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

出走

這是一個初夏的傍晚,這裏的夏天沒有其他地方悶熱,如果遇到下雨,反而還有點冷。

他在一處荒涼的古關口前來回走動,此地的南北為狹長的山嶺,遠方而來的山脈在這裏出現了一個缺口,這個曾無比輝煌,戰略位置十分重要的關口,如今已被遠處的高速公路所取代。人們將這裏列為文物保護單位,設立了專門的管理機構。但它的名氣不算大,似乎沒有創造太多的經濟價值,因此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能看到許多垃圾,遊客帶走了歡樂,留下了那些裝食物、飲料的袋子、瓶子,終日與搖曳着的樹木為伴,讓此地的夜晚變得更加凄涼。

他的心情與此時的環境一樣孤獨,他曾認為,孤獨才是最好的朋友,當你無助之時,它會來陪伴你,孤獨狀態下的自我才是真實的自己,雖將面對千百年來人類始終無法逃避的虛無,但生命的本質便是虛無,生活即是通過各種形式來忘記虛無。但可悲的是,虛無始終都存在,或許這是大自然的饋贈,它賦予了萬物生命的同時,也創造了無形的枷鎖,以此來保持一種平衡。在個體短暫的一生中,除了要逃避虛無外,還需遵循某些無法選擇、不可更改的規則,這也是無形的枷鎖。

他腦海中回想起這些奇言怪論,思緒逐漸回到了以前的點點滴滴,包括那些已成為記憶的一部分和即將成為記憶的一部分,遊盪在腦海中使他惆悵的念頭逐漸消停。

抉擇產生的痛苦使他憤慨,他終於明白,生命本不該如此。或許,從他出世的那天起,這種念頭就已存在於他的腦海之中。隨着生理的健全和心理的醒悟,個人意志與客觀世界產生了衝突,趨利避害的本能促使他作出選擇,而他也只能選擇。他處於沉思之中,忽然,他想起了曾經的美好時光。

暑假即將結束,在別人眼中,他是一個乖孩子,他也不負眾人所期,與許多人預想的一樣,他取得了人們期待中的好成績,這在生活單調的小山村算是一件大事。

這是一個傳統的自然村,坐落在一座山的山腳處,錯落有致、密密麻麻的房屋隨着地勢的起伏,在面積不大的山坡上顯得十分凌亂,但也不失一種自由之美,有一種親切感。因為沒有預先的規劃,這裏的房子在朝向、規格、高度等方面沒有統一的風格,但也有一些相似之處。

村子前面是一個山谷,山谷里有一條小溪和出村的主要道路。對於山裡人來說,人們並不知道這條小溪的水文情況,不知其最終流向哪裏。這條小溪被人們稱為“小河”,似乎不算一個名字,但說到小河,村裏的人都知道指它。它發源於鄰村,流經村前幾百米后匯入“大河”,最終於千里之外注入大海。小河僅寬約一米,其沿岸地勢較低,距村子較近,便於人們日常打理,因此,小河沿岸有全村最肥沃的農田,常年栽種着新鮮的蔬菜。

小河邊上,是一條沒有硬化的土路,是連接村子與外界的主要道路,路面有許多石子,一遇到下雨天氣,就變得十分泥濘,而在平時,這條路由於車子的碾壓,看上去十分堅硬,但刮大風的時候便會出現風沙。

小河南面,是一處綿延起伏的山麓,它由東面而來,向西逐延伸至大河岸邊的平地,由於村裏有許多房屋朝向這裏,該地因此被人們稱為大對門。大對門植被茂盛,墳墓十分多,平時少有人至,昔日曾是虎豹出沒,丟棄死嬰的地方,因此在許多人的意識里,這裏是一個充滿恐怖氣氛的地方,

特別是村裏的小孩,只要提到這個地方,很少有人不會害怕。有時,為了比誰的膽子大,孩子們會三五成群,相約而去大對門試膽。

在小河北面,與大對門相對的地方,則是小對門。與大對門相比,小對門面積較小,且處於向陽方向,地形較單一,這裏的樹木也是在近幾年栽種,面積和密度均比不上大對門,因此,這裏不但不恐怖,反而是一個景色宜人的地方。春季,在春風的吹拂下,小對門迎來了一年中最美的季節,樹木露出了新枝,草兒逐漸繁茂起來,各種野花競相開放,五顏六色的花兒吸引了蜜蜂、蝴蝶、螞蟻,一切看上去都是那麼美好。在溫暖的春季,人們的心情自然也很舒適,大家相約來到這裏,大人們採摘各種鮮嫩的野菜,有蕨菜、野蔥、芥菜、馬齒莧等,還有一些說不出名字;孩子們則沉浸在新鮮的空氣、開闊的空間中,及充滿未知、自由的大自然所帶來的喜悅之中,露出了純真的笑容,包含着最本真的自我,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在這樣的日子,時間總是過得很快,大人們拾起裝滿野菜的袋子,孩子們則拿着野花、樹葉、木棍一起向村子走起。

這是一個典型的山村,有許多山村該有的特徵。這裏的一切似乎都與山有關,人們在山腳安家,後山則有全村主要的農田。由於缺少平地,為了開發更多的土地,人們只能因地制宜,在祖輩們的努力下,從山腳到山頂,高差達數百米的後山,其大部分區域已被梯田覆蓋。脈絡分明、大小不一的梯田猶如一塊塊布,裝點着後山,也凝結着祖輩們的汗水與智慧。在村民們看來,這些梯田宛如藝術作品,散發著經典的光芒,每當看到它們,村民們總會有許多感悟。

他家坐落在距村口不遠的地方,與村裏的許多房子一樣,他家的房子也是瓦房,牆壁由條狀的土磚砌壘而成,外壁有一層用石灰塗抹的牆皮,由於建成較早及物理和化學變化,牆皮早已由原先的雪白色變得灰黃,猶如衣服上的污漬,牆上的斑點則揭示着屋內較為潮濕,實際上也確實如此。在靠天吃飯的年代,人口就是生產力,在難以捉摸的大自然面前,不確定因素太多,人們只有互相幫助,生活才會變得更好,因此,村裡多數房屋的密度十分大,導致屋內濕度也較大。

卧室里放着一個嶄新的書包,這是他今年收到的最特殊的禮物,他知道這意味着什麼。他今年7歲,按村裏的慣例,他將在今年與其他同年齡的人一樣背上書包,去距村裡約2千米外的岩背小學接受人生的首堂課。對於上學,他朦朧的意識認為是一件十分莊重的事情,會受到大人們的另眼看待,然而,他從小就是一個十分敏感的孩子,對於即將踏入的陌生環境有一種常人無法理解的抵制,但他抵制的僅是陌生環境的非自然部分,他對於那些與生俱來的空氣、水、岩石等,有一種說不出的親切感,由這些自然要素組成的畫面在他看來是獨一無二,充滿美感的,當在有人這一在他看來最複雜的生物介入的時候,他總是會變得很憂鬱。

“好了沒有,快7點半了!”他的姐姐木子似乎有點不耐煩。“馬上好了。”不久,他從二樓卧室走了下來,只見他換上了木子和母親前幾天專門去街上為他買的衣服。

在母親的叮囑下,他懷着忐忑的心情和木子走出家門,木子則十分坦然。作為他的姐姐兼玩伴,木子似乎自小就對眼前的事物有獨到的理解,並能結合自身所處的環境來分析自己因保持什麼樣的態度,在考慮問題的時候也總是出於對自己有無益處的心態。

在他和姐姐走出家門不久后即遇到了趙理,他原本約好和趙理在村頭碰面。趙理留着清爽的短髮,舉手投足間顯得十分有禮貌,從他的衣着、氣質可看出趙理來自一個寬裕的家庭,實際上也確實如此,雖算不上大富之家,但在村裡,趙理家讓很多人羨慕。趙理家距他家僅有數百米,是村裡為數不多的小洋樓,在設計、材質、裝修方面與村裡許多簡陋、低矮的房屋形成鮮明對比。比他小一歲的趙理是他第一個,也是最要好的朋友,自他剛會走路始,趙理即常常去他家玩。

“趙理,你來啦!”他欣喜地說道。“我等你好久啦!”趙理似乎有點生氣,“守時十分重要,這是成功的關鍵,許多功成名就的大人物都有守時的習慣。”趙理又接著說:“人類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時間的發現功不可沒,它讓人類在似乎無邊際的宇宙中千百年來的探索有了對照,像一條線一樣將人類所知的事物連接起來,比發現時間的更偉大之處在於人類能結合自然規律將時間在生活中合理利用起來,對人類來說,這是世界正常運轉的基礎。”“你在胡說什麼!”木子有點不解地說道。在木子看來,這純粹是胡言亂語,木子才不管什麼“最偉大的發現”,木子只想掙很多錢,當然是越多越好。“錢才是當下最重要的東西,有了錢,其他很多東西,諸如榮譽、地位、幸福等,也會隨之而來。”木子小聲嘀咕。

“啊,那是什麼,多麼美啊!”他跑到小河邊,木子和趙理被他突兀的聲音嚇了一跳。這是九月的小河,岸邊有茂盛的野草、野花和一些他不認識的植物,此時的小河與盛夏時相比溫和了許多,潺潺的流水聲十分優美,並不聒噪,流水拍打碎石的聲音宛如節奏鏗鏘有力的音樂,河水十分清澈,甚至可以直接喝,不到一米寬的河道在河水常年的沖刷下有明顯的痕迹。他完全沉浸在見到小河的喜悅之中,宛如一位藝術家在欣賞一件歷經數次創造,終於使自己滿意的作品。“你是如此美,你是如此純粹,你是如此渾然天成!”他呢喃着。

“弟弟,你在幹什麼?”在木子的催促下,他和趙理跟隨着木子繼續前行。在他們前方,是一段上坡路,路面在歷經無數次的踩踏下顯得十分堅硬。“這是你們需要克服的第一個難題,”木子看起來似乎十分驕傲。“以後你們每天都要經過這裏,而且還是四次,兩次是上坡,兩次是下坡,可能剛開始的時候你們會覺得很累,但很快就能習慣,我是過來人!”木子面露微笑。

幾分鐘后,他們爬到了坡頂,他和趙理氣喘吁吁,木子則習以為常,認為這十分簡單。坡頂是另一番景象,視野變得更加開闊,可以看到村子的全貌、小對門和後山。密密麻麻的房屋坐落在後山下,在白霧的映襯下宛如一幅水墨畫;小對門在蔥蘢的樹木的掩映下充滿生機,似乎還能隱約看到鳥兒在樹木間飛來飛去;從這個角度來看,後山顯得更加高大,渾圓如饅頭狀,給人的直觀感覺是附近最高的一座山。

或許是因為居高臨下,也或許是因為好奇心使他浮想聯翩,陷入沉思。“眼前的一切是誰創造的?存在了多久?為什麼存在?又為什麼是這個樣子?是誰在背後推動這這一切?”他腦海中的疑問越來越多。“對,時間的發現很偉大。”他想起了趙理剛才說過的話。“時間能創造一切,也能毀滅一切,那就是說,如果時間足夠長,眼前的一切最終將走向毀滅和變得毫無意義,這聽起來似乎很殘酷,很難令人相信,但確實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他認為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發現,竟然有點沾沾自喜。

“看那裏,我好像看到你家了”!他的思緒被趙理的說話聲打斷。“我也看到你家啦!”他回應道。“哪裏?”“就在我家旁邊不遠處呀!”“該走了,時間不早了。”木子不以為然地說。爬上坡后,是一條蜿蜒曲折的大路,但基本沒有上坡路段,走了大約十多分鐘后,終於到了今天的目的地——岩背小學。

正如它的名字那樣,岩背小學背靠一塊突出的巨石,巨石的另一端嵌入地面。這塊看起來充滿潛在危險的巨石似乎已成為孩子們的“玩具”,悠長的歲月磨平了人們的擔憂,人們對這塊巨石的存在也變得習以為常,似乎它本就應該在這裏。岩背小學的東側有一顆枝繁葉茂的柏數,樹下是一排水管,水管上有數個水龍頭,是岩背小學的主要水源。

岩背小學有三層樓,除一樓外,二樓和三樓都有兩個年級,學前班位於一樓最右邊,緊靠大柏樹,他和趙理在木子的帶領下走進了教室。教室里擺滿了傳統的帶座位的木質書桌,上面有許多凹凹凸凸的划痕,這是調皮的孩子們的“傑作”,也是時間留下的印痕,或許正是因為這些划痕,人們才更容易感知到這些木桌的存在,因為在很多情況下,存在物存在總是建立在存在物與理想狀態的落差之上。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這一天主要是新生報到、發書本和大掃除,明天才開始正式上課,所以,放學後記得等我。”說完后,木子走出了教室。

教室里的場面十分混亂,來自不同村子的孩子們在談論岩背小學和即將到來的老師,與他一樣,這些孩子也對今後的學習充滿好奇,對他們來說,這或許將是認識世界的開始,原有的生活將被打破。

“靜一靜。”教室走進了一個中年男子,或許是因為長期的教師職業,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來這個男子是一個老師,其舉止、衣着、神情皆透露着一種淡雅之氣。這個年方40多的男子自我介紹道:“我是你們的語文老師兼數學老師,可以叫我楊老師。”“在接下來的一年裏,你們將更隨我踏入知識的海洋,對你們來說,這是全新的開始,”楊老師和藹地說到。

“首先,最重要的是法律、科學、道德,”“千百年來,人們根據經驗及生理和心理的普遍需求,在一定的科技水平和社會環境下,制定和完善了法律,法律規定了不能做的事情,世上的一切之事均有法律依據,已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是誰也無法改變的事實,有歷史以來皆如此,古代的法律與今天的法律或許不同,其形式或許能改變,但其本質卻很難改變。”

“對你們來說,做個守法的人是踏入社會的基本要求,唯有這樣做,才能進一步追求自由、幸福和理想。”

“既然沒有人能凌駕於法律之上,那如何評判法律的合理性呢?”“法律帶有社會屬性,而個人似乎微不足道,是世界讓法律變得合理、完善,還是法律讓世界變得更符合多數人的利益。”他在心裏思索。

“科學是認識萬物和改造世界的利器,屬於意識中的理性部分,指引着人們解放自身、開拓思維,猶如普羅米修斯盜取的火種。”

“科學是相對的,處於動態變化之中,也許百年之後,今天的科學也有可能被看為是封建迷信。”“科學創造了一切,同時也有毀滅一切的能力。”“科學能看到萬物的本質,但始終難以看到存在的本質。”楊老師說完后,他陷入了深思。

“道德可以說是法律的延伸,法律高高在上,規定了什麼不能做,道德則依附於群體,源於群體對潛在外界威脅的抵抗,這種威脅最初來自於自然,而由於每個人的階層、稟賦、心理、教育水平不同,在面對相同環境時,道德對每個人的約束力不同。”楊老師滔滔不絕。

“道德是一種約定成俗,沒有明確的規定,卻存在於人們的意識之中,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人們的決定,但如果環境對道德產生的斥力大於道德本身的承受力,求生和趨利避害的本能將使人不得不作出違背道德之舉,而人只不過是複雜環境的產物,不能決定自己的存在,這個無法擺脫的悲劇同時又產生新的悲劇,從這個角度來看,好與壞沒有本質區別,均是對外界環境的反饋,均有相同的目的。”他處於冥思苦想中。

突然,下課鈴聲響了起來,是那種時代感十分鮮明的聲音。“好了,這節課就到此為止。”楊老師走出了教室。他和趙理與其他同學一樣欣喜地來到了教學樓前面的操場上。與其說是它操場,還不如說是一片空地,粗糙的水泥地面在歷經風吹日晒和無數次的踩踏后,變得十分滑膩,它的西側是公廁,東側是大柏樹和飲水水處。操場上十分混亂,一些人在跳馬,一些人在跳繩,一些人在跳房子,更多的人在追逐打鬧,釋放他們愛動的天。隨着歲月的沉澱,這樣的時光將會越來越少,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當他們發現生活的真相時,便會恍然大悟,曾苦苦追尋的東西其實早已悄然離去,留下的只有腦海中的點點滴滴,難怪某位先哲曾說:“除了記憶,你一無所有。”

在有車輛經過之時,緊鄰操場,未硬化的公路上時不時吹來夾帶泥沙的微風,這時,不少學生對着來往的車輛大聲喊叫,在他們,特別是一些低年級的學生看來,這些形狀不同、類型不一的車輛充滿神秘感,是人類諸多偉大發明物之一,有太多疑問縈繞在心頭,不能理解這些車輛為什麼能“走路”。豈止車輛,在他們這樣的年齡,有太多讓人駐足觀看的東西,可以是一朵綻放的花,也可以是一隻聒噪的蛐蛐,還可以是一架呼嘯而過的飛機,而他們可以流露出自己的真實情感,不受環境所左右,有人說這是本真,有人說這是無知,但這只是特定環境下的定義,至於這究竟是什麼,也許沒有答案,也許全都是。

學校的上課鈴十分特別,在電力十分普及的當下,它依然由人工驅動,叮叮噹噹的聲音提醒中嘻戲打鬧中的孩子們,顯然,孩子們並不想回到教室,他也被鈴聲打斷了。在幽靜的山村,周而復始的上課鈴帶來了一些趣味,也成為了附近一些村民的作息參考,而對於孩子們來說,上課鈴的意義不僅如此。孩子是捉摸不定的,在他們的眼裏,自律、時間的觀念才剛開始萌芽,還沒有根深蒂固,天性、自然性與人類千百年來形成的時間律發生衝突,時間讓一切有了意義,也讓一切失去了意義,這一二律背反的悖論為存在的意義提供了更多的視角,也啟示我們時間可能是多元的。

“上課時間到了!”洪亮的聲音引起了孩子們的注意,一個不修邊幅、大大咧咧的中年男子從走廊走了出來,原來剛才是他打響了上課鈴,他有一個外號——瘋老師。頭髮凌亂的瘋老師有着一雙深邃的眼睛,似乎能看透世界的本質,見孩子們不為所動,瘋老師又吆喝了幾聲,在催促聲中,孩子們戀戀不捨低走向了各自的教室。據說瘋老師本姓張,看起來四十多歲,歲月的痕迹在他的臉上留下了狂野的氣質,不羈的臉色讓風變了速,似乎能把握住時間的眼光讓人望而生畏。瘋老師以前和其他老師一樣遵守着上級制定的規則,與其他老師沒有太大的差別,曾經也熱愛生活的瘋老師不知為何性情大變。

“理性是有限的,世界是無限的,有限的理性不能完全解釋世界。”“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都是假的。”“我們永遠無法認識到事物本身,人們生活在語言編製的謊言中,人類與世界的關係在某種程度上是人類與語言的關係。”這些胡言亂語對岩背小學的老師和學生來說,已經習以為常,因為時間讓一切復歸於平靜。在進行了洋洋大灑的長篇大論后,瘋老師走向了自己的休息室。以其說它是休息室,還不如說它是雜物間,房間光線昏暗,長年沒有太陽光的照射使這裏顯得十分幽暗,滋生了神秘主義氣氛,產生幻想,將人類浪漫、感性的一面發揮到極致。與屋外的巨大差異使瘋老師的休息室一直是學校里最神秘的地方,即使是最膽大的學生也不敢輕易踏進這裏,長期與外界的隔離使這裏經常發生詭異的事情,成為學校的恐怖談資,自然規律、物理定律似乎失了效。“太陽是地球的生命之源,千百年來,太陽用恰到好處的光線編織成生命之線,維繫着自生命起源起地球的生態平衡。”“太陽創造了生命,規定了生命的形態,卻也限制了地球,太陽使地球成為什麼時,也使地球不成為什麼。”“得到的東西越多,失去的東西也將越多,地球從太陽滋取了能量,卻也失去了自主性”,瘋老師自言自語,隨之將目光移向了床頭。屋裏雜亂無章,隨處可見灰塵,一些漂浮在陰冷的空中,一些落在斑駁的牆上,還有一些積在粗糙的地上,而床頭算是屋裏比較乾淨的地方。

床頭是屋裏的智慧之地,用木板搭建的柜子上擺放着幾本書,隱約可以看到它們的書名:《純粹理性批判》、《論自然》、《理想國》、《神譜》、《存在與時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等。瘋老師嘴裏不知咕嚕着什麼,似乎念叨着咒語,接着將手指向了《純粹理性批判》這本書,神奇的一幕發生了,《純粹理性批判》隨着瘋老師手指的滑動而在空中漂浮,在瘋老師揮動了數下之後,《純粹理性批判》在空中定格了,離地面約有一米多高。瘋老師習以為常地站了起來,忽然,《純粹理性批判》周圍變亮了,封面映入眼帘,純粹理性批判這幾個大字十分顯眼,下一排是康德兩個字,似乎是這本書的作者。瘋老師繼續揮動着手指,書本竟然隨着翻頁,瘋老師進入了思索狀態,時間的連續性似乎中斷了,屋裏的一切也隨之靜止了。瘋老師冥思苦想,這樣的狀態持續了十多分鐘,但似乎被現實打斷了,“糟糕!”瘋老師匆忙走出了休息室,來到了打鈴處。“叮叮叮”,在鈴聲的催促下,孩子們蜂擁走出教室,來到充滿新鮮空氣的操場,瘋老師隨之又走向了休息室。

休息室不僅是瘋老師日常休息的地方,也擺放着很多掃把,瘋老師熟練地拿起掃把,大步流星走出休息室,由於操場沒有圍牆,大路上的灰石經常被風刮到操場上,清理這些雜物是瘋老師的工作之一。除了灰塵外,操場上還有隨處丟棄的麵筋袋,這種刺激味十足的素食不僅美味,還十分便宜,一包僅需五毛錢,深得學生們的喜愛。瘋老師在炙熱的太陽底下清掃操場,不亦樂乎的瘋老師大汗淋漓,掃把的起落十分有節奏,沉穩恢宏,宛如古典音樂。瘋老師常常陷入瘋瘋癲癲、自娛自樂的狀態,從而忘記了外界的存在,似乎這種摻雜唯心的感性能對抗時間的虛無。很快,狹小的操場被瘋老師掃乾淨了,瘋老師接着走向了位於教學樓西側的廁所,這種老式的廁所是學生們的噩夢之一,刺鼻的氣味在老遠就能聞到,隨着風的吹拂,這種氣味飄得很遠。

瘋老師慢悠悠走向廁所,這種半露天廁所在周邊村莊十分常見,石灰鋪砌的牆面在風雨的侵蝕下呈半脫落狀態,簡陋的側牆用土磚圍合,在太陽的暴晒下看起來岌岌可危,在以往雨水的沖刷下,原本雖然粗糙,但整體上比較規整的側牆出現了許多稜角,上面還有很多白色的物質,黃白相間散發出一種物哀之美,這是時間流逝的證據,也揭示着側牆曾經的存在。一進入廁所,一股刺鼻的氣味更加濃烈,瘋老師不由自主的憋着鼻子,他腦海里回想起主觀與客觀的關係。“客觀存在,不以人的意志力為轉移的客觀自然之物,在人類某些先天具有的非經驗性能力的調和下,客觀事物會主觀化,不斷發掘這種能力,客觀世界的殘酷會被消減,但也會走向極端,走向虛無,這種能力產生了信仰、宗教。”“在客觀與主觀之間的搖擺不定催生了各種形式的科學,通過歷史的積澱,知識不斷走向多樣,繁雜,某些人堅信,在一切變化之背後有一直不變的東西,越來越細化的知識永遠無法到達這些不變的東西,因為大部分知識來源於經驗,而經驗終究會有被時間推翻的可能性。”

瘋老師被地上的水打亂了思緒,這平白無奇的物質又讓他陷入了無可救藥的深思,潛意識的流動讓他身心俱累,瘋老師在尋找流動中的雜多。

“這些雜多具有偶然性,瞬間即逝,雜亂無章,於龐雜中有一種連續性,這些白駒過隙般的理念無法確定其準確來源,也許來源於年少時閱讀過的書籍,也許來源於偶然中看到的一朵花,也許來源於無中生有,自我派生出來的東西,凡此種種,這是經驗性的來源,還有一種先驗的來源,由於先驗來源無法直觀,沒有表象與其對照,因此先驗來源經常被人們忽視,但從某種存在論來說,先驗來源更加原始,更加普遍,也更加必然。不管經驗來源,還是先驗來源,均是人類與大部分動物的本質區別之一,作為人類具有的特殊屬性,經驗來源和先驗來源可以說支配了潛意識,無端的意識流動與人類對現實環境的趨穩性大相逕庭,也許無序和有序不可分割,彼此之間均有包屬,絕對無序和絕對有序也許本身就不存在。表面無序的意識流動也有有序性,各種快速閃過的念頭、記憶基底並非憑空出現,多少與現實中實在之物的刺激,或以往的經歷有關,這種刺激本身具有無意識性,潛意識要成為可能,需要一種有序的東西在背後推動。潛意識成為可能后,我們無法預測它們以何種經驗形態來與潛意識映照,以及經驗程度的深淺,停留的時間長短。經驗程度的深淺與經驗來源的影響有關,這種影響又與理性客觀世界,及感性主觀世界有關,由於個體之間的先驗理性、感官構造不同,這種影響無法準確數學化,只能通過邏輯機能來揭示其深淺度。經驗程度的深淺與潛意識基底、潛意識序列、潛意識元素對照,在對照期間,潛意識中的念頭以有序為主,正是這種多個彼此之間互為獨立的有序組成了潛意識整體上的無序。潛意識基底是去除經驗性后的先驗潛意識,以及先驗潛意識的遺留。潛意識基底一般在潛意識能力形成,及與潛意識有關的器官能達到影響潛意識形成的閥值時出現。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潛意識基底在嬰兒期出現,此時的潛意識基底比較純粹,雜糅的經驗較少,而隨着記憶的形成,潛意識基底快速經驗化。不過,此時的意識、記憶是最為接近絕對感性的時期,隨着理性的注入,及器官的不斷完善,潛意識基底變得越來越複雜。潛意識基底的完善來自於外部客觀世界在理性與感性加工后的留存物,及與內部器官的生理性有關,時間讓外部世界,及內部器官有了連續性,不過這是一種被割裂的連續性,潛意識本身的特性加深了這種割裂。潛意識基底隨時處於變化中,對潛意識基底而言,時間帶來了不確定性,帶走了穩定的連續性。潛意識序列是潛意識得以存在的基礎,也是潛意識最為基礎的部分,沒有潛意識序列,潛意識將是不可能的。潛意識序列是一種先天的能力,通過它,潛意識從諸表象中捕捉內容。潛意識序列得到破壞,潛意識會變得絕對無序,或消失。由於潛意識的特殊性,潛意識序列的元數據沒有數理化性,可以通過潛意識的內容抽象潛意識序列的元數據的規律。潛意識元素是潛意識得以成為可能的各個基子,主要包括時間、潛意識能力、潛意識內容,時間不僅是潛意識最為基礎的基子,也是存在得以成為可能的外在因素。”

從有限的無限性的流動中不斷二分,瘋老師深陷運動導致的悖論,其間不斷出現各種人名、地名,有些認識,有些模糊,突然,閃現出了一個叫愛奧尼亞的地方,一瞬間的冥思讓瘋老師的思緒定格在愛奧尼亞,經過幾分鐘的尋找,以及與愛奧尼亞相關瞬間的篩查,瘋老師得到了一些也許冥冥中就早有的啟示。

“水,水,水。

水,原來是水。

這簡單的水,這有趣的水。

簡單而平凡,創造了一切的水。

它一直在,我卻沒有發現。

這智慧的起源,這暗含至理的水。

水,水,水!”

一股濕氣迎面而來,夾雜着惡臭的氣味撲鼻而至,水泥澆築的地面上有一潭積水,無形無態的水體隨着地勢的微妙變化而流淌,有人說這是沒有主見,也有人說這是包容萬象的寬廣,這種特性持續了成千上萬年,這潭積水也在風的吹拂下微微波動,不時流向地勢較低的牆面,以微弱的力量衝擊着看似堅如磐石的水泥牆面,似乎不滿形狀空間的束縛,彷彿直到衝出人為打造的羈絆方會罷休。這種自由性是自然萬物的極致,也許只有水才會對遠方那麼痴迷,常年不斷流淌的河流奔向大海,化為水汽重返陸地,以此不斷循環,這是一種有限性的自由。“水也許是自然界最為矛盾的一種物質,水無形無相,卻能填充各種形狀;水無色無味,卻能烹飪出美味佳肴;水普通平凡,卻不可或缺。佔據地球表面大部分的水也啟示了人類開發大自然賦予自己的哲思,成為了人類追問世界本原的第一個利器,也是人類追問自然本源的第一種實在之物。”

“源出山峰,奔流於海。

接之地水,滋養生命。

沖山破谷,河塬塑之。

穀物生兮,糧物貯之。

利物不爭,處之所惡。

平凡如水,生生不息。

智慧如水,源源不斷。

大道如水,生養萬物。

天命如水,宇之宙之。

水生萬物,復歸於水。”

緊鄰水潭的是小便池,如溝狀的小便池為長條形,池內微有傾斜,便於尿液排向蓄糞池。小便池為定期清洗,有時一天,有時數天,池邊留下了黃色的污漬,在太陽暴晒時,常常散發出騷味。在終年累月的風吹日晒下,混雜了諸多風、土、水等物質的臭味對學校里的人們來說已經變得習以為常,就像對於自身的存在,以及周遭的一切已經習以為常一樣,這種對環境的僵化是為了消除自然界陌生環境和背後隱藏的不確定性的恐懼,然而也削弱了對存在的思索及批判。對於岩背小學的一切,在人們看來是自然天成的,人們也樂於在這裏尋找快樂,對此感到十分舒適,也沉浸在這種安靜溫和的日常中,環境營造的穩定感也帶來了一定的可知性,許多人在可知性中理解世界,終其一生無法走出這種可知性,而沒有不可知性來與可知性對照,存在將變得沒有意義,包括可知性本身,當然,也有人試圖打破這種可知性,而瘋老師可以說是岩背小學第一個這麼做的人。這麼做的代價是巨大的,首先面臨的是排擠、孤獨,還不一定能脫離可知性的控制、羈絆。

小便池對面是坑位,近十個坑位並排分列着,坑下就是蓄糞池,也是食物最終的歸宿。食物種類繁多,而其營養在被人吸收后所產生的遺留物卻大同小異,食物在這裏的投射被感性化地映入眼瞼,不通過經驗或知識的抽象,人們會以為它們原本就是這樣的,殊不知是由原本完全相反的表象轉化而來,從某種思辨來說,存在的內在機能是在兩個極端之間不斷演化,從生存走向毀滅,從實在走向虛無,而大多數人生活在這種轉化過程中,也在此過程中尋找被稱為意義的東西。

“轉化是存在得以成為可能的重要因素,如果外在表象沒有發生變化,我們很難感受到存在是存在的,轉化的幅度越大,對存在的感知越深,所帶來的對習以為常的存在之幻相的顛覆性也越大。”

說罷,瘋老師拿起特製的掃把,在廁所內來回走動,經過三四分鐘的清理,地上看起來一塵不染,原本雜物繁多的廁所在瘋老師的打理下清爽了些許,不過,潛伏於空氣中的臭氣依然源源不斷地從蓄糞池堂而皇之地時隱時現,在風的協助下取代了空氣中無色無味的本象,因而首先被我們器官所接收的是臭味,而不是無味的空氣,或夾雜着灰塵及其他無臭物質的空氣。廁所里固然臭氣熏天,游踞在這裏的空氣也大多被臭氣填充,不過空氣的本質依然存在,其品性沒有得到太多破壞,而且還與廁所之外的空氣連通,臭氣的侵略性很強,不過與無處不在的空氣相比,如同小巫見大巫。“臭氣具有濃烈的氣味,這是一種強烈的有,只能被一部分生物所接受,其他包括人在內的很多生物對這種氣味是排斥的,而空氣是一種虛隱的無,我們對它的感受沒有臭氣那般強烈,不過空氣是普遍必然的,存在於奔騰的河裏,鬆散的土裏,寬闊的空中等數不盡的地方,且臭氣也需藉助空氣才能成為可能。與山、水、土等實體相比,空氣的表象接近零,卻能包容萬物。”

自言自語后,瘋老師離開廁所,上課時間快到了,將掃把放至休息室后,瘋老師走向了打鈴處,學生們陸續走向教室,其活潑開朗的神情逐漸變得僵硬,這一點在高年級的學生們身上更為明顯,因為學校的規章制度對這些高年級學生的影響更大,那些曾經稚氣的想法隨着課堂上知識的積累而變少,曾夢想像鳥兒一樣在湛藍天空自由翱翔,像流水一樣去探尋遠方陌生的土地,像風一樣吹拂明亮的白天和漆黑的夜晚。不過,低年級,特別是剛步入學校的學前班的孩子們依然天真幼稚,先天的感性認知能力比較純潔,後天接觸的雜多會使這種能力發生變化,很多學生開始會試圖抵制這種變化,而隨着對秩序、規制的認識后,會從抵制逐漸變為接受,儘管這種接受很多時候都是被迫的,也是是潛移默化的,從自然賦予人類的某些天成之能力來對照,這是可悲的,卻也是人類認識自然,使隱藏在自然背後深深影響,乃至決定人類命運得以明朗化成為可能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目前最好的方法。

“人類始終無法完全認識存在的原因之一可能是人類始終生存於存在之中,始終無法擺脫存在帶來的深刻影響,當對存在的剖析愈加清晰時,也許對存在的認識愈更加全面,非存在,乃至反存在也能隨之得以揭示。我們之所以能了解到一朵花,或一棵草,或一粒石子在存在中的大小、溫度、成分等,表面上看是因為科學技術的發展,而前提則是我們處於花、草、石之外,與它們共同存在,沒有這個最基礎的條件,任憑科學技術多麼發達,我們對花、草、石的了解無法達到在這一前提下那般的直觀、深入。”

所以,對於岩背小學的一切,孩子們沒有選擇,只能在歷史與現實的交織中面對,即使是最貪玩的孩子,也在鈴聲消失后不久邁着不以為然的步伐走向了讓人煩惱叢生,也讓人留下歡樂記憶的教室,而我們很難分辨這種步伐是屬於發自內心的,在主觀能動性下做出的選擇,還是在鈴聲規律響動下形成的機械反映和條件反射,也許是哪種選擇並不重要,因為其目的達到了。岩背小學規章制度的制定也逃不出社會理性的缺陷,為大多數人打造的制度容易忽視個體的感受,即使這種制度也帶來了很多文明成果,然而那些被壓抑的個體意識並不會消失,這一點我們要感謝自然的神奇力量,岩背小學的這種力量散發著人類最原始的樸素光芒,它一直埋藏於意識深處,暫時被現實的幻相迷惑,當這些幻相被識破時,這種力量會引導着人們重新認識一切,而在岩背小學的平凡景象下,這股力量在發酵,雖然還在微不足道,不足以打破現實幻相編織的歡樂園,終將有一天,這股力量會掙脫束縛,尋找自由的廣闊天空。

學前班的孩子們已經各自回到了課桌,坐北朝南的教室不算太大,不過教室里的每一寸空間似乎都經過了精心的安排。密密麻麻的桌子被分成四排,每排約有七八張桌子,桌子成為了教室空間的主體,整齊劃一的桌子規格基本都差不多,用木材製成的課桌不僅輕巧耐用,也降低了磕碰帶來的傷害程度,桌面與桌椅一體的設計利於搬運,因為鹽背小學的課桌經常從這個教室搬到那個教室,也避免了桌椅分離使調皮孩子隨意搬拿。

他坐在第二排第五桌,與趙理同桌,正在掃視教室的趙理神情悠然,目不轉睛的看着牆上的掛象,不僅課桌,教室里的牆,及其周圍空間物品的擺放,或宣傳標語也有講究。幾個大幅掛象佔據了牆面很大的空間,一眼望去,幾個大字十分顯目,四幅說不清是塑料,還是紙張製成的畫像上有馬克思、恩格斯、愛因斯坦、愛迪生四個人名,附加一些簡介,包括生卒年、國籍、生平、成就等。面目莊嚴的四個人物眼神深邃、犀利,似乎他們能看到普通教室里普通平凡物體背後隱藏的歷史演變規律、社會結構,表象背後的科學規律。顯然,這些人物已經隨着歷史的流去而逝去,當然,消失的只是每個人都會面對的自然合目的性的、必然的人之實體性的時間性、空間性的自然面的消亡,隨着科學的發展,人的自然屬性被削弱,社會屬性逐漸成為人與其他動物的本質區別之一,而那些對人類歷史進程產生巨大影響力的人,其人生中的光輝點被歷史銘記住了。

“那四個人是誰,為什麼會被掛在那裏?”

趙理若有所思,隨後將目光移向了愛迪生。

“愛迪生是不是姓愛,好像在哪裏聽過這個名字?”

“愛迪生是美國人,是一個成功的發明家,也是一個成功的商人,是為數不多的將科學與商業完美結合的開創者,二十世紀如果沒有愛迪生,科技不會發展得那麼快,人類對自然的破壞也不會有達到這種史無前例的程度,”他眉飛色舞的說道。

“我不太認可你的看法,人類對自然的破壞是必然的,這本身就是一種規律,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對自然的了解建立在對自然的破壞之上,就算沒有文明成果對自然的破壞,自然總有一天也會走向毀滅。”

“靜一靜!”在學生們的喧鬧聲中,楊老師意氣風發地走向講桌,利落地挽起袖子,洪亮但不具侵略性的聲音讓學生們迅速安靜了下了,原本嘩然一片的教室被學生們的讀書聲佔據,這是他們在岩背小學的第一堂課,有些人滿心期待,有些人充滿抵制,有些人漠不關心,有些人用圓珠筆在桌上刻刻畫畫。

“請同學們翻開語文課本第一頁!”“我們今天的第一堂課學習語文,語文是關於語言和文字的學科,具體來說是字形、語意、詞語、句子等,文學在語言之後產生。地球上有成千上萬個民族,分佈在地球的各個部分,一些民族之間相距甚遠,地形氣候千差萬別,在人類文明的早期,卻都產生了語言,語言的出現使人類文明得以快速傳播、傳承成為可能,也有助於人類對自然的認識,奠定了文明形態的基礎。”

“相對於語言,文字更加抽象,傳播範圍也更廣,也不像語言那樣主要依賴於口頭,文字不以主觀性很強的人作為媒介,因此可以更加理性,無論是對客觀世界之自然,還是對主觀世界的人類之思維,均能作出更為深入細緻的描述,文字的時效性、持續性也更強。”

對於楊老師所說之話,似乎很多同學不能理解,這時,不知是從那裏飛來了一隻蜜蜂。翅膀上帶有殘餘花粉的蜜蜂發出嗡嗡聲,這種聲音不知是不是一種語言,自然界的一切聲音或許都是具有某種特殊含義的語言,從某種形式來說,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一個語言世界。蜜蜂來來回回,不停地在教室里飛來飛去,嗡嗡聲也持續不斷,也許這是對陌生環境的恐懼之聲,也許是對人類這種龐然大物的驚訝之聲,也許只是本能之聲。自在飛舞的蜜蜂,其觸角微微顫動,不知是清風吹拂而致,還是為了避免注意力過於集中而忽視潛在的威脅,因為確實不時有學生向蜜蜂揮舞着手臂,有些學生還忍不住站起來,面臨著被老師處罰的可能,用書本試圖拍打誤闖教室的蜜蜂。不過,不知是人類自然功能的退化,還是蜜蜂飛得太快,任憑學生們使出渾身解數,想出千奇百怪的辦法,始終無法觸及蜜蜂的哪怕一根毫毛。或許是看到學生們被自己耍得團團轉,蜜蜂得意揚揚,繼續飛來飛去,還不時在距離課桌很近的地方打轉,猶如在向捕獵者炫耀敏捷的身手,彷彿學生們變成了獵物,似乎想讓小看自己的學生們看到自己遠比人類厲害的一面,或自己被學生抓住方會罷休。

趙理也觀察着蜜蜂的一舉一動,並且蜜蜂好幾次都飛到了趙理身邊,想到自己對蜜蜂所做出的反應,趙理似乎明白了一些楊老師剛才所說的含義。“在我看到蜜蜂的時候,我大腦里有蜜蜂這個概念與蜜蜂產生的表象對照,因而對蜜蜂的直觀才成為可能,也許這就是文字存在的意義之一,並且任何概念都是由文字構成的。不過,直觀只是物自體呈現給我們的幻相,對於幻相背後最本質的部分,我們無法看到,也無法用文字表達,作為經驗性很強的文字,其表達能力有限,文字的發展使我們對世界的了解明朗化了許多,可是我們看到的、表達的只是我們以為的而已,也許文字的發展也使我們對世界的誤解也越來越深,越來越複雜,也許世界根本就是不能認識的,人類引以為傲的文字體系也許有一天會分崩離析。”趙理思索了片刻,這時,蜜蜂已經飛走了,教室里愈顯悶熱,似乎太陽的熱氣全部集中到了空間有限的教室,偏偏這時一絲風也沒有,就算有也早已被太陽烤得炙熱。長時間的停留,使蜜蜂也對熱氣騰騰的教室產生了厭倦,在背影處歇息了一會的蜜蜂準備從大門飛出去,這時,瘋老師也走向了大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出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