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華燈初上大年夜,燈火闌珊年30

第13章 華燈初上大年夜,燈火闌珊年30

光陰似水,時間來到六天後,也就是農曆大年三十。

公元5200年農曆臘月三十,江河鎮各村都是張燈結綵。

村道口大都搭起了6米高、與路同寬的竹制大村門,或是不鏽鋼門,抑或是沖氣球門,也有整個村門設計LED燈的,讓路過的每個人都能感受到這個村的欣欣向榮。

村裡路道兩旁沿着太陽能電杆都掛滿了一排排的紅燈籠。

有的村是統一單獨大個的紅燈籠,有的村是採用一串四個的紅燈籠。

燈籠上面寫着“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一帆風順”等字樣,均是代表着江河鎮人民對美好幸福的樸素祝福。

同時還會在道路兩旁、燈籠邊上插上一整排彩旗。

當夕陽落下時,從每個村口將亮起延綿不絕的紅燈籠,照耀着彩旗翩翩起舞。

正如盧照鄰詩中所寫“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我們江河鎮民風古樸,到了年三十大多村落會舉辦猜詩謎,猜詩謎習俗源遠流長,極有可能是融合於古代中原地區的猜燈謎習俗活動。

江河鎮雖地處國家東南方沿海,但文化卻隨着魏晉士族南遷不斷影響,時至今日還很好的保留着大部分傳統習俗文化,猜詩謎不分晝夜的,熱鬧的村落會從早到晚分三場進行。

採用的謎語涵蓋古今,即有事物謎、文義謎,也有運用會意法、象形法、離合法、方位法等解謎法,更有增添本村地名、人名、習俗傳統而成的謎語。

形成了江河鎮獨具特色的詩謎,讓老少、男女、識字、不識字都可參加,一般詩謎主持人都會念出一些本村獨有的詩謎給本村不識字的人猜。

這是一項很受歡迎又具有文藝氣息的活動。

規模大的村子都會組織自己的鑼鼓隊。

據歷史記載江河鎮以及周邊城鎮自從魏晉朝以來,除了文化習俗在遷移中互相融合之外,在詩歌、樂曲、樂器、生活起居方式、語言、談吐、婚嫁、紅白事。

幾乎是全面覆蓋了人們的方方面面。

你所能看到的、想到的、聽到的一切都是在人文遷移中不斷的優勝略汰所遺傳下來的。

其中之一別具風格的便是本地“江樂”。

“江樂”的樂器大多分為:

打擊樂器有的鼓、蘇鼓、中鼓、大鼓、蘇鑼、月鑼、大鈸、小鈸,銅鐘;

拉弦樂器有二弦、椰胡、二胡、胡弦等;

彈弦樂器有小三弦、大三弦、琵琶、月琴、揚琴等;

吹管樂器有大嗩吶、小嗩吶、大笛(橫笛)、小笛、簫等;

這些鑼鼓隊分為兩種形式,

一種是由村落出資雇傭這些成員全年練習,組成一支專業的樂隊。

同時樂隊也會接一些表演項目去各地出演,這種樂隊一般以表演為目的。

第二種是臨時樂隊,便如國耀村子河中村今晚要表演的這隻樂隊。

其樂隊成員在臘月初上時就要晚上到祠堂集合進行奏樂演習,其表演主要是在年三十至初一在村裡表演,以及村裡拜神期間演奏。

不管是專業樂隊、臨時樂隊,在如此樂器具齊的樂隊演奏起來那是音韻環繞、餘音渺渺。

正如唐朝韓愈詩中所載:

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

划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

浮雲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隨飛揚。

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凰。

樂曲的精妙在其聲樂中高低起伏、抒發樂曲本身的情感,各種樂器的精妙搭配。

傳達出時而大氣磅礴、時而昵昵如兒女語、時而軒昂氣宇、時而幽怨哀婉。

今天一大早,國耀剛修鍊完,就被父母叫到樓下幫忙搓麵糰。

這邊的習俗家家戶戶都會做各種“粿”,做法跟包子類似,增加的材料不同,同樣是要搓麵糰、加餡。

關於餡這方面,江河鎮以及周邊城鎮都各有不同。

大體有甜的:紅、黃、黑豆沙、腐乳肉、花生、甜冬瓜片、黑或白糯米。

鹹的有:蝦米、五花肉、包菜、韭菜、香菇、、魷魚、大米;再佐以五香料、胡椒粉等香料製成。

其“粿”的外表也力求精緻,有圓形的“粿”印、桃形的“粿”印,均是雕刻花紋,均是寓意美好之意。

單說這做“粿”就讓國耀忙了一整天,他家今天做了120個“粿”,60個包子。

這邊的習俗做“粿”的數量少則60個左右,多則140個左右。

除了過年用之外還要用於初三之後的拜神活動。

除了做“粿”之外,也是要做包子的,包子當然也分甜和咸,至於餡也如上,各取所愛罷了。

當掀開鍋蓋的那一刻,煙霧環繞,露出鍋里的“粿”,那是猶如芙蓉露水般。

那“粿”皮是那麼的Q彈,一口咬下去,甜的那是滿口清甜,有白糯米的清香、有花生的脆口、有腐乳肉的入口即化和滿口肉於紅腐乳的香甜。

鹹的有大米的自然香味,蝦米的海鮮味、香菇被油炸后的香氣那是無需形容的、加之魷魚絲,那個味道鹹鹹的,含蘊着米香、海鮮香、香菇魷魚香。

如果你沒吃過那你能理解的十之一二也不到。

如果你吃過,不用說,那是一輩子的記憶。

江河鎮的過年習俗中,大年三十夜是要祭拜先祖的。

有些村落是集中供奉先祖在祠堂,祭拜就要去祠堂,那是一整個血脈家族齊聚一堂,相當熱鬧。

有些村落雖然也是祠堂要祭拜。

但是對於已過世的往上數三到五代至親都是請了香爐在家裏祭祀。

比如國耀此時正在家祭祀着自己的爺爺奶奶、祖爺爺祖奶奶、太祖~,這上數三代至親。

祭祀的貢品也有講究,大年三十是葷素都可以吃的,初一吃素。

祭祀的貢品正常要有8-16道菜,菜數隨各家各戶安排,有資金就多整幾道而已。

貢品一般都是6成以上需要現場炒做的,只有大約四成屬於乾料(比如包子、糖果等)。

當然還要有酒水、米飯。

祭祀完先祖,在大年三十夜這頓晚飯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打邊爐。

傳統是銅製邊爐,時至今日大體都是電磁爐,在這個年代世界各地用的燃料基本上都是電力,核電能還不能開發給人民使用。

吃完團圓飯後,就是可以出門參加上文所說的猜詩謎活動。

有的村落還會舉行游燈,就是組織未成年人手持燈籠組隊一起繞村子游燈。

他們的父母都會給孩子買各種各樣的花燈。

也有燒火塔活動,燒火塔這個活動在全國各地有很多地方有的。

就是用碳、木材搭起來的木塔,這邊有高的15米左右都有。

更有江河鎮這邊習俗的鑼鼓隊表演、歌舞表演、舞獅子、舞龍鳳。

此時國耀的村子就是安排了鑼鼓隊在村集市中央演奏。

同時村裡也有猜謎語,男男女女的在路上行走,小孩穿着新衣服、踩着發光鞋。

有些手提帶燈氣球、有些手提彩燈燈籠,也有些遙控着發光的飛行寵物機械人,都是走着去拜訪親人。

這熱鬧大年三十夜當然少不了燃放煙花、爆竹。

在這個宇宙的漢國是不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

而且這個世界的煙花非常有觀賞性,大多都能打出一些花紋圖案、飛禽走獸、祝福文字之類。

幾乎每隔十幾秒就有煙花破空聲傳來。

這個世界的年輕人不再沉迷於網絡遊戲,這種節日都會成群結伴的在路上行走。

男的大多坐於橋邊,看着三三五五的同齡女子從面前走過。

從男生嘴裏吹出幾聲口哨聲或是幾句不害臊的打趣笑話。

往往惹得一些靦腆的大家閨秀側臉小快步開走、一些野路子的女子出手打人,各種笑罵聲不絕於耳。

國耀看着這場景搖了搖頭,曾幾何時他也是這群人里的一員。

可惜歲月是把殺狗的刀,殺起單身狗來更是犀利。

這樣的活動會持續到正月十五,這期間就是各個村落有自己的熱鬧時間段。

基本上除了年三十到初三,其他熱鬧時間段都是根據拜神習俗來安排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在平行宇宙修仙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我在平行宇宙修仙
上一章下一章

第13章 華燈初上大年夜,燈火闌珊年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