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節 蔣振華舉國大革新
第八十一節蔣振華舉國大革新
新中華浴火中重生
卻說我一統三國,大封功臣以後,便思興兵塞外,為國拓土。
思之所至,急遣使召荀彧晉見。幹什麼?自然是要錢!不多時,荀彧急匆匆趕來相見道:“陛下召臣前來何事?”我急忙令人賜座,荀文若也是五十多歲的人啦,叫老人家站着不好,哈!不過好像我也快五十啦,真是歲月催人老啊!顧不及思慮許多,急忙問道:“文若,如今國庫之中還有多少錢糧?”荀彧一聽我問及錢帛便知我的心意,苦笑着道:“近年陛下大舉南征和分封功臣、宿將耗去國庫大半銀糧。如今國庫之中,尚有錢三十億,金銀六萬餘斤,糧草一百五十萬斛!如果陛下需要遠征,最多只能動用一半,其餘部分尚要維持朝中各大部門運轉及日常開銷!”我一聽便傻了眼,當年段穎平羌還花了四十四億大錢呢!我現在只能動用十五億大銀,金銀也有三萬餘斤按現在比例摺合成大錢的話也有三十億錢,合起來也不過四十餘億錢。也就是說,如果不是窮兵黷武,從老百姓身上大刮油水的話,如今我大唐的財力只能夠打一場近距離中等規模的大戰!可是遠征漠北,西進大漠,東征日本哪一個不是大規模的軍事行動,這點錢連一半開銷都不夠呀!打仗、打仗,首先打的便是錢啊!沒錢,還打個屁!我一下子沒了精神,揮揮手道:“知道啦,文若,你先回去,讓朕靜一靜,想想辦法吧!放心,朕不是秦始皇那般好大喜功之人,會量力而行的!”荀彧大喜,舒了一口氣道:“陛下英明,臣告退!”領命而退。
我坐在龍椅之上,撓撓頭。哎,看樣子還是急不得啊!還是先先休養生息幾年,改改革,鞏固一下基礎才行。否則如果照秦始皇那般脾氣硬扛的話,我大唐可能也是一個短命的王朝。於是考慮到如今大戰方休,軍民都急需休養生息,如若窮兵黷武,很可能將二十多年來辛苦建成的基業毀於一旦,還是決定暫停對外征戰,等休養幾年再說。何況就算要學日後英吉利、小日本以戰養戰,也要自身的實力能夠撐得起大軍最初遠征萬里的軍費吧。
再沉思想想國家一統以後,要做的改革工作可不少啊,尤其是為了國家以後的長遠發展,需要做的工作更多。我想了想大體有以下幾項:
一、土地改革。土地,對於中國人,尤其是佔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來說,是他們活命的基礎、生存的希望。如果農民沒有了土地,則往往意味着生存無望。如果一旦將憨厚的農民逼入死亡的境地,則往往意味着一個王朝覆滅的開始。陳勝、吳廣大起義、綠林、赤眉大起義、黃巾大起義可都是活生生的前車之鑒啊!尤其是黃巾起義觸目驚心的慘狀,過去不久,現在想起尤是歷歷在目。所以土地改革是首先要做的事情。以前雖然通過各種改革和成立專門的農業部為農民分發了不少土地,但是也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土地兼并,仍然是新生的大唐王朝一個致命的隱患。怎麼能夠解決這一問題呢?我想了想,還是以法律的手段來解決吧。近些年,以法制國在各地推行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用法律來規定每戶每人最起碼有獲得一畝土地進行耕種的權利,任何個人和政府都無權、無任何理由將此地強行奪走,除非此人自然死亡或是因為犯罪而被處死。這樣子我想如果沒有大規模的戰亂,農民最低的生活標準可以得到保證,大唐王朝的根基就可以更加牢固一點。如今連天的戰火剛剛熄滅,天下戶口十空其七,無主荒地甚多,分封土地倒並不是件難事。這件事通過法律可以很好的解決。而且漢時的土地大小規劃也很混亂,可以採用現在的畝來進行統一規劃及分配。一則有利於國家監控土地的兼并情況,二則也有利於國家的統一徵稅。(畝的度量衡問題後面有!)
二、全力打擊門閥貴族。門閥貴族的存在,則往往意味着財富的大量集中和土地的大量兼并。一旦這種財富、土地的兼并發展到一定程度,則必然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動搖王朝的根基。既使初時有法律的保護,農民可以保證最根本的生存條件。但是隨着時光的流逝、王朝體制的日漸腐朽,法律也會逐漸失去它的公正性和威嚴性,財產、土地的兼并仍是不可避免。要想比較徹底剷除這一禍根,破除門閥貴族的影響才是根本之道。經過前面十餘年的改革,門閥貴族的勢力已經被極大的削弱了。如今實行的科舉考試,已經完全打破了士族一統官場的局面,國家政權被工農商學兵各種出身的人才所把持,士族已經無法大權獨攬;另外教育中提倡的法家為主,儒家為輔,百家爭鳴的格局,也沉重打擊了以儒學為信仰的士族勢力,使其再也不能通過儒學來控制人民,達到一家統治的目的。可以說,如今舊的士族門閥的影響已經大為減弱,數十年內不可能再為患國家。日後,對教育和科舉這兩件削弱舊士族勢力,提升百姓民主性、自悟性的改革一定要繼續加緊實行,決不能停止。當然為了避免新的門閥貴族的出現,還是必須制訂些特殊的法律規定。這點秦國的軍功制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可以參考制立相應的新法-因功應爵令:國家所封文武官職任何原因都不能由三代以內直系或旁系血統之人世襲,任何人要想獲得相應官職必須通過國家相應考核,具備應有才能方可;國家所封王公貴族等爵位沿襲不過三代,三代以內若無大功於國,便降級使用;如再三代仍無大功,則依次降級。這樣子的話,應該就可以很好的扼制新的門閥的產生和坐大。國家也可以得到更長久的平安。不過,雖然這個制度雖好,會不會因為觸動諸文武大員的利益而受到文武官員的抵制還是個問題,看樣子要好好動點腦筋啦!
三、改革度量衡。在古代中國的度量衡制度相當混亂,便是秦始皇改革過了以後,也沒有太多的改善,各種制度,測量器具都有。這很不利於日後現代科學的發展,各種工業產品的製造要是搞錯了零件的尺寸,那還得了啊。改,一定要改。還要以現在的十進度為基礎吧。長度分為毫米、厘米、分米、米等等以此類推,重量分為克、十克、百克、千克等以此類推。時間也得改成24小時制,否則每天什麼辰時寅時幾刻的我老要換算半天,實在是煩。待過幾天讓科技部的鄭渾等會合工業部的官員各做些樣品出來,作為范品,全國推行。這樣一定可以大大促進科學技術的進步,有利於社會的發展!
四、文字也要改。當時剛至三國時,看古代的字真是彆扭,全是繁體,自己認雖認得,可寫着實在是麻煩。改,用以後的簡化字來代替,這樣也方便百姓們學習,可以更好地打破士族對文化的壟斷。一旦百姓們獲得了相應的文化知識,那麼知道了諸般道理的他們就不是那些士族們可以隨便欺侮的啦,這也有利於我大唐王朝的長治久安。那些繁體字嗎倒不急着廢除,不過書法家們拿它們來練練書法,也不是不可以的嗎!反正政府和學堂以後不允許再用這種字就行了,這樣也就會逼得社會上所有的人都來適應文字的改變。
五、修路和造車。現在漢時的道路簡直是狗屁不如,到處大坑小坑的,我坐在御輦這麼豪華的‘寶馬’上都被顛得要死,一般的馬車更是不用說了。要改,一是要學秦始皇修馳道一樣,在全國範圍內修築戰略性的道路,連通全國所有的郡、縣以及邊境重鎮,一則利於軍隊快速調動,二則有利於促進經濟的發展嗎。二是運輸車輛也要改,現在的軍隊、民間使用的木製馬車根本不能適應以後大規模後勤補給的需要,一是速度慢,這麼顛的馬車,又沒有減震措施,能跑得快才怪;二是耐用性差,畢竟是木頭的,顛簸得厲害很快就會散架的;三是運載量太小,難以負擔大軍遠征的後勤補給需要。我打算一個將車輪全部換成鐵制的,這樣有利於長久使用,二是使用減震彈簧,加強車輛的舒適性以及安全性,加快速度,三是將來最好能夠在鐵制的車輪上裹上橡校,這樣子安全性和速度便可大大提高。(嘿,嘿,主到橡校,就不得不說到印度尼西亞啦,這些紅毛猴子我早就切齒痛恨啦。趁這回我需要你們橡校的機會,將來會派艦隊將你們全部宰個乾淨得啦!嗯,全殺光啦也不好,還是留點作為免費奴隸把我大唐割橡校吧!嘿嘿!)至於動力嗎,還是用畜力好了,畢竟現在蒸汽機還沒有發明出來,不過現在也應該動手啦,相信不久以後慢慢發展起來會用得上的。
六、開始建立大規模的基礎工業。開玩笑,縱橫四海是嘴巴說說就可以的嗎?遠征軍隊所需的大量糧食、肉類總不會全靠劫掠敵人供應吧,還有盔甲、武器、車輛等作戰後勤物資更是耗費龐大,如果沒有強大的工業基礎,遠征談何容易啊。還好這幾年來,採礦、鋼鐵等行業已經發展起來。日後一則應該大力發展已經建立起來的產業,而那些紡織、精工、車輛及船舶製造等行業也要儘快建立起來,否則以後拿什麼製造遠洋戰艦什麼的。還有啊,食品、醫藥行業也要全面改革,畢竟軍隊在遙遠的異域作戰,如果沒有良好的後勤支援哪有力氣作戰。現在的食品難以長途運輸,多會腐敗,看來這罐頭什麼的要搞起來,酒瓶什麼的保存食品的東西也要趕快製造出來以減少長途運輸的物資損耗。還有醫藥,如果沒有很好的藥品進行治療,不知會有多少本來應該生還的健兒枉死!科技就是生命,科技就是戰鬥力啊!呀,這是哪位先哲說的?!
看看這最迫切要做的幾項,我的頭腦就開始嗡嗡作響了。天啦!這麼多事情,要忙到什麼時候啊!看來以後這幾年我又要天天忙到廢寤忘食的地步啦。不行,這事不能我當皇帝的一人干,得把那些大臣們全都給拉上,我出主意他們動手,嘿嘿嘿!這樣子我不就輕鬆多了。想到這裏我馬上開始伏案奮筆疾書,規劃中華第一個五年制計劃,準備認真的埋頭髮展五年。一連七八天,終於大功告成。一口氣寫了近五萬字的改革計要,洋洋洒洒百餘張紙(不要奇怪,造紙這東西蔡倫早就發明了,我也在以前的改革中大力發展了製紙業。如今的紙已經比較便宜,普通百姓都能用得起啦!)
又經過N天的認真思考,命宮女們將改革計要騰寫數百份備用。於是我在朝會上召集諸位文武大臣,宣佈了新朝發展的六大規劃。土地改革,抑制門閥、統一度量衡,改革文字,修路造車、發展工業。眾朝臣從隨我以來,早就知道我奇思妙想臣出不窮,倒也未感到奇妙。只是第二條抑制門閥中的類似於漢武帝推恩令的舉措令諸人頗有些詫異。一時間眾文武在底下議論紛紛,莫衷一是。我察言觀色之下,自是心知肚明,便道:“朕與諸卿數十年情誼相交,可知朕非不能容言之人。諸公有話但說無妨!奉孝汝為眾臣之首,可以代言之!”郭嘉遂硬着頭皮出言道:“陛下,臣等對其餘各項舉措並無異議!只是因功應爵令中爵不過三代這一規定是否請陛下多考慮一下?當然,臣等對朝庭官職不允許親屬無功而襲並無異議!”說完,頗有些擔心的偷眼看了我一下。我心中明白,自剿滅東吳,一統江山以後,我的威望是越來越重,眾臣也不像以前那般敢隨便說話啦!
我笑了笑道:“這一點朕早就知道諸公會有異議!但這一點朕不打算直接回答眾卿,朕只打算問眾卿四個問題。如果眾卿能正確回答這四個問題,究竟該如何做大家也就心中有數啦!”眾人詫異,面面相覷,俱各不言,聽我說話。
我接着道:“第一個問題,秦國實行了類似於朕這條因公應爵令的軍功制以後,是否國力大盛,諸侯恐懼!”諸臣互相看了看道:“陛下所言不假!”我點點頭道:“那麼,第二個問題,前漢武帝劉徹實行了類似於聯的這條因功應爵令的推恩令以後,是否大大削弱了諸侯的實力,有利於國家長治久安?”諸臣又看了看,有點冒汗了,回答道:“確如陛下所言!”我又點點頭道:“很好。那麼朕的第三個問題是,朕的此條因功應爵令,是否有利於國家長治久安,是否有利於鞭策諸位子孫成才!”諸人更是直冒冷汗,硬着頭皮道:“亦如陛下所言!”我於是笑笑道:“那麼第四個問題,諸公都是亂世之中為民請命,血戰護國之賢臣,為何因功應爵令如此有利於百姓安寧、國家平安、子孫成才的法令諸公會有異議?可是有私心乎?”眾人更是汗如雨下,連忙拜伏在地道:“臣等萬死!”我笑笑道:“諸位愛卿不必緊張,朕非是不能容言之人。眾卿都是賢能之臣,回答了朕的四個問題以後,當知道個人與百姓、個人與朝庭之間利益的孰輕孰重!還有異議嗎?!”諸臣面面相覷,暗道:“陛下真是越來越厲害啦。幾句話就把我們噎得一個字也沒有啦,還得自己出來打自己的嘴巴。”急忙道:“陛下英明,臣等萬死,再無異議!”我心中大喜,遂笑道:“既如此,眾卿便持朕之改革計要各自回去,由奉孝安排各守本職,開始進行改革吧。改革中,如果有所疑問,盡可前來問朕!”諸臣抹了抹冷汗,惶惶然各自領命而去。
於是大唐新朝第一個五年制計劃開始正式啟動。這一次的革新可不是小動作,而是舉國齊動員的大事。於是皇命發出,遍及各郡縣,天下頓時震動,各處州郡聞風而動,中華大地好似成了一個大工地般到處朝氣蓬勃,顯得生機黯然。久歷戰亂終享安寧的百姓們開始以最大的勢情來建設自己的國家。
倏忽間,三年過去了。在諸多賢材的努力下,朝庭終於在全國各州縣順利推行了建國以來的第一次民政、體制改革。朝庭府庫日漸充盈,國力大振。改革的結果自然是普通民眾擁護,儒學士子側目,但現在的天下儒學獨尊天下已廢除十餘年,諸種學說興盛,儒學再難為國之大患!看看全國各地報來的請功奏表,以及監察部的秘密情報,我欣喜地看到,中華民族正在向正確的歷史軌道前進。‘五胡亂華’已成夢幻,遙不可及,中華長久得安。
翻過新近統計的天下各州人口目錄:益州仍是有最多人口:330萬人,雍州230萬人,荊州210萬人,揚州(淮南與江東合併為揚州)260萬人,青州100萬人,冀州170萬人,徐州110萬人,兗州110萬人,豫州120萬人,并州170萬人,幽州80萬人,涼州80萬人,司隸100萬人,交州60萬人。全國人口合計:2130萬人。我點了點頭,大感滿意:中華元氣幸在。只要再經過四五十年的發展,人口又可以增加到五六千萬的水平,另一個輝煌王朝便將誕生!
我曾與諸文武有約,天下一統十年後,有欲離去者絕不阻攔,現在我也已經49,諸文武中年過五旬甚至六旬者也是為數不少。到了七年後,是該我們這老一輩退下,讓新的鮮血注入這新生的王朝了。此時長子蔣華16歲,七年後已經23了,應該可以獨力擔起中華髮展得重擔來。說起蔣華,我也不禁感到欣慰。論起馬上功夫、禮賢下士、嚴已寬人,其大有我風;但要論起文學才華、君王風度我卻不及他,綜合起來看他已經比我更有個帝王的樣子了。想到這裏,我苦笑了一下:本來我出生在現代就沒有什麼帝王,誰會教我什麼帝王風度,就算有人教,學了也沒有用啊。蔣中、蔣傑、蔣英以及其它幾個子女也頗為爭氣,都頗聰慧懂事,從來也沒有讓我費多少心。我狠狠地握了握拳頭,是時候了。是該朕縱橫四海,掃平華夏仇敵的時候了!無際的大海、浩翰的大漠,遼闊的草原,你們的真命天子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