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靈根有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第11章 靈根有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第一回的章回名為《靈根有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整個章回的核心,應該是在“靈根”與“心性”上。

‘靈根’為先天一炁。

以心性修持靈根才能生道,而不是單單修心就能得道。

《西遊》一書以孫悟空為心猿,這個心,指的是道心。

孫悟空從出生開始,便是註定要修道的,所以開篇就是一首定場詩。

“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

《道德經》有云: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合三,三合二,二合一,一合於道。”

因為這個典籍里提到了詩句中的造化、會元。

李長生福至心靈。

造化是萬物生髮的過程,會元是萬物歸宗的過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造化。

萬物合三,三合二,二合一,一合於道,這是會元。

造化會元,便是天地輪迴,即大道。

西遊記這定場詩的意思,應該是想要知道大道的奧秘,那就必須了解西遊的真意。

書中接下來寫的是孫悟空的出生。

孫悟空出生后,天庭感應到了,其中有句話:“目運兩道金光,射沖斗府”。

道家認為,人在出生之時,元神最為強大。

三寶也是趨於合一的狀態。

一旦食用五穀雜糧,後天之氣一生,先天之炁就不那麼純粹了。

天人也會慢慢變成凡人。

所以對於孫悟空表現,千里眼順風耳求玉帝批准下去和孫悟空單挑的時候,玉帝只是回了一句“下方知物乃天地之精華所生,不足為異。”

神仙不食人間煙火,多少有點嫌棄和懼怕的意思。

隨後便是水簾洞。

水簾洞的這段描寫,是在寫‘心’字。

水簾洞便是人的‘心窩’。

心猿住在心窩裏,所以是再自然不過。

孫悟空稱了美猴王之後,書里又出現了一首詩。

“三陽交泰產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

第一句是解釋孫悟空的出生。

第二句就是作者直白的在說,我寫《西遊記》,就是借孫悟空的故事來解釋金丹大道。

“以前只是看個熱鬧,熟讀經卷后,再看這書,倒是有了新的感悟,而且,在讀這書的時候,我體內的氣,一直在增長。”

李長生閱讀時便能感受到丹田內一絲暖暖的氣流在沉澱。

這種靠自己理解獲得氣勁的感覺太棒了!

感受着那絲絲暖意,手中婆娑着書頁。

李長生繼續閱讀,接下來,書中的時間跨度是幾百年後。

也正是從這裏開始,孫悟空開啟了長生之旅。

書中孫悟空稱了美猴王之後,跟手下那些猴子們每天逍遙享樂,好不自在。

一晃便是三五百年。

本以為這樣的日子會一直持續,但好景不長。

有一天有隻老猴子死了。

孫悟空見狀,有些悲傷,但更多的,是畏懼。

猴子們見他不對勁,問他發生甚麼事了。

他把自己的感受說給了眾猴聽。

突然有隻通臂猿猴跳出來:“人畏死方能貴生。

大王,畏懼死亡,才知道生命的珍貴。

大王真所謂道心開發也。

這一段便確定了,孫悟空就是道心。

也表明,本書正式開始了長生之旅。

接下來孫悟空先去了南贍部洲,一晃便是八、九年過去。

這段時間,他在學做人。

欲修仙道,先修人道。

只有經歷了人間種種最後還能勘破的,才有成仙的可能。

有詩為證:

爭名奪利幾時休,早起遲眠不自由。

騎着驢騾思駿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勞碌,何怕閻君就取勾?

繼子蔭孫圖富貴,更無一個肯回頭!

作者寫下這一段,應該是想要勸誡修鍊之人。

不要只修命魂,還要修自身的心性。

要性命雙全。

不過就算做到了,具備了這些條件,也未必有機會去修仙。

因為還需要一個引路人,也就是一個契機。

孫悟空的引路人,便是樵夫。

樵夫給他指了菩提老祖的所在之處。

斜月三星洞,靈台方寸山。

而後,孫悟空便開始修仙了。

看到這裏,李長生理解了觀主的良苦用心。

關於樵夫的故事,便借鑒於他老人家準備的兩本佛經。

禪宗裏邊,最出名的便是六祖慧能。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是出自他口。

六祖剛開始便是砍柴為生,家裏有老母親所以沒法去修行。

這個身世和西遊記里引路的樵夫是如出一轍。

後面悟空對菩提老祖說自己‘無性’,混淆了本性之‘性’和姓名之‘姓’。

這個化用了《傳法正宗記》和《壇經》裏的故事。

五祖弘忍7歲的時候說‘沒有常姓,其性空故’。

而菩提祖師在孫悟空頭上打三下,讓他半夜三更來,這個故事《壇經》也有。

是五祖弘忍在碓上打了三下,也是暗示六祖慧能可以在三更半夜來。

當然,這不是抄。

讀書人嘛,把各種故事混在一起講出自己的特色,那叫本事。

所以根據這幾點能夠看得出來,樵夫和菩提的原型,應該是六祖慧能。

菩提這個詞,出自佛經,翻譯翻譯,那就是‘覺悟’。

須菩提據佛教記載,是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排第四。

因為他‘善解空義,志在空寂’,被稱為‘解空第一’。

《金剛經釋義》有云:須菩提人人有之,若人頓悟空寂之性,故名解空。

全空之性,是真菩提,故名:須菩提。

所以解空,也有頓悟之意。

孫悟空名為悟空,為解空第一。

而之所以叫悟空,得從菩提老祖和孫悟空第一次見面說起。

兩人的對話很有意思。

祖師道:“既是逐漸行來的也罷,你姓甚麼?”

猴王又道:“我無性。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

只是賠個禮兒就罷了。一生無性。”

祖師道:“不是這個性。你父母原來姓甚麼?”

猴王道:“我也無父母。”

祖師道:“既無父母,想是樹上生的?”

猴王道:“我雖不是樹生,卻是石里長的。

我只記得花果山上有一塊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

祖師聞言,暗喜道:“這等說,卻是天地生成的。你起來走走我看。”

這便是道心修鍊三大問。

我是誰?

我從哪裏來?

我要到哪裏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長生仙道:從道觀打雜開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長生仙道:從道觀打雜開始
上一章下一章

第11章 靈根有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