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活着不是文藝片
第669章活着不是文藝片
“《活着》這部電影,表面上看講述的是福貴的故事,但實際上是通過福貴的視角,展現時代大潮對小人物的衝擊與影響,從電影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每次時代變幻,受到影響最大的就是福貴這類的底層小人物,每一次厄運,最倒霉的也是福貴這樣的小人物,但不管受到怎樣的衝擊,類似於福貴這樣的小人物總是堅韌不拔的活着,這也是我們這個民族最深層的底色。”
“活着是受罪、是勞累、是折磨、是憔悴、是拚命掙扎,是絕望和痛苦,但我們特么的還是要活着。”
“活着本身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從很多人寧願自殺也不願意活下去就能夠看出來,有的時候活比死還需要勇氣,這部電影將殘忍的現實血淋淋的撕開給我們看,讓我們明白時代和命運的殘忍,時代的一粒塵,有的時候落在個人身上就是一座山,但我們什麼也做不到,唯一能夠做到的就是堅強的活下去。”
“這不是一個人的故事,而是整個民族的史詩。”
“昨天看的電影,看完整個人哭的稀里嘩啦的,感覺整個世界都黑暗了,我甚至都不敢回憶電影的情節,更可怕的是,類似福貴這樣的人,在歷史上,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卻沒有力量能夠拯救他們。”
“我們每個人都只是命運的玩偶,跟隨時代而沉浮,龍二賭博設局贏了福貴,自以為可以當上老爺,可是隨着命運的反轉,他很快就被槍斃,福貴也沒有因禍得福,而是遇到了接連不斷的厄運,就像是我們一樣,遇上了一個好時代,卻不一定能夠過上好生活。”
“突然想到了我已經過世的奶奶,那個時候她總是跟我說你們趕上了好時候,你們趕上了好時候,但我始終都覺得自己過得並不算好,直到看完電影我才終於明白奶奶說這句話的意思,和那個暗無天日的過去相比,自己現在確實是趕上了好時候,可惜的是,這樣的好日子奶奶並沒有過多久。”
《活着》這部電影全網好評。
而且這部電影的好評跟別的電影不一樣,其他電影不管有多麼精彩好看,總會有一小部分人覺得這部電影對不上胃口,覺得不行。
但《活着》這部電影,是真的全部觀眾都給了好評,幾乎沒有人說這部電影不好的,這是一個在電影史上極其罕見的現象。
能夠做到這一點,只說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這部電影,征服了所有人。
不止是普通觀眾,甚至就連那些專業人士也被電影征服了。
許南拍攝的《活着》和原版有很大的不同,更加貼合原著。
原版的《活着》,福貴還有兩個親人活着,殘酷之中,尚留有一絲溫情。
許南版本的《活着》,極大的還原了原著,把命運的殘酷和冰冷血淋淋的展現在了觀眾的面前,給人更加直觀的靈魂震撼。
加上時代進步導致的電影工業進步,這個版本的《活着》質量比原版更高,也更加經典。
隨着電影影響力的逐漸擴大,電影票房也飛速提升。
六月二號。
《活着》電影上映第八天,單日票房再度上漲到了九千四百萬。
《活着》電影上映第九天,單日票房首次破億,達到了一億零五百萬。
一億兩千萬。
一億三千萬。
一億五千萬。
《活着》的電影票房每天都在上升,以一種讓人瞠目結舌的方式。
正常電影大部分票房都集中在上映的第一個星期內,但《活着》這部電影完全違反了常理,第一個星期平平淡淡,到了第二個星期,電影票房突然起飛,驚爆一地眼珠子。
網絡上,有關於這部電影的消息也是越來越多。
媒體也注意到了這部異軍突起的文藝片,開始報道。
《活着電影票房逆跌》
《電影活着票房大爆,有望衝擊國產電影票房紀錄。》
《活着,最高評分的國產電影。》
《史上最高票房的文藝片。》
《專訪秦豪:福貴是我演過的最好的一個角色。》
《業內專家:活着的藝術含量極高。》
《電影院周圍紙巾脫銷,原因竟是因為一部電影。》
《史上最感人電影。》
《專訪金龍獎評委:電影活着已經報名金龍獎,是否拿獎要看評委投票結果。》
到了六月十八號,電影上映的第二十四天,《活着》拿到了金龍獎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的雙提名。
消息傳出,網絡轟動。
“我靠,居然提名了。”
“正常,這部電影這麼精彩,拿獎才正常,不拿獎反而不正常。”
“只是提名而已,目前還沒有拿獎。”
“沒錯,提名只是一個開始,要等評委投票,然後才能確定電影能不能拿獎。”
“什麼時候能夠看到結果?”
“還有的等呢,提名之後還有一段時間。”
“沒關係,這麼優秀的電影註定會拿獎的,安心等就是。”
圈內也是唏噓感嘆。
“居然提名了。”
“正常,這部電影真的太經典了。”
“感覺沒有一部電影能夠比得過這一部。”
“這部電影在電影史上也就那麼一兩部。”
“《活着》應該註定會拿獎了。”
“那可不好說,不是電影優秀就能拿獎的。”
“怎麼可能,《活着》這部電影這麼經典,而且選別的電影,大家能服氣嘛?”
“呵呵,你還太年輕。”
因為這個消息,《活着》的單日票房也是首次突破了兩億,總票房達到了二十一億。
可怕的是,到了這個時候,電影的票房潛力還遠遠沒有壓榨乾凈,每天都有大量觀眾慕名而來觀看電影,然後流淚離開,接着瘋狂推薦給周圍的人。
許南已經決定,申請電影延期密鑰,用更長的時間把電影的票房潛力徹底激發出來。
值得一提的是,被金龍獎提名的還有陳鵬飛的《妖貓傳說》,畢竟是老牌導演,人脈關係深厚,這點牌面還是有的。
但可惜的是,網友全部都在關注《活着》這部電影,討論這部電影會不會得獎,其他的電影根本沒人關注。
發現這個事實之後,陳鵬飛的心徹底的涼了。
這讓他還怎麼爭?
身為一個圈內人士,他太清楚這部電影有多麼經典了。
這部電影就是那種典型的,如果不給獎項,反過來會被人質疑獎項公正性的存在。
《妖貓傳說》徹底沒希望了。
陳虹卻很不甘心。
“老公伱振作一點好嘛?”
“你就算不為了自己,也要為了孩子。”
“而且金龍獎的獎項有很多,就算是不出名的獎項,多拿幾個也是好的呀。”
陳鵬飛驀然驚醒。
為了捧自己的兒子陳飛鴻,他專門在電影《妖貓傳說》裏給陳飛鴻留了一個角色。
這個角色戲份不多,但很出彩,是專門給陳飛鴻鋪路的。
最佳主角這個獎肯定是拿不了了,但最佳配角,還是有機會的。
而且,誰說他不能拿到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
獎項可不是電影好就能夠拿到的。
能不能得獎,有的時候電影質量並不是最關鍵因素,反而要看很多場外因素。
不然那麼多著名水后水帝是怎麼出來的。
單單考慮到給兒子鋪路這個因素,他就不能放棄。
而且這部《妖貓傳說》,他在裏面也有投資,單靠票房根本賺不了錢,想要賺錢,必須要拿到重量級獎項才行。
拼了。
時間飛速流逝。
網友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一部電影,就算再怎麼精彩,也不可能永遠佔據大家的注意力。
慢慢的,《活着》的影響力和討論度開始減弱。
雖然還有很多人討論這部電影的劇情,這部電影的細節,但大眾已經漸漸不關注了。
這天。
著名導演導演張燕歌突然發了一條微博。
“有很多圈內人都說《活着>是國內票房最高的文藝片,但我想說,《活着》不是文藝片。”
《活着》不是文藝片?
這個新奇的觀點引發了很多的關注。
通俗一點來說,文藝片是文學藝術電影的簡稱。
文藝片更加註重電影的藝術性而非商業性,着重描述生活、人性、以及社會,以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
觀眾其實對這個不是太懂,雖然知道文藝片和商業片,但商業片和文藝片的具體區別在哪,大家也不是很了解。
唯一的印象就是,商業片比較精彩,文藝片比較沉悶,當然不是所有的商業片和文藝片都是這樣,但大部分是這樣。
不管怎麼看,《活着》都是一部非常正統的文藝片,結果張燕歌說這不是文藝片,觀眾覺得很奇怪。
“老張,《活着》不是文藝片,你確定?”
“這分明就是一部文藝片啊,我看完電影都哭了。”
“你是不是搞錯了。”
“如果《活着》還不算文藝片,那什麼算是文藝片?”
“請問你為什麼會這麼認為?”
對於網友的質問,張燕歌早有預料,發了一篇長文。
“我發現有很多人似乎不太能接受《活着》不是一部文藝片的說法,在這裏我可以很嚴肅的告訴你們,《活着》,的確不是文藝片,至於原因,請聽我詳細解釋。
在普羅大眾的認知中,似乎沉悶嚴肅的電影,都是文藝片,都是藝術電影,實際上不是這樣的。
文藝片,在業內是一個很嚴肅的類型,真正的文藝片,在業內有很嚴格的認定標準,不是說某部電影是文藝片,那就是文藝片的。
往往很多觀眾所認為的文藝片,並不是真的文藝片,是偽文藝片,雖然大家叫這種類型的電影是文藝片,但他們嚴格來說並不是文藝片,《活着》就是這樣一部偽文藝片。
真正的文藝片,注重的是開創性和先鋒性,所謂開創性和先鋒性,就是電影拍攝手法以及敘事方式的某種創新,目前所有電影的拍攝手法,都是由文藝片開創出來的。
《活着》雖然是一部很優秀的電影,但拍攝手法和敘事方式都是傳統方式,並沒有對電影目前的拍攝模式進行革新,所以嚴格來說,這並不是一部文藝片。
另外,文藝片由於對電影藝術過於超前的探索,往往票房不會太高,眾所周知,《活着》的電影票房已經超過了三十億,這很明顯不符合文藝片的情況。
綜上所述,《活着》並不是一部文藝片。”
張燕歌的文章很長,裏面夾雜了很多專業術語,整體來說很複雜,大部分觀眾看的半懂不懂的,但意思還是很明顯的。
《活着》並不是文藝片,而是偽文藝片。
這個結論是真是假,觀眾不是很清楚,因為他們也不懂這個。
但張燕歌在導演領域是一個權威,又發了這麼長的一篇文章,看起來很有道理,觀眾自然而然也就相信了他的說法。
如果單單隻有這篇文章,並不算什麼,《活着》到底是不是文藝片,也跟觀眾沒有太大的關係。
但。
張燕歌的文章彷彿是一個信號,隨着這篇文章的發佈,大量奇怪的言論在網絡上出現了。
“原來《活着》不是文藝片而是商業片,我們都被許南給騙了。”
“這個許南好狡猾,竟然故意把一部商業片說成是文藝片,來提高電影的口碑,吸引觀眾注意力。”
“我就說怎麼感覺怪怪的,這部叫做《活着》的電影票房已經三十億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甚至有可能進入國產電影票房排行榜前十,我心想,一部文藝片怎麼可能有這麼高的票房,原來這是商業片啊。”
“那些一直都吹這部電影是神作的網友可以閉嘴了,一部商業片你們居然還好意思吹,我尋思商業片票房高不是很正常嘛。”
“只能說現在的觀眾太傻,別人說什麼就信什麼,許南說電影是文藝片,你們就信了,實際上這是一部掛着文藝片羊頭的商業片。”
“這部電影一點藝術含量都沒有,就是一部純純的爆米花電影,打發時間還行,一點內涵都沒有。”
等等等等,類似的言論在網絡上到處都是,他們也不黑《活着》這部電影,就是一直再給觀眾洗腦,《活着》不是文藝片。
網絡烏煙瘴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