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初次登岸(中)
此時,李澤坤出言向嚴亦飛問道:“守備大人,如果我們登岸的話,建奴會不會發現我們,可否有與建奴軍隊發生交戰的可能,尤其是黃骨島堡的奴軍,如果他們發現的及時,六十里的距離應該還是能夠趕過來的。”
嚴亦飛滿意的點了點頭,他召開會議的目的,也是為了集思廣益,拾遺補缺,他希望的就是下屬大膽的發言,現在李澤坤帶了個好頭。
於是他答道:“澤坤兄弟問得好,確實,我們孤軍登陸,就一定要考慮是否會與建奴軍隊交戰的問題,畢竟我軍初成,軍士訓練不足,人數也不多,一旦被建奴大軍圍上來,那麼我軍肯定是凶多吉少呀。”
隨後嚴亦飛話鋒一轉,說道:“不過,這奴酋努爾哈赤自從我軍攻佔鎮江之後,便將遼南四衛沿海六十里以內的居民全部內遷,此時遼東半島沿海一線已經空無人煙。因此我軍有機會悄然登陸而不被建奴發現。當然了,這些建奴也不可能拿着尺子詳細的量每個村落距離海邊的距離,因此我們的目標劉家屯雖然距離海邊四十多里,不過仍舊作為漏網之魚沒有被內遷。”
“張松岩兄弟已經詳盡的偵查過了,此處劉家屯位置較好,距離周邊村落都有一段距離,距離建奴有重兵囤積的遼南四衛距離都在一百五十里以上,因為距離問題,因此此戰他們對我軍構不成威脅。”
“所以,我軍面對的主要威脅就是黃骨島堡上的奴賊軍隊,按照張松岩兄弟的偵查,以及從朝鮮和廣寧方面傳來的塘報都顯示,建奴在這黃骨島堡上駐軍不過一百八、九十人,其中有女真真夷三十幾人,這三十幾個真夷人人有馬,剩下的都是一些戰鬥力不強的漢軍,並且都是步兵,因此我認為,即使這黃骨島堡內的后金軍趕來增援,我軍也有能力將其擊退。”
這時,盧慶瑜出言,提出了他自己的憂慮:“守備大人,如果這黃骨島堡上的建奴軍隊不予我軍交戰,而只是只是纏住我軍,那該怎麼辦呢?”
如果真的是這樣,就靠騎兵旗隊拖住對方的建奴騎兵,我步隊靠鳥銃和弓箭逼迫奴賊步軍與我軍保持距離,不過這是最壞的情況,要盡量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為了避免這黃骨島堡內的奴軍只是纏住我軍,然後坐等遼南四衛內的建奴大軍趕來對我合圍,因此此戰的關鍵還是在於速戰速決,登陸要快,行軍要快,避免被奴軍發現。包圍劉家屯要快,避免有人跑出去通風報信。最後,撤出百姓也要快,我們爭取明日日出時登陸遼東半島,後日時日出時就返還石城島。此戰是我石城軍首次行動,請諸君務必同心戮力,爭取旗開得勝!”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眾軍官聞言都是轟然稱是。
嚴亦飛繼續補充道:“毛軍門在我離開皮島之時,曾特意囑咐我要善待遼東百姓,他給各島的命令也是一樣的,所以本次行動,我軍不允許傷害平民,務必做到秋毫無犯,因為他們將來也是我石城島的百姓,其中的青壯也有可能是大家未來的同袍和未來的部下。”
說到這裏嚴亦飛微笑了一下道:“當然這件事情不必事先和村民說明,人心各異,並非所有遼東百姓都願意捨得自己的故土來到島上過日子。在不傷害百姓性命的前提下,可以恩威並用,總之,我們的目的是要讓全部村民都遷移到我石城島上來。”
眾軍官聽到這裏,都是發出了會心的笑聲。
“大家還有什麼問題么?”
“沒有了,大人。”眾軍官的聲音轟然響起。
……
會議結束之後,嚴亦飛將一名普通士兵悄悄的叫到一處僻靜的地方,問道:“你作為騎兵旗隊的戰兵,跟隨張松岩旗隊長登岸偵查,張旗隊長的情報可是準確?”
那士兵答道:“回稟大人,小的以身家性命擔保,張旗隊長的情報都是準確的,都是他帶領小人們,化裝成漁民樵夫,深入內陸抵近偵查出來的。”
嚴亦飛點點頭說道:“好,張旗隊長在平時,可有什麼異常的舉動?”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
那士兵答道:“回稟大人,張旗隊長醉心於夜不收的工作,小的並未發現有任何異常。”
“好,辛苦了,你去吧,來這裏的事情不要和任何人說。”
“小的明白。”
這名騎兵旗隊的士兵是從石城島上第一批遼東百姓中選拔而來,一家七口都在島上,而且之前嚴亦飛有恩於他,因此對嚴亦飛不敢不忠心,所以嚴亦飛派他做了騎兵旗隊中自己摻進去的沙子。
嚴亦飛其實從心底也不願意懷疑手下任何,不過畢竟人心隔肚皮,嚴亦飛也不得不有所防備,不過類似的內衛工作,也不可能一直由他自己親自去做,看來還需要尋找相關方面的人才,培養出一個只忠於自己的內衛體系來。
……
此次出戰,嚴亦飛派出了約四百名士兵,長槍千總、刀盾把總和鳥銃千總各留下一個旗隊,由盧慶瑜帶領留守島上,其餘石城軍全部傾巢出動。
不過此時石城軍的武器還是有些捉襟見肘的,長槍倒還好,長槍千總能保證人手一支,但是到了腰刀這裏,雖然這些日子又打造了一些,但是受限於島上有限鐵料都優先保障鳥銃的生產,此時數量卻還是不足,只能保證出戰的刀盾把總人手一把腰刀。
最為尷尬的是鳥銃千總,雖然經過翟樹林等工匠日夜趕工,不過此時石城軍內新造的和原有的鳥銃也只夠裝備一個旗隊。至於其他的旗隊,原本的計劃是暫時只配備腰刀,但是此時腰刀的數量並不足,只能是兩人共用一把,一人拿着,另一個人空着手……
不過饒是如此,嚴亦飛也儘可能多的派手下的軍士出戰,為的就是給他們更多的鍛煉機會。
首發@:塔-讀&小說m.
這次的情報打探得很仔細,張松岩也已經監視這個村子很久了,不僅戶數、人口打聽得一清二楚。而且他還知道這個村子的糧食和乾草也還沒有被后金徵收,因此也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目標。
天啟元年十月初六日,天還未亮,嚴亦飛就帶領着手下的四百士兵開始登船,此戰臨時徵用了石城島上漁民們十幾艘大漁船。
此外為了實現嚴亦飛的漁獵計劃,在登島之後的一個多月中,嚴亦飛也組織了島上有造船經驗的漁民百姓新造了幾艘船,因此這四百名士兵可以一次性的登陸遼東半島,此外他們還帶了兩天的乾糧。
經過一個時辰的忙碌,到了卯時初刻,所有參戰的士兵終於都上船了,船隻靜靜地駛向目標,石城島距離岸邊很近,不過行了半個時辰船隻就靠向岸邊。
由於沒有碼頭,船隻不能直接停靠岸邊,所有士卒都被迫挽起褲腳,在此時已經冰冷的海水中走了一段才上岸,此時岸上果真是空無一人,就連麻雀的叫聲都顯得響亮了不少。
首先出發前往目標劉家屯的是作為嚮導的張松岩騎兵旗隊和范思達的長槍把總,這兩部分人馬作為前鋒。嚴亦飛也有意鍛煉范思達,因此對他委以重任。
嚴亦飛則帶領剩餘軍士作為大部隊,為了搬運東西,他們還帶了十幾輛此時百姓常用的獨輪小車,還有幾輛馬車,因此速度慢了一些。
等三個時辰之後,嚴亦飛趕到目的地劉家屯時,范思達已經將整個村子圍住,村裏的百姓們則也都被從家中趕了出來,聚攏在村子,就等嚴亦飛的到來。
嚴亦飛來到眾百姓前面,掃視了人群一周,他發現,這劉家屯裏的百姓,此時可謂是表情各異。
有些人表現的比較開心,認為這是大明官軍來將他們從兇惡的建奴手中解救出來,他們已經打定主意要和這支軍隊一起撤走,從此遠離那些討厭的韃子。但是嚴亦飛看去,發現這樣表情的人並不佔多數。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
更多人則是表現的十分猶豫和不安,畢竟這大明官軍在他們的印象中也不是什麼好鳥,雖然肯定比韃子略通人性一點,但是燒殺搶掠百姓的事情同樣沒少干,況且此行還要離開自己世代居住的土地,這怎麼能讓他們不猶疑呢?
還有一些歲數大的老人,嚴亦飛看向他們的時候,他們都不敢看嚴亦飛,眼神飄忽,顯然是並不想離開故土。
見此情形,嚴亦飛向范思達問道:“這劉家屯的里長是誰,幫我找來。”
隨後,一個六十多歲滿臉皺紋的老頭就被范思達領到了嚴亦飛身邊,
那裏長眼力極佳,一眼就看出嚴亦飛是這支軍隊的主將,所以他一見到嚴亦飛就撲通一下跪到在地上,嘴裏不住的說道:“將軍饒命啊。”
嚴亦飛在心中暗想道:“果然,一看這裏長老頭的態度就知道他不願意隨軍遷到石城島上去,看來自己真的不能以拯救者的角色去面對這些遼東百姓啊。
由於早有心理準備,所以這個裏長的的反應一點也沒有使嚴亦飛感到意外,只見他忙跨上一步扶起當前的老里長,說道:“老人家請起,我們是朝廷王師,請你村裏的百姓不要害怕。”