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緊箍咒後部?
“無論如何,得解決這個禍患!”
“諸位可有策略?”佛祖詢問。
他們覺得孫悟空這個存在,已經不能留。
“眼下…恐怕只能和那邊開戰了。”
“可那邊,不是善類…恐怕很難應付!”
“你怎麼長他人志氣?”
“他不簡單,我佛教這麼多年,還能比他差?”
“是啊,什麼蒼山道觀,從來沒聽過,他強,能比鴻鈞老祖強?若是那麼強,以前怎麼沒聽過他的名號?”
“域外生物,不一定就都是逆天生物!”
“我覺得應該直接向他宣戰!”
…
一眾羅漢大仙,議論紛紛。
佛教強盛了太長時間,讓他們的信心,也隨之增長,三界之內,不懼怕任何人。
佛祖沒有任何回應,只是靜靜聽着靈山諸徒議論。
“我到有一策!”文殊菩薩笑眯眯道。
“孫悟空原本就是我佛教中人,是我靈山斗戰勝佛,他雖然投靠了蒼山道觀,可再怎麼說也是我佛教之人,他叛逃…理應由我佛教來清理門戶,我們以此為借口讓蒼山道觀交人,這是名正言順,蒼山道觀有什麼理由窩藏佛教叛徒?”文殊菩薩道。
“在這三界之中,不管做什麼,都要講個師出有名,這是規矩,破壞規矩的…我想,也不會有任何人會縱容這種事…”利益問題,若是公然破壞規矩,對大家都不好,三界的利益劃分,都是有潛規則的。
這種規則,是大家心照不宣的動西。
若是有人破壞了潛規則,意味着傷害了大家的利益,為了維護共同利益…那時候大家會一起團結起來對付異類。
而現在眼見要破壞潛規則的出現了,那就是橫空出世的蒼山道觀。
目前大家對蒼山道觀破壞規矩的問題,依舊沒有下定決心清算,甚至…都想坐收漁翁之利,希望其他勢力出手,最好和蒼山道觀兩敗俱傷。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因為大家都不知道蒼山道觀的水到底有多深,都想讓其他勢力去試水。
“他叛出佛教,投靠蒼山道觀…而以李白杜甫高適三人的強硬作風來看,他們背後那位,也是一個硬茬,想讓他服軟交出斗戰勝佛…恐怕,不能!”大用金剛手菩薩道。
“哼哼,我們佛教講究的是慈悲為懷,出師有因,若是蒼山道觀鐵了心窩藏佛教叛徒,那也可以讓觀望之人看清楚蒼山道觀的態度,讓他們別抱有僥倖心理,儘早一起聯手…對付蒼山道觀!”文殊菩薩道。
如來穩坐佛壇。
聽到這些,他點了點頭。
“此事關係重大,叛徒之事不宜長拖,不然…魔頭成長,恐怕對眾生都是一場災難,我佛慈悲,怎忍眾生受苦?”佛祖悲天鳴人。
“魔頭因我佛教而起,也應該由我佛教而終,文殊菩薩…你走一趟,讓蒼山道觀交出魔頭,免得世人受苦,若是蒼山道觀交…那便交了,若不是不交…那他便是魔道根源,與世間不容!”
他一句話就想把蒼山道觀推向所有人的對立面。
“弟子領命。”文殊菩薩雙手合十。
“等等,旃檀功德佛,你和文殊菩薩一起去一趟,斗戰勝佛與你在凡間時,就是師徒關係,你前去勸說,希望能讓他回頭是岸!”佛祖道。
三藏法師原本不想參與這趟渾水,佛祖開口,他也只能無奈答應。
“是,佛祖。”
他知道孫悟空的性格,絕對不可能回頭。
不過佛祖吩咐,他又能如何?
“玄奘…你且等等。”三藏要和文殊離開,觀世音叫住三藏。
“觀世音菩薩有何吩咐?”說起來,唐僧對觀世音還是比較尊重的,他能再次成佛,和觀世音的幫助有着莫大關係,西遊路上,觀世音也時常照顧,就算成佛了,在成佛的路上,觀世音也常有引導。
看得出來,玄奘對觀音的尊重,與對待佛祖無二。
“你可還記得緊箍咒?”觀世音問。
“緊箍咒?”三藏怎會不認得?
“西遊路上,限制悟空的手段。”
“正因為有此咒,西遊一路…悟空才不敢造次,這緊箍咒一直跟着悟空,直到西遊結束,才被拿下,菩薩為何有此一問?”
觀世音露出慈悲的笑容:“此行深入蒼山道觀,恐難降服妖猴,也怕有未知的危險,若是劣猴難馴,你可試一試此咒,或許還能制服猴頭!”
“啊?可那緊箍咒…不是已經被菩薩取下了嗎?怎還會有用?”三藏不可思議地道。
“三藏有所不知,那緊箍咒一上心頭,永在心頭,我只是取下了金箍,型被取下了,那隱形的金箍…卻還在,緊箍咒一念…金箍自現!”觀世音菩薩道。
唐僧眉頭微皺,這觀世音菩薩,不講武德居然欺騙了悟空。
“可這些年,也沒見悟空受金箍之苦,而他也感覺到金箍已去!”唐三藏道。
“自然不會讓他發現。”如來佛祖接過話道:
“猴頭頑劣難馴,本質就有反骨,為了不讓他日後生事,故此才欺騙他金箍已去,就是擔心他日後性情不改,為禍世間!”
“果然如我所料,猴頭果然有二心!”
聽到往日裏慈悲的佛如此陰險,唐僧的心五味雜陳。
“若是猴頭不聽教誨,你盡可用此法教訓。”
三藏點點頭,沒有多言,轉身就想和文殊菩薩去制服孫悟空。
“玄奘留步。”觀世音菩薩再道。
“菩薩還有和指教?”三藏問。
“緊箍咒還有後部,你且留步我教你,學會後部,威力更甚從前萬倍,你學會後…可有更多把握!”觀世音菩薩道。
沒想到觀音菩薩還留有後手?
以前教給自己的,居然只是前部。
聽到這個,三藏對菩薩的好感,居然下降了一點點。
“謹遵菩薩教誨。”三藏不動聲色的道。
如來看了看玄奘:
“文殊菩薩,你也一起學習,若是三藏因為種種因素被制住,而無法對付斗戰勝佛,你也可以在一旁幫襯。”
“是,佛祖。”文殊行了一個佛禮。
這是不信三藏一個人?
三藏心中更不是滋味。
“三藏,不是不信你,你別往心裏去,就是怕到時候出現什麼變故,誤了你的大事。”如來佛道。
“弟子知道。”三藏道。
文殊和三藏學了緊箍咒,二人駕着祥雲離開了靈山,往蒼山道觀而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