還是希望陛下能夠准臣告老還鄉,頤養天年,臣不甚感激。”

老朱已經隱隱有所猜測,卻是只靜靜的看着工部尚書李敏的表演。

老朱能夠忍得住,邊上的好友同陣營的同僚,卻是沒那定力,做好了一個捧哏的本分。

“李尚書,你可急死我了,到底是何緣故,你倒是說啊!婆婆媽媽的好不爽利。”

“既如此,臣也不藏着噎着了,只求陛下弄清前因後果,能夠放臣歸家。”

以退為進,老朱看他們一唱一和的模樣,心裏膩味的很。

“說吧!到底所為何事?”

“醫侯執掌應天府,建了一個一建,與我工部職能重疊,還大肆招人,並且從不拖欠工錢。”

“臣之工部,除了徵發徭役,還得徵召大批能工巧匠進行建造,工程數不勝數。”

“如今被醫侯一弄,人心浮動,眾人不思報效國家,還整日為了錢財衡量,造成工部大量人手轉投應天府。”

“此消彼長,我工部人手捉襟見肘,還有大量思索逃離之人。”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臣實在無計可施,請陛下治罪。”

跟情報差不多,老朱也明白了工部尚書李敏的意思。

而說到這話,被鄭雄坑害過的眾人,蠢蠢欲動。

藥局的福利好,早就讓很多人的工作受到阻礙,讓他們不爽。

現在,也開始了借題發揮。

“然也!陛下明鑒,以前醫侯弄的分級制度,於國無益,但是其限於藥局,雖有影響,也只是廯疥之瘡,並不致命。”

“現如今,醫侯大張旗鼓招人,工部最先受到影響,已經動搖了工部的根基,臣以為,當嚴懲之,以儆效尤。”

新仇舊帳,這夥人懟起鄭雄來,幾乎快要到團結一致的地步。

“臣附議,醫侯執掌教坊司,整日不務正業,瞎搞一通,我禮部管轄下,不見一絲錢財上報,只知道蓋一些識字的小學,於選拔天下讀書人無益,實屬浪費。”

“據臣所知,其瞎折騰的同時,是有教坊司下轄十六樓為其提供錢財。”

“臣以為,要想醫侯改過,還得收回教坊司十六樓的控制職權,讓其專心府衙事務才是。”

此話一出,老朱差點暴走。

敲你哇,自己還沒下手呢!你們倒是惦記上了。

也不問問自己同不同意。

“教坊司之事,休要再提,鄭雄現在兼任,成績斐然。”

“建造學舍,利國利民。”

“所用皆為正途,不算麋費,此事至此終了。”

鄭雄作為一個獨立的機構,真的想要錢,一道旨意下過去,保證鄭雄馬上送過來。

安全保密方面有保障。

真要入了禮部,可沒那麼容易掏錢充實自己的小金庫。

老朱幾乎是義正言辭的拒絕。

“至於所說應天府一建之事,爾等集思廣益,尋一條兩全其美的辦法。”

老朱一言而決,說出去的話就是聖旨,誰都不敢頭鐵置喙。

再說,禮部想要直接管轄教坊司,無非眼紅錢財。

雖然別人也愛,但是沒禮部名正言順,所以除了禮部還在喋喋不休以外,其他人都在想怎麼利用一建的事做文章。

“臣有事啟奏。”

“說。”

“工部之事,無非人手不足,需要建造的東西又多,無能為力。”

“臣以為,一建頗具規模,應天府的建造諸事可以參與其中。”

“可將應天府內諸事建造分一批給一建,進行承擔。”

“如此,工部也可從中解脫,承擔其他的事務。”

“可行,臣附議。”

“臣也一樣。”

場中諸臣所言,幾乎呈現一片倒的局面,可見鄭雄的人緣有多差。

老朱想了想,等到學校建好以後,這麼多人也有點浪費,便也同意了。

“准奏。”

“李敏,回工部后,擬訂一部分工程交於中書省審核,由咱圈定以後擬旨。”

李敏雙眼一轉,擇日不如撞日,當即回道。

“工部諸事中,外城耗時日久,所需者眾,耗費頗多,工部有些負擔不起。”

“醫侯的本事大,十六樓聽聞日進斗金,既然能夠用工錢招人,想必也能夠負擔的起,臣想將外城的建造託付醫侯,還請陛下恩准。”

南京古城牆,是在明太祖朱元璋平定天下后,建都南京之後開始修建,歷時27年修築竣工。

在現存的古城牆中,是規模最大保護極為完整的古城牆。

古城牆全長33.676公里,比北京的古城牆還多出不少。

南京古城牆在營造上,可以說是集歷代營造工藝之大成者。

一改過去修築城牆按照矩形或者正方形的營造方式。

這裏這是根據南京城的山勢特點,河流走勢,以及軍事預防的各種考量,要麼依山築城,要麼順水而建,把南京城的王者氣象,演繹得淋漓盡致。

在修築城牆時,朱元璋硬是下令全國,把各州府的能工巧匠全部召集到位,設計修築這座城牆。

文獻資料顯示,當時涉及全國5省28府,128個州縣,民工共計28萬,所用磚塊約3.5億塊。

光是看這些數字,就足以體現出這項工程的浩瀚。

更為可嘆的是,這些磚塊都是精挑細選,每一塊都要經歷人工研磨之後再用到城牆上去,花費的人力功夫那是相當了得。

城牆上有一個非常獨特的細節,在城牆的側面,總是能夠看到刻制的日期、官職、姓名。

這就是朱元璋想到的好辦法,那就是要修築這麼宏偉的建築,一定要確保磚的質量,於是就要對每一個環節進行把控,燒制這塊磚來自哪裏,是哪些人製作的,如果一旦出了問題,就可以進行追溯,直接追查責任。

一塊磚的製作到應用,往往涉及到這些人:監造官、燒窯匠、製作人、提調官(相當於搬運管理者),責任明確,每一個環節都考慮得非常周全,自然涉及到的人就知道自己身上擔當的責任了。

在每一處都格外小心,據傳,在提調官進行驗收的時候,通常都會叫上兩名士兵,拿起燒制好的磚塊相互碰撞,若能聽到鏗鏘有力的響亮聲音,則視為過關,否則重新燒制。

南京古城牆自建好后,至今已歷時600多年了,但是城牆依舊保持完好。

它同時也見證了多少風雨飄搖,世事浮沉和歷史滄桑。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在大明摸魚的日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我在大明摸魚的日子
上一章下一章

345.第333章 工部出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