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二章 黃祥講話很實在
那香瓜個個拳頭大少,每個上邊都有十道白紋,取名十道白,敲開后,裏面是紅瓤的,吃起來真是又香又甜又脆成;那地瓜是紫皮的,掰開后是黃瓤,吃起來又甜又面又綿軟;那瓜籽是黑色的大長粒,裏面的仁又大又香又油性。
馬春昌介紹了台上的人之後說:“咱們今天的歡迎會有三項日程,叫做吃、聽、看。吃完三瓜,咱們造牛肉、喝羊湯、擂蕎麥卷子,邊吃邊聽黃書記講話,來個吃聽兩不誤。聽完黃書記講話,咱們就逛街,看大隊、看集體戶、看供銷點,最後進你們的新家。在咱們這,最媽的房子是集體戶,最大的院子是集體戶,最有貢獻的也是集體戶!下面請第四生產隊隊長馮貴致歡迎詞,大家鼓掌歡迎!”
掌聲中站起了一個身高只有160公分的45歲漢子,人雖矮但聲音卻很洪亮:“我代表四隊30戶社員、150口男女老少,熱烈歡迎16名男女知青來我們生產隊插隊落戶!我保證比二隊和三隊都高出一格,他們給的我們多給,他們沒給的我們也給,總之不照他們差!就說這些,都晌午歪了,該上酒上肉上飯了。”
馬春昌說:“是該開飯了,工作人員上菜、上酒、上湯、上菜。請劉主任、李副主任、於會計、馮隊長到各席陪酒。”
老師們先給各桌上碗筷和茶杯,然後用一個個洗臉盆把杠尖的烀牛肉放到了桌上,又用一個個茶盤把裝成山形的蕎麥卷子往桌上端,再用水桶裝羊湯往每個人碗裏盛。大隊幹部和馮隊長則一人拿兩瓶白酒上了桌。
馬春昌見上的差不多了說道:“下面歡迎黃書記做報告!”說完也下台拎了兩瓶酒到中間那桌去陪酒了。
黃祥拿起麥克風,坐着開講了:“別聽馬書記胡說八道,咱是哪個級別的咱知道,哪會做報告,就是和新來的知青家長們聊聊天。我呢,是個退伍兵,走南闖北的長了點見識,66年回來當過小隊長、民兵連長,70年當上了這個大隊的黨支部書記。上任這四年我就一個想法,要恢復於家窩堡往日的繁榮。咱於家窩堡原來是個大堡子,向東通長春,向西通瀋陽,向南通東遼河,向北通通遼。過去這條十字街啊,是人來人往,商販雲集,是那條敗家的小遼河從東遼河倒灌進來后,就把南邊的道給截住了,讓十家子佔了便宜,1958年,縣裏把公社設到了那裏,把我們的區政府撤了,騾馬市場也黃了。”
他點了一顆煙繼續講:“我就想啊,咋能讓咱這不被繼續窩下去呢?就想到了集體戶,上任當年就接了一個省城來的集體戶,才12個知青,落到了二隊。72年又接了個縣城來的集體戶,14個知青,落到了三隊。今年迎來了從地區來的你們,16個知青,安排到了四隊。明年要有,我還要,安排到五隊。我為什麼這麼歡迎知青呢?是因為知青給我們帶來了城裏的工人老大哥,讓我們攀上了親戚。”
一句親戚說得台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黃祥繼續說:“古人說,窮在鬧市無人理,富在深山有人尋。我們這富啊!你們城裏吃肉憑票吧!我們這裏只要你有錢,一天吃一隻羊都賣得到。我們有上百頭牛,上千隻羊,有粉坊、油坊和年產十多萬斤的瓜籽。供銷社給的收購價褪低,牛羊肉才6毛一斤,你們廠子裏人多,又有車,一趟能拉一兩萬斤,那一萬斤牛羊肉就八千元,能讓我們的日值提高五六分錢啊!三個戶一個戶賣一車,就是一毛六七啊。”
黃祥又點了一棵煙說:“咱們這有8個小隊,
300多戶社員,1500多人口,700垧地,年產150多萬斤糧食,人均1000斤,分完口糧交完公糧仍有餘份,夠喂牲畜的。你們來時路過的那個小隊是一隊,叫高麗屯,一半水田一半旱田,日值能勾4毛錢;從這往東4里地是六隊,叫東於家窩堡,日值3毛錢;往北4里地是七隊,叫北於家窩堡,產地瓜;往西4里地是八隊,原來叫牢獄營,是乾隆年間設的,專門關押流放犯人,咱於家窩堡就是從這個牢獄營發展起來的,這都是古事了,不多講了。這個八隊現在叫獵戶屯,男的去草原打獵,女的在家種地,他們地最少,日值卻最高,能勾5毛錢;十字街這有四個小隊,道東是二,三隊,道西是四、五隊。咱們的大隊部原來是區政府,這個學校是牛羊集,對個的中學是騾馬市,供銷點原來是皮具行,你們要去的四隊部原來是城隍廟,診所、獸醫站原來都是區政府招待所,二隊部、三隊部、五隊部原來都是大車店。咱們輝煌過。要恢復以前的輝煌就靠你們各位知青家長啦!就講這些了,我饞酒了,下去和各桌喝一杯!”
台下又響起掌聲。大家議論着,都說他人實在,講話也實在,沒聽夠。
馬書記給黃書記讓了座位,回到台上拿起麥克說:“工作人員去供銷點拉三箱汽水來,一桌擱10瓶,剩下的留給家長和司機路上喝,再準備17份三瓜,17份牛羊肉,肉每份5斤,牛肉2斤,羊肉3斤,分包好后裝進17個口袋裏,送親時給每個親戚和司機帶上。
台下紛紛喊“謝謝——”
黃祥沒有坐,挨桌敬酒。工作人員又往臉盆里添牛肝、牛肚、牛百葉了。那羊湯里乾貨也很多,這場宴會,大隊殺了一頭牛、四隻羊,這頓純肉大餐連吃帶送,讓所有家長都很滿意。
吃完飯,家長們先在小學轉了一圈。因為有這個活動,老師們都在忙,就給學生放假了。雲鵬在老師辦公室里發現了一部手風琴,急忙叫紅梅來看。
兩人找到校長一問,得知是他們代課老師金波的。兩人又找到了金波,原來他是三隊戶知青。這個發現令兩人興奮不已,更讓兩人高興的是,金波說:“中學的音樂代課老師也是知青,是二隊戶的季秋實,他們學校有一架揚琴,他就用揚琴上課。他爸是省京劇院的琴師,他會拉板胡、二胡、京胡,還會打京劇鑼鼓,在中學辦了一個文藝班,教了20多個學生。”
雲鵬和紅梅離開人群,率先向中學奔去了。
中學的格局和小學一樣,但只有兩個年級六個班,有一棟房做了食堂和宿舍。因為到了午休時間,他們倆沒見到季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