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不系之舟

第49章 不系之舟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前邊講到凌家族人從安徽休寧出發的第十七天清晨,我們把行李放上雇來的小車上,由車夫推着車,伴隨我們一行人步行到渡口。

昨天伯父已做了安排,將我們全部103人,分乘兩舫。

舫,是指將兩船並聯在一起的大船。

在現代,交通運輸不再依賴船,中大型的輪船、渡船多是使用電動馬達的鐵殼船,都是鐵皮、鐵杆、鐵枝,鐵船確是穩固,但也失去了木船的韻味。

現代人對舫的印象,更多來自園林中的“畫舫”。

“畫舫”最有名的就是北京頤和園的東門入園,往仁壽殿方向,穿過長廊,就可以到達那座漂亮的石舫。

北京頤和園石舫,通長36米,船艙用巨石雕砌而成,船面上部是木質的艙樓。仟韆仦哾

頤和園石舫建於清乾隆20年,即公元1755年,乾隆皇帝曾為石舫吟詩一首:

雪棹煙篷何礙凍,春風秋月不驚濤。

載舟昔喻有深慎,磐石因思永奠安。

乾隆皇帝當然期待清朝的江山像石舫一樣永固!但在公元1860年,石舫上邊的木質建築被英法聯軍燒毀,只餘下光光的石頭,這就像預兆着清朝的沒落。

石舫在公元1893年光緒年間得到重建,現代人看到的,就是光緒年間重建的模樣;石舫兩側在此次重建中,增加了兩個輪船才有的明輪,而且窗戶和窗戶上的玻璃都是西式的,玻璃上還貼着花,特別漂亮。

正確開啟欣賞頤和園石舫的地方,不是站在石舫的旁邊,而是在石舫西北側的荇橋之上,荇橋在頤和園的後山后湖景區內。

在武聖祠島與寄瀾堂之間的河道稱為“萬字河”。

荇橋蜿蜒橫跨萬字河,荇橋以北,為萬字河北段,向北通“宿雲檐”城關;荇橋以南,臨昆明湖盛景,向南可觀望石舫,在此位置是欣賞石舫的最佳位置。

舫建在不同性質的園林中,有不同含意。

舫就從木製的運輸工具船,演變為江南園林建築中一種不動的觀景設置,成了古代文人隱逸江湖的象徵。

例如:蘇州獅子林的石舫,本是在佛寺的後花園,舫的含義是普度眾生;蘇州拙政園的香洲畫舫,寓意園主“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的隱逸江湖、不問政治之心。

莊子曾說: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泛若不系之舟,虛而遨遊者也。

意思是指:技巧者勞累,聰明人憂慮;無本事者,沒有追求,吃飽了四處閑逛,就像沒有被固定的小船,無所事事。

莊子的這句話,後世被許多想低調的士大夫,用於表達自己無欲無求的現狀,想減輕敵對勢力的注意。

古代人進入仕途,高處不勝寒,越往高處走,越要向聖上表明自己的忠心耿耿的心跡。

言歸正傳。

我們今天乘的舫,就是兩船並聯為一船。

真正用作運輸航行的船,當然講究安全實用遠遠大於美觀性。

我們的舫,在甲板上行走如履平地;船面建有木質船頂,除了遮風擋雨的作用,還可以讓在船艙內待久了,感到煩悶的乘客,走出船艙,來到船面眺望兩岸景色;船艙內有較為舒適的長椅可供乘客休息,甚至可以在船艙後邊打地鋪睡上一覺;船尾有小廚房可以煮食,還有可以解決個人衛生的廁所。

今天我們的航程,如果順利的話,傍晚時就可以到達鄱陽縣城了,所以長輩們並沒有準備在途中煮食。

今早我們吃早飯時,就看見了昨天吃飯的飯店老闆,用我們鍋,盛滿了鏝頭和一些不用再加熱的熟食;中午,我們就在船上,一邊前進,一邊吃飯。

我們今天就做“飽食而遨遊,泛若不系之舟”的虛而遨遊者。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是九世單傳的天才幸運糖寶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我是九世單傳的天才幸運糖寶
上一章下一章

第49章 不系之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