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第 199 章
珞佳凝看著兒子和妹夫之間的互動,笑得不可自已。又見一向羞澀的妹夫有些赧然,她就索性主動岔開話題:“聽聞你年後參加春闈?怎樣?這次可準備好了?”
“準備得還可以。”張廷璐一聽到和科舉有關的話題,頓時來了精神,顧不上旁的了:“這一次底子較足,考起來比較有把握。”說著他輕輕一嘆:“我總不能一直讓七公主跟着我受累,也總不能一直受到家裏的庇佑而自己不爭氣,是時候努力一把拼拼看了。”
張家滿門清貴,他父親張英官拜大學生,兄長張廷瓚和張廷玉都是走科舉路子進而擔任朝中要職的。
兩個哥哥在他現在這個年紀都已經功成名就了,只他還渾渾噩噩每日只能讀書幹不了旁的……
雖然妻子沒有任何怨言,可他身為丈夫卻總是覺得愧對妻子,愧對孩子。
珞佳凝望着張廷璐眸中的滿滿鬥志,鼓勵道:“張家兒郎素來說得出便做得到。春闈祝你成功,一舉奪魁。”
“奪魁是不可能了。”張廷璐哂然笑笑:“能上榜已然慶幸。”
珞佳凝笑道:“妹夫不可妄自菲薄。我家王爺說了,你才華橫溢定然可以高中。你這是懷疑王爺的眼光么?”
張廷璐倒是沒料到雍王爺對他有如此高的讚譽,頓時激動不已,拱手揖禮:“多謝王爺和王妃抬愛。我、我真是愧不敢當。”
兩人說了會兒話,七公主拉着五公主已經見過皇上和德妃他們了。如今姐妹倆又帶着五公主家的兩個孩兒過來了:“四嫂!四嫂!孩子們來看你啦!”說著眼神示意乳母們上前。
康熙帝給兩個孩子取名“初陽”和“初明”,家裏人都喚一聲“陽哥兒”和“明姐兒”。
康熙帝意思是,這兩個孩子的名字都有初見光明否極泰來的意思,便是說五公主經歷了生這兩個孩子幾乎差點要了性命,但是無礙,那麼往後五公主的日子會更加的好起來。
說是給外孫取名字,其實這個寓意是代表了皇上對女兒的祝福之意。
舜安顏很喜歡這兩個名字,當即給康熙帝磕頭領旨謝恩。
倒是五公主,沒料到皇阿瑪會這樣顧念着自己,很開心的同時又有些激動,眼睛含淚領了皇阿瑪好意。
現在大家每每叫着“陽哥兒”和“明姐兒”,便好似又多了一分對五公主的祝福似的。
“小傢伙如今幾天不見就能變個樣子。”珞佳凝瞧着倆孩子肉嘟嘟的小臉,喜歡得不行:“可見五妹妹和五妹夫把他們照顧得是真好,養得那麼可愛。”
五公主十分自豪:“那是自然。我們現在心事都已經了結,如今只看暉哥兒他們的了。”說著就往弘暉和鄂玉婉那邊望過去。
幾人瞧去之後,正好看到了婉姐兒正抬手輕拍了弘暉一下,臉頰紅紅的。也不知道小兩口說了什麼,弘暉居然讓婉姐兒紅了臉。
七公主拿着手帕捂着嘴,哧哧地笑:“小兩口指不定有什麼悄悄話呢。罷了,不打擾他們了,讓孩子們自去玩吧。”
“七妹妹,你家若需呢?”五公主下意識四處看着:“來了好一會兒了,怎的不見他蹤影。”
七公主瞥眼望向張廷璐。
張廷璐指了指哥哥張廷玉旁邊:“剛才我們來了后,溎哥兒就把晨姐兒叫走了。若需看到他哥哥姐姐們倆人在一起玩,就跟了去。”
大家順着他手指着的方向望過去。果不其然,七公主和張廷璐的兒子張若需如今也已經五六歲大小了,正屁顛屁顛跟在晨姐兒和張若溎的後面,自顧自地玩得不亦樂乎。
“他也不嫌跟着那兩個人太無趣。”弘曆雙手背到身後,小臉皺在一起,嘖嘖嘆道:“要我說,溎哥哥和我姐都是死板沒意思的,與他們玩,倒不如找了富察家的那幾個一起玩。”
弘曆跟着富察大學生馬齊學習蒙文有一段時間了。
馬齊已經年老,來回奔波不便。因此弘曆經常去富察家跟着他去學習。一來二去的,富察家的那些阿哥格格們就和弘曆熟稔起來。
珞佳凝輕飄飄橫了弘曆一眼:“行,你嫌棄張若溎和晨姐兒。回頭我和他倆說一聲,看他們倆怎麼治你。”
弘曆頓時小臉煞白。
別看那倆人一板一眼的好似十分沒意思,其實那倆人聰明得很,真想整他的時候,那叫一個花樣百出。
弘曆趕忙腳底抹油溜走:“我去找十二叔去玩!十二叔!十二叔!我來了,你等等我!”說著尖了嗓子好歹把路過的十二阿哥給喊住。
十二福晉是馬齊的女兒,弘曆自然而然地與十二阿哥也十分親近。十二阿哥聽聞弘曆的叫聲,順勢回頭等着他。
弘曆笑呵呵朝着十二阿哥跑過去,路過晨姐兒的時候,還給晨姐兒做了個鬼臉。
晨姐兒反應相當迅速,抬手就朝着他手臂擰了一把。
弘曆嗷的一聲慘叫。他自己疼得吸溜吸溜倒抽涼氣,反而引得這邊大人們齊齊笑了。
這一次的家宴過得頗為舒心。席上言笑晏晏,歡喜不斷。對於永和宮眾人來說,這種喜悅持續的時間更久,甚至一直到了會試后、殿試后。
因為張廷璐考中了。不止考中,還是一甲第二名的榜眼。
他這成績比他大哥張廷瓚還好,得知這個喜訊后,永和宮這邊所有人都歡喜不已。、
德妃當即拿了大批的賞賜源源不斷送往七公主府邸。
而十三阿哥十四阿哥即刻快馬加鞭趕到了七公主府去見張廷璐,說什麼都要拉着他一起喝一杯。
張廷璐猶還覺得自己在做夢:“……真榜眼?”
前來宣旨道賀的官員看他那呆愣愣的樣子,也忍不住笑了:“恭喜駙馬爺賀喜駙馬爺,您真是高中了!請接旨吧。等會兒還得去宮裏謝恩呢。”
皇宮是張廷璐進進出出了許多次的地方,可作為天子門生去謝恩,這還是頭一遭。
他渾渾噩噩地上了高頭大馬,身披紅綢,馬兒都走着了他彷彿還在夢中一般,眼睛空茫不知道魂兒飛到了哪裏去。
七公主一看自家夫君這鬼樣子就知道壞了,一拍大腿:“不行。不能讓他這麼著。太丟人現眼。”說著自己把衣裳一紮,讓人備了車子,遠遠地跟在了張廷璐後頭。
倘若張廷璐一會兒要是還沒回神眼看着會出醜的話,她好歹能提醒一二。
十四阿哥不敢置信地看着已經遠去的七公主和七駙馬,抬手遙遙指了他們倆好半晌,慢吞吞扭頭問身邊十三阿哥:“他們倆就這麼走了?我們兄弟二人興沖衝過來給他們道喜,他們竟是懶得搭理我們?”
十三阿哥已經習慣了七公主這樣子,寬慰道:“你看七姐姐這樣又不是一次兩次了。習慣了就好,習慣了就好。”
“怎麼習慣!”十四阿哥一臉痛心地說:“往年她再怎麼咋咋呼呼的,都好歹記得還有我這麼個弟弟。如今她夫君高中,眼看着要加官進爵了,卻一下子忘了我這個弟弟。我心裏難受,着實難受。”
十三阿哥挑着眉梢去看十四阿哥。
據他所知,十四阿哥不是這種小心眼兒的人啊。怎麼今天忽然轉了性子?
更何況十四阿哥與七公主一同在永和宮長大,七公主是個什麼脾氣,十四阿哥是最了解的。往年也沒見小十四有甚生氣舉動,今兒卻這般作起來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這事兒肯定有后招。
十三阿哥決定再仔細看看。
就在十三阿哥靜等着十四阿哥作妖的時候,十四阿哥已經等待不急,作出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一撩衣袍拽着十三阿哥的衣袖就往七公主府里走。
“七姐姐這般對我們,我們身為弟弟心痛難忍。”十四阿哥對着十三阿哥眨巴眼睛:“聽聞七姐姐在公主府藏了不少好酒,平時我們兄弟倆來,她也不見得捨得拿出來。如今她不在,而你我又正好已經被她迎進了公主府的大門……”
十三阿哥腳步微頓:“他們夫妻倆進了宮,我們動她東西不好吧?”
“什麼叫動她東西。”十四阿哥朝他擠擠眼睛:“我們這叫被姐姐姐夫拋棄了,心痛難當借酒消愁。有什麼不對。”說著就把十三阿哥強行拉了進去。
十三阿哥:“……”
他已經可以預見到七公主回來后的咆哮模樣了。
這一次七駙馬十分給力,考的名次很高。康熙帝龍心大悅,授予他翰林院編修的職位,又定下來次月去熱河行宮的計劃。
只不過七公主和七駙馬雖然這一次很得聖心,卻沒法跟着去行宮了。畢竟張廷璐不日就要去翰林院任職了,去行宮的時候脫不開身。
七公主和七駙馬感情那麼好,她自然不可能丟下七駙馬自己在京城。於是她決定留在京城陪伴七駙馬。
其實這一次七公主留下來,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胤祥和胤禎那兩個臭小子,居然敢動了我的藏酒!”七公主一想到那天面見皇阿瑪后,回家發現藏酒少了一半,就氣得牙痒痒的:“這一次我一定求了皇阿瑪,不讓老十三和老十四跟去熱河,留他們倆在京城。看我不治了他們!”
說著說著她就擼起了袖子。
珞佳凝笑得開心:“好,那我也助你一臂之力,我也求了皇阿瑪讓他們倆留京。”
七公主感激涕零:“果然還是四嫂對我最好了。”
這一次去往熱河行宮,其實陣仗並不算大。畢竟康熙帝年老體衰,已經禁不起舟車勞頓,更無法顧及太多的隨行人員。
這一回,康熙帝只帶了四阿哥一家和五阿哥一家,以及十五阿哥十六阿哥出行。
原本康熙帝還要帶上九阿哥的,畢竟九阿哥十分機靈,也懂得異族語言,帶了他絕對不吃虧。
說起來這個好事兒還是宜妃為九阿哥求來的。
無奈九阿哥自己不肯跟去,康熙帝又素來不喜歡勉強這些兒子們,看九阿哥不樂意跟着,他便臉色沉沉地答應了九阿哥的請求。
以前去熱河行宮,都浩浩蕩蕩十分熱鬧。此次前行,則低調了許多。一路上走走停停,花了好些日子方才抵達行宮門口。
珞佳凝到了行宮后便自行歇息了,好半晌沒看到胤禛到院子裏來,便遣了人去問:“王爺去哪裏了?皇上不是先回院子歇息了嗎,王爺應當不用去皇上跟前才對。你們去看看王爺在哪裏。”
她倒不怕胤禛會做出什麼不好的事情來,只是她覺得現在皇上身子不適,說不定心情也會跟着不太好。
既然如此,胤禛亂跑的話說不定會惹了皇上不高興,那倒得不償失了。
珞佳凝便沒歇着,沐浴過後躺在榻上翻書看,順便等一下關於四阿哥的消息。
不多會兒,過去找四阿哥的奴才沒來回話,胤禛自己倒是大步流星回到了屋子裏,親自來見她。
“你去哪兒了,怎的那麼慢才來。”珞佳凝一看到他,便說話不用那麼繃著了,有什麼講什麼:“皇阿瑪剛才身子不適,我略看了他后便回了屋。若他知道你在行宮亂溜達,指不定醒了後會責罰你!”
“責罰”二字其實是誇張了,但是,不高興可能是有的。
康熙帝如今已經年邁,很多事情無法顧及周全。這樣的情況下,老人家對於自己掌控不了的許多事情就會顯得不太高興。
譬如孩子們的行蹤。倘若孩子們在他允許範圍外亂跑亂逛的話,他老人家指不定會怎麼想。
更何況經過連日的路途奔波之後,剛才下車的時候,康熙帝明顯心情不太好,顯然是年邁的身體和旅途的勞累讓他身體和心理都極其疲憊了。
如此一來,他發火的時候脾氣會更大。
看到四福晉這般緊張的模樣,四阿哥反而是笑了起來。
“這事兒你無需擔憂。”胤禛自信滿滿地說:“我既是去亂跑,自然有我的道理,而且不會讓皇阿瑪知曉。”
說罷,胤禛湊到四福晉身邊,神秘兮兮地問:“你猜我剛才做什麼去了?”
珞佳凝橫了他一眼,懶得多說什麼。
胤禛自顧自道:“之前我們來行宮的路上,有幾個人一直想要參見皇阿瑪,都被我讓人給暗中以各種緣由攔在了半道。我打算一會兒皇阿瑪醒來的時候,就‘安排’他們去見皇阿瑪。”
康熙帝年紀大了,只休息這一會兒的話,自然歇不過來,旅途勞累造成的疲乏之下,脾氣還是會很大。
珞佳凝奇道:“你到底攔了什麼人?”
“反正晚膳前你就知道了。”胤禛低聲笑着:“等皇阿瑪一發火,你便能明白我的安排。”
珞佳凝的好奇心被勾起來,搞得連歇息一下都沒能成,壓根睡不着。索性一直看書到晚膳時間。
傍晚的時候,她遲遲沒等到康熙帝遣了人叫她參加晚宴的事情,反而等到了一個消息。
——官員朱天保因上疏奏請復立二皇子為太子,被皇上痛斥一番后,說他為不忠不孝之人,命人把他拖了下去,誅之。
此人是翰林院檢討,為人有些直愣愣的,說不上好壞,但是一直覺得二皇子乃是先皇后所生,血脈最為純正,一直支持二皇子。
如今他自以為“耿直”地奏請皇上,卻得了這樣一個被誅殺的下場,實在令人唏噓。
珞佳凝獃獃坐了一會兒,叫了安福來問:“王爺在哪裏?”
“王爺本是在御花園走着,聽聞皇上傳召,便去了皇上屋裏。”安福低聲說:“到現在,皇上屋裏也就他們父子倆在說話,至於說的什麼,奴才便不知道了。”
珞佳凝輕輕頷首。她抬頭望了望外面已經黑下來的天,從空氣中嗅出了一絲不同尋常的味道來。
接下來的幾日,康熙帝又陸續收到了一些大臣們請求立八阿哥為太子的奏摺。
之前那一年能夠風平浪靜,不過是因為太后薨逝后國喪期間,不好提及立太子的事情。
現在國喪過去,皇上本就不同於尋常百姓,不需要為母親守喪夠三年,等國喪過了便也如常了。因此這些臣子就蠢蠢欲動,開始為了自己支持的皇子而再努力一把。
康熙帝對這些奏摺都以“斥責”來對待。
不過,這些人的舉動到底是影響到了這位當了幾十年皇帝的帝王。
回到京城后。
康熙帝思及往日種種,再想到行宮裏遭遇的那些破事兒,頓時覺得立儲之事不能再推遲了。
再遲下去的話,那些人虎視眈眈之下,指不定什麼時候開始,事情就會朝着他不可掌控的方向發展下去。
他畢竟老了,走路慢了寫字都拿不住筆了。倘若哪個兒子真想對他不利——特別老二老八老九老十都還年輕力壯——他就可能真的對付不過他們。
“不行,朕得擬一個詔書。”康熙帝顫顫巍巍地捏着筆,他的右手已經大不如前,但是稍微寫幾個字或者是簽個名戳上印鑒,都還可以做得來:“梁九功,朕要寫詔書。你給朕研磨。”
胤禛忙走了兩步上前去:“皇阿瑪,讓兒臣來吧。梁公公年紀大了,研磨對他來說也是在是難為他了。”
梁九功感激不盡:“多謝雍親王體諒奴才。只這是奴才分內的事,奴才來就可以。”
康熙帝聽了兒子的話后,後知後覺抬眸望過去。他怔怔看着梁九功頭上幾乎全白了的頭髮:“你也老咯。”
“奴才是老了。”梁九功笑着,臉上皺紋擠出來菊花一樣的紋路:“可皇上您還年輕着呢,皇上聖明。”
康熙帝擺擺手:“不行了,我老了。我得趕緊把字兒寫了,不然我這右手一會兒還得抖。”說罷,他索性指了四阿哥道:“你磨墨。你磨的墨汁朕寫着順手。”
胤禛笑着應了下來,走到桌邊,仔細磨着。
康熙帝看着差不多了,開始執筆書寫。
胤禛在旁邊用眼角餘光注視着詔書上的內容,越看越心驚肉跳,卻還不能表現出太大的喜悅來,只能強壓下滿腹的心思,裝作在垂眸認真磨墨。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詔書終於書寫完畢。康熙帝看着上面未乾的字跡和蓋好的印戳,滿意地點點頭,招手讓四阿哥過去:“老四你來看看,朕這個寫得如何?”
胤禛其實剛才已經將詔書內容完全盡收眼底了。可是此刻,他裝作第一次見到它似的,故意眼睛在上面掃視一圈,而後忽然走到了康熙帝跟前,撩了衣袍跪下。
康熙帝愣住:“你這是何意?”
“兒臣感念皇阿瑪一片心意。只是現在,兒臣覺得不是適當時機立儲。”胤禛語氣里透着濃濃的悲戚意味,哽咽着說:“兒臣見皇阿瑪把此等大任交給兒臣,兒臣感激不盡。只如今,二皇兄的位置被撤了不久。八弟被人提議也才過去一兩個月。現下若立兒臣的招數一出,只怕會殃及雍王妃他們跟着受累。”
康熙帝沒料到四阿哥會來這麼一出:“此話怎講?”
胤禛懇切道:“東宮之位一向是所有人最關注的事情。若詔書一出,兒臣家裏上下都會被人盯得死死的,片刻也不得閑。旁人只會認為兒臣和雍王妃在皇上跟前極盡諂媚之言,才會讓皇阿瑪駁斥了立八弟的提議、轉而想要立兒臣。他們不會知曉八弟當年做的那些事情,不會明白皇阿瑪處置八弟和兒子沒關係。如此一來,他們自然也不會相信兒臣是無辜的。”
康熙帝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
老二和老八的勢力盤根錯節,而老四一向不結交黨羽。萬一真被大臣們一起盯住了,難保那些人會不會針對老四。
他當初能廢了老二兩次,在那些人看來,他就能再廢一次老四。
因此,在他廢掉老四之前,那些想扶了老二或者老八上位的朝臣,必然會擰成一股繩子去針對老四。
“是朕想得簡單了。”康熙帝喟嘆道:“正如朕當初要立胤礽似的,沒有多想。只是想要扶持朕最心愛的兒子上位,卻沒考慮到朝堂的詭譎萬變。”
思及此,康熙帝終是點了頭,抬手示意:“胤禛你先起來吧。詔書,朕是下定決心要這麼辦了,不會更改。只是,現在不拿出來就是。”
康熙帝想想,也有道理。
既然想要傳位給老四,主意定下就行,也沒必要現在就公佈出來。
於是康熙帝讓梁九功的小徒弟幫忙把詔書藏在了御書房的匾額後面,此事只有在場的四五個人知道,對外並沒提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